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人心灵解析报告

2011-10-18

中国新时代 2011年2期
关键词:人生目标潜规则真情

中国人心灵解析报告

本调查在全国北京、上海、广州、重庆、杭州等8大城市散点调查得出,调查对象涉及各行业和各年龄段,调查有效样本2856份。本次调查结果显示中国人的心灵状况有以下几大特点:

看重真情,却追求名利

就人生中最重要的东西来说,有89%的人选择了“亲情友情爱情”,选择金钱、权力、成功等其它几项的比例极低,可见中国人“真情第一”的价值观。

但有88%的人都选择自己的人生目标与社会主流价值观“有交集”,即追求金钱、权力、名望或者成功,可见人们虽然心里看重真情,追求的却是依然是名利。

在爱情与金钱的冲突中,有38%的人选择了自己所爱的白领,有37%的人选择了“富二代”,有22%的人选择了“跟富二代结婚,跟白领成为情人”,8%的人选择了“另找一位中产”。

调查显示,中国人不安全感强烈,在人生理想和铁饭碗相冲突时,有81%的人选择了“铁饭碗”。

当人生目标和现在追求的东西分裂时,79%的人选择了“想改变但没有勇气”。

疲惫抑郁是“心灵流感”

有超过50%的人选择了一周有“5-6天”或“3-4”身心疲惫或抑郁,可见中国人的“心灵流感”较为严重。

人们在焦虑什么?有超过三成的人选择了“房价、物价等经济压力”,有近三成的人选择了“成功焦虑”,可见这两样是让现代人最为烦恼的。

中国人感到快乐的频率是:“几乎每时每刻”的有2%,“经常”的有8%,“有时”的有34%,“偶尔”的有49%,“无”的有7%。

认为社会不公有点难改变

大部分人觉得社会不公现象比比皆是,选择“显失公平”和“有失公平”的比率高达72%。

而“只要坚持,总有一天会”与“强烈的无力感”分别占据了35%和30%的比例。

当“官二代”同学当上高官时,有47%的人认为“社会太不公平”、42%的人认为“自己很无能”,只有19%的人选择了“不与他比”。

半数以上人愿意顺应潜规则

但是当不潜规则就会出局时,有高达51%人选择了会顺应潜规则,有30%的人选择“不潜”,有14%的人选择逃避,5%的人选择揭发潜规则。

当好人成为弱势的代名词时,有36%的人仍然愿意成一个好人,34%的人“不愿意”,30%的人“随便”。

当被问及品德、才华与成功的关系时,有超过60%的人认为,“有才无德更易成功”或者“品德无足轻重”。

被颠覆的情感关系

在性伴侣方面,选择“3个以上”的仅为4%,选择“2-3个”的有41%,选这一项的大多为男性,55%的人选择了“1个”或者“无”性伴侣。

在面对另类性关系时,男性的宽容度大,这与社会对男性在性关系上的宽容也很有关系,有78%的男性选择“能”或者“有时能”或者“偶尔能”,有33%的女性选者“偶尔能”,有61%的女性选择不能。但是考虑到题目涉及个人私密,不排除数据上的保守可能。

道德研判的双重标准

中国人判别自己的道德状况时,对自己有点宽容,有42%人选择“大恶小恶都不曾为”,有33%的人选择“偶为小恶”,有6%人选择“大恶不为,小恶不断”,没人选择“曾为大恶”。

与此同时,81%的人认为中国人“道德沦丧”、“滑坡严重”或“有点滑坡”,可见中国人在道德研判时对自己和对他人有双重标准倾向。

当面对被撞的路人,很多人还是表现出善良,63%的人选择了“打120或110,陪等车来”,有17%的人选择了“送他(她)去医院”。

改进中国人道德状况最有效的办法按选择比例从高到低依次为:“体制改革”、“推进公平”和“宣传教育”。

猜你喜欢

人生目标潜规则真情
我用真情守护你
以心换心见真情
心理学视角下的人生目标*
真情扶贫见实效
清代阅卷潜规则
潜规则
西方心理学对人生目标的研究述评
特里的100个疯狂人生目标
100个疯狂的“人生目标”
潜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