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马聚源 百年不老传奇

2011-10-18秦青

中国新时代 2011年2期
关键词:学徒帽子

文 · 秦青

马聚源 百年不老传奇

文 · 秦青

帽业之首“马聚源”自清朝嘉庆二十二年(1817年)创办至今,已走过194年的历程。无论是曾贵为贵族官僚的官司帽店,还是现在并入“步瀛斋”,“马聚源”的传承故事都注定让这个百年品牌的历史演变成一个传奇

坐落在北京前门外大栅栏商业街上的马聚源是以售帽为主的店铺,是一家久负盛名的中华老字号。它始建于(清)嘉庆二十二年(1817年),至今已有194年的历史。它生产的帽子因用料讲究、做工精细、货真价实、品种齐全、花色繁多而著称于世。

历史上,北京旧式帽店分两种:一种为“帽局”,一种为“帽铺”。前者“招匠自造”,实行前店后厂式经营,除自售还适量批发给其他店铺;后者则单纯售卖,并不自产。这两者的实力大相径庭,马聚源实为“帽局”,其所制缎子小帽、风雪帽和三块瓦皮帽,上至王公贵族、下至平民百姓都非常喜爱,很多人都以能戴一顶马聚源的帽子为荣,以至有民谚称:“头戴马聚源,身穿瑞蚨祥,脚蹬内联升,腰缠四大恒”。清末,马聚源达到鼎盛时期,被誉为“北京帽业之首”。

清代官宦们用的顶带花翎的“红缨帽”,始于明太祖朱元璋的“瓜皮小帽”,一直到后来风靡一时的“四块瓦御寒帽”,气质不凡的“皮礼帽”,现代舞台上用的“舞蹈帽”,都是马聚源过去和现在的畅销产品。西藏班禅大师生前戴的珍贵皮帽和欧美一些国家领导人用的帽子都曾在马聚源订做。

也许因为受“贵人不顶重发”的观念影响,虽然北京冬天气候寒冷,但老北京人不太爱戴帽子。不过,官员则必须戴帽子,那是身份和地位的象征。清代官员的品级都在帽子上反映出来,所以北京帽子的老字号均与官家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马聚源正是其中的代表。

蹒跚起步

“马聚源”其实是以创办者的名字而命名的。他是个十分善于经营的人,为了满足各界的需要,开发出了上自宫廷、下至百姓都可以戴的帽子。

马聚源祖上都是靠种地为生的贫苦农民,直隶马桥人(河北马桥人)。到他这代,共有兄弟四人,老大叫聚财,老二叫聚源,老三叫聚茂,老四叫聚盛,合起来就是“财源茂盛”的意思。与其他兄弟仍继承祖业务农不同,马聚源念过两年书,认识几个字,算是家里的文化人。父亲希望这个念过书的儿子能改换门庭,就托一位在北京当裁缝的远房舅舅,让马聚源到北京学点手艺。

经这位舅舅保荐,嘉庆十二年,年仅14岁的马聚源来到北京,在崇文门外花市附近一家小成衣铺当了学徒。没想到刚过一年,这家成衣铺就破产了。好在掌柜的看这个徒弟勤快能干,又保荐马聚源去了前外三里河迤南状元桥的一家做帽子的作坊。这个小作坊是连家铺的买卖,掌柜的不仅手艺好,而且为人也和善。可是内掌柜却是个刁女人,对待徒弟很刻薄,就知道让干活,稍一停歇不是打就是骂。马聚源为了学徒只能忍耐,起五更睡半夜,小心做事。刚来的头一年,买东西、做饭、哄孩子、搭铺、拿夜壶等什么都干。学徒三年,这其中的艰辛自然是苦不堪言,但这个掌柜做活很认真,马聚源在掌柜的严格管理下,不仅学会了制做各式帽子的手艺,也学会了管理作坊。

马聚源三年零一节的学徒生活结束后,又帮助掌柜干了两年。后来,由于家中境遇实在不好,无奈,不得不离开掌柜,出去单干。

马聚源离开制帽小作坊后,托人在东晓市南药王庙前找了一间小房住下,一面自制帽子,串打磨厂、花市一带的客店,向各地的老客推销;一面给帽店做加工,日以继夜地苦干,到了年底结算,除了还债尚余下几两银子。

就这样,他凭着吃苦耐劳的精神和精湛的手艺,积攒了一些钱,一年后在前门外鲜鱼口摆了个小帽摊,还带了两个小徒弟。马聚源做的帽子质量好,价钱也便宜,再加上鲜鱼口一带是商业集中区,商家林立,人气旺盛,来这里买帽子的人越来越多,马记帽摊就出了名。

1817年(清嘉庆二十二年),也就是在马聚源来京城闯荡整整10年后,他终于在鲜鱼口办了一个以自己名字为字号的帽店。

马聚源帽店虽说只有一间门面,但得益于商品质量、地理位置以及价格优势,每天都是顾客盈门,生意很是火爆,连有些在宫里当差的人也来买帽子。

据说,当时有一个叫张书成的大官,发现手下人戴的帽子做工精细,用料考究,便也慕名来马聚源帽店买帽子,一来二去,认定了马聚源帽店的质量,就把为清政府做缨帽的生意介绍了过来。这可谓天赐良机,朝廷的订单相当于今天的政府采购,马聚源自然不敢怠慢。他制作的缨帽,缨子用的是藏牦牛尾,颜色是用藏红花着色,绸缎选用南京源兴缎庄的上好绸缎。

于是,马聚源的帽子逐渐被皇宫贵族们普遍认可,帽店的名声也就越来越大。从此“马聚源”从一个普通的小帽店,一下子成了专为官僚服务的“官帽店”,名声大噪。

光辉岁月

由于生意兴隆,年年盈利,1842年(清道光二十二年),马聚源又在鲜鱼口开了一家鞋店——天成斋,扩大了经营范围。

虽然马聚源帽店生意兴隆,年年盈利,但马聚源却积劳成疾,从清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就开始患病,不得不把买卖交给大徒弟李建全来照管。此时的马聚源还不到50岁,在病痛中度过了十几年后,最终抱病不起,于咸丰八年(1858年)不治身亡。

马聚源去世后,虽然他的大徒弟李建全把帽店的生意打理得很不错,但因为马聚源的后人中无人会经商,只想在乡下多置办点房子和地,过清闲生活,便想将买卖关张。

这个消息传得很快,张书成得知后,觉得马聚源帽店做的缨帽比其他各家都好,关张实在可惜,就决定把这个买卖收过来。同治元年(1862年),马聚源帽店被张书成收购。考虑到马聚源帽店早已名声在外,“马聚源帽店”的字号依然保留下来,店里的伙计也都原班不动,掌柜的还是马聚源的大徒弟李建全。

“马聚源”在新东家的带领下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张书成在朝廷里有权有势,交往了一大批军政界的要员,给马聚源带来了大量的顾客,并且提升了档次。靠着东家的关系,几年之后,马聚源帽店扩大经营,买下了一座三间的门脸,形成前店后厂的格局,进入全盛时期,成了闻名京城的“帽业之首”。

清政府被推翻后,马聚源不再制作缨帽,而是改为制作瓜皮帽和将军盔。这种瓜皮帽和将军盔上都有一个小疙瘩,马聚源的伙计在缝制时,只用三针便可缝好,其高超的技术被人们称为“马三针”。所以,常戴马聚源帽子的人,只要一看帽子上的疙瘩,就知道是不是马聚源的产品。

除了经营传统小帽和将军盔外,到了上世纪三、四十年代,马聚源帽店又增加了海龙和水獭的三块瓦帽,以及各式美式呢帽。

全盛时期的马聚源帽店约有50多个伙计,大多是本店学徒,这在旧北京的老商店里算是人数较多的大店铺。店里每年正月进学徒,学徒都有介绍人,要求学徒者年龄在14岁至16岁之间,相貌端正,口齿清楚,识文断字、会打算盘、服从教导。按照行规,学徒期限是三年零一节,平日不许回家。学徒期间,前店要学会招待顾客、推销货物;后柜要学会制作各式帽子的全套手艺。不管是前店卖货还是后柜做活,每月工钱都是三块六毛钱,每年涨两毛,涨到挣八块钱要熬20多年。不过这只是工钱,到了年终,会根据每个人的工作好坏得到不同的馈送,高的可得上百元钱,低的也能拿到几十元。

当时,一个伙计如果能在马聚源吃上买卖,就算熬出来了。吃买卖就是得股分红,按岗位划分。大掌柜管理全店,吃买卖最多,前店掌柜和后柜掌柜次之,其他岗位也有细分,按股分为一厘股、一厘半股、二厘股等。这种激励制度能很好地调动职工的积极性,从学徒到吃买卖当掌柜,谁都愿意店里的买卖兴隆,年终可以多获利。

岁月洗礼

好景不常在,马聚源的全盛时期也就维持了不到三十年,1937年“七·七”事变北平沦陷,市面萧条,马聚源的营业也日渐衰落。此后,抗日战争的胜利,并没有给马聚源等老字号带来商业上的繁荣,恰恰相反,当时国内的一切民族工商业都在国民党反动派的巧取豪夺政策中,遭受惨重的洗劫,受到严重的摧残。

直到国民党在北平的统治垮台,马聚源帽店虽然一直尚可维持,但仍不可避免地在混乱世道里每况愈下,跌入了自创办以来的第一个寒冬,解放前夕,已基本到了濒临破产的地步。

1949年,北平和平解放,人民政府为了加强对工商业的领导,给马聚源帽店派来了干部,鼓励其恢复生产。

1956年,在社会主义改造的热潮中,马聚源参加了公司合营,从根本上改变了服务方向。至此,马聚源帽店不再姓“私”。经过这场轰轰烈烈的社会主义工商业改造运动,帽店的服务方向从面向少数贵族、官僚和富人,变为面向普罗大众,产品品种也不断丰富。旧式的瓜皮帽成了古董,新式的前进帽、贝雷帽以及各种档次的栽绒、剪绒、水獭帽子推陈出新。此外,还增加了各少数民族喜爱的民族款式帽子。

1958年,马聚源帽店迁至前门外大栅栏商业街27号经营。那是一座颇具规模的四层小楼,虽然不再是“前店后厂”的形式,但其古色古香的装修也十分精美。

1966年,文化大革命再次对马聚源帽店造成了不小的冲击——马聚源被斥为“四旧”,牌匾被摘掉,并入东升鞋帽店,改为主营少数民族帽子。其主要品种有各式男女帽子、皮帽、棉帽、童帽及汉、满、回、苗、蒙、藏、瑶等各式民族帽、舞蹈帽八十余种。于是,在1966年至1976年这十年里,马聚源帽店只是老北京人的一个记忆,更多的年轻人几乎都不知道东升帽店过去的身世,更难以想象马聚源帽店曾经的辉煌。那块曾经沿用了百余年的老匾在1966年因被斥为“四旧”而被摘下后便不知所终。

改革开放以后,直至1986年,在广大人民群众的要求下,马聚源帽店的牌匾才再次在大栅栏“重见天日”,并从东升鞋帽店搬回大栅栏27号。但这块新匾出自现代书法家之手,原匾已流失在岁月的长河中。现在,我们在大栅栏商业街上看到的那块写着“马聚源”的匾额便是那块新匾。经过岁月的洗礼,马聚源终于再次找回了自己的字号,不仅恢复了老字号的名称,也恢复了传统特色和技艺。

恢复老字号后的马聚源毅然秉承了前店后厂的传统生产经营模式,精工细作,独具特色,又成品牌。马聚源生产的帽子选料精良、自料加工、道道工序环环相扣,严格把关。在品种和式样上不断创新。本店即能生产各种高档皮帽,也能生产各式大众和少数民族用帽,以满足各族人民、不同阶层的需求。尽管现在出门戴帽子的人没有以前多了,但藏有一顶马聚源的帽子,也是不少海内外华人的爱好。现在,许多老北京人在买帽子时,还是认可马聚源,这里面除了对马聚源帽店的信任,还有一种根深蒂固的文化情结。

文化传承

在西方,如果说哪个品牌为国家元首和领导人定制过服装,那么这个品牌肯定会引来大量富豪和名媛的追捧,会有雪片般的订单蜂拥而来。但马聚源源却异常低调,在恢复老字号以后,凭着百年信誉和注入现代化设备及企业管理思路一直默默做着自己的努力。西藏班禅大师生前戴的珍贵皮帽和欧美一些国家领导人用的帽子都曾在马聚源订做。马聚源近200年的发展史,实际也是一部文化史。200年里,马聚源的帽品制作技艺凝聚了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也融合了全国各民族的特色技艺。

90年代初,马聚源这家百年老店第四次搬迁,同时被并入步瀛斋鞋店,基本格局一直维持到今天。

2003年,马聚源和京城其他老字号,如瑞蚨祥、荣宝斋、同仁堂等,一同到台湾巡展,这场有着“京味文化之旅”意味的巡展得到了台湾民众的热烈欢迎。当时,他们去了基隆、新竹、台中等地,一共带去了50多顶帽子,巡展结束后,一顶都没带回北京。这些帽子蕴含了民族文化的传承,也是马聚源一直在坚持的信念。事实上,为弘扬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也为中华老字号出一份力,马聚源做出了自己的努力。

不过,随着时代的发展,一些人不愿意再干制帽这种又苦又累、手工技艺繁琐,且收入不高的活儿,再加上传统手工艺技师年龄老化等原因,马聚源也曾面临着人才断层、手工艺制帽面临失传的境界。可这是老祖宗传下来的传统技艺,是中国优秀文化的代表之一,决不能让它失传。因此,马聚源对其手工制帽技艺积极进行保护,包括成立了传承至今的老艺人为主体的传统手工艺顾问小组;在研发创新过程中,避免使用现代化学品,保持它的纯天然性;以及设立手工技艺研究档案室等。值得欣喜的是,2007年,马聚源的手工制帽技艺被评为北京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如今,“马聚源”商标已在我国台湾和香港进行了注册。

猜你喜欢

学徒帽子
金光现代学徒班感恩教育的实践
魔术师的学徒
帽子脏了
冯鑫:一个乐视学徒的生死困局
现代学徒式教育教学分析
Hat 我戴上了这顶帽子
论《学徒的神仙》的叙事策略
澳大利亚学徒培训规模呈下降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