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名字刻板印象对女性个体吸引力及其个性特征判断的影响

2011-10-20朱亿萧

关键词:人格特质刻板交友

朱亿萧

名字刻板印象对女性个体吸引力及其个性特征判断的影响

朱亿萧

本实验通过操控名字的吸引力程度,考察了被试对于不同名字吸引力的人物个体吸引力以及个性特征的判断。采用问卷法,为被试提供了两个有着不同吸引力名字的不同女性个体,然后让被试对他们的个性特征、个体吸引力等进行判断。结果发现,人们认为具有高名字吸引力的人更有个体吸引力,具有更多的积极人格特质,同时人们的交友意向也更加强烈,而名字吸引力低的人则具有更多的消极特质,更少的交友意向。研究还发现评价存在性别差异。同时,中文名字的字面含义对于名字吸引力的名字刻板印象有影响。这个实验结果也初步证实了名字刻板印象的存在,即人们对于不同名字的人应该具有的符合其名字所代表意义的行为和性格特征的信念。

个体吸引力;个性特征;名字刻板印象

一、引言

现在社会上广泛流传着对名字的探讨。家长在给新生儿取名字的时候,不光要好听、特别、有意义,甚至还要算风水,以期盼给孩子带来好运。电视网络上也经常可以看见这样的广告,说名字已经决定了人的一生,自称可以根据名字预测未来。名字里面到底包含了什么样的信息?名字能够影响个人的命运或者影响他人对自己的态度么?在生活中,也会遇到这样的例子,人们常常会根据名字,对这个人的情况进行一个判断。

(一)名字对个人的影响

名字的影响,在国外已有较多的研究。有研究者认为,名字是自尊的一部分,因此名字所包含的信息常常会带来被夸大的影响[1]。名字甚至还与人的生死有关。研究人员发现,负面名字缩写的男士会比普通男士少活3年,这可能是由于负面的名字使这些人对自己的评价不够高,同时还可能受到来自其他人的嘲笑而带来负面情绪[2]。更多的研究结果显示,名字还会影响到人们对于自己居住地的选择、职业道路发展、结婚对象、支持的政党等。

一个人的名字不光会影响自己,也会影响别人对自己的态度。有研究者发现,人们对不同名字存在着喜好效应[3]。很多研究都表明了名字对于人们态度的影响。Harari等发现,教师倾向于给名字吸引力高的学生更高的作业评分[4]。Mehrabian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发现人们会根据别人的名字来判断他们的个性[5]。

(二)名字吸引力对个体吸引力的影响

个体吸引力是指对于个体的物理特质是否具有美感或者漂亮的认知。国外研究者发现,名字吸引力高的女性,会得到更多的选票[6]。 Erwin(1993)年对这个现象进行了实验,他把不同吸引力水平的名字和不同吸引力水平的人的面孔图片相匹配,结果发现,同样的人脸图片,如果配上了高吸引力的名字,则总体评价会更高,并且发现女性容貌的评价有6%的变异是可以用名字来解释[7]。在国内,也有个别研究者重复了这个实验,也发现了类似的结果[8]。

(三)名字刻板印象

刻板印象是指人们通过整合有关信息经验形成的一种针对特定对象的既定认知模式[9]。刻板印象通常被认为是为了减少思维负荷的一种分类的方式。前人的研究虽然很少提及名字刻板印象的存在,但是他们的实验结论间接证明了这个观点。

在这里,我们把名字刻板印象定义为:人们对于不同名字的人应该具有的符合其名字所代表意义的行为和性格特征的信念。当人们接触到一个名字的时候,他们自动地根据自己已有经验,对这个人可能具有的一些特质、性格产生一个预期。人们会根据不同或者相同类型的名字来给不同的人进行一个分类,以节省认知资源,在出现一个新的名字的时候做出快速合理的判断。

(四)前人研究不足

前人关于名字对个体吸引力的研究几乎都是采用面孔图片作为刺激材料,是对一个图片的判断,而不是对于人作为个体的判断。这样忽视个体整体的研究结果不能很好地解释个体吸引力的问题。而且,用名字和图片做联结来进行判断,实际上可能只是一个词性本身的启动效应,并不能够说明名字对吸引力的影响。另外,前人的研究虽然发现了名字会对个体的判断产生影响,但是却少有研究者对名字刻板印象进行系统研究。名字刻板影响在对于个体人格特质判断上有什么区别,还有待考察。

根据前人的研究成果以及不足,本研究希望探讨名字对个体作为一个整体的吸引力的影响,同时通过探讨人们对于不同名字吸引力的人可能具有的人格特质来探讨中国人名字刻板印象现象。

二、研究方法

(一)被试

北京师范大学非心理学专业本科生41名,其中男16名,女25名。平均年龄20.12岁,标准差1.13。理科生27人,文科生15人。

(二)实验方法

采用单因素被试内设计。

自变量:不同吸引力的名字。

因变量:28个个性特质,其中23个详细特征。问题由一对反义词组成,采用六点量表进行测量。例如,自私的、无私的,其中“自私的”是 1,“无私的”是 6,让被试根据自己的判断来选择能够描述实验材料中人物在这个维度上人格的数字。以及5个较为概括的判断,例如友好、有激情等等;采用七点量表,1表示完全没有这个特质,7表示完全有这个特质。变量参考自前人文献,有研究者曾用这些变量来评价人们对于不同外貌吸引力的人特质评价[10]。问卷中有两道题目来评价材料人物的吸引力,一道是直接询问“您认为这个人时候有吸引力”,另外加入了一个询问交友意向的问题“您愿意和她交朋友么”,这个问题是为了考察被试在自我卷入程度比较高的情况下,对于实验中人物的吸引力判断是否会影响,两个问题都采用七点量表进行评分。同时控制了被试对名字的熟悉程度、被试性别、专业等。

(三)实验过程

研究通过问卷的方式呈现,第一页呈现指导语。我们在指导语中借鉴了前人研究的做法,在实验前告诉被试,名字中确实有可能包含有一个人的一些个性特征[10],以便让被试相信这个实验的意义性。然后要求被试对两个不同的名字对应的真实的人进行判断,让他们仔细思考这个人可能具有的个性特征。之后,研究者会把结果与真人的个性特征进行比较。

名字选取自前人的研究,张积家等(2006)让被试对100个名字进行了使用频率的判定,在高使用频率的名字中,再进行吸引力评价,选取了其结果中对女性评价最高的和最低的两个名字[8]。并且给两个名字均冠以第六次人口普查中全中国最大的姓氏“李”姓。最后得到“李静娴”“李金凤”两个名字。在呈现了名字以后,还提供了相同的性别和年龄的信息。

被试需要先对一个人做出判断,结束后,再对另外一个人作出判断。有一半的被试先对高吸引力的名字作出判断,另一半先对低吸引力的名字做出判断。

(四)访谈

实验结束以后,对5名被试进行了访谈,深入了解其选择的原因。

三、研究结果

(一)名字吸引力对个体吸引力的影响

研究发现,具有高吸引力名字的人,被试也会觉得他们有更高的个体吸引力,t(40)=3.545,p〈.001***。当被试被问到交友意向时,与具有高吸引力名字的人交友意向更强烈,t(40)=3.176,p〈.01**。吸引力和交友意向这两个变量高度相关r=.334,p〈.01**,说明被试不但对名字吸引力高的人能够做出比较客观的吸引力评价,同时也在自我卷入程度比较高的情境中,认同人物的吸引力,更愿意与她交朋友。

(二)不同名字吸引力人物的人格特质比较

对女性人格特质的评定如表1所示。

表1 女性人格特质评定结果

我们对数据进行了配对样本T检验,结果发现,高吸引力的名字和低吸引力的名字使被试在对人物的判断上产生了很大的差异,在其中一些变量上的表现尤为显著(详见表2)。

结果显示,对于具有高吸引力的名字而言,被试也倾向于认为她具有更高的吸引力、更好的社交能力,t(40)=3.432,p〈.001***。 从表中结果可以看出,被试更加倾向于认为具有高吸引力名字的人拥有更多的积极、社会化特质,例如无私、开放、理智、有天赋、克制、特别、严肃等。而具有低吸引力名字的人则更为普通、消极,如传统、平凡、迟钝、放纵、普通等等。

表2 不同吸引力名字对人格判定的影响的配对t检验分析

(三)性别对个体吸引力判断的影响

2002年《水法》中将水功能区管理制度作为水资源管理的基本制度,其中第三十二条规定:“由流域管理机构会同江河、湖泊所在地的省级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拟定跨省的江河、湖泊的水功能区划,核定该水域的纳污能力,向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提出该水域的限制排污总量意见。”

男被试和女被试对于不同名字吸引力的人物的判断是有差别的。通过重复测量的方差分析发现,性别和交友意向的交互作用显著,F(1,40)=6.807,p=.013*。男性对于具有高吸引力名字的人物交友意向更为强烈。相比之下,女性对于两者交友意向的差别则没有那么显著。

四、讨论

实验研究者通过控制名字吸引力这一变量,考察被试对于人物吸引力及人格特质的判断。结果发现,被试对于具有高吸引力名字的人,会倾向于认为她拥有更多积极,同时也有更强的交友意向。而那些具有较低吸引力名字的人,拥有更多的消极的特质,同时交友意向也更低。

(一)名字刻板印象效应

虽然前人的研究提到了名字会对人的印象产生影响,但是,国内对于名字吸引力的研究少之又少,并且没有提到过姓名刻板印象这个问题。在本研究中,为被试提供了两个人物,这两人物年龄性别完全一致。被试却能够仅仅根据名字的不同,对两个人物的个性特征进行判断,并且表现出显著差异,证明了刻板印象的存在。

名字刻板印象多数是来自于个体的经验,与个人的生活经验有关,人们可能会在生活中或者文学作品中接触到很多具有类似名字的人。当再次看到具有类似名字的人,也就会和自己的经验相连,对其吸引力有一个评判。根据社会认同理论,刻板印象是社会分类和比较的结果,人会以一定的标准将人归类,使信息的提取和运用结构化[11]。人们会根据在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的配对形成的联结进行分类,造成了名字刻板印象。

(二)性别对于个体吸引力判断的影响

为了更好的对实验结果进行解释,研究者在事后对一些被试进行了访谈,询问他们对于这两个人物的感受。虽然大多数被试认为“李静娴”应该是一个文雅、举止良好、有风度、安静体贴的人,但是一些女被试也提到,“李静娴”这个名字听上去感觉有些做作,并不是女生们特别喜欢的交友类型。而对于“李金凤”来说,有些被试认为,她反而给人感觉更加朴实、踏实,所以愿意与她交朋友,虽然大部分的被试还是认为“李金凤”这个人可能比较保守、传统、缺少生趣。综合以上原因,可能就导致了女性被试在这两者的交友意向上没有显著的差别。而在男性被试的结果中,显然没有这样的效应。他们非常喜欢高吸引力名字所带来的人物形象,对其有更高的评价。

(三)中国姓名对于人物吸引及个性特征的判断的独特性

中国人的名字和欧美人的名字不同,名字整体、单个汉字的含义,都会影响人们对于这个名字吸引力的判断,从而带来不同的刻板印象。

对于中国人的名字刻板印象来看,不单只是人们认为具有高名字吸引力的人拥有更多的积极特质,而是需要和具体的名字的字面含义相联系的。这样的一些现象的存在可能会削弱单纯以名字吸引力高低来判断人物的效应。

(四)研究的不足和反思

实验确实说明了对于不同名字的人物,被试会做出不同的评价,这个结论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说明确实存在名字刻板印象的存在,但是这个实验缺少普遍性的结论。

首先,在实验方法上,采用的是问卷法,生态效度较差。虽然在实验的指导语中像被试强调了是要对目标任务判断,但是仍然不能排除被试没有按照要求进行的情况。所以,进一步的实验需要一个设计精巧的现场实验,更加能够说明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在实验材料的选择上,选取了两个有代表性的名字,得出了显著结果。但需要指出的是,由于中国人的名字的每个字本身具有很多的意义,所以要把从这两个人的名字中得出的结论推广到所有的中国名字上面,需要更多的数据来支持。另外,实验只对女性的被试进行了评价,对于男性的名字而言,由于男性本身所具有的特质,探讨时需考虑其他一些人格因素。

名字刻板效应包含很多方面,在实验中仅仅只是探讨了它对部分人格特质以及个体吸引力的影响,而没有考虑其他因素。

五、研究结论

具有高吸引力名字的人被判断为更有个体吸引力,具有更多的积极人格特质,同时人们的交友意向也更加强烈,而名字吸引力低的人则具有更多的消极特质,更少的交友意向。研究还发现评价存在性别差异。同时,中文名字的字面含义对于名字吸引力的名字刻板印象有影响。这个实验结果也初步证实了名字刻板印象的存在。

[1]Murphy W F.A Note on the Significance of Names.Psycho anal Q,1957.26:91-106.

[2]N Christenfeld,D P.What's in a name:mortality and the power of symbols.Journal of Psychosomatic Research,1999.47(3),241-254

[3]Walton W E.The affective value of first names.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1937,396-409.

[4]Erwin P G,Calev A.The influence of Christian name stereotypes on the marking of children's essays.British Journal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1984,54(2):223-227.

[5]Mehrabian A.Characteristics Attributed to Individuals on the Basis of Their First Names.Genetic,Social,General Psychology Monographs,2001,127(1):59-88

[6]Garwood S G,Cox L,Kaplan V,Wasserman N,Sulzer J L.Beauty is only"Name"deep:The effect of first-name on ratings of physical attraction.Journal of Applied Social Psychology,1980,10:431-435.

[7]Erwin P G.First names and perceptions of physical attractiveness.The Journal of psychology,1993,127(6):625-631.

[8]张积家,刘红艳,叶倩仪.名字对个体吸引力的影响[J].应用心理学,2006(2).

[9]金盛华.社会心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141.

[10]Dion K,Berscheid E,Walster E.What is beautiful is good[J].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1972:285-290.

[11]金盛华.社会心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143.

B849:C91

A

1673-1999(2011)16-0064-04

朱亿萧(1990-),女,北京师范大学(北京100875)心理学院学生。

2011-06-09

猜你喜欢

人格特质刻板交友
人格特质对企业员工时间侵占行为的影响
十宣放血疗法在自闭症刻板行为治疗的临床观察
孔子论交友
民众服务区“蝶变”新生:颠覆传统服务区刻板印象
闲谈“交友”
选择一张神奇的行为艺术照片,秒测你的真实人格特质
交友如择居
交友之道
刻板印象提升与刻板印象促进*
人格特质对抑制表现的预测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