APP下载

河南省农产品加工业效率研究

2011-10-20河南科技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

河南科技 2011年6期
关键词:食品工业加工业河南省

河南科技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 秦 青

河南省农产品加工业效率研究

河南科技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 秦 青

河南省是我国第一农业大省和粮食大省,为我国的粮食安全作出了重要贡献。但长期以来,由于比较效益低下,河南省的农业生产优势未能转化为居民收入或人均GDP优势。“十二五”时期,河南省要实现由农业大省向经济强省的转变,必须使有限的土地资源得到充分、合理的利用,大力发展集约化农业,提高农业效率。效率的基本含义是投入与产出之比。由于农产品加工业是一个复杂的生产系统,具有多投入、多产出属性,计算时须将多种投入(产出)加权求和,合并成一个总投入(总产出),如何确定权重是关键。确定权重的客观方法是数据包络分析(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DEA),它能够解决复杂系统的效率测度问题,在经济、管理领域有广泛应用。本文,笔者使用DEA测算方法对河南省2000—2009年的农产品加工业效率进行测算,剖析其变动情况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一、DEA方法简介

1.DEA测算原理。DEA是一种测算效率的非参数方法,它将一组具有相同投入、产出指标的同类决策单元放在一起比较,根据投入、产出的具体观测值,每个单元被投影为多维空间中的一点,所有点勾勒出一个前沿面或包络面,使每个点都被包络其中。具体操作时,先通过求解数学规划得到前沿面,然后根据各单元与前沿面的径向距离定义效率,凡处在前沿面上的单位,DEA认为其投入、产出组合最有效率,效率值规定为1;不在前沿面上的单位被认为是无效率的,距前沿面的距离越远则效率越低(效率值为0~1)。另外,DEA还可以进行投入冗余分析,即对一个无效率的决策单元,测定哪些投入即使减少也不影响现有产出。如果某项投入的冗余为正,说明这部分经济资源并未在生产中发挥作用,是一种浪费。

2.采用DEA方法的优势。采用DEA方法评估效率,优势在于无需人为给定各指标的权重,也无需预先给定生产前沿面的生产函数式,而且,该方法能处理多个输出和输入。考虑到目前DEA计算程序已比较成熟,笔者认为,由于只需选定投入和产出指标,输入程序后就能直接得到效率评估值和投入冗余结果,因此,不再赘述DEA的数学模型。

二、河南省农产品加工业效率的DEA分析

1.指标选择与数据说明。

(1)测定对象。按照我国《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代码》(GB/T 4754-94),农产品加工业包括12个行业,即食品加工业、食品制造业、饮料制造业、烟草加工业、纺织业、服装及其他纤维制品制造、皮革毛皮羽绒及其制品业、木材加工及竹藤棕草制品业、家具制造业、造纸及纸制品业、印刷业记录媒介的复制、橡胶制品业。这些行业的原材料均来自农业,同农业生产息息相关,其中食品加工业、食品制造业、饮料制造业和烟草加工业主要满足人们“吃”的需要,又称为食品工业。本文,笔者对河南省农产品加工业和食品工业的效率分别进行测度。

(2)DEA指标选择。根据经济学理论和农产品加工业的投入、产出特征,笔者为DEA模型选择了1个产出指标和3个投入指标。产出指标为工业增加值(按可比价计算),反映一定时期内企业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投入指标为企业单位数、流动资产合计、固定资产净值年均余额。将流动资产作为投入指标,是因为流动资产对农产品加工企业有特殊重要性:农产品收购的季节性强,企业短期内需要大量现金作保障,不但一次性投入大,而且资金占用时间久、周转慢,缺乏流动性将使企业发展严重受阻。

本文数据来源为2001—2010年的河南省统计年鉴。考虑到数据可得性,仅分析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为消除价格变动影响,笔者使用CPI指数,以2000年的农产品价格为基准,对流动资产合计、固定资产净值年均余额两项指标进行了调整。

2.结果与分析。笔者使用DEAP2.1软件,计算出河南省2000—2009年农产品加工业和食品工业效率结果,见表1。

表 1 河南省2000—2009年农产品加工业和食品工业效率

(1)2000—2009年农产品加工业及食品工业效率。从表1可以看出,河南省农产品加工业效率呈逐年提高态势,尤其是“十一五”期间的2006—2009年,平均效率达0.965,远高于之前年份,说明“十一五”时期河南省把农产品加工业作为强省富民的战略选择,对农产品加工企业重点支持和倾斜的政策起到了积极作用,不仅推动了河南省农产品加工业的规模扩大,也促进了其内在增长质量的提升。占河南农产品加工业半壁江山的食品工业效率也表现出提升态势,其效率数值的增长情况与农产品加工业基本相同(数据略),说明河南省的食品工业也处在一个良性发展轨道。

(2)2000—2009年河南省农业投入冗余。表1还给出了2000—2009年各投入指标的冗余情况。企业单位数2006年之前有较大冗余,即较少企业就可生产出的工业增加值实际上是由较多企业分担的,说明2006年之前企业规模较小,2006年之后冗余消失,说明河南省农产品加工企业有做大做强的趋势;流动资产虽然前5年有冗余,但冗余量占流动资产的比重最高不超过4%,可以说,农产品加工业的流动资产不足,这势必影响企业发展;固定资产前9年均无冗余,说明河南省农产品加工业的资本存量小,虽然这个行业属劳动密集型,但资产存量小也意味着企业的技术装备水平不高,不利于其长期发展。

三、结论和建议

1.结论。由以上分析可知,河南省农产品加工业和食品工业效率均呈逐年上升态势,增长质量不断提高。与效率提升相伴随的是行业规模的不断扩大与速度的较快增长。以食品工业为例,河南省食品工业产值近5年来一直保持20%以上增速,2009年规模以上企业数首次突破3 000家,工业总产值也突破了4 000亿元,已连续5年位居全国第2位。基于质量和数量两方面的良好表现,可以得出一个基本判断,即河南省农产品加工业和食品工业正处于一个良性发展轨道。

2.建议。以上分析也揭示出河南省农产品加工业与食品工业存在的一些问题,如资本存量不足、流动资金偏紧等。这些问题既关系农产品加工业与食品工业本身,也是河南省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和农民增收的关键。为使河南省农产品加工业和食品工业效率持续提升,笔者提出以下建议。

(1)提高农产品加工业技术装备水平,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农产品加工业。我国农产品加工业技术装备水平落后发达国家20~30年,产品的科技含量低,附加值低,竞争力不高,企业靠低廉劳动力来获取成本优势,势必会影响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与抗风险能力。因此,应积极引导农产品加工企业增加科技投入,加快技术改造,与科研院所加强合作,全面提升技术创新能力与技术水平,通过提高科技水平延伸产业链条。

(2)拓展融资渠道,为农产品加工业提供资金支持。资金不足是制约河南省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重要瓶颈。近年来,国家已相继出台一系列扶持农产品加工业的优惠政策,包括财税、信贷、投资等。各级政府应切实落实各项优惠政策,并借鉴现代融资方法,为农产品加工业拓展融资渠道,营造宽松的发展环境。

(3)延伸农产品加工深度,提高企业盈利能力。笔者在测度时发现,虽然河南省的农产品加工业创造了大量增加值,但行业利润水平普遍较低,这主要是因为农产品的精深加工比重低,以粗加工为主的生产方式利润较低。因此,应提高农产品精深加工比重,注重下游产品的开发和综合利用,延长产业链条,提高资源利用层次,逐步实现由以粗加工为主向以高附加值的精深加工为主的转变,提高企业盈利能力。

猜你喜欢

食品工业加工业河南省
河南省树人教育交流中心
河南省树人教育交流中心
河南省树人教育交流中心
河南省树人教育交流中心
农产品加工业经济运行发展现状
与Arburg(阿博格)携手共进塑料加工业的数字化未来
农产品加工业发展推动地方经济结构调整的思考
对长治市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思考
· 《粮食与食品工业》征订启事·
食品工业清洗助剂的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