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思广益,提高国产机床核心竞争力——记“中国数控机床核心竞争力提升途径和解决方案”研讨会
2011-10-20Reporter梁玉LIANGYu
本刊记者/Reporter 梁玉/LIANG Yu
2011年10月10日,由中国机床工具工业协会钻镗床分会、铣床分会、磨床分会和车床分会联合主办的“中国数控机床核心竞争力提升途径和解决方案”研讨会在广州举行,本次研讨会由广州机械科学研究院和广州宝力特液压密封有限公司承办,来自全国各地的百余位知名专家、企业代表参会。这是四家分会首次联合举办大型技术交流活动,旨在围绕我国机床行业的“十二五”发展规划共同探讨如何为用户提供一体化服务的解决方案,以提升中国数控机床的核心竞争力,力争在“十二五”期间国产机床有新的突破。
上下午的会议分别由沈阳机床(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兼总工程师、钻镗床分会秘书长刘春时,以及北京第一机床厂技术研究开发部部长、副总工程师兼铣床分会秘书长魏而巍主持。广州机械科学研究院院长黄兴代表承办方致欢迎辞,中国机床工具工业协会高级顾问室主任何德康代表协会讲话。何德康主任在讲话中重点介绍了研讨会不久后召开的中国机床工具工业协会理事会扩大会议的相关内容(本期也对此次会议作了详细报道),同时也对各分会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以适应新形势。
清华大学王先逵教授的演讲题目是“精密复合加工技术是提升数控机床核心竞争力的有效途径”,他首先阐述了复合加工技术的含义,提出了广义复合加工技术的观点,特别是精密复合加工技术的概念。然后论述了精密复合加工技术在数控机床发展中的作用和创新意义,认为它是解决数控机床工艺难题的重要手段,是在数控机床创新中求发展的新兴视野,是提升数控机床核心竞争力的有效途径。继而阐述了复合加工的类型,介绍了复合结合剂金刚石微粉砂轮超精密磨削技术、精密砂带振动磨削和研抛技术、精密车铣加工技术和化学机械抛光技术等4种精密复合加工技术,并总结了复合加工的应用、展望了其发展。最后,王先逵教授也明确指出了目前在复合加工技术的应用及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成都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数控加工厂郭志平副厂长在演讲中详细分析了现代飞机制造业对数控设备的需求。目前,飞机制造业的迅猛发展以及对数控装备的特殊需求推动了数控装备技术的发展。尤其是飞机结构件的结构越来越复杂、尺寸越来越大,使加工难度增大,很多加工靠常规设备是不可能完成的。而且零件的装配对几何精度要求也越来越高,同时难加工材料的应用也越来越多。以上这些都需要机床企业面向飞机制造业开发更多的专用设备,达到飞机制造业要求的高稳定性、高精度、高可靠性、高动态性等目标。
DMG公司总经理单锡林从其公司角度分析了中国机床行业的发展机遇与挑战,他认为目前国内有些龙头企业追求产品数量,追求产值,而在技术创新方面做得不够,大部分国产机床还处于中低端。单总对什么是核心竞争力颇有见解,他认为核心竞争力就是比较优势加上竞争优势,而企业文化作为一种以人为中心的管理思想和方式,是企业核心竞争力核心因素。为此单总总结说,机床行业的核心竞争力包括具有世界级眼光的、懂技术的企业家,能够吸引一流年轻精英人才,有国际化的宏伟目标且敢于聘用国际型人才,能够融合各种不同切削技术的创新体制,以及建立良好的市场机制、打造优秀的销售团队。
柯尔柏斯来福临集团作为全球最大的磨床制造商之一,能够在磨削领域内向客户提供全面而完善的解决方案。在此次研讨会上,柯尔柏斯来福临中国公司总经理Juergen Schock出席并发表演讲,精炼地介绍了斯来福临集团的高端磨削解决方案。
来自吉林大学的贾亚洲教授是著名的机床可靠性专家,他在此次研讨会上阐述了数控机床可靠性技术创新与发展。贾亚洲教授认为,提高产品的可靠性是提升国产数控机床核心竞争力的突破点。因此,需要建立一套注重实效的数控机床可靠性保障体系。他还从故障部位、故障模式、故障原因、故障分类、故障危害度等多个方面进行了深入分析,列举了设计、工艺、采购等各个环节中可能对可靠性造成不良影响的因素。最后,贾亚洲教授一针见血地指出,国产机床可靠性不高的软肋就是不够重视早期故障试验。
国家机床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主任赵钦志则从另一个角度对数控机床可靠性问题进行了论述。他从数控机床产品结构和功能特点出发,为解决国产数控机床存在的故障率高、精度保持性差两大质量问题,建立了数控机床可靠性评估的理论体系和实用方法,在传统的可靠性试验和现场跟踪统计方法的基础上,发展了基于可靠性测试技术平台的数控机床可靠性快速试验技术。
北一数控机床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邹春生做了题为“重型机床的再制造”的演讲。近年来,随着节能、环保的要求进一步提高,机床再制造成为了行业的热点话题,很多企业也将此作为一项重点工作,北一就是其中一员。2011年9月9日,北一机床与韩国DSK公司共同建立了一家专门从事重型机床再制造的合资企业——北一德思凯机床工程技术有限公司开业。邹总经理在演讲中通过DSK公司在重型机床再制造方面的典型案例,分析了北一对重型机床再制造的理解。他认为,完成重型机床再制造需要具备再设计、再加工、再装配以及更换关键功能部件的多方面能力。北一作为重型机床的制造商,开展重型机床再制造业务也是原有业务的延伸,能够进一步发挥企业在重型机床设计、加工、装配等方面的优势。
上海机床工具集团有限公司徐正平部长的演讲颇具新意,他在演讲中引用了大量的国内外先进机床制造商的加工视频资料,从设计理念的创新、机床结构的创新、机床工艺的创新、加工方式的创新等多个角度对备受业界人士关注的机床创新问题作了详实的分析,也紧紧扣住了他的演讲题目——“洋为中用谋发展,立足自主再创新”,为众多企业提供了新的思路。
沈阳机床(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副总工程师李宪凯从宏观角度论述了如何提升与发展中国数控机床水平。他说,目前中国虽然继续保持着世界最大机床产销国和第一进口大国的地位,但是总体水平却不够高,其中机床性能、可靠性水平、制造技术和质量管理体系则是制约中国机床水平的瓶颈问题。针对这些问题,他提出了几个观点:技术发展需要环境、制造技术优先发展、可靠性是工业化过程中不可逾越的台阶。
广州数控设备有限公司冯景春博士在演讲中重点介绍了五轴联动中高档数控系统GSK25i的关键技术及应用。GSK25i系统是曾获得“第四届全国数控技能大赛五轴加工中心技能竞赛第一名”选手选用的参赛产品,配置了广州数控自主研发的最新DAH系列17位绝对式编码器的高速高精伺服驱动单元,实现全闭环控制功能,其技术在国内处于领先水平。据悉,该产品是广数近期的重点产品之一,市场前景看好。
广州机械科学研究院作为此次研讨会的承办方,旗下所属的液压研究所、润滑研究所也派人进行了技术演讲。液压研究所黎保新教授级高工演讲的“机床液压高效节能技术”和润滑研究所李茂生教授级高工演讲的“机床设备润滑与工艺润滑的解决方案”对各自的技术领域进行了探讨。
此次研讨会还安排参观了广州数控设备有限公司、广州机械科学研究院、东风本田发动机有限公司和广汽本田汽车有限公司,使与会者亲身感受到了广州机床及相关行业的蓬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