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的“转变与发展”离不开质量提升
2011-10-10陆一,张纲,周少雄等
企业的“转变与发展”离不开质量提升
主持人: 陆 一
嘉 宾: 张 纲 国家质检总局总工程师
周少雄 福建七匹狼实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王文军 中国中钢集团公司副总经理
“开场白:2010年12月16日,第三届中国企业社会责任峰会暨2010年中国企业社会责任榜大型推选活动发布仪式在北京举行。本次峰会上,“转变与行动”成为广大企业的共同呼声,也成为本次峰会的主题。企业家们就当前我国加强企业社会责任建设的紧迫性,转变我国经济发展方式企业责无旁贷等话题进行了热烈讨论,为公众呈现了一场有意义、有启发的思维盛宴。下面我们请几位参会的嘉宾谈谈在我国经济发展重要的转型时期企业如何转变与发展。”
●主持人:首先请国家质检总局张纲总工程师谈谈我国如何实现由“制造业大国”向“制造业强国”转变?在这个转变过程中企业应该关注哪些问题?应该在哪些方面进行转变?
●张 纲:当前,我国经济发展正处于重要的转型时期,国务院明确提出由“制造业大国”向“制造业强国”转变的目标。今天,围绕峰会的主题,我从提升质量、促进转变的角度向大家阐述以下两点认识。
第一,推动我国制造业由“大”变“强”,必须提升质量水平。众所周知,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得到了持续快速的发展,到2010年底,国内生产总值将达到40万亿元,经济总量已经达到世界第二位,实现了令世界惊叹的“中国发展速度”。虽然我国制造业规模已经很大,在制造业行业分类的30多个大类中,有半数以上行业生产的规模居世界第一,但是制造业总体水平还比较低。摆在我们面前一个亟待解决的紧迫任务就是实现由“大”到“强”的转变。我和大家讲两个数据,一个是品牌,一个是标准。国家质检总局高度关注品牌,去年两个世界比较有影响的品牌发布机构:一个是美国《商业周刊》在去年年初发布的2009年度全球最佳品牌100强,中国仍然榜上无名。去年下半年由英国品牌价值咨询机构发布的全球最具价值500个品牌,中国有19个在榜上,其中制造业品牌只有7个,而且前100位仍然没有中国品牌。如此大的国家经济总量,和如此少的在世界有影响的品牌,足以说明我国经济增长的质量和结构存在着问题,也足以说明由“大”到“强”这种转变的紧迫性和重要性。
另外和大家讲讲标准,大家都知道标准的基础性作用,谁引领标准谁就能够主导产业的发展。现在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和IEC机构秘书处一共有729个,我国仅有50个,占6.9%,数量非常有限。更重要的是国际标准中制修订的主导权我们占的数量更少,目前国际标准有24229个,而我国主导制定编写的草案只有210项,仅占整个总量的0.8%。这就是我们的现状。从质量发展的观点看,我认为制造业由“大”变“强”,至少应包括以下六点:一是优化结构,加快探索质量效益型的工业发展道路,依托科技进步发展布局合理、技术先进、清洁安全、附加值高的现代产业体系。二是改善品种,通过开发质量更好、性能更优的消费产品,满足消费需求,保障消费安全,提升消费水平,达到拉动消费增长、扩大内需的目的。三是引领标准,以推动制造业质量跨越式发展为目标,通过技术和管理创新,加速构建现代标准体系。四是提升质量,着眼于满足用户需要和需求,改善产品性能,拓展实用功能,提高安全保障和可靠性水平。五是改进服务,围绕产品售后服务,提升服务水平,实现快捷、便利、优质的服务,实现质量全程跟踪和保障。六是创建品牌,培育自主品牌,扩大知名度,增加美誉度,积累忠诚度,提高产品和服务类档次和附加值,增强以质量为核心内容的竞争力。
第二,企业是促进我国制造业由“大”变“强”的主体,企业是经济的细胞,作为质量的第一责任人,企业理所当然是制造业的主体,制造业强企业必须强。因此,提升制造业水平我认为应重点加强以下六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企业牢固树立以质取胜的理念,质量是生命应当成为企业发展的核心价值观。大家都知道一个刻骨铭心的教训,在2008年三鹿奶粉事件后给国人敲响了警钟,有一条大家是共识的,三鹿集团的死亡就是企业发展的核心价值观偏离,它的社会责任严重丧失。二是切实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加大技术创新投入,增强原始创新、基层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能力,开展重点技术攻关,研发新产品,提高标准水平,改善品种质量。三是全面提升质量管理水平,建立健全质量管理体系,应用先进质量管理方法,加强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质量管理,推进可持续的质量改进。四是着力增强从业人员的素质,加强全员质量培训教育,完善激励机制,造就出一批技术精湛、管理精通、精益求精的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和操作人员。五是不断强化产品售后服务,把售后服务作为市场竞争的重要体现,健全服务体系,完善服务功能,规范服务流程,履行服务承诺。六是加快自主品牌创建步伐,围绕企业发展战略,做好品牌的培育、宣传等工作,逐步积累品牌价值,着力打造数量更多、影响更大的国际知名品牌。推动制造业由“大”到“强”的转变是一项系统的社会工程,还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各级政府应该积极营造宽松的政策环境,制定促进措施,有关部门要抓紧职能强化服务,加大扶优、扶强的工作力度。
●主持人:大家知道这两年我们谈得最多的就是转变发展方式,这是我们国家的重大任务,也是我们企业重要的社会责任。在转变发展方式的过程中,企业应该是探索者、先行者、引领者。下面请周董事长具体介绍一下“七匹狼”企业转变经营方式的关键点在哪里?
●周少雄: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我们一直在思考,我们企业未来对于社会的贡献是什么?我们永续经营的动力在哪里?所以如何提升品牌的附加值是我们企业要思考的重要问题。前几年我们公司做了一个企业文化的重新梳理,把企业的使命重新确定下来“用时尚传承经典,让品牌激励人生”。我们是经营服装的,我们首先要把服装质量做好,除了为大家提供更好的保暖性、方便性的服装外,还要把更加低碳、环保、可以降解、有更多功能性融入服装来提高它的价值。其次,我们知道大家穿服装不仅仅是物理性能上的需求,更重要的还有时尚心理的需求,是一个追求美的享受过程。所以我们在设备上、美学上、艺术上、生活方式上为大家提供一些理念,在产品的研发中,我们特别关注整个社会生活方式的发展方向,整个人的审美观的发展变化,从而提高产品的高附加值。第三,我们要为大家提供一些精神层面的东西。众所周知,企业在社会活动过程中是要展现自己的知名度,传递自己的理念,体现自己的价值观的,这是我们不断地参与慈善事业和承担社会责任的原因,人们会常常看到我们企业在传递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观念、价值观念。比如我们现在提倡的打造男士的文化生活观念,打造铁骨柔情、积极向上的观念,让大家买七匹狼产品时不仅能享受到产品的质量,同时还能享受到产品的文化。所以我想这也是我们转变经营方式的关键。当然我们在创造社会价值的同时也要为企业员工创造价值,还要为股东创造价值,以这样的发展方式来转变企业的发展路径。
●主持人:中钢集团是中国最早“走出去”从事经济技术合作的国有大型企业之一,在澳大利亚、南非等地成功建设了铁矿、铬矿资源基地,为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储备了丰富的矿产资源。发展是硬道理。中钢集团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坚持“走出去”,始终履行社会责任和国际化发展同步,请王总谈谈你们在这方面的成功经验?
●王文军:从中钢集团来讲,我们已经有了20多年占领海外市场“走出去”的经验。我们在“走出去”的过程中,感觉到履行企业的社会责任是我们“走出去”的必备条件,现在我们经常讲鼓励有条件的企业“走出去”,我们理解的这个条件不仅包括资金实力和科技创新的实力,还包括对当地环境、文化的了解,更包括了履行社会责任的能力。中钢集团一直坚持履行社会责任和国际化发展同步,始终把树立一个负责任的中国企业形象作为己任。例如,我们在澳大利亚和南非的发展,我们每到一个地方首先要考虑对当地环境的保护,对当地土著文化的保护和员工的和谐相处以及和社区包括和当地政府的和谐相处。也正是因为我们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同时也发布了中钢集团可持续发展的亚洲报告和非洲报告,在我们所到地区都获得了很好的声誉,也帮助我们有效地在各个地区开拓了业务。企业要想“走出去”,我认为要把企业社会责任贯彻到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当中,只有有了这样的理念才能获得当地政府和社区以及民众的支持,才能更好地取得企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