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云南省县域旅游产业的优势、问题及对策探讨

2011-10-17云南民族大学经济学院刘姗

中国商论 2011年33期
关键词:县域云南旅游

云南民族大学经济学院 刘姗

云南位于西南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地势峡谷纵横交错,有着丰富多彩的旅游资源。但是值得注意的是,云南的旅游资源主要都集中在县一级的行政区域上,同时,不同的县域也呈现出不同特色的旅游资源。因此,我们在大力发展县域旅游产业的时候,必须考虑当地具体的旅游资源来加以定位、发展,这样县域旅游产业才能得以又快又好的发展。

1 云南省县域旅游产业的优势

1.1 县域旅游产业发展旅游资源条件好

总所周知,云南不仅资源丰富而且旅游资源的种类繁多,云南县域在拥有自然生态旅游资源的优势上还包含着丰富的名族文化。远近驰名的边境文化和历史文化为我们的云南添色不少,因此云南在国内外都具有一定的知名度,各种闻名的旅游景点都为发展县域旅游产业提供了不错的条件。

1.2 具有良好的旅游产业基础

随着时间的推移,慢慢地已经在这里形成了一些相对较好的旅游产业发展县城。我们可以根据其特殊的特质将其划分为三个典型:(1)东止元江和红河的热带亚热带旅游资源区,它又以“绿色文明”著称,它包含西双版纳四地(州)以及德宏、临沧、思茅、保山、玉溪等等地区;(2)可以被称为世界级旅游资源区的“三江并流”,其中包含怒江、丽江、大理等地区;(3)岩溶景观滇文化旅游资源区含楚雄、昆明、昭通、曲靖四地(州)和玉溪、红河的大部分地区。这些拥有着良好旅游基底的县城,在先决条件上就为今后的发展打下了厚实的基础,不仅可以依靠自身的优势向前发展,另外一方面,对于还未发展的县城也提供了很好的真实案例。然而,后发展的县城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为自己打造出一条适合自己的、有特色的旅游产业发展道路。

1.3 具有明显优势的地理位置

云南所处的地理位置正好是处于中国、东南亚、南亚三点的交接处,西北部是高山深谷的横断山区,东部和南部是云贵高原,与越南、老挝以及缅甸等国家接壤,另外还靠近泰国、香港、台湾以及新加坡等地区。受地理位置的影响,云南主要的旅游资源以西部和东部为主,西部旅游资源丰富,其中就有著名的滇西北,它被称为世界级旅游资源区。平均海拔4000m以上的滇西北是云南地区地势最高的位置,因澜沧江由北至南平行纵向切割而下形成了奇异的景观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它的东部地区与四川、贵州、广西相邻,地貌宽广,这里有着集合贵州和广西特点于一身的岩溶景观和少数民族文化旅游资源区。此外,在早期,美丽的云南已经吸引了很多世界各国的旅客,拥有着大量稳定的旅客资源,后期我们可以好好利用这一有利条件来促进正在进行的区域旅游产业发展大计,努力使云南的旅游发展更上一层楼。

2 云南县域旅游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2.1 县域旅游资源分布散,影响了游客的出游效率及其积极性

云南处于我国的西部地区,区内高山峡谷纵横,给云南赋予了丰富的旅游资源的同时也给云南的旅游业发展造成困难。相比较平原地区来说,由于云南的旅游自然资源的分布比较广泛,因此游客旅游最多只能选择一两个片区作为自己的旅游圈。例如,目前,到云南旅游,大多数的旅客路线是从昆明到大理然后丽江再到香格里拉,或者是从昆明到景洪到西双版纳,游客在有限的几天时间内要游遍几个旅游区,游玩成本高,会导致游客的不满率上升,重游率也降低。游客在云南区域内游览需要花费的时间成本、金钱成本和体力成本都很大,这大大影响了游客来我区域游览的积极性以及到我区域后的游览面。从长远来说,不利于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2.2 旅游基础设施相对薄弱,旅游业从业人员素质偏低

旅游基础设施作为旅游业发展的基本条件。云南县域的基础设施相对简陋,例如:宾馆、饭店等基础设施相对薄弱,境内存在着道路等级低、路况差,电信通讯、电视电览覆盖范围小等问题,大多数的旅游资源由于交通通讯等原因仍处在“养在深闺人难识”的状态,接待旅客的基础硬件设施一片空白,这些都是制约云南县域旅游业发展的主要瓶颈。另外,旅游业从业人员素质相对比较低也是治愈云南个县旅游产业发展的重要的因素。在各县域内,缺乏接受过专业培训的专业人才,从总体上来讲,坝区人口素质高于山区和半山区,汉族地区人口素质高于少数民族地区,少数民族之间人口素质也有较大差异。云南的人口素质偏低,发展不平衡,人口素质偏低已从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旅游经济的发展。

2.3 县域旅游资源尚未整合,旅游业集群功能未能体现

目前,云南县域单体旅游资源开发的特点是比较分散、品质低、规模小、影响力小、知名度低。县域对旅游资源及其产品的开发整合能力不够,旅游产业品牌意识及其精品意识认识不到位,旅游产业化、市场化缺乏互动的发展观念,没有形成“大区域,大旅游”协作经营及其宣传促销的观念等原因,使得很多县域的旅游项目的出现复建设、区域分割的现象,没有形成强有力的县域旅游产业集群。

2.4 县域旅游市场有待进一步规范。

近几年来,旅游业逐渐火旺,的确拉动了消费,促进了经济增长,但由于基础差、投入少、市场不规范等因素将对惠东旅游业今后长远、快速、健康发展产生影响。一些问题开始显现,如“五一”、“十一”旅游黄金周,大量游客的涌入,使通往景区的交通挤塞,景区内外出现饭馆餐位、旅馆床位紧张的现象,一些商家也乘机“捞一把”,于是食宿价格爆涨的现象时有发生,使游客们感到“食宿贵、游得慢、玩得不痛快”。以上种种将对旅游业产生负面影响。

2.5 以县域为中心的游客集散地较为缺乏

1998年至今云南省的主要游客集散地为丽江地区的大研镇,玉溪市的通海县、澄江县和江川县,大理州的大理市,昆明市区,西双版纳州的景洪市等地。从以上情况可看出,云南省目前以县域为中心的游客集散地还较少,除了玉溪市的通海县、澄江县和江川县以外,基本没有较大规模的县域游客集散地。大多数的县域发展主要是依赖于地区一级及市级的旅客集散来发展县域的旅游经济这对县域旅游产业的发展来说起到了很大的阻碍作用。

3 云南县域旅游产业发展措施建议

3.1 大力打造县级游客集散地

云南现有五个游客集散地,它们是景洪市、中甸、昆明市、丽江、大理市,其中,景洪市是一个点,中甸、大理市、昆明市呈一条线。景洪主要辐射的是滇南地区,中甸、丽江和大理主要辐射的是滇西北地区,昆明主要辐射的是周边的玉溪、宜良、寻甸、呈贡、富民、晋宁、嵩明等滇中地区。从上我们能够看到:临沧、德宏、保山等滇西地区,红河、文山等滇东南地区,昭通、曲靖等滇东北地区还没有相应的游客集散地,但是这几个地区的旅游资源也较为富集,因此应该适当增设这些地区的游客集散地。同时,规范旅游市场秩序。加大旅游市场整顿规范工作力度,联合公安、物价、安监、工商、卫生等部门组成县旅游市场治理整顿联合执法队,每年在旅游旺季期间特别是“五一”、“十一”旅游黄金周前进行开展旅游市场综合治理和监督检查工作,大力查处违法违规行为。对餐馆卫生、抬高物价和景区门票乱收费等扰乱旅游市场秩序的问题,进行大力查处,净化旅游市场。旅游部门要尽快出台相关政策规定,将酒店、旅行社以及旅游相关服务行业纳入旅游业的规范化管理。

3.2 发展旅游经济要突出特色、塑造品牌

品牌是旅游持续发展的有力保证。旅游品牌形象既要体现区域的特色,又要能够引起旅游者的消费共鸣。厚重的历史文化、神奇的自然风光、浓郁的民俗风情形成了具有地方特色的旅游品牌形象。为此,各地的旅游文化产业必须做好规划,通过规划理清发展思路,通过规划科学、理性的发展,通过规划指导全地区旅游文化产业升级。洛浦的旅游项目设计要突出特色,塑造精品旅游和大众旅游品牌。推出惟我独优、惟我独奇的精品旅游项目;同时将生态旅游和观光、度假、特种旅游等大众旅游项目有机地结合起来,并充分发挥旅游依托城市的作用,以点带线,以线带面,设计出科学合理、内容丰富、层次多样的旅游网络;要大力加快开发适销对路、竞争力强、特色鲜明、物美价廉的旅游商品、纪念品,满足旅游购物需求;要加强旅游景点建设,提高景区景点档次和水平。

3.3 科学整合,积极引导,不断完善旅游运营机制。

第一,要将发展县域旅游产业纳入政府重要议事日程,建立旅游经济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定期召开会议,研究解决旅游经济发展中的具体问题。要整合行政资源,加强相关部门的联系、协调、配合,在城镇规划建设、交通建设、新农村建设、生态林业建设、文物保护、宗教管理等方面充分考虑旅游经济发展的需要。

第二,完善组织机制,形成发展整体合力。要把县域旅游作为重点发展行业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依据旅游总体规划抓好工作落实。要强化政府主导作用,在加大公共基础设施投入的同时,积极策划举办生态避暑旅游节、行业研讨交流等节庆会展活动,有计划、有组织、有目的宣传旅游整体形象。

第三,拓展投资渠道,构建多元开发体系。坚持“谁投资、谁受益”原则,大力开展招商引资工作。政府要帮助投资企业积极谋划包装旅游“大项目”,积极向国家和省里申报开发项目,争取国家和省扶持。

第四,整合现有资源,优化县域旅游布局。尽快选聘实力雄厚的旅游企业,进一步完善现有的县域旅游产品,实现当地特色旅游资源的有效整合。要针对景点规模较小等问题,坚持“小的也是精品”原则,精雕细琢,最大限度凸显个性和特色,把景点做出规模、做出档次、做出风味,形成独具珲春特色的乡村旅游景观。例如,充分地利用云南省打造“60个旅游小镇”的机会,使相关县域旅游产业上台阶。大力打造以贡山县丙中咯乡等为代表的三江并流区域村镇,以勐海县打洛镇、耿马县孟定镇等为代表的口岸小镇;以禄丰县黑井镇等为代表的古代因矿业兴起的小镇;以玉龙县束河镇、香格里拉建塘镇独克宗等为代表的茶马古道重镇;以建水县临安镇、丽江大研镇等为代表的精品古镇;以腾冲和顺镇等为代表的南文丝绸之路古镇。

3.4 以人为本,加强培训,实施“人才兴旅”战略。

人才是事业成败的关键。旅游业是专业性比较强的行业,旅游规划、景区开发、产品设计、市场营销都需要有大批懂行的专业人才,因此,要大力实施“人才兴旅”战略。一要引进人才,无论是旅游局,还是旅游景区、旅行社、星级宾馆、旅游企业等都要引进旅游专业人才。二要留住人才,知人善用,给人才创造发展空间。三要培训人才,每年省市县都要举办各类旅游培训班,如景区经理培训班、导游人员培训班、宾馆饭店经理培训班等,对此要积极组织相关人员参加,以多出人才、快出人才。

总之,云南县域旅游产业发展形势紧迫,时不我待。只要我们树立正确发展理念,开拓创新,求真务实,大旅游、大产业、大发展的格局就一定会尽快形成,切实带动县域经济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构造和谐社会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

[1]邓杰.云南旅游资源优势及其开发对策研究[J].经济管理论坛,2005(23).

[2]周娅.论云南旅游资源的核心优势[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2003(5).

[3]杨福泉.云南旅游业发展中的几个问题[J].云南社会科学,2004(3).

[4]王仕莲.云南少数民族地区旅游资源的特点及开发研究[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2003(1).

猜你喜欢

县域云南旅游
云南茶,1200年的发现
县域消防专项规划研究
云南邀您来“吸氧”
云南是你避暑的最佳选择
一图读懂云南两新党建
山东县域GDP排名出炉
旅游
县域就诊率为何差了40%
2014年度陕西县域十强发布
出国旅游的42个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