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威远气田:幔壳混源成因的典型范例
2011-10-19王佩业真允庆吴金凤
王佩业,宋 涛,真允庆,3,吴金凤,巫 静
(1.江苏省有色金属华东地质勘查局,南京210093;2.江苏省有色金属华东地质勘查局814队,江苏镇江212005;3.中国冶金地质总局三局,太原030002)
0 引言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全面落实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石油、天然气的产量和储量短缺越来越成为影响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制约因素。石油工业“稳定东部、发展西部”的战略方针要求勘探重点随之逐步转移:即在地域上从东部向西部转移;层系上由陆相地层向海相地层转移;勘探程度上从浅层往深层转移。当前勘探海相碳酸盐岩层系油气田是“油气二次创业”[1]的主战场。
四川威远气田发现于1964年。从储层来说,它是我国乃至世界上最古老的海相碳酸盐岩层系(震旦系)的大型气田。因此,深入研究其成因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本文从威远气田的地质构造演化和天然气的地球化学特征入手,力图讨论其成因机理。
1 气田地质特征
四川威远气田位于扬子克拉通的四川盆地南部,受控于龙门山及川西—川中基底隆起,经多期、多旋回运动影响,形成大隆大坳的构造格局。川南坳陷以拉张性质为主,而威远—资阳地区的基底花岗岩亦同时相对抬升。区内地层具有“五多”(储层多样性、多个烃源层位、多期生烃、多期成藏和多期改造)的显著特征。
1.1 烃源层和储集层
威远气田主要储气层为震旦系灯影组白云岩层系,地质年龄(600±20)~700 Ma,其上覆有寒武系、奥陶系、志留系、二叠系及三叠系地层,均有天然气分布,甚至在气田的基底新元古代澄江期花岗岩裂隙中亦有天然气产出(图1B)。
震旦系灯影组主要为白云岩,含有蓝绿藻、似红藻极为丰富,有机质含量较高,经加热演化成腐泥 型,其有机碳平均为0.18%,氯仿沥青“A”平均为0.035%,为良好的烃源岩。全层可分为4段;1 518块岩心测量,平均孔隙度为1.97%,基质渗透率绝大多数小于0.1×10-3μm2,动态计算气井渗透率为0.1×10-3~3.8×10-3μm2。顶部(Z4)为裂缝段,横向连接性差;中部岩层为裂缝、空洞、孔洞层段(Z3—Z2),孔隙度 3.73%~4.5%;下部为裂隙、孔洞层段(Z1),横向变化大,均为很好的储集层。由于区内分布有4条断层切割(图1A),各个层段在纵向上相互贯通,成为全区统一的水动力系统,属于自生自储,这是成为大型气田的主要地质因素之一[5]。
直接上覆的寒武系九老洞组主要由暗色泥岩组成,不仅是威远气田的盖层,而且也是良好的烃源岩(图1B)。从灯影组储层中沥青含有生物标志的10-脱甲基藿烷、甲基藿烷和甾烷的对比,与九老洞组具有相似性。据灯影组20个气样,δ(13C1)平均值为-32.55×10-3,威基井九老洞组暗色泥页岩中干酪根δ(13C干酪根)=-30.45×10-3,可见两者有着亲缘关系[6],可视为寒武系-震旦系含油气系统(petroleum system)。
上部的二叠系、三叠系地层中亦有烃源岩分布,并见有天然气,但未形成工业价值的气田。
图1 威远气田构造平面图、横剖面图(A)及地层柱状图(B)(据文献[3-4]修改)Fig.1 Plan and cross profile(A)and columnar(B)of Weiyuan gasfield
1.2 背斜构造及其演化与控藏关系
威远气田受乐山—龙女寺背斜控制,从已施工的工业气井可以看出,基本围绕背斜轴部分布,而气显示井、水井和气水合井均分布在背斜的外围四周(图 1A)。
资阳位于威远之北,同属乐山—龙女寺背斜构造的范围,但由于两地所处位置不同,上覆地层缺失有所不一,因而油气生成亦有明显差异。从川南地区得知,志留纪末期,寒武纪烃源岩业已生油(R0=0.7%)。在本区震旦系储集层中,两地沥青并不相同。在威远气田的威117井、威113井,见到反射率较低的生物降解沥青,镜下呈褐黄色;而在资阳钻井中所见沥青呈拉长变形,R0值高达3.8%,反映经历异常高压,据此可以证明,资阳震旦系储层中原油已经运移[7]。
不应忽视,在四川盆地西侧,海西期峨眉山玄武岩热幔柱活动无疑会促使寒武-震旦系的烃源岩进入高-过成熟阶段[8],生成的天然气向资阳轴部聚集,产生 相的分异,大约在3 600 m圈闭线附近形成固体沥青封堵带(图2A)。直至燕山期,古隆起轴线南移,构成封堵带南北两侧的威远—资中—大足和简阳—乐至两大天然气聚集地带(图2B);喜山期,天然气沿裂缝、断裂再分配,形成现今的威远气田。资阳地区因为喜山期背斜轴部的转移及抬升,反而成为威远背斜的西北翼斜坡,仅在小褶曲和岩性圈闭部位存在“残留型”或“冷冻型”气藏,所以施工的7口井中只有资1和资3两口井见到气藏。威远地区直到新生代才完成了圈闭,聚集了天然气,形成大气田[7]。
图2 威远气田构造演化及气藏分布略图[7]Fig.2 Sketch map of tectonic evolotion and distribution of gas pool in Weiyuan gasfield
2 威远天然气组成
2.1 天然气地球化学特征
威远气田内地层及花岗岩中均有天然气显示(图1B)。天然气组分和同位素组成(表1)具有如下特征:
(1)基底花岗岩裂隙的天然气中 N2高达26.7%,H2和Ar亦比上覆地层要高得多,分别为4.337%和0.205%;δ(13C1)值与其他岩层相似。
(2)震旦系储层均为干气,重烃含量低,普遍含微量乙烷。在威远和资阳主要成分CH4含量尚有不同,威远为 85.07%~86.80%,而资阳则为82.05%~94.22%;N2含量也相似,威远为6.26%~8.33%,资阳为 1.10%~11.88%;CO2含量,威远为4.40%~5.07%,资阳为0.007%~6.594%,波动性很大;而 H2S和Ar含量皆很相似。
(3)威远天然气中普遍含 He,含量在0.218%~0.342%之间,具有工业综合利用价值,资阳虽有He的高含量样品(0.201%~0.323%),但大部分的样品含量较低,变化较大;花岗岩裂缝中的天然气含量亦高(He为0.248%);震旦系之上地层中的天然气含 He甚微。
(4)区内各地层中天然气均含H2S,其中威远的天然气中 H2S含量较高(0.95%~1.32%),资阳次之,一般为0.76%~0.91%(个别样为1.372%),变化较大。
(5)威远天然气中40Ar/36Ar平均高达7 000;上覆二叠系中天然气的40Ar/36Ar为2 855~5 232,显示来源于深部的特点,但3He/4He比值为2.9×10-8,显示成藏过程中有壳源成分混入。
(6)产于震旦系灯影组天然气δ(13C1)值均<-31×10-3,与δ(13C2)相差不大 ,而且δ(13C1)<δ(13C2);花岗岩裂缝中天然气δ(13C1)=-32.35×10-3,δ(13C2)=-31.91 ×10-3,皆具有正碳同位素系列,属于典型有机成因特征。
2.2 包裹体地球化学特征
据戴金星(2003)[4]采自威28井、威117井中5个花岗岩样品的石英和长石包裹体研究,包裹体由90%的气、液包裹体和10%纯气体包裹体组成,从它们相互关系可以确定为2次热液活动,形成了不同性质的包裹体;烷烃气和稀烃气并存,稀烃气含量大于烷烃气含量,属在还原环境中产生,而且碳数多的比碳数少的碳氢化合物气体含量要高得多,与灯影组中天然气显然有所不同。
表1 威远气田天然气组分和同位素组成Table 1 Natural gas components and isotopic composition of Weiyuan gas field
王鹤年等(1991)[9]专门对本区所有储气岩层的包裹体进行了研究。储集层中的包裹体主要产于岩石裂隙充填物的石英或方解石之中,它既有孤立零星分布的原生包裹体,也有成群、成串排列的次生包裹体,后者分布很广,测得均一温度为200~240℃。包裹体主要可分为含气态烃的气相+液相包裹体(LW+GHY)、气态烃包裹体(GHY+LW,GHY>LW)2种;次要为含液态烃包裹体,多见于重结晶方解石及孔洞中,常呈孤立状零星分布,多为原生包裹体。对伴生的气、液包裹体测得均一温度均<160℃。若按所含成分可分为含液态烃的液相包裹体(LW+GHY)、含液态烃的气、液包裹体(GHY+LW+G,LW>GHY)和含沥青液态烃气态包裹体(SHY+LHY+GHY,GHY≤LHY)3类。
综合储气岩层的包裹体成分资料(表2,表3,表4)可以看出:
(1)震旦系灯影组白云岩中包裹体的CH4含量较高,其孔、洞充填物中包裹体高于裂隙中包裹体的含量,表明至少具有2次成藏作用和运移过程,而且前期形成包裹体的还原参数(CH4+CO)/CO2大于后期形成包裹体,均在还原环境中进行。
(2)震旦系白云岩中包裹体的CH4含量高于上覆二叠系、三叠系岩石的包裹体,而且还原系数均大于所有围岩。
(3)威远气田与川中油田的包裹体一样,其盐度w(NaCl)=4.3%~17.2%,p H值均大于8(花岗岩中包裹体除外),Eh均为负值,有利于成藏作用。
(4)威远气田液相包裹体中的阳离子主要为Mg2+和Ca2+,阴离子主要为 HCO-3和Cl-,裂隙充填包裹体的F-,Cl-含量比孔洞充填包裹体的含量高,显示盆地流体活动印迹。
3 成因浅析
威远气田的成因问题早已引起石油地质学家的关注,至今仍众说纷纭。归纳起来有4种观点:一是气源来自灯影组含藻白云岩,即“自生自储”论;二是气源来自上部寒武系九老洞组(筇竹寺组)的暗色泥岩,即“上生下储”论;三是气源来自深部幔源,即“无机成气”论;四是气源既与壳源又与幔源有关,即“混源”论。各种成因观点都有一定的地质依据,本文赞同“混源”论——即壳幔混源成因观点。
表2 威远气田包裹体的主要成分[9]Table 2 Anaiyses of fluid inclusions from the Weiyuan gas field[9]
表3 威远气田包裹体气态烃(C1—C4)分析结果[9]Table 3 Gaseous bydrocarbon composition(C1—C4)of fluid inclusions from the Weiyuan gas field
表4 威远气田包裹体液相成分[9]Table 4 Liquid Composition of fluid inclusions from the Weiyuan gas field
3.1 壳幔混源成因的地质依据
(1)地壳大幅抬升和背斜南移形成的构造圈闭是威远大型气田的重要地质前提。如前所述,威远与资阳成气作用的差异是由于背斜构造轴部南移互换的原因。据罗志立(1998)研究[10],本区隆起南移的同时,又大幅度抬升,其高度可达895 m(图3),构 成如此大幅度隆起和南移,按其成藏动力学分析,可能是与区域内自西向东具有“三江”古特提斯热幔柱(早古生代—新生代)[11]、峨眉山热幔柱(东吴运动—印支运动)[8]、华南热幔柱(燕山运动—喜山运动)[12]所构成的幔柱构造链构造运动“大灾变”和成藏(矿)作用“大爆发”影响所致。正因为地壳抬升,在乐山—龙女寺背斜的轴部形成巨大空间,为成藏热液创造了储、渗通畅的条件,故而形成大型气田。
图3 威远构造乐山—龙女寺古隆起构造演化剖面[10](据1995年四川石油管理局地质勘探开发研究院资料编制)Fig.3 Tectonic evolution section of Leshan-Longnusi paleo-up lift at Weiyuan structure
(2)R0和 He,Ar随深度有规律地变化是盆地成藏流体活动的特征。从本区地层柱(图1B)得知,各地层广泛有天然气分布。其天然气的R0(镜质体反射率)值随地质时代的更叠有增高的现象,而δ(13C)值亦有变大的趋势,呈现出负相关关系(图4A)。各个地层中天然气的氩(Ar)、氦(He)含量亦随不同时代的天然气有所递增,故而两元素的变化曲线十分相似(图4B),这可视为盆地流体活动的有力证据。
(3)天然气主要组分相对均匀化,甲烷和乙烷碳同位素比较接近的特征是深层混源的特点。威远天然气均为干气,甲烷含量变化不大,在83%~88%之间波动;乙烷含量很低,为0.1%左右,最高不超过0.17%;丙烷几乎没有。非烃含量较高,N2为6%~10%,CO2为4%~6%,都与甲烷含量具有良好的消长关系;H2S相对均一,与CO2及He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图5)。同样,在碳同位素组成上,甲烷和乙烷的碳同位素亦比较接近,分别为-32.52×10-3和-31.7×10-3,都具有正碳同位素系列(δ13C1<δ13C2)特征[13]。威远气田震旦系、寒武系天然气的δ(13C1)值均落在有机成因范围内;仅有个别震旦系和下二叠统、以及川南纳溪下二叠统的样品落在无机成因区(图6)。这些都是盆地流体在高温条件下壳幔混融成藏(即有机与无机成因)的重要证据。
图4 威远气田各地层天然气的 R0(A)和 He,Ar(B)变化趋势[6,4]Fig.4 Changing trends of R0(A)and He,Ar content(B)of natural gas for each stratigraphic unit in Weiyuan gas field
(4)威远天然气的高氦、高氩含量是壳幔混源的显著特征。在威28井2 820~2 905 m,震旦系中天然气δ(13C1)=-32.53×10-3,δ(13C2)=-31.61×10-3,δ(13CCO2)=-12.51 ×10-3;深部 3 226~3736 m段,花岗岩裂缝中的天然气δ(13C1)=-32.35×10-3,δ(13C2)= -31.41 ×10-3,δ(13CCO2)=-12.51×10-3。由此得知,二者颇为相似,无疑应是同源的[14];它们的δ(13CCO2)均小于-10×10-3,足可以说明是有机成因的。然而,从 He与Ar来说均是无机成因。由于3He主要来自地幔,4He是放射成因,系地壳中238U,235U和232Th的母体衰变而成,当然地层中原含有放射物质则会受到混染熔融 作用。本区震旦系和二叠系地层的天然气3He/4He分别为2.9×10-8和 3.03×10-8,相应的R/Ro值为0.021和0.022,这些数据足以阐明有地壳的有机质参与。而36Ar是空气中的固定值,40Ar受年代积累效应,本区震旦系的威 23井的40Ar/36Ar为7 232,威2井为9 255;二叠系的威5井为2 855,威7井为5 222,三叠系为561,这与钾的含量有明显的正相关关系。如威远气田震旦系中钾的含量为1 356×10-6~2 750×10-6,平均 2 191×10-6,寒武系地层为4 440×10-6~9 255×10-6,川南二叠系与三叠系钾的含量分别为206×10-6和166.8×10-6,元古代花岗岩w(K2O)=4.91%~5.99%,很显然是与深部流体作用有关[15]。
图5 威远气田甲烷,乙烷和非烃类含量关系[13]Fig.5 Relationships of CH4,C2H6and nonhydrocarbon ontents in different stratigraphic units of Weiyuan gas field
(5)盆地流体是成藏作用的重要因素。成藏作用是一项极其复杂的过程,围岩中的有机成分固然可以提供成藏物质基础,但来自深部的盆地流体对成藏的贡献更不应忽视,它们所含包裹体提供了令人信服的信息。王鹤年等(1991)分别测定了震旦系与基底花岗岩中天然气的包裹体组分(表5)[9]。
在震旦系地层和花岗岩中的天然气及包裹体烃类成分含量并不相同,如甲烷含量,前者大于后者,而乙烷含量恰恰相反,非烃组分(CO2,N2)后者远远大于前者,但二者包裹体的甲烷含量都低于天然气。据此证明,甲烷和氮气是与深部成藏流体向上运移贡献有关。
图6 川南各气田甲烷和乙烷碳同位素分布特征[12-13]Fig.6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ofδ13C(CH4and C2H6)for different gas field in soth Sichuan basin
(6)气藏水地球化学特征具有深层混源成因特点。邱蕴玉等(1994)采自威远气藏水的水化学特征和同位素组成(表6)显示:本区天然气藏水的总矿化度为 50.93 ~76.78 g/L,δ(D水)-δ(18O)同位素组成表明,有天水渗入的变质水。水中有机质是由饱和烃组成,以C20-低碳数化合物为主,还有正烷烃和葵系列化合物均占相当比例,表明成藏具有良好的封闭保存条件。而且是以高碳位出现的nC25,nC27,nC29奇数为优势,低碳位数 nC14,nC16,nC18,nC20偶数碳仅出现在局部,并含有较丰富的异构烷烃,显示了晚期裂解烃的特征;图7中的nC17呈现明显主峰,这是海相低等菌类母质的标志。因此,认为威远气田为多源有机质渗混的结果[16]。
(7)沥青成分差异反映成藏作用是多期形成。威远和资阳地区成藏是与背斜构造轴部的演变密切相关(图2),浅部广泛分布的沥青是稠油经高温变异的产物,是原油运移聚集的证据。前人根据放热峰(700 ℃),δ(13C)=-38.03 ×10-3和含钒量为0.06%~0.15%,定名为“碳沥青”。邱蕴玉等(1984)将本区沥青特征划分为改造型(A2型)、脱沥青化型(B型)和热演化型(A1型)3类。其中以A2型为主,通常以全充填最为普遍,有机碳要高出碳酸盐岩平均丰度的4~8倍,普遍具有低支链、低环烷特征。而高硫芴(Pr)和高植烷(Ph)特征呈现了遭受氧化的烙印;B型沥青与之相反,类异戊二稀烃及支链烷烃(Ph)明显,富集了结构复杂、分子量较重的组分,是天然气与油共存的标志;A1型(即俗称的 “碳沥青”)的有机组分残存 Ph>nC18和高硫芴(Pr)记录了又一次氧化的特征,属于高温、高压系统中由原油受岐化作用,热裂解相态转变成天然气,故在岩石的孔缝中产出(图8)。与其相对应,它们的芳烃组成特征如图9所示,3种类型的沥青并不雷同[16]。
表5 裹体气相组分与天然气组分对比表Table 5 Comparison of the gas composition of fluid inclusions with that of natural gas
表6 威远气田气藏水参数[16]Table 6 Parameter table of water in Weiyuan gas field
图7 威远气田震旦系气藏水中有机质饱和烃组成分布[16]Fig.7 Distribution of organic saturated hydrocarbon composition in Sinian gas reservoir water in Weiyuan gas field
(8)沥青与油原岩对比具有壳源特征。邱蕴玉等(1984)通过对气田内钻井中(如女探5井、女基井的中下寒武统—下奥陶统,磨深1井、窝深1井、阳深2井、座3井的中下寒武统,威28井的寒武系)的多层沥青研究,认为是二叠系(相当于峨眉山热幔柱事件)遭受热演化叠加效应改造而成的“碳沥青”,故体现了Ph>nC18和高硫芴(Pr)等微显表征,记录了氧化作用的印迹。从取自区内不同钻井、不同地质时代的黑色页岩、泥质灰岩(与震旦系灯影组岩性亦很相似)和前述的3种类型沥青对比来看,它们的芳烃稳定分子化合物曲线基本吻合(图10),不难看出威远气田的形成是与壳源成分有机质参与息息相关。
值得注意的是,威远天然气中34S的含量并不高 ,34S/32S=+11.5×10-3~ +14.4×10-3,未见硫酸盐热化学 TSR(Thermochemical sulfate reduction)现象[17];对于是否有三叠系膏盐层渗入的影响,尚需进一步探讨。我们认为,主要由于深部流体与震旦系海相碳酸盐岩中含有大量藻类有关。
3.2 威远气田成因浅析
图8 威远气田不同成因类型沥青饱和烃组成分布对比图[16]Fig.8 Comparison chart of different genetic asphalt saturated hydrocarbon composition distribution in Weiyuan gas field
杜乐天(1988)早就提出幔汁(H-A-C-O-N-S流体)的概念,也就是指地幔流体中含有氢、卤素、碱金属、碳、氧、氮、硫等元素的化合物热流体[18]。实际上地幔流体是一种以CO2和 H2O为主,同时含有一定量的溶质成分,相对富集大离子等不相容元素的超临界流体,具有独特的溶解和运输能力[19]。本区处于区域热幔柱链的中部,深部受控于地幔流体活跃地带。威远—资阳地区受乐山—龙女寺短轴背斜迁移的严格制约,在其轴部形成虚脱,构成庞大的空间,无疑为成藏作用提供了良好的条件,这是形成大型气田的前提。
图9 威远气田不同成因类型沥青芳烃组成特征对比图[16]Fig.9 comparison chart of different genetic asphalt aromatic hydrocarbon composition in Weiyuan gas field
一般来讲,石油地质界所称的“盆地流体”包括盆地内部自生流体和外来流体两部分,前者指无机/有机沉积物压实和相变释放出的各种流体;后者包括大气降水、下渗海水及地幔深部流体。氢、氧同位素的测定结果已证实本区有天水的渗入(表6)。据张永旺等(2009)研究[20],烃源岩-流体相互作用过程中,有机酸的形成机制比较复杂,受干酪根类型、温度、水的矿化度、p H值等多种因素影响。从威远烃源岩震旦系灯影组含大量藻类化石及天然气的化学组分,计算其 H/C原子比介于1.7~0.3之间,O/C原子比介于0.1~0.2之间,属于Ⅰ、Ⅱ类干酪根。包裹体的形成温度从80~160℃到200~240℃,成分以烃类为主;包裹体的盐度w(NaCl)=4.3%~17.2%,大于川中油田的盐度w(NaCl)=7.1%~11.6%,p H值均大于8,Eh值均为负值[9],故可形成大量的有机酸。深部流体高温,以醋酸占优势[21],这对碳酸盐岩中Ca,Mg,Na元素有一定溶解作用,又为气体运移和储存创造了优越条件。同时,随温度升高,Si4+离子在溶液中也会增大,呈酸性溶液,其溶解能力最强,在这种高盐度的地层水与烃源岩作用之后,普遍表现为Mg2+离子明显沉淀,所以在储集层显示了白云岩化。白云岩化的Mg2+来源于上地幔及中地壳[22]。
从图1B可以看出,寒武系(九老洞组泥岩)—震旦系(灯影组白云岩夹薄层泥岩,陡山沱组泥岩)为同一含油气系统。上部的寒武系泥岩既是烃源岩,也是隔水屏蔽层,深部的流体在向上运移的过程中,会出现超压现象,并形成流体相对聚集的超压流体囊。幕式流体活动是异常超压盆地中流体活动的主要特点[23],它不仅可以促使同沉积断裂再次活化[24],又可成为流体二次运移的运移动力,区内(图1A)分布的4条平移断裂即是有力佐证。
图10 威远气田沥青与主力油源岩的芳烃稳定分子化合物分布曲线对比Fig.10 Comparison of stable molecular compounds of asphalt of Weiyuan gas field and aromatic of the main oil source beds
随着成藏作用温度的升高,泥岩中的蒙脱石受热蚀变成为伊利石,使得早期成油产生脱解,在地表不同层位中广泛分布“碳沥青”和不同类型(成因)的沥青即是古油藏的印迹。
综上所述,从本区天然气主要组分均匀,包裹体成分为 H2O-CO(CO2)-CH4型,R0值、He和Ar元素随时代演进显示出积累效应,基底花岗岩赋存天然气及其包裹体中亦有CH4成分、古油藏沥青地球化学类型,特别是威远气田天然气δ(13C1)、δ(13C2)和δ(13CCO2)极为近似等特征,反映威远气田的成因机理与四川盆地中地壳的低速层(波速为5.95 km/s)分布有关,天然气应属于深层壳幔混源(无机和地壳)成因类型。
4 结束语
四川威远气田是我国乃至世界上储层最古老的大型气田,详细研究和了解油气田的成因对丰富石油地质学理论和深部找藏具有指导意义。
威远气田基底花岗岩裂缝中的天然气虽已引起石油地质学家的重视,但对于成藏机理问题尚有待今后的进一步研究。Dutkiewicz A(1998)在国外太古代砂岩的流体包裹体中发现了液态石油[25],从而使石油存在于古元古代的说法有所改变,而且证实了太古宙盆地生成烃源是广泛的(Jackson M J,1986)[26]。这些成果对我国当前深部找藏提供了极其珍贵的信息。
沉积盆地是一个巨大的低温热化学反应器。盆地中的热流体必然对沉积盆地的表层沉积、压实、热传递等作用和油气的生成、运移、聚集、保存及破坏等过程产生重要作用[27]。所以威远气田是“地幔流体与地壳中有机成分相互作用”[28]、有机和无机混源成藏的典型范例。
[1] 刘光鼎.中国油气资源企盼二次创业[J].地球物理学进展,2001,16(4):2-3.
[2] 汤良杰,吕修祥,金之钧,等.中国海相碳酸盐岩层系油气地质特点、战略选区思考及需要解决的主要地质问题[J].地质通报,2006,25(9-10):1032-1035.
[3] 徐永昌,沈平,李玉成.中国最古老的气藏——四川威远震旦系气藏[J].沉积学报,1989,7(4):3-12.
[4] 戴金星.威远气田成藏期及气源[J].石油实验地质,2003,25(5):473-479.
[5] 翟光明.中国石油地质志(卷十二)[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1992.
[6] 陈文正.再论四川盆地威远震旦系气藏的气源[J].天然气工业,1992,12(6):28-32.
[7] 戴鸿鸣,王顺玉,王海清,等.四川盆地寒武系-震旦系含气系统成藏特征及有利勘探区块[J].石油勘探与开发,1999,26(5):16-20.
[8] 朱传庆,田云涛,徐明,等.峨眉山超级地幔柱对四川盆地烃源岩热演化的影响[J].地球物理学报,2010,53(1):119-127.
[9] 王鹤年,储同庆,陈来福.四川威远气田烃流体包裹体的研究[J].矿物学报,1991,11(4):317-324.
[10] 罗志立,刘顺,徐世琦,等.四川盆地震旦系含气层中有利勘探区块的选择[J].石油学报,1998,19(4):1-7.
[11] 候增谦,李红阳.试论幔柱构造与成矿系统——以三江特提斯成矿域为例[J].矿床地质,1998,17(2):97-113.
[12] 谢桂青,胡瑞忠,赵军红,等.中国东南部地幔柱及其中生代大规模成矿关系初探[J].大地构造与成矿学,2001,25(2):179-186
[13] 朱光有,张水昌,梁英波,等.四川盆地天然气特征及气源[J].地学前缘,2006,13(2):232-248.
[14] 张虎权,卫平生,张景廉.也谈威远气田的气源——与戴金星院士商榷[J].天然气工业,2005,25(7):4-7.
[15] 王先彬.地球深部来源的天然气[J].科学通报,1982,27(17):1069-1071.
[16] 邱蕴玉,徐濂,黄华梁.威远气田成藏模式初探[J].天然气工业,1994,14(1):9-13.
[17] 朱光有,张水昌,梁英波,等.川东地区飞仙关组高含量 H2S天然气TSR成因的同位素证据[J].中国科学(D辑),2005,35(11):1037-1046.
[18] 杜乐天.幔汁 H-A-C-O-N-S流体[J].大地构造与成矿学,1988,12(1):87-94.
[19] 刘丛强,黄智龙,李和平.地幔流体及其成矿作用[J].地学前缘,2001,8(4):131-243.
[20] 张永旺,曾溅辉,张善文,等.烃源岩-流体相互作用模拟实验研究[J].地质学报,2009,83(3):445-453.
[21] 刘建明,叶杰,刘家军,等.盆地流体中有机组分的成矿效应[J].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2000,19(3):141-148.
[22] 张景廉,曹正林,于均民,等.白云岩成因初探[J].海相油气地质,2003,8(1-2):9-115.
[23] 曾治平,倪建华,王敏芳,等.地层热流体活动与有机成烃的关系[J].西南石油学院学报,2003,25(1):16-20.
[24] 刘建明,叶杰,刘家军,等.盆地流体及其成矿作用[J].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2000,19(2):85-94.
[25] Dutkiewicz A,Resmussen B,Buick R.Oil preserved in fluid inclusions in A rchaean sandstones[J].Nature,1998,395:385-388.
[26] Jackson M J,Powell T G,Summous R E,et al.Hydrocabon shows and petroleum source rocks in Sediments as old as 1.7×10-9years[J].Nature,1986,322:727-729.
[27] Anderson R N.Sedimentary basin as thermo chermcal reactors[R]∥1990 and 1991 Report of Lamont-Dohecty Geologic Observatory,1992:68-76.
[28] 张景廉,王先彬,曹正林.热液烃的生成与深部气藏[J].地球科学进展,2000,15(5):545-5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