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职业发展需求的高职人才信息素养培养研究*
2011-10-18陈玲玲
陈玲玲,陈 能
(1.上海旅游高等专科学校,上海 201418 2.上海师范大学旅游学院 图文信息中心,上海 201418)
基于职业发展需求的高职人才信息素养培养研究*
陈玲玲1,陈 能2
(1.上海旅游高等专科学校,上海 201418 2.上海师范大学旅游学院 图文信息中心,上海 201418)
知识经济时代,良好的信息素养已成为劳动者实现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不可或缺的手段。文章以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培养为阶段目标,以终身学习能力和持续发展能力塑造为终极目标,立足现代高职学生的培养目标与方式,参照当前国际普遍应用的高等教育学生信息素养标准,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和知识建构的逻辑顺序,试图构建一种适合高职人才职业能力发展需求,贯穿学生在校学习过程的分段式信息素养培养模式。
信息素养;高职人才;职业发展需求
在信息社会,信息作为最活跃、最具有创造力的因素,对整个社会的影响已经被提高到一种绝对重要的地位。信息素养是现代人才核心职业素养不可或缺的部分。校园信息化建设和信息素养教育是教育战线对信息时代做出的积极响应。高职教育以培养服务时代和社会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为己任,在人才培养目标和方式上既有高等教育的共性,又明显突出职业特性。如何将信息素养纳入高职人才培养目标和评价体系当中,充分利用信息化资源与环境,构建符合时代需求、突出职业特色、高效可行的信息素养教育模式值得研究。
一、信息素养是现代核心职业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
当前,世界发达国家把职业人才的可持续发展能力称为“核心能力”或“关键能力”,并将其列为人才培养的重要内容。教育部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中明确要求“既要突出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应用性,又要让学生具备一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1]人才“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提出符合知识经济时代对人才发展能力的新要求。
众所周知,知识更新周期缩短、产品换代加速是知识经济社会的显著特征之一。与此相适应的是职业更迭频繁,劳动岗位全面流动,仅靠学校教育已不足以应付生存与发展的长期需要。劳动者学习终身化成为必然的趋势。终身学习使职业生涯的可持续性发展、个性化发展、全面发展成为可能,已成为职业生涯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据调查显示,继续学习的能力、不断创新的能力也是现代企业对人才素质要求的必要方面。对于个体来说,实现终身学习首先以正确的学习观念和良好的个人学习能力为基础,而21世纪最重要的学习能力就是学会知识管理和信息处理,即具备良好的信息素养。
毋庸置疑,信息素养已经成为信息社会人进入社会的先决条件,是人完成职业活动以及谋求职业持续发展的一种关键素质。美国教育技术CEO论坛早在2001年就明确提出21世纪人所必备的能力素质包括:基本学习技能(指读、写、算)、信息素养、创新思维能力、人际交往与合作精神和实践能力。我国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目前在全国逐步推广的八项核心能力(与人合作、交流表达、解决问题、自我提高、数字演算、信息处理、创新创造、外语应用)中也明确将信息处理归结为一项核心能力。由此可见,良好的信息素养已是当前核心职业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就必须对信息时代做出积极的响应。
二、现代高职人才职业素养培养的特殊性分析
高职教育兼具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的双重特性。其“职业”特性决定了它和普通高等教育的不同。高职教育必须以“职业发展为导向”,以培养服务于时代和社会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为目标。其双重特性决定了高职教育在人才培养方面突出强调职业能力培养,但张扬的却是人的全面发展。适应现代社会需求的高职人才应该是适应国际环境的通用型人才;拥有持续学习能力的知识技术型人才;高素质的创业人才和综合素质较高的职业型人才。[2]《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要求:“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要使学生在掌握必需的文化知识的同时,具有熟练的职业技能和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此要求明确了现代高职人才培养的主要内容应包括:必需的文化知识,熟练的职业技能和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
面对时代和社会对现代高等职业人才的能力要求,要真正实现高职人才与市场需求的“无缝对接”,高职院校培养合格人才需要建立在对以下两方面关系认识的基础之上:
1.学生专业技能发展与核心职业素养培养之间的关系
“能力本位”是当前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基本特征。这里的“能力”强调的是职业能力,包括专业技能和(核心)职业素养两个方面。专业技能培养是高职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良好的专业技能是职业人才有效就业的门槛条件。而(核心)职业素养包括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公关能力、信息能力、应变能力、决策能力和创新能力等,则影响到学生的长效就业与可持续发展。只有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两者协调发展,才能构成完善的职业能力。但结合当前高职教育现状,教育管理阶层主要以专业技能和社会就业为导向,培养方案和课程设置主要围绕学生的专业技能训练,忽视了职业素养与技能的良性互补,从而也就忽视了学生的持续发展能力。
高职人才社会职能的实现,以及维持和拓展其专业技术的运用和发挥,促进其职业活动有效持久开展,要建立在两个最重要的基础之上:一是具有符合社会需求的专业技术;二是具有良好的个人职业素养。良好的个人职业素养不仅是专业技术得以学习、应用和创新的基础,也是职业生涯健康稳定发展的保障。[1]信息素养作为现代职业素养的重要组成不仅关系到信息时代人才自主学习和持续学习能力的培养,还关系到人才创新能力的发展。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的刘晓波等构建的高职高专人才核心职业素养培养的五项关键职业能力认为,发现和解决问题的创新能力是高职学生取得职业成就的关键,具体包括信息处理能力和创新能力。信息处理能力的关键是计算机及网络技术的掌握和运用,是对信息的收集、整理、分析、判断、综合、概括的能力,是成为个人和社会组织求得生存和发展的重要途径,也是创新源泉和基础。
高职教育是为学生今后职业活动持续发展奠定职业技术基础和职业活动素养的教育。现代社会需要现代化的人。高职教育培养具有现代性的劳动者,必须将信息素养纳入高职人才培养目标和评价体系当中。
2.学生信息素养培养与终生学习能力之间的关系
当前,由于大学的扩招,高职院校的学生生源参差不齐,录取分数线一降再降,文化课基础普遍偏低,大部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差,没能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正确的学习方法,学习现状不甚理想。其次,由于大众传媒技术的迅猛发展和普及致使信息和知识急剧膨胀,整个社会成为一个开放的信息环境,网络信息资源和虚拟知识宝库将人类带入E-learning时代,自主学习模式发生了很大变化。学生接受信息的时间大大缩短,容量大大扩充,但如何在“知识海洋”中发现真正的知识,获取和利用需要的知识是全社会和教育界面临的共同问题。部分学生缺乏学习兴趣,部分学生渴望学习却不知道怎么学习,这是当前高校学生,尤其是高职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这种状况对于人才培养十分不利,必须给予积极的、正确的引导。
学会学习是现代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手段。只有学会学习,拥有自主学习能力,才能为适应职业发展而持续学习,才能具备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才能具备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因此,今天的高等教育是为学生今后学习、生活、工作建立持续发展能力的一种教育。E-learning环境下学生学会学习的前提基础是提高自身的信息素养,包括信息意识、信息知识、信息能力和信息伦理道德等的增强与提高。
信息素养从纵向来看,可包括基础信息素养、专业信息素养和综合信息素养三个层面。基础信息素养包括学生对信息重要性的认识程度和吸收信息的自觉程度;具有一定的信息科学技术知识;具备获取、评价、分析所需信息和一定程度应用信息的能力;了解信息获取、加工、传输、表达过程中遵守的道德准则等。基础信息素养是信息时代大学生应该具有的基本素质和核心职业素养,是养成良好学习习惯和培养自主学习能力的有效前提。专业信息素养是指学生在专业学习过程中自觉地利用信息技术创造性解决专业问题,有效地利用信息技术提升自身的专业实践水平的能力。专业信息素养具有明显的专业指向性,是专业人才专业能力的重要构成。综合信息素养是建立在基础信息素养和专业信息素养基础之上的,为了适应社会和技术的发展,关乎持续学习和终身学习,以实现专业发展与个人可持续发展的综合能力素质。因此,信息素养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渐进式的过程体系,如图所示。
三、高职人才分段式信息素养培养体系构建
泛信息化环境下,结合市场对人才的能力需求现状,以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培养为阶段目标,以终身学习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塑造为终极目标,立足现代高职人才培养目标与方式,构建一种贯穿学生在校学习过程的分段式信息素养培养模式,如表所示。目前,高职院校普遍采取的是三年制、校企联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强调以产促学、以研促学、以学助产助研的三向互动。 分段式信息素养培养模式的构建遵循高职院校学生的认知规律和知识建构的逻辑顺序,参照了当前国际普遍应用的高等教育学生信息素养能力标准。
表 高职人才分段式信息素养培养方案设计
对于高职院校一年级新生,为帮助他们尽快了解图书馆、学会利用图书馆信息资源,积极开展入馆教育,介绍图书馆信息资源和信息环境,包括图书馆信息资源分布、服务内容、借阅规则等;同时,开设计算机基础和信息素养通识课程,使学生掌握基本的计算机操作知识,同时增强信息意识和获取信息资源的基本能力和基本学习方法。考虑到学生总的学习任务安排,不可能增开信息素养训练方面的课程。所以,对于二、三年级的学生,应发挥专业教师的力量,着重结合专业知识学习和专业实践,采取探究式和任务驱动式的教学方式,有针对性地进行专业类信息资源和检索工具利用的培训,培养学生的信息评价、应用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和知识转化能力,为其走向社会的有效就业和长效从业增加筹码。在基础信息素养和专业信息素养训练的基础上,学生信息意识明显增强,具备一定信息知识和能力,具有信息伦理道德意识,在走向社会和工作岗位时,自觉运用所学知识和技术提升自身职业能力,为终身学习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奠定基础。
信息素养是21世纪人进入社会的必备条件,也是人得以持续发展的关键条件。高职院校应将信息素养教育纳入人才的总体培养计划,积极创造有利条件,促成人才信息素养培养目标的实现。具体工作包括:
第一,充分认识到信息素养对人才职业发展能力的重要性,争取学校相关部门的支持与配合,为人才信息素养培养提供制度保证。
第二,营造良好的校园信息化环境,包括信息一体化教室的建设,学生自主学习环境和第二课堂的开辟,校内实习基地的智能仿真等。
第三,引进、自建、集成符合职业教育需求的专业信息资源,如专题数据库的采集与建设,专业文献资源的序列化和数字化,精品课程的网络课堂开发等。
第四,形成图书馆和系科的良性互动,加强馆员和专业教师的信息素养培训,架构图书馆和系科及相关部门的沟通渠道,实现基本信息素养和专业素养的有效嫁接等。
[1]刘晓波,吴小平,张敏敏.高职人才核心职业素养教育的意义及内容浅析[J].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3):10-13.
[2]管友桥.论高职人才培养目标的新趋向[J].教育与职业,2009(20):150-151.
[3]许征尼.信息素养与信息检索[M].合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2010:31-36.
[4]王军.高职高专学生信息素养能力探析[J].情报探索,2009(2):15-17.
(编辑:金冉)
G710
A
1673-8454(2011)13-0057-03
上海市教育发展基金会“晨光计划”项目资助,项目编号:10CGB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