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连云港经济总量及产业结构研究
2011-10-19谢陈祥宋红玲刘从鸿
谢陈祥、宋红玲、刘从鸿
(连云港市统计局/1高级统计师,江苏 连云港 222006)
江苏连云港经济总量及产业结构研究
谢陈祥1、宋红玲、刘从鸿
(连云港市统计局/1高级统计师,江苏 连云港 222006)
产业结构在经济结构中居于主导地位,它的变动对经济增长有着决定性的影响。以江苏省连云港市第二次经济普查资料为依据,就经济总量及产业结构情况与全省及部分地区进行比较,通过深入分析全市经济发展现状,找出制约全市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经济总量有待进一步扩大;产业结构有待不断优化;高新产业发展有待加快;城乡二元结构有待改变。由此提出加快向创新型经济转型、推动全市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建议,从而促进全市经济在新一轮沿海开发中实现跨越式发展。
经济总量;产业结构;变动研究
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的冲击,表面上是对经济增长速度的冲击,实质上是对不合理经济发展方式的冲击。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是党的十七大作出的紧迫而重大的战略部署。2009年6月10日,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了《江苏沿海地区发展规划》,连云港发展上升到了国家战略层面。在这样的历史机遇面前,连云港必须紧紧抓住机遇,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优化产业结构,推动全市经济持续快速发展。
一、经济总量与产业结构理论研究
产业结构这一经济范畴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达程度和国际经济竞争力强弱的反映,其演变是一个不断从低级向高级转变的过程,与经济增长具有密切内在联系。对此,许多专家学者进行了大量研究。
(一)配第—克拉克定律
英国经济学家配第和克拉克通过对三次产业结构的变化与经济发展的关系进行了大量的实证分析,首先揭示了三次产业结构的变化规律及其对经济发展的作用:随着经济发展,人均国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劳动力在一、二、三产业中的比重,表现出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再由第二产业向第三产业转移的趋势。
(二)库兹涅茨人均收入影响论
美国经济学家库兹涅茨认为,经济增长是一个总量的过程,部门的变化都同总量的变化相互联系,而且只有把部门的变化结合到总量的框架中时,才可能对他们加以适当的权衡比较。只有总量的高增长率才导致了生产结构的高变换率,没有总量的足够变化就会严重限制结构变化的可能性。他搜集和整理了20多个国家的统计数据,得出了与劳动力变化大体相一致的净产值(国民收入)在三次产业之间相对比重的变化规律:随着经济发展,从国民收入比重变化看,存在着第一产业实现的国民收入相对比重下降,而第二、三产业实现的国民收入所占比重呈上升趋势,产业结构的变动受人均国民收入变动的影响。
(三)钱纳里多国模型
美国经济学家H·钱纳里等人根据世界各国的统计数据建立了投入产出多国模型,模拟了结构转变同收入水平的关系。多国模型的标准模式表明,结构转变与收入水平之间存在一些规律性联系,随着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国民生产总值中工业所占份额上升,农业所占份额下降,而就业结构中,农业所占份额下降,工业所占份额变动缓慢,大部分从农业转移出来的劳动力为第三产业吸收。
(四)罗斯托主导产业扩散效应理论和经济成长阶段论
罗斯托认为,经济增长本质上是一个部门的过程,是因为为数不多的主导部门迅速扩大的结果,而且这种扩大又产生了对产业部门的重要作用,即产生了主导产业的扩散效应,包括回顾效应、旁侧效应和前向效应。他根据科学技术和生产力发展水平,将经济成长的过程划分为五个阶段:传统社会阶段、为“起飞”创造前提阶段、“起飞”阶段、向成熟挺进阶段、高额大众消费阶段。后来他在《政治与成长阶段》一书中又增加了一个“追求生活质量”的阶段。
二、经济总量及产业结构发展轨迹
产业结构变动一般规律表明:随着经济发展,产业结构演变从最初的“一二三”比重分布,经过“二三一”或“二一三”中间过渡,最终必然达到“三二一”。
(一)经济总量与产业结构发展过程
近年来,连云港经济取得了较快发展,产业结构不断得到优化。
1.经济总量快速增大。1995年全市GDP为139.29亿元,2008年按照第二次经济普查资料核算全市GDP已达825.83亿元,是1995年的5.93倍,年均增长11.9%。
2.工业化进程逐步提高。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工业在全市经济中的主体地位逐步提升,工业化进程逐步提高。1995年全市工业化率为25.6%,到2008年达到36.8%,上升了11.2个百分点。从霍夫曼系数来看,1995年为1.20,到2008年降为0.71,已经进入工业化第四阶段,工业结构“重型化”明显。
3.产业结构持续优化。1995年,全市三次产业结构为38.9∶30.9∶30.2,属于“一二三”结构,1996年演变成“一三二 ”结构,1998年“二一三”结构,1999年“二三一”结构。2008年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17.2∶45.8∶37.0,与1995年相比,全市第一产业下降了21.7个百分点,第二、三产业分别上升了14.9个、6.8个百分点。三次产业结构呈现出一种逐步高度化、合理化的良好发展势头。
4.就业逐步向二三产业转移。三次产业就业人员结构演变符合配第—克拉克定律,随着经济发展就业人员逐步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转移,但转移步伐没有达到钱纳里多国模型转移的速度。第一产业就业人员从1995年的133.21万人下降到2008年的92.81万人,第二、三产业则分别从45.32万人、44.39万人增加到82.58万人和100.71万人。三次产业就业结构从1995年的59.8∶20.3∶19.9演变为2008年的33.6∶29.9∶36.5,第一产业就业人员比重下降了26.2个百分点,第二、三产业分别上升了9.6和16.6个百分点。
(二)经济总量与产业结构变化轨迹
从1995年以来全市经济总量和产业结构变动情况看,经济发展与产业结构变动是密切相关的。一是经济的快速发展必然引起产业结构变化。1995年-1998年,全市经济年均增长13.4%,处于一个较快发展时期,三次产业结构变化巨大,从 “一二三”经过“一三二”到“二一三”结构。二是产业结构变动对经济发展影响明显,总量的变化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结构的状态并依赖于结构的转换。从2000年到2002年,产业结构变化较慢,第二产业比重提高较小,2001年甚至降低,三年经济增长放缓,仅为8.1%。2004年以后,第二三产业比重提高明显加快,经济发展进入一个快速发展阶段。
(三)产业结构偏离度波动中下降
产业结构偏离度是指某一产业的就业比重和增加值比重之差。如果一个产业存在着正的结构偏离度,即就业比重高于增加值比重,说明其劳动生产率相对比较低下,表明存在劳动力转出的可能性;如果产业结构偏离度为负,则该产业的劳动生产率相对较高,表明存在劳动力转入的可能性。
从分产业结构偏离度来看,1995年全市第一产业偏离度为20.9,到2008年下降为16.4,长期处于正偏离状态,意味着该产业劳动生产率较低,必须加大农村劳动力转移力度;第二产业偏离度从1995年的-10.6变成2008年的-15.9,说明第二产业劳动生产率较高,对劳动力的吸纳能力在上升;第三产业偏离度从-10.3变成-0.5,说明第三产业的就业吸纳能力在逐步降低。产业结构偏离度的这种发展趋势符合钱纳里多国模型。
表1 连云港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偏离度表
从总偏离度来看,1995年为41.8,到2008年下降为32.8,总体呈下降趋势,但中间波动较大,2000年最高达到了59.9。特别是近年来,全市重工业发展速度与规模明显超过轻工业,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导致连云港超越了轻工业发展阶段,产业结构存在明显的超前性,这种产业结构的超前性使就业结构滞后于产业结构转变,出现了较强的非均衡性,非均衡性的存在又对就业问题带来了深刻的影响。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偏离的特征表明,在三次产业结构转换过程中,各次产业的劳动力之间流动还存在很大的障碍,劳动力资源在三次产业之间还没有形成优化配置,全市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仍然需要不断地调整。
三、经济总量及产业结构与相关地区比较
尽管连云港在经济发展方面进行了许多有益探索和努力,产业结构调整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无论是从经济发展的要求还是与其他城市的比较来看,连云港都还存在一定差距,仍然面临着扩大经济总量和调整产业结构的双重任务。
(一)经济总量有待进一步扩大
与全国相比,1995年连云港GDP相当于全国的0.23%,到2008年上升到0.26%;与全省比较,1995年连云港GDP相当于全省的2.70%,到2008年下降为2.66%;与全省各市相比,总量仅比宿迁高,居十三市倒数第二位。2008年,全市人均GDP为18505元,占全国的78.3%,全省的45.7%,是最高的苏州市的23.5%,仅高于宿迁。
(二)产业结构有待不断优化
连云港2008年三次产业结构与全国相比,第一产业高6.5个百分点,第二、三产业分别低1.7和4.8个百分点。与全省相比,第一产业高10.4个百分点,第二、三产业分别低9.0和1.4个百分点。与全省各市相比,第一产业仅比宿迁、淮安低3.3和0.9个百分点,比最低的苏州、无锡高15.3个百分点;第二产业仅比宿迁高0.1个百分点,居倒数第二位,比最高的苏州低14.4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居第四位,比最高的南京低13.5个百分点。
(三)高新产业发展有待加快
虽然自1998年以来,全市第二产业总量在三次产业中最大,但第二产业尤其是工业发展仍不充分。2008年,全市规模以上高新技术工业实现总产值206.96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为21.2%,比全省低7.3个百分点。在十三市中居第九位,比高新技术占比重最高的南京市低20.1个百分点。
(四)城乡二元结构有待改变
根据美国经济学家刘易斯等人提出的二元结构理论,从反映城乡差距的二元对比系数来看,由1995年的0.43下降至2008年的0.41,其中2000年最低仅0.28,城乡二元结构特征进一步强化。从居民收入看,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扩大。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农民人均纯收入之比由1995年的2.34∶1扩大到2008年的2.80∶1,绝对差距由2493元扩大到9801元。城乡居民收入之比高出全省0.47,在十三个省辖市中最高。
四、经济总量及产业结构调整的政策措施
2005年国务院发布实施的《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暂行规定》中明确指出,进行产业结构调整要遵循几点原则:坚持市场调节和政府引导相结合;以自主创新提升产业技术水平;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促进产业协调健康发展。这实际上已经为我们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指明了方向。
(一)坚持科学发展观,实现可持续发展
在产业结构调整优化中,应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在发展中调整,调整中升级,升级中发展。要贯彻“五个统筹”,做到“五个坚持”,强化以人为本。合理利用资源,有效地降低单位GDP资源消耗,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淘汰落后生产能力,防止新产生对环境污染较大、附加值较低的产业。保护生态,大力鼓励新型、清洁、符合生态平衡的产业发展。避免出现不顾及客观环境,一哄而上盲目发展的现象。不能一味注重提升产业结构,而忽视经济上的整体发展和结构上的整体优化。
(二)依靠科技进步,发展创新型经济
要积极顺应新一轮科技产业革命浪潮和经济转型升级的趋势,大力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构建创新机制,汇聚创新资源,完善创新载体,优化创新环境,壮大创新产业。一要强化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推动科技创新成果向企业集中、创新政策向企业倾斜、创新人才向企业流动。通过企业主动、市场拉动和政府推动的结合,促进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加快培育一批集研发、设计、制造于一体的科技型骨干企业,激发民营科技企业和中小科技型企业在创新中的生力军作用,重点培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一定规模的企业。二要大力推进产学研结合。广泛建立企业与高校、科研单位及企业间的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支持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兴办研发机构,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合作研发,着力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三要加大资金支持力度。按照整合存量、优化增量的原则,对分散在各部门的财政性专项资金进行整合集中使用,扩大资金规模,加大企业创新的支持力度。加强创新融资服务平台建设,支持更多的科技企业上市,加大信贷支持力度,拓宽企业创新的融资渠道。
(三)坚持城乡一体化,推进城乡共同发展
加快经济发展,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必须坚持城乡统筹发展,从指导思想上由二元化向一元化转变。当前,统筹城乡发展必须以解决“三农”问题为突破口和攻坚点,以工业化致富农民,以产业化提升农业,以城市化带动农村。一是要统筹城乡发展规划,充分发挥规划的先导作用,科学制定城乡一体化的总体规划,使城乡建设规划、土地利用规划、产业发展规划相互结合、无缝对接;二是要统筹城乡政策体系,逐步完善就业、土地、金融、财税、社会保障等方面政策;三是要统筹城乡资源配置,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逐步健全农村市场体系,提升农村公共服务水平,促进城乡社会经济结构全面转换。
[1]智库百科. 产业结构理论[J].
[2]曾国平,曹跃群. 产业结构变动与重庆市经济增长的实证研究,2004.9[J].
[3]周英章,蒋振声. 我国产业结构变动与实际经济增长关系实证研究,2002.5[J].
[4]湖北省统计局. 湖北经济总量与产业结构调整问题研究,2006[J].
10.3969/j.issn.1674-8905.2011.02.015
(责任编辑:高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