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徽州古民居核心理念的折射
2011-10-12王锦坤
王锦坤
(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基础教学部,安徽芜湖241002)
“和”:徽州古民居核心理念的折射
王锦坤
(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基础教学部,安徽芜湖241002)
“和”是徽州古民居核心理念的折射,主要表现在民居与周围环境、民居与公共建筑、民居的结构、室内的装饰、多样性的统一、色彩选用等多方面的和谐。从成因上分析,主要是儒家文化的温柔敦厚、道家顺应自然师法自然、徽商和气生财等多个方面。
徽州古民居;和;天人合一
在古老的徽州大地上,民居、祠堂、牌坊合称徽州建筑“三绝”。2000年,西递、宏村古村落,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保留至今的徽州古民居,以明清时期为主,其独特的历史文化价值一直为学者所关注。正如梁思成所言:“中国建筑既是延续了两千余年的一种工程技术,本身已造成一个艺术系统,许多建筑物更是我们文化的表现,艺术的大宗遗产。”[1]徽州古民居的核心理念是“和”,透过民居建筑,可以窥见徽州传统文化的掠影。
一、“和”在徽州民居中的表征
(一)民居与周围环境的和谐:山水相依,顺应自然。
唐代诗人伍乔《寄张学士洎》:“黄山向晚盈轩翠,黟水含春绕槛流。”就描述了徽州山水的美好意境。“山峦以溪水为骨架,溪水是聚落的血脉,聚落顺溪水走向展开布置,其支流或水圳在街巷中盘曲,连接着聚落里的家家户户。”[2]徽州的民俗认为:“山厚人肥,山青人秀,山驻人宁。”[3]山厚、山青是村民选址的重要依据。徽州民居所在的村落选址大都遵循风水学的规则,要求靠山不近山,临水不傍水,山水相依,前有朱雀,后有玄武,左有青龙,右有白虎。建筑风水的选择都以阴阳五行为指导。阴阳五行学说,是中国古代文化的总纲,万物在阴阳五行的作用下互补共生,归于统一,产生和谐。《老子·四十二章》:“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徽州人“在营造建筑时,总是千方百计去选择风水宝地。他们仰而观山,俯而听泉,晨聆黄鹂的歌唱,暮闻古刹的钟声,筑卧室,建雅居,设园林,栽花木,精择美好的场所,取得人与自然的和谐。”[4]当年李白晚年浪迹徽州留下的诗篇《山中问答》:“问余何意栖碧山,笑而不答心自闲。桃花流水窅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道出了处于山水之中的美好意境。
(二)民居在空间布局上与公共建筑和谐共生,功能区分合理。
形成了以祠堂为中心的空间节点,加上书院、店铺、牌坊、水口等公共建筑聚集于村落,组成了徽州居民的生活空间。
徽州古村落聚族而居,同宗同姓的人居住在一起。祠堂是徽州宗族文化的象征性符号,是宗族制度、宗法戒律的制定和执行的场所。位于村庄的核心部位,其它的民居坐落于祠堂周围。
徽州历来崇文重教,耕读传家,史有“十户之村,不废诵读”之说。书院,是徽州传播传统文化的教学场所,又是学术研究机构。北宋景德四年(1007年),徽州最早的书院桂枝书院在绩溪创立。
徽州的牌坊多,相传极盛时超过千座,有旌表牌坊、恩荣牌坊、科第牌坊等,它是儒家伦理世俗化的标志,同时又具有纪念性和观赏性。甚至有的学者认为,牌坊是“徽州文化的一种物化象征,是徽州文化缩影和特质的显示。”[5]水口,是村庄空间的起点,具有独特的文化内涵。它是村庄与村庄的交界点,为全村人所共有,具有公园的性质,是村民议事、休闲的场所。
(三)房屋结构上的“和”。
北方中原建筑与山越人干栏式建筑的结合,实现了原著居民与移民的和谐。徽州先民为山越人,房屋的建筑结构为干栏式的木构为主,山越人生活的区域山多地少,宅基地显得狭小。中原地区土地平整,地域宽广,宅基地受土地的制约性不大。经过东晋、唐末、宋三次北民南迁,中原的士族向风水宝地徽州移民。“他们在移民徽州的过程中带来了中原士族固有的宗族制度以及生产和生活习惯,又根据徽州山区的实际形成了符合中原士族需要的居住与生活的环境。”[6]具体到徽州古民居结构上,借鉴北方宫殿庙宇“叠梁式”木结构体系,与山越人“穿斗式”相结合。厅堂的主体建筑用插梁和叠梁,从而获得宽敞的空间。“中原建筑是以单体为基本单位,而单体建筑可以分为下分‘台基’、中分‘屋身’和上分‘屋顶’。上分屋顶在单体形象塑造中居关键作用。一般用大屋顶,突出屋顶装饰性。台基次之,建筑地位决定台基之高低。徽州建筑采用马头墙,单体形态基本上融入整体形态构成之中,屋顶退居次要地位。唯景观建筑中亭、阁、楼和礼制建筑祠社,仍突出屋顶。”[7]
(四)马头墙、天井在邻里关系上的和谐。
防火墙,又称封火墙,它是户户之间的分界,使邻居之间保持相对的独立性,各自为生,互不干扰。徽州古民居,木结构材料居多,干燥的木料着火点低。加之徽州土地紧张,民居与民居之间大都相连,若无防范手段,一户发生火灾,就会祸及邻里,马头墙可以起到隔离作用,防止火灾蔓延。
天井的设计,也是徽州民居的一大特色。“在中国风水学中,天井是气口,作用在聚财、养气。水被认为是财富之气,下雨是流金,下雪是流银,财源滚滚来,留住水就留住了财气,体现了徽州人的节俭聚财心理。天井四面屋顶坡面向天井,雨雪之时,可以汇集四方之水而称为四水归堂,肥水不外流。……房屋自身有良好的排水功能,屋面滴水不会殃及邻里,避免邻里纠纷的发生,充分体现徽州人对邻里关系的珍重和自身求和静养的心态。崇尚邻里和谐、和气生财,对心理和精神的关怀如同关爱自身,是儒家‘子所不欲,勿施于人’精神的充分体现。”[8]
(五)民居室内的装饰体现的和谐。
徽州的客厅是日常起居、休息和会客的场所,家家户户都有着相同的陈设。客厅正座后面的条案上男主人座位后面放置花瓶,女主人座位后面放置镜子,钟放在中间,寓意为终(钟)生(声)平(瓶)静(镜),这是徽州几百年来约定俗成的陈设符号。
徽州木雕,为“徽州三雕”之一,技艺精湛。徽州民居室内的窗楹、栏柱、屏风,以及日常生活使用的床、桌、椅、案等用具上皆可目睹木雕的神韵。木雕题材十分广泛,有人物,有山水,有花卉,还有虫鱼鸟兽等。兴建于清朝咸丰年间的宏村“承志堂”,厅堂的梁上雕刻有“唐肃宗宴请图”、“百子闹元宵”。宴请百官的场面及活泼可爱的孩子在元宵节快乐喜庆的氛围呈现得生动逼真、神态可掬。还有屏山“有庆堂”雕刻有“福、禄、寿”的图案,卢村“思成堂”雕有雄狮的图案。在隔扇上雕出了众多的人物,可见当时徽州雕刻艺人的手艺精湛的程度,也显示出徽州人和谐的生活情趣。
(六)民居建筑是多样性的统一,“和而不同”。
青砖黛瓦马头墙,是徽州民居的总体外部特征。具体来说,外墙平面方整,讲求中轴对称;外墙封闭,空间紧凑;结构精巧,造型典雅,装修精湛。这些共性特征家家如此,但趋同不雷同。民居的各部分的组合和建筑造型的精细变化以及组合搭配上的变化,体现了徽州建筑文化群体和谐下的个性发挥。每户居民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审美观,把自己的想法借助工匠物化出来,从而“和而不同”。孔子在《论语·子路》指出:“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在先秦时代,“和”就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是一种有差别的、多样性统一,因而有别于“同”。
(七)色彩选用上的朴实之美:黑白灰三色的协调。
黑色的瓦片,白色的墙壁,是徽州居民自然选择的结果。青砖、黛瓦,都是当地利用泥土就地制作烧制而成的,具有防水和防晒的功能;白垩也是就地取材,抹墙后可以反射阳光,还可以防潮。黑白灰三色,在色彩上属于中性色调,符合徽州人务实、低调不张扬的审美倾向。老子说过“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中原的士族经历了战乱之苦,南迁到徽州,想在此过上平稳的安定的日子。于是,道家的超然物外的思想影响着徽州先民。庄子认为“朴素,天下莫能与之争”,这种思想左右着徽州先民,在他们的思想意识中有着重要的影响力。
二、“和”理念探因
徽州古民居折射出来的和谐理念,是儒家思想、道家思想、徽商有着直接的关联,也是天人合一思想的集中体现。主要表现在:
(一)战乱南迁的中原望族,求稳的农业心态的显示。
以耕读为本的传统风尚。中国文化中,历来有着“安土重迁”的观念,离开世代养育自己的土地,总是不情愿的。但中原的战乱,让望族遭受到了诸多的苦痛,南迁到徽州后,总想凭借徽州山多屏障多的环境,重新迎来家族的中兴。以农为本的理念,求稳的心态,使南迁的中原移民追求和谐、平安与稳定的生活。
(二)徽商:以和为贵,和气生财观念。
徽州人多地少,物产丰富,水运交通相对发达。南宋偏安江南,诸多的因素促进了徽商的崛起,在盐业、茶业、木业、典当业等方面,徽商实力雄厚,甚至富可敌国。但发迹后的徽商,义利并举,贾而好儒。长期在外经商,渴望家庭和睦,邻里安定,崇尚以和为贵、和气生财。
(三)儒家程朱理学:强调温柔敦厚
徽州名人辈出,素有“程朱阙里”、“东南邹鲁”的美称。南宋、清、民国时期,分别有朱熹、戴震、胡适来自徽州。新安理学的兴盛,影响了徽州先民。朱熹主张平淡自然,崇尚中和之美。“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大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朱熹进一步解释说:“其未发,则性也,无所偏倚,故谓之中。发皆中节,情之正也,无所乖戾,故谓之和。大本者,天命之性,天下之理皆由此出,道之体也。达道者,循性之谓,天下古今之所共由,道之用也。”[9]
(四)道法自然,以自然为师,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
中国文化是儒道互补的,徽州的主流思想是儒家思想,但道家思想仍然存在着。特别是经历战乱南迁的中原移民,道家那种顺其自然、以自然为师的观念左右着南迁的人们。徽州境内的齐云山,峰峦常有云雾弥漫,一片白色,故称白岳为中国四大道教名山之一。明代戏剧家汤显祖《游黄山白岳不果》诗云:“欲识金银气,多从黄白游。一生痴绝处,无梦到徽州。”其中的“黄”指黄山,“白”就是白岳齐云山。
徽州古民居宅居与公共建筑的和谐,与山水自然的和谐,与街巷空间的和谐,正是中国哲学中“道”与“器”的和谐。《易·系辞上》“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作为无形之形的精神是存在于徽州人的思想当中的一种存在,这种存在转化为对徽州建筑的构思与建造,在“器”中体现出来。
[1]梁思成.中国建筑史(代序)[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5.2.
[2]单德启.安徽民居[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42.
[3]王炎松.皖南古村落——西递宏村[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6.109.
[4]王明居,王木林.徽派建筑艺术[M].合肥: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40.
[5]高寿仙.徽州文化[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5.135.
[6]汪良发.徽州文化十二讲[M].合肥: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08.61.
[7]朱永春.徽州建筑[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05.18.
[8]王锦坤.徽州天井的文化意蕴[J].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2010,(03):12.
[9]朱 熹.四书章句集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3.18.
(责任编辑:王 林)
WANG Jin-kun
(Department of Fundamental Courses,Anhui Business College of Vocational Technology,Wuhu241002,China)
Harmonyis thecorereflectionofHuizhou'sancienthouses.Itdisplaystheharmonyinmanyrespectssuchashouses and surroundings,houses and the public buildings,the construct of thehouse,the inner decoration,combination of diversity,and the option of colors.It mainly originates from many concepts such as gentleness of Confucius culture,adaption to the nature of Daoism,harmony leading to wealth,etc.
ancient houses in Huizhou;harmony;unity of Heaven and people
I209.9
A
1009-3583(2011)-01-0063-03
2010-11-22
本文是安徽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项目“美学视域下的徽州古民居研究”的阶段性成果(2010SK547)。
王锦坤,男,安徽太湖人,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基础教学部讲师,四川师范大学美学专业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