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调控 两难抉择
2011-10-18
■文/本刊记者 吴 清
市场调控 两难抉择
■文/本刊记者 吴 清
国内成品油、天然气价格调整和定价机制改革双双落入两难境地,两会后或有突破。而石油进口权的放开依然会是两会关注的焦点。
年年两会,呼吁成品油定价机制改革的声音都会出现,而今年的情形看来也不例外。国际油价已然破百,C P I却使油价调控战战兢兢。新的成品油、天然气定价机制改革方案何时现身?今后一段时间的市场供需如何,是否再度出现油荒?走近两会石油企业代表和相关专家来一一
解读这几个两会期间石油市场的关注焦点。
成品油定价机制近期不调
不断上涨的国际油价,让国内炼油企业成本压力骤然加大。近期国家发改委公布的4.5%的上调犹如一场及时雨,但相较于“久旱”的炼油企业来说,这个接近于最低规定调价幅度的行为显然还不解渴。
全国人大代表、中石化江西石油分公司总经理陈立国告诉记者,呼吁成品油调价周期缩短到10天仍是他的关注焦点。而类似声音在炼化企业两会代表处则更是成为一种诉求。
事实上,从去年底开始,关于成品油定价机制改革的说法就不绝于耳,而从缩短调价时间、部分下放调价权力各种修改版本层出不穷。
22日的国际原油价格跟踪周期被认为太长,不利于国内的油价与国际油价的接轨和联动,容易导致原油供应商利用时间和政策套利,囤积居奇,而适当下放调价权利也是市场化步伐的重要一步。
事实上,从近几年的情况来看,由于当前国内石油定价机制等的固有缺陷,往往是国际油价超过10美元/桶之后,国内的成品油价格就很难调节。
但众多分析师认为近期出台定价机制改革可能性很小。厦门大学中国能源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强表示,一般来说,定价机制的改革向着更加市场化的方向进行,改革后一般成品油价格都会有一定上行,现在国内通货膨胀压力较大,而且成品油价格处于高位,现在并不是成品油定价机制改革的好时机。
发改委下属国家信息中心经济师祝宝良也表示,由于通货膨胀压力较大,2011年上半年国内成品油定价机制不大可能调整。祝宝良指出,普遍的呼声是将调价周期调整为一周,以使国内与国际油价的联系更为紧密。
天然气定价新进展
和成品油定价机制改革一样,近期天然气定价机制改革得到了广泛关注。
在经历了各种论证和传闻后,酝酿已久的天然气价格改革日前又有了最新版本。据说,我国天然气定价机制改革思路已初步定为:由目前基于成本加成法的政府定价变为市场净回值法定价。
市场净回值定价法是以天然气的市场价值为基础确定上游供气价格,天然气的市场价值按照竞争性替代能源的热当量价格确定,最终用户价格按市场价值确定。据中石油经济技术研究院测算,如果新的定价机制实施,国内天然气价格将有所上涨,而进口价格将下降,价差趋于缩小。
但新价格机制的实施还面临一些问题。首先是净回值定价法实际上是把上游市场和市场化程度较高的L PG和燃料油联动起来了,但具体的价格还是由各省根据实际情况选定,如果上下游不能联动,则上游承受的压力会较大,且可能面临波动过于频繁的问题。还有,燃料的选择标准尚未确定的问题。此外,该机制与成本加成法一样不能完全适应多气源联网的需求。
针对这个问题,林伯强建议,考虑到多气源多管道联网的天然气定价问题,可以考虑在新的定价方案中纳入“区域定价”,采取每个省以中心城市的综合门站价格为基准,实现“一省一价”,为天然气市场化改革打好基础。
中石油经济技术研究院高级分析师徐博告诉记者,这个方案还在理论研究论证阶段,但确实是当前我国天然气定价机制改革方案中最为可行的一种。
无论如何,如果实行这个新定价机制,都是向市场化迈进的重要一步,但市场中心如何确定、价格倒推怎样计算才能更加科学、各地燃料标准如何确定等等一些问题,都需要不断在听取市场各方的意见后,继续细化和调整完善。
石油进口“门票”之争
在油气定价机制推进改革的同时,石油进口权之争仍是热点话题。进口权的博弈并没有因为去年的“短兵接触”而明朗化。
全国人大代表、中石化金陵石化董事长张大福接受记者采访时认为,应继续坚持现有的原油贸易管制政策,限制非国有贸易进口原油的流向。
张大福表示,如果没有很好的监管和控制,带来的多头对外、恶性无序竞争,将使提高话语权的努力化为泡影,这是其一。从节约资源、节能减排、合理利用的角度来说,如果把进口企业放得很多,许多地方炼厂低水平重复建设,原油资源的利用效率势必大打折扣,国家的监管难度将进一步加大,进口后的流向就难以控制,并使原油的安全稳定供应面临诸多不确定性和风险。
全国工商联石油业商会副会长齐放则认为,如果仅依靠中石油、中石化两大央企进口原油,大规模进口原油易受到诸多限制,容易造成市场波动,油价上涨。去年底的“油荒”就有部分这方面诱因。市场多元化后,在市场中放进一些鲶鱼来,有利于部分降低国内油价,对于两大公司提高其经营水平可能更有利。
而且,地方炼油企业工艺水平不高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原油进口的管制使得地炼很多时候只能用进口半成品的燃料油来替代,应该给地炼企业一个提升发展的机会。
因此,齐放建议,除几大国企之外,应逐步放开石油进口权,民营企业参与统一对外询价并组织原油进口,以降低成本,培育石油市场多元化的市场主体。
两方观点针锋相对,政府面临两难抉择。
其实我国石油进口权放开的工作一直在做,现在包括国有和非国有的企业一共有几十家企业在进行原油进口,而且非国有企业的贸易的配额也在增加,只是非国有企业进口的原油只能和两大石油公司的炼化企业配产。不会是一下子向所有油企都放开,因为完全放开其实就是变相鼓励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小地炼遍地开花。“国内石油进口权最有可能的解决方案是,原有的进口配额范围扩大,就是除了中石油、中石化两大石油公司外,进一步加入中海油、延长石油等国有企业,还有部分有实力、符合政府产业政策的地炼企业。这样就有几十家的企业介入国内原油进口,民营油企除了两大石油公司外也有了更多的选择。”董秀成表示。
他同时提醒,在发展过程中,一定要设定和提高相应的准入门槛,把一些高能耗、低水平的地炼企业严格排除在外甚至关停。同时,最好先在小范围内试点,
“其实国家也一直在是否放开和多大程度上放开的政策上平衡,限定只有两大石油企业等少数国企拥有石油进口权有不公平的地方。但如果就此什么都拿‘石油垄断’来说事也不科学。”中国石油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副院长董秀成说,“现在的情况是,国内石油市场一旦不平衡和稳定,政府基本都是只找两大石油公司。可以说,两大石油公司在享受权利的同时,也是背负着相应的责任。”
就拿去年底的柴油荒来说,除了原油的进口受限外,民营油企依然可以进口柴油来平抑国内市场,但由于当时国际柴油价格高于国内柴油价格,民营油企一般不会去进口。而在柴油荒中,为了稳定国内的成品油市场,中石油、中石化都是较高价大量进口柴油,亏损不少。
市场化是改革方向,可以说石油进口权的适当放开是一个大势所趋,但也肯定来发现漏洞和问题,及时调整再逐步有限度的放开,保证市场供应的高效、规范、有序
国内石油进口权最有可能的解决方案是,原有的进口配额范围扩大,就是除了中石油、中石化两大石油公司外,进一步加入中海油、延长石油等国有企业,还有部分有实力、符合政府产业政策的地炼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