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人为本与民族地区地方高校图书馆职工队伍建设

2011-10-12刘喜凤

遵义师范学院学报 2011年1期
关键词:职工队伍职工民族

刘喜凤

(凯里学院图书馆,贵州凯里556011)

以人为本与民族地区地方高校图书馆职工队伍建设

刘喜凤

(凯里学院图书馆,贵州凯里556011)

以人为本对于民族地区地方高校图书馆职工队伍建设有现实意义。民族地区地方高校图书馆职工队伍建设应做到:以人为本,在配备职工时重点考虑有志于民族文化研究的人员;以人为本,增强职工事业心,建设为民族文化研究服务、科研型职工队伍;以人为本,结合民族地区实际,培养感情,建设和谐的职工队伍。

以人为本;民族地区;地方高校;图书馆;职工队伍建设

一、以人为本对于民族地区地方高校图书馆职工队伍建设的现实意义

1.以人为本

以人为本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在当今社会得到进一步弘扬。中国历史上的人本思想,主要是强调人贵于物,“天地万物,唯人为贵”。《论语》记载:马棚失火,孔子问伤人了吗?不问马。在孔子看来,人比马重要。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以人为本作为科学发展观的核心被提到了更高层面,成为中国共产党人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党的根本宗旨的体现。胡锦涛同志明确指出:相信谁、依靠谁、为了谁,是否始终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是区分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分水岭,也是判断马克思主义政党的试金石。是否以人为本成为各项事业建设的一个极为重要的衡量指标,以人为本也成为民族地区地方高校图书馆职工队伍建设的一个指导思想。

2.以人为本对于民族地区地方高校图书馆职工队伍建设的现实意义

近年来,我国民族地区地方高校图书馆职工队伍建设中基本上贯彻了以人为本,这对我国民族地区地方高校图书馆职工队伍建设和民族地区地方高校的发展起到了明显的推动作用。但不容否认,当下,在民族地区地方高校图书馆建设中,还是存在一些以人为本不够甚至以物为本的情况。

一些地方高校图书馆在人才引进和现有职工业务能力的提高方面重视不够。由于民族地区地方高校不够重视图书馆人才引进,图书馆职工队伍总数增长不大,远远不能满足高等教育快速发展的要求。同时,在民族地区,由于部分领导办学思想出现偏差,不能真正贯彻以人为本,一些地方高校对图书馆现有职工业务能力的提高也不够重视,对职工的学历、职称提升方面和职工的服务、科研意识提高方面着力不够,导致图书馆职工队伍建设成效不够明显。

更为严重的是,在民族地区,一些地方高校图书馆建设中还明显存在着以书为本和以技术为本的现象。

近年来,由于高等教育的迅速发展,民族地区地方高校师生数量增长相当迅猛。而人均书刊数量的多寡是学士学位评估、本科教学评估等各种各样评估检查一个极为重要的指标。由于历史原因,民族地区地方高校的图书馆馆藏书刊基数较小,远远满足不了高等教育快速发展的需要。因此,一些地方高校在图书馆建设中就把馆藏书刊放在突出发展的重要地位考虑,甚至片面追求馆藏书刊的大而全,从而忽略了图书馆建设中以人为本的根本大计。由于理解和贯彻上的偏差,在以书为本的图书馆建设中就出现了一些不良现象:盲目地或听凭采购人员的好恶采购文献,导致复本量大,文献利用率低,造成资源浪费;藏书数量大量增加,书库容量书满为患,而真正有价值,流通频率高的书刊寥若晨星,读者仍然抱怨借不到想看的书;书刊摆放位置不合理甚至错误,导致读者查找书刊费时费力……毫无疑问,这些问题的出现,正是因为没有以人为本,而这些问题的解决,也只能是以人为本。

近些年,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民族地区地方高校图书馆也正在发生改变,很多学校图书馆把建设数字化图书馆作为发展目标。在民族地区,很多地方高校图书馆甚至把走网络化、信息化的图书馆建设之路作为发挥后发优势,实现跨越发展的重要机遇的高度来认识。应该说,走信息技术之路无疑是民族地区地方高校图书馆实现历史性跨越的正确选择,但一些图书馆往往又陷入另一个误区,片面强调技术的重要地位,而将最珍贵的以人为本理念牺牲了。现在,现代信息技术也广泛地应用于民族地区地方高校图书馆,占用了大量经费,而“人”的主体地位被掩盖了;一些图书馆特色逐渐消失;人们更多地谈论网络,关注技术因素,如刷卡机、闭路监控、门禁系统等,对“人”的关心在减少,“技术就是前途”甚至成为民族地区一些地方高校图书馆发展的理念。“技术的魅力掩盖了人的主体地位”,以至于出现“参加一个关于图书馆的会议,可能听起来更象一个关于计算机产业的会议”,人们可能在会议中大谈特谈现代技术却很少谈及“人”的不正常现象[1]。

毫无疑问,不论是以书为本还是以技术为本,都是以物为本,都是舍本逐末,违背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的。如果说把以物为本作为民族地区地方高校图书馆建设发展的权宜之计还情有可原的话,那么,把以物为本作为发展方略则是大错特错的。因为离开了“人”这一最为活跃的因素,任何“物”都是毫无意义的。如果没有一支爱岗敬业、熟悉业务的职工队伍,大量的藏书和先进的科技都无法发挥其应有作用。英国图书馆专家哈里森曾经说过:“即使是世界一流的图书馆,如果没有能够充分挖掘馆藏优势,效率和训练有素的工作人员,也难以提供广泛有效的读者服务。”[2]国内学者也认为“馆舍、设备、图书文献和专业人员构成了图书馆资源的四大组成部分。而馆舍、设备及图书文献发挥的作用如何,取决于专业人员的管理水平”。[3]针对一些图书馆在建设中走入误区的现状,我们认为,以人为本对于民族地区地方高校图书馆职工队伍建设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二、以人为本,加强民族地区地方高校图书馆职工队伍建设

在民族地区地方高校图书馆建设中,必须贯彻以人为本,特别是以图书馆职工为本,加强职工队伍建设。实际上,以图书馆职工为本与“读者至上”并不矛盾,而是辩证统一的。为读者提供优质的服务是图书馆职工的一个重要任务,但这并不妨碍图书馆职工自身的发展,相反,从长远来看,还有益于他们的发展。而图书馆职工的发展对于读者也是有益的。图书馆职工自身得到发展,服务、科研意识得到增强,这就为他们给读者提供优质的服务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因此,我们不仅“要有读者第一的思想,而且要有馆员第一的思想”。[4]那么,在民族地区地方高校图书馆职工队伍建设中,我们应该怎样贯彻以人为本呢?

1.以人为本,在配备职工时重点考虑有志于民族文化研究的人员

“人尽其才”无疑是以人为本的具体体现。在民族地区地方高校图书馆职工队伍建设中,合理配备职工是非常重要的。在图书馆工作人员的配备时,要充分考虑是否符合图书馆学科建设和学校学科专业建设,充分吸收有志于民族文化研究的人员进入图书馆工作。

首先,民族地区地方高校图书馆要积极引进人才并重点考虑引进有志于民族文化研究的人才。近年来,民族地区地方高校发展非常迅速,民族地区地方高校也加大了人才引进的力度,但由于学校在考虑人才引进时,不够重视图书馆人才的引进,有些学校甚至把图书馆视为各级领导和高层次人才亲属的“安置办”。实际上,随着招生和就业形势的变化,民族地区地方高校图书馆完全应该而且可以引进有志于民族文化研究的人才。一方面,民族地区地方高校招生人数激增,要求图书馆相应地增加工作人员。另一方面,随着近年来高校的扩招,大学生就业难形势加剧,一些优秀的大学生甚至一部分研究生愿意从事高校图书馆相关工作。民族地区地方高校图书馆可以根据形势变化调整人才引进政策。民族地区地方高校可以考虑结合自己学校地方性、民族性的特点,重点考虑引进民族学、文献学、历史学等学科专业的优秀人才进入图书馆工作。事实上,这些学科专业的学生就业有较大难度,而民族地区地方高校图书馆如能将其优秀人才引进,必能实现双赢。一方面,有效地缓解了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另一方面,为本校的进一步发展储备了大量学有专攻的年轻人。这也符合以人为本的时代精神。

其次,民族地区地方高校在调配图书馆职工时,也要重点考虑有志于民族文化研究的人员。由于各种原因,民族地区地方高校图书馆引进毕业生的数量有限,因此,图书馆还可以从校内职工中选择一些有志于民族文化研究的人员。民族地区地方高校大多是教学科研型学校,在学校中,有一些人员是以科研为主的。在这些人中,大量的又是以民族文化研究为主。而图书馆又是民族文化研究资料的中心,所以,他们许多愿意到图书馆从事民族文化研究。民族地区地方高校可以考虑这一实际情况,调配少量有志于民族文化研究、教学任务较轻、又没有职称、学历压力的人员到图书馆工作。这些人员进入图书馆工作,一方面,由于他们熟悉馆藏资料、资料价值和书刊购置的方向,有利于图书馆发展;另一方面,他们能够更多地接触民族文化研究资料,从而产生更多高质量的科研成果,一举两得,体现了图书馆职工调配的以人为本。

再次,在图书馆管理人员的配备时,也要尽可能考虑学科结构。图书馆的主要管理人员特别是正副馆长对于图书馆乃至全校的发展地位比较特殊,因此,在配备图书馆这些管理人员时,要慎重考虑,可能的话,要把既懂管理又懂专业的人才选拔到这些岗位上来。除懂管理艺术之外,这些人员一般还应具备以下条件:有志于民族文化研究;熟悉学校情况,对学校学科、专业发展非常熟悉,能跟踪学校各级各类课题。这样的人员进入图书馆管理层,在推动学校发展的同时,也实现了自己的发展,这就是图书馆管理人员配备的以人为本。

同时,在图书馆职工配备时,要杜绝“拉郎配”。新时代图书馆职工的“拉郎配”主要表现为两种情况:一是各级各类领导和高层次人才的亲属安置到图书馆;一是部分毕业生不是出于兴趣而是迫于就业压力,被动地进入图书馆工作。民族地区地方高校图书馆完全可以用其职工主要是专业技术人员的理由抵制“安置户”,也可以想方设法使兴趣不在图书馆的毕业生放弃到图书馆就业,从而为有志于民族文化研究的人员进入图书馆提供充分的余地。实际上,“安置户”很多不适合图书馆工作,但“尺有所短,寸有所长”,他们有他们的长处,到其他部门工作或许能够发挥他们的优势。同样,兴趣不在图书馆的毕业生如果换一种职业,或许有更大的发展空间。因此,“拉郎配”既不利于图书馆的发展,也不利于本人的发展,完全违背了以人为本的时代要求,必须坚决杜绝。

2.以人为本,增强职工事业心,建设为民族文化研究服务、科研型职工队伍

由于各种原因,图书馆职工的配备不能完全适应图书馆的需求甚至不能完全适应学校的需求还是经常会出现的。即使如此,我们也应该以人为本,充分宣传教学、科研对图书馆的依赖作用,一方面要消除图书馆职工特别是年轻职工的自卑心理,另一方面要消除图书馆职工特别是年长职工的养老心理,培养职工事业心,做到才尽其用,建设为民族文化研究服务、科研型职工队伍。

以人为本,增强职工为民族文化研究服务的意识,建设为民族文化研究服务、科研型职工队伍。民族地区地方高校要取得后发优势,图书馆职工为民族文化研究服务的意识必须切实加强。首先,从奖励方面下功夫,通过教育,使图书馆职工认识到提高自己为民族文化研究的服务质量也是双赢的。一方面,高质量的服务工作必然会得到肯定,这必然会带来自己精神上的满足;另一方面,自己要优质地完成“为人藏书”“为人找书”“为书找人”工作,必须熟悉馆藏资源、熟悉本校科研人员,这对自己的科研意识的增强也是大有裨益的。其次,从惩戒方面下功夫,通过增强职工的危机意识推动职工为民族文化研究服务意识的提高。以人为本,从关心职工的目的出发,民族地区地方高校可以结合大学生就业难这一实际情况,对职工开展“今天工作不努力,明天努力找工作”的思想教育,切实提高职工为民族文化研究服务的质量[5]。

以人为本,增强职工民族文化研究意识,打造民族文化研究、服务型职工队伍。总体而言,民族地区地方高校图书馆的职工以本地区的少数民族为主体。这些职工,有得天独厚的科研优势。民族地区地方高校图书馆有比较丰富的地方、民族文献资料,而大部分职工又来自本地少数民族,因此,他们拥有开展科研活动的“地利”、“人和”。尽管他们的学历可能不是很高,但他们有丰富的背景知识,只要真正坚持以人为本,正确引导,他们完全可以产出有价值的科研成果。同时,职工科研意识的增强,也有助于职工改进服务质量。图书馆职工在进行科研活动的时候,他们会切身感受到科研工作的价值和辛苦,从而增进他们对科研人员的理解和尊重;他们也会进一步提高自己对地方、民族文献资料的价值的认识和理解,更加重视图书资料,从而提高改进服务质量。这对他们自己的发展和学校的发展都是有利的。

3.以人为本,结合民族地区实际,培养感情,建设和谐的职工队伍

马克思说:“和谐的人际关系就是一种生产力。”以人为本,培养感情,建设和谐的职工队伍,也是民族地区地方高校图书馆的职工队伍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在和谐的职工队伍的建设中,坚持以人为本,必须结合民族地区实际情况,处理好管理人员与普通职工之间和职工与职工之间的关系。

以人为本,结合民族地区实际,处理好管理人员与普通职工之间的关系。由于民族地区地方高校图书馆管理人员与普通职工来源于不同民族、不同地域,而且年龄、学科、学历、性别不同,因此,图书馆管理人员应该充分注意这一实际情况,在关系处理时,一定要慎之又慎,坚持以人为本,以普通职工为本,切勿激化矛盾。管理人员“不要以权压人,而要用情感人”,特别要考虑到普通职工的民族感情、地域感情等等。在日常管理中,管理人员要采用一种“人情味管理”方式。管理人员应以人为本,经常与普通职工特别是外地职工、非主体民族职工、低学历职工、劣势学科职工等保持思想交流,及时了解他们思想动态,也使他们进一步了解自己,消解他们的心理隔阂。管理人员应坚持以人为本,对所有普通职工一视同仁。在评价职工时,更多地考虑业绩,而不要有民族、地域、学历、专业、性别等方面的歧视。在同等条件下,甚至还可以优先考虑民族地区的非主体民族职工、女性职工、外地职工等。针对民族地区地方高校图书馆职工学历、职称不高和福利较低等实际情况,管理人员应以人为本,鼓励普通职工搞科研、上职称、提高学历、参加培训和对外交流,改善工作环境。在校内外筹措资金,改善福利,切实提高图书馆的地位和普通职工地位。总之,管理人员应以人为本,切实从工作、生活上关心普通职工,把他们的冷暖挂在心上,为他们排忧解难,解决工作、生活上的实际困难,通过工作、生活上的关心来沟通感情。

以人为本,结合民族地区实际,处理好职工与职工之间的关系。一般而言,民族地区地方高校图书馆职工来源比较复杂。从民族成分来看,民族地区地方高校图书馆职工以少数民族为主,汉族为辅,而少数民族又有多种,其中又以当地世居少数民族为主。而少数民族与汉族之间、少数民族与少数民族之间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民族心理差异,甚至存在地方民族主义的倾向。从地域来源看,民族地区地方高校图书馆职工以当地人为主,外地人为辅,而当地人有县籍差异,外地人有省籍之别。在部分地方,有时也可能出现地方主义的倾向。从学科专业来看,民族地区地方高校图书馆职工又以与民族相关的学科专业为主、文科为主。同时,图书馆职工女性居多,职工年龄、学历等参差不齐。如此种种,使职工之间的关系处理成为一个比较棘手的难题。而破解这个难题的唯一途径就是坚持以人为本。一方面,要正视现实并正确疏导,倡导职工相互保持一颗包容的心;另一方面,要经常组织开展集体活动,增进职工之间的相互了解,消除职工心理沟壑,培养感情,从而构建一支和谐的职工队伍。

此外,以人为本,加强民族地区地方高校图书馆业余职工队伍建设也是不容忽视的。在民族地区,有大量热心本土民族文化的人,其中一些人还有向图书馆捐赠或交流书刊的意愿。图书馆应该以人为本,采取以下措施,加强业余职工队伍建设:一方面主动出去联系,一方面热情接待这些民族文化爱好者;授予这些人“荣誉研究馆员”、“荣誉馆员”等称号,并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不论其身份,不定期地邀请他们到学校图书馆开座谈会或讲学;逢年过节发请柬和慰问品等。如此,既能促进图书馆的发展,又能满足这些民族文化爱好者的需要,实现业余职工队伍建设的以人为本。

[1]刘平,黄海云,张利娜.基于“为读者研究”条件下的高校图书馆服务[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10,(07).

[2]周雪虹.新信息技术条件下成人高校图书馆员工的素质教育[J].图书馆论坛,2003,(01).

[3]蓝明生.谈谈少数民族地区图书馆专业队伍的建设——以壮族地区为例[J].图书馆界,2008,(04).

[4]孙明.以人为本的图书馆人事管理[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6,(24).

[5]刘喜凤.论民族地区地方高校图书馆职工队伍的建设——以凯里学院图书馆为例[J].凯里学院学报,2010,(04).

(责任编辑:魏登云)

LIU Xi-feng
(Library of Kaili University,Kaili556011,China)

The thinking of“Take People as Foundation”is very important to the staff construction of local university library in ethnic areas.We should apply the thinking of“Take People as Foundation”to the staff construction of local university libraryinethnicareas.Thelibrarysupervisors should recruitnew members who study ethnicculture;they should arousetheir staff team devote themselves to the service and study in ethnic culture.They should foster affection between theirstaff team depending on the fact in ethnic areas.

“Take People as Foundation”;ethnic areas;local university;library;the staff construction

H319

A

1009-3583(2011)-01-0120-04

2010-10-20

凯里学院2010年度校级科研项目(S1020)

刘喜凤,女,湖南绥宁人,凯里学院图书馆馆员,贵州原生态民族文化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研究方向为图书情报学。

猜你喜欢

职工队伍职工民族
以职工之家为抓手 让职工享“家”温暖
职工书画
我们的民族
一个民族的水上行走
一〇六团连队承包经营地非职工纳入职工队伍培训
关于职工队伍稳定的认识和对策
企业文化在油田职工队伍建设中的价值
多元民族
《最美职工 职工最美》 曲谱
求真务实 民族之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