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产品促销活动中的经济数学体现

2011-10-17山东丝绸纺织职业学院司志钰

中国商论 2011年33期
关键词:赠品优惠商场

山东丝绸纺织职业学院 司志钰

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越来越明显,在整个市场经济大环境下,买方市场的进一步发展,让整个市场竞争逐步加剧,在市场经济范围内,商品竞争越来越激烈,为了更好的获取利益,客流的争夺变得越来越白热化,商家间的竞争在原本热情的服务态度竞争、舒适的购物环境竞争、良好的诚信意识竞争、商品价格竞争的基础上,打折促销活动的不断开展也让商品竞争变得更加激烈。

1 消费者应当理性面对促销活动

无论对于商品经营者还是消费者,商品促销本身是为了更好的为顾客传递商品信息,扩大商品影响力,从而更好的吸引消费者,使之能够激发购买欲望,并让动机转化为购买行为,最终能够扩大商品销售,同时让消费者也能够获取更大的实惠,其根本意义在于提升销售,然而市场经济中却有某些不法商家借促销之名行骗消费者之实,甚至让整个促销活动演变为一个名副其实的骗局,让消费者深受其害,在五花八门力度空前的产品促销活动中,到底哪些促销活动可以为消费者带来真正实惠,而哪些促销方案却是暗藏玄机为消费者设置了陷阱呢?面对促销活动消费者应当如何去面对呢?

本文认为,作为一名消费者,首先应当学会理性消费,就是说面对促销活动首先应当依据自己对产品品牌的偏好进行有意识的诊辨,其次一定要根据具体的促销活动灵活运用数学知识对自己的消费算一遍经济账,用科学的态度去看待产品促销活动,运用合理的购物策略来避免盲目消费。

2 归纳产品促销活动中所体现出来的经济数学

从现在产品促销中最常应用的四种促销模式“买赠”、“返券”、“打折”、“满减”来看,促销活动中其实都有着经济数学的影子。

2.1 促销手段“买赠”中所体现出的经济数学

对于喜欢购物经常活动于商场的消费者而言,“买赠”促销这种手段经常可以遇到,比如说“酸奶买十赠一”“买方便面赠餐具”还有春节期间中国移动经常“开户赠春联”……一般来说,消费者眼球总是被这些带有赠品的产品促销所吸引,有时候无论赠品是否自己需要,有赠品总是好的。本文认为面对买赠活动,消费者首先应当对赠品留个心眼,看看赠品对自己是否有用同时赠品的质量是否合格。

有位李先生就曾经吃过“买赠”陷阱的亏,因为儿子结婚需要购置一套家居用品,恰好一家居用品店搞促销活动,买一赠一,买一套双人床赠送一四件套床上用品,而且买床上用品打7折,李先生感觉床跟床上用品儿子结婚都得用到,而且买4500的双人床送价值500元的四件套相对来说非常合算,就像打了9折,如果不要赠品的话还得全价,所以就参加了这次“买赠”的产品促销,可是当付款后领赠品的时候才发现这四件套的款式和质量都非常一般,为此,李先生大呼上当受骗却又无可奈何。其实,如果当初李先生在购买东西之前能够仔细算一笔经济账,床4500元,打九折是4050元,商家赠送给李先生的东西价值500元,如果单独买床上用品打7折的话是350元,如果李先生选择两种商品一起买的话,似乎确实要比选择赠品多花点钱,但是假设李先生再用350元就能买到心仪的床上四件套,那么买赠促销根本就不合算。

2.2 促销手段“打折”中所体现出的经济数学

在通常情况下,消费者尤其是普通的消费者在进行购物活动时,往往是货比三家,对产品进行理性的价格比,可是往往面对饱含诱惑的“7折促销”、“6折促销”的折扣产品促销手段时,就容易被其迷惑,有时候非但不能得到满意和实惠,而且可能上当受骗,本文认为,促销活动“折扣”中能体现出非常多的经济数学知识,面对“打折”的促销手段,消费者如果能够多动脑,能够运用数学知识加以计算,就能够理性的购物,从而避免产品促销的陷阱。

2.2.1 现象一:有时候消费者千挑万选,实质上却是买在同一家

面对越来越严重的价格战促销,通过对本地区的诸多商场进行了实地体验,不难发现诸多的经济数学现象,如果消费者能够对此多了解,一定可以解开产品促销活动中价格战促销所隐藏的玄机。以本地区去年5・1期间所流行的“真维斯”品牌时装为例,其中一款式原价为500元,XX街专卖促销以8折销售,定价为400元,而在XX路专卖点也是最低8折销售,价格定位430元,在新开的天虹商城真维斯店,其促销也是在原价基础上进行8折销售,价格定位390元,而新世界商场中,该“真维斯”款式商品其价格同天虹商场基本一致。通过总结,本文认为,在同一产品的众多销售商家中,虽然说各个商家所举办促销活动各有特色,同样都对消费者有着诱惑力,然而通过对比,面对同一品牌的诸多促销活动,其促销力度基本上都保持在同一程度上,本地区内的诸多产品销售商家,同款产品在促销活动中的价格基本平衡,即使出现一定差别,其价格浮动也在几元到十几元之间浮动。

2.2.2 现象二:有时候消费者货比三家,经常会有质同价不同的现象

下面这篇报道,其实质就是两则打折的促销广告。

A手机店“十一黄金周”促销施行有奖销售,进店购机者有资格参与抽奖,特等奖价值1W元的苹果手机一名,一等奖则是价值1000元的诺基亚手机10名,二等奖奖励减免手机费用100元,三等奖价值5元手机护屏200名。

B手机店“十一黄金周”促销实行九五折手机优惠销售活动,所有手机一律九五折。

面对上述两种促销,是抽奖合算还是九五折促销合算呢?哪一家手机店为消费者提供了更多的实惠呢?购机者心中应当对此有所了解,应当学会算经济账。

从两种促销活动来看,A手机店的手机有奖销售的营业额和参加购机抽奖人数没有限制,所以利用数学知识我们可以对此进行分析:

(1)假设A手机店确定每组设奖,当参加人数较少时,少于213(1+2+10+200=213人)人,消费者一定会认为获奖几率较大,则A手机店的销售方式更吸引顾客。

(2)假设A手机店的每组营业额较多时,它给顾客的优惠幅度就相应的小。因为A手机店提供的优惠金额是固定的,共14000元(10000+2000+1000+1000=14000)。假设两手机店所提供的优惠都是14000元,则可求B手机店的营业额为280000元(14000 :5%=280000)

所以我们可以发现:

①当A、B两手机店的营业额都为280000元时,两家手机店所提供的优惠同样多。

②当两手机店的营业额都不足280000元时,B手机店的优惠则小于14000元,这时A手机店提供的优惠仍是14000元,优惠较大。

③当两家手机店的营业额都超过280000元时,B手机店的优惠则大于14000元,而A手机店的优惠仍保持14000元时,B手机店所提供的实惠大。

通过对上述两手机店所采取的促销活动进行经济数学分析,如果消费者再面对类似的促销活动,就可以更好的进行选择从而更好的理想消费,一方面能够花更少的钱,另一方面又可以节约购物时间。

2.3 促销手段“满减”中所体现出的经济数学

在现在的商品销售中,很多的商场尤其是大型的产品促销中,经常会推出一些强劲的“满1000减100”、“满300送80”等促销活动,本文将其称之为“满减”的促销手段,在很多的消费者眼中,“满“就意味着“减”,就等同于打折,利用消费者贪便宜的心理,所以搞活动的商场往往是人满为患,然而从实质上来说,这两者的差别非常大,其玄机就体现在商品的价格定位上。

在实际生活中,如果我们购买商品时细心的话,就可以很容易的发现,非常多的商品其价格都是以8或者9来结尾的,比如说一条裤子定价为199,一双皮鞋定价为498,从一定程度上,这样的产品定价几乎变成了行业潜规则,为的就是让消费者从心理上能够更好的得以适应,感觉购买商品没有花了太多的钱,反过来商家促销却没有满九十九减三十或者五十的,绝大多数都是满整建零,就意味着你总会有一个零头享受不到减免的优惠,就比如说较为常见的“满100减50”来说,同“满99减50”相比,两者虽然只相差一块钱,可实质上消费者所能够享受到了优惠却差异及其大,比如说一条价值299的裤子,在“满100减50”的情况下消费者需要花费199元,从打折的角度来看相当于6.7折,而从“满99减50”的角度来看却仅要149元,从打折角度看只要5折。

实质上,“满减”促销中,减去的钱永远少于你预期的,而为了更多的凑足金额填补差价,消费者往往会更多的投入消费额,这样,商家利用消费者贪图小便宜的心理,从而扩大了产品的销量。

2.4 促销手段“返券”中所体现出的经济数学

本文认为实质上商场搞“返券”的促销活动,是一种对消费者的价格“欺诈”,毕竟不是所有的消费者都能算清楚自己在返券过程中,到底是受益了多少,在绝大多数情况下,消费者享受到的折扣为6到8折。但话又说回来谁就正好买整百块的东西啊,而商场的商品标价总是99或198之类的,叫你不得不再贴钱,很多顾客不得不去搭钱买一些并不需要的商品。这样的促销活动,在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你是否意识到这是商家不断向消费者圈钱的“游戏”。

3 结语

随着消费市场的不断拓展,数学这门同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学科在商品交易过程中越来越重要,作为消费者,应当学会通过应用数学知识来分析解决购物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应当学会通过数学知识来解决生活中的难题,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适应这个日新月异的商品经济大环境。

[1]薛利清.商场促销活动中的数学内涵[J].中国商贸,2009(6).

[2]刘健英.识破商家的促销手段[J].时代数学学习,2006(1).

[3]邹玉兰.用数学知识看商家促销[J].初中数语外辅导,2003(5).

猜你喜欢

赠品优惠商场
有优惠!有靓货!房企铆足劲的“金九银十”来袭!
优惠订阅
“赠品”等十二则
赠品
脏物是如何被带出商场的
读者优惠购
香港ifc商场 本季好FUN乐
香港ifc商场
如何让赠送的赠品更体现它的价值?
把“优惠”做成“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