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印进入“人口较量”时代
2011-10-18孟向京
孟向京
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两个大国,中国和印度同在4月公布了最新的人口普查数据。人们的眼球纷纷被吸引到两国的人口状况上,并很自然地拿两国的数据做起了对比:2010年11月1日进行的第六次人口普查表明,中国大陆人口为13.39亿,而印度2011年最新的人口普查结果显示,该国人口已达12.1亿。
虽然从数量上看,中国人口依然超过印度l亿多,还稳坐在世界人口第一的交椅上,但中国的人口增长速度已经远低于印度,因此从未来发展趋势看,印度人口超过中国已指日可待。
联合国预计,印度人口将在20年内超过中国,并一路飙升,而根据美国人口咨询局2010年发布的最新世界各国人口预测,到2050年印度人口将增长到17.5亿,比届时的中国人口多3亿多。
有报道称,印度一些老百姓为总人口即将超过中国成为世界第一感到自豪。同时,我也看到许多国人为能拱手让出人口第一的桂冠而拍手称快。
另外,也有许多舆论表示了对中国经济发展前途的担忧,主要是因为中国人口年龄结构将进一步老化,曾对经济快速发展做出积极贡献的“人口红利”将逐渐消失,甚至有人据此认为,未来印度将得力于其年轻的人口年龄结构和丰富的劳动力资源,而在经济实力上超越中国。
印度生育率下降速度慢于中国,因此,其未来的人口年龄结构也将比中国年轻,未来的劳动力人口将多于中国。丰富的劳动力资源的确是未来经济发展的一个有利条件,但劳动力人口只是一个潜在的人口条件,劳动力创造财富必须与足够的生产资料相结合。只有在劳动力充分就业的基础上,人口红利的优势才能够得到发挥,否则,过高的少儿人口比例直接带来的是抚养成本的升高,而过多的年轻劳动力人口带来的首先是就业压力的加剧。
就像我国现在面临的主要人口问题不是劳动力短缺,而依然是就业问题一样,印度政府也将面临劳动力就业问题的严峻考验。况且,现代社会对人力多少的依靠越来越低,科技发展和智力进步的分量日益增加。此外,过多的人口数量也会给资源环境带来很大的压力,给住房交通等各种基础设施和社会服务体系带来冲击。因此,如果仅从人口年龄结构来论证两国未来的发展趋势和经济实力,未免有失偏颇。
印度有利于人口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是温暖的气候,在孟买即使没有房子没有衣服,冬天也不至于被冻死。然而,当节日来临的时候,即使是一无所有的人,依然能载歌载舞,铁路边上的那些简陋的屋子里透出温暖的光亮,这样的场景让我对生命的意义和价值心生疑惑。
宗教和习俗是印度另一个可以支撑众多人口的有利因素。由于印度教徒吃素、不杀生,因此,印度人对自然环境的破坏力度要小得多。在首都新德里,到处是让人爽心悦目的绿色植物,各种动物悠然自得,不用担心被捕杀猎食。
除了高生育率,印度的人口发展也还存在其他一些问题,例如印度的人口预期寿命低于中国、文盲率高于中国,综合的人文发展指数也排在中国后面。因此,未来两国的对比,应该不是在人口数量上,而是在国家的综合发展实力和国民的幸福指数上。
孟买国际人口学院的门前有一块巨大的显示牌,每天都显示当天的印度人口数字,我1998年5月离开孟买的那天,曾在显示牌前留影,记得那天的印度人口是9亿多,接近10亿。在人口显示牌旁边,是另外一个大牌子,上面写着“Too much of anything is forbidden”(任何东西太多了都是禁忌)。我一直不太清楚,这是一句印度古老还是现代警句,下次再碰到印度的朋友时要问清楚。或许还要问问他们对将要成为世界第一人口大国的感想。(摘自《世界博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