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分割对区域文化产业结构趋同影响的实证分析①
2011-10-09宋志涛
宋志涛
(山东大学经济学院,山东 济南 250100)
市场分割对区域文化产业结构趋同影响的实证分析①
宋志涛
(山东大学经济学院,山东 济南 250100)
文化产业结构的趋同不利于发挥地区间的比较优势。本文对影响文化产业结构趋同的各个因素进行了分析,着重分析了市场分割对文化产业结构趋同的影响。本文构建了一个两期的博弈模型,从理论上分析了市场分割可能对区域文化产业趋同产生影响;在此基础上使用面板数据进行回归分析,从实证的角度验证了市场分割对区域文化产业趋同的影响。得出了市场分割是影响区域文化产业趋同的最重要的因素的结论,并提出了克服文化产业趋同,进一步发展文化产业的路径选择。
文化产业;结构趋同;市场分割
一、问题的提出
产业结构趋同是指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不同区域间的产业结构呈现出的某种共同的倾向。以我国大产业为背景讨论产业结构趋同的论述已经很多,但对文化产业结构趋同问题的单独探讨却很少,而关于市场分割对文化产业结构趋同影响的分析尚处于空白。本文拟就市场分割对文化产业结构趋同的影响进行分析,并为未来制定区域文化产业的发展战略提供理论依据。
自 2000年 10月,中共中央十五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议》提出要“完善文化产业政策,加强文化市场建设和管理,推动有关文化产业发展”,要“推动信息产业与文化产业的结合”之后,文化产业的发展引起了各级地方政府的广泛重视。文化产业是对以文化内容的创作为核心,通过工业化的生产管理模式和市场化的运作机制,大规模开发生产文化产品、提供文化服务的各行业的总称。文化产业的发展已经成为我国地方经济发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各地纷纷制定文化产业发展规划,试图在文化产业发展上占据制高点。而由于地方保护造成了市场分割,①这也对文化产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各地为实现自身的利益最大化,不可避免地实行可能导致地区间文化产业趋同的政策。
二、理论分析
(一)市场分割对文化产业结构趋同影响的博弈分析
当一个地方政府引进并发展文化产业中的某个行业时,其他地方政府也会低成本地跟进并模仿,这就产生了文化产业趋同的动力机制。假设有两个地区A和B,在初始资源禀赋条件下,A地区具有发展 X的比较优势,B地区具有发展 Y的比较优势,X和 Y是文化产业中的某一个行业。但是 X行业是强势行业,具有创造财政收入高或者吸引就业能力强的特点,而 Y则是一般行业。假设两地按照比较优势选择行业则可获得最高的收入 m和 n;如果不按照比较优势选择则获得较低的收益 k,m>n>k。这里所指的收益包括获取财政收入的收益和吸引就业的收益,这些收益都会成为地方政府官员获取政治晋升的筹码。该博弈的收益矩阵如表 1所示。
表 1 市场竞争博弈的支付矩阵
该博弈是在纯市场竞争环境下市场选择的结果,该博弈存在着唯一的纳什均衡。即 A地区选择 X产业而 B地区选择 Y产业,各自的收益为 m和 n。
但是在市场选择的均衡中,B地区的政府收益要远远小于 A地区的政府收益,这就导致 B地区所获得的政治筹码要小。所以在第二期,B地区有动力进行产业结构的调整,以获得更多的收益。而如果B地区要进入自己本身没有优势的 X行业,那么B地区要为调整付出成本。假设成本为 c,这个成本既包括结构转换成本,也包括获取适合发展 X行业的资源的成本。而考虑到市场容量的问题,调整之后的收益也要有所降低,假设由于市场容量带来的收益减少为 r。两地的支付矩阵如表 2所示:
表 2 政府干预博弈的支付矩阵
从博弈的结果来看,A地区选择 X行业是一个明显的占优策略,因此在第二期,A地区不会进行产业结构的调整。而B地区选择哪个行业就需要比较成本和收益之间的关系。如果 (m-r)-c>n则B地区将会选择进入 X行业。在这里,m>n,如果 r和 c足够小的话,B地区选择行业 X的可能性就非常大。r是由于B地区进入 X行业导致行业市场容量不足所带来的收益减少额。而如果地方政府通过采取地方保护主义的市场分割政策来保护本地市场,那么就会为本地发展 X行业带来充足的市场空间,并且初始进入 X行业所需市场空间并不需要太大,所以将会降低这个收益的减少额。对于 c而言,它是 B地区的结构调整成本,既包括了获取资源的成本也包括了形成新的比较优势的可能性。由于文化产业的发展不需要耗费大量的自然资源,初始的资源禀赋主要是文化领域的教育水平,所以结构转换成本较低,并且很多文化资源的获取可以通过增加财政支的方式来获取,所以一旦地方政府采取市场分割的政策,c的值也将很小。所以在市场分割的条件下,(m-r)-c>n,B地区将会选择进入 X行业,这样A、B两地同时进入 X行业,地区间产业结构趋同就形成了。
(二)影响地区文化产业结构趋同的其他因素分析
1.地方财政支出。各地方政府都制定了文化产业发展规划,规划的执行离不开财政的支持,因此地方财政支出中相当一部分用以发展文化产业。财政支持的力度越大,企业越有动力向先进地区学习,从而导致本地的文化产业结构向先进地区趋同。
2.当地经济状况。文化产业的发展需要地方政府在起步阶段给予大力的支持,而后续的发展也需要地方经济的支撑。所以地区经济状况也会对文化产业的发展产生影响,如果两地间经济发展状况水平相近的话,其文化产业的结构也会向趋同的方向发展。
3.地区消费水平。文化作为一个产业而言,地区消费水平是影响一个地区文化产业结构中最重要的因素。一般而言,消费水平越接近的地区,其文化产业结构越相似。
4.当地的资源禀赋。资源禀赋是影响一个行业的布局的最基本的条件,因此当地现有的资源禀赋对文化产业的影响较大。所以资源禀赋相似的地区其文化产业结构应该趋于接近。由于文化产业发展对自然资源的约束并不大,所以当地最主要的资源约束来源于教育部门,也就是说教育资源可能会影响到地区对文化产业的布局。
三、实证检验
(一)数据说明以及指标构建
本文分析使用的数据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2001-2009)、《新中国六十年统计资料汇编》以及《中国文化文物统计年鉴 2009》。由于海南、西藏、新疆和重庆的部分数据不全,故将其剔除,这样做并不失一般性。由于数据获取的原因,本文所分析的文化产业包括新闻出版业、文化娱乐业、广播影视业、音像业和群众文化业。
1.文化产业结构相似程度的度量
Sij,t代表第 t年产业结构相似系数,i、j分别代表进行比较的两个地区,n代表参与计算的行业数,Xiq表示地区 i的第 q个行业占整个产业的比重,Xjq表示地区 j的第 q个行业占整个产业的比重。
该产业结构相似系数的值域为[0,1],该系数越接近于 0说明两地产业结构相似性越小,该系数越接近于 1说明两地产业结构相似程度越大,如果等于 1则说明两地产业结构完全相同。
2.市场分割程度的度量
市场分割程度的度量采用相对价格法,通过计算两地之间价格的差异来表征两地区市场分割的程度。即认为,如果两地间不存在市场分割,那么两地间产品的价格应当是无差异的。因此假设两地区为地区 i和地区 j,商品类别为 k(选取了食品、饮料烟酒、服装鞋帽、纺织品、中西药品、书报杂志、文化体育用品、日用品和燃料共 9种商品),时间为 t,由于所能获取的数据为环比价格指数,所以首先使用对数差分法来对原始数据进行处理,因为这种处理方法可以直接满足我们对数据的要求。
对数据取绝对值形式主要是为了避免由于两地区排列顺序而导致的数值正负差异。为了剔除由于商品异质性导致的波动差异,我们采取桂琦寒等 (2006)①桂琦寒、陈敏、陆铭、陈钊:《中国国内商品市场趋于分割还是整合?——基于相对价格法的分析》,《世界经济》2006年第 2期。使用的去均值的方法。将给定年份 t,给定商品 k的两两省份之间的为剔除产品差异的仅包含市场分割因素的价格变动。为测量变动程度的大小,我们对所计算出的方差即为本文衡量市场分割程度的指标。
3.其他控制变量
当地经济状况采用人均 GDP来衡量,使用 i省的人均 GDP除以 j省的人均 GDP获得。地方财政支出变量使用 i省的财政支出除以 j省的财政支出获得。消费水平数据的处理采用相对恩格尔系数来测量,即用 i省当年恩格尔系数除以 j省的恩格尔系数。
对于地区资源禀赋的衡量,考虑到文化产业的特点,主要涉及到两个方面:一是当地高等教育的状况,二是当地人口受教育的状况。高等教育的发展状况使用 i省高校教师数除以 j省的高校教师数获得。当地人口受教育状况使用 i省高中以上文化程度人数所占比例除以 j省高中以上文化程度人数所占比例来获得。
(二 )回归分析
使用上述理论模型及数据,我们构造了面板回归模型。模型构造如下,
sij,t,代表第 t年 i省与 j省文化产业的相似系数;frgij,t代表第 t年各地同 i省的市场分割程度;finij,t代表第 t年 i省与 j省的相对财政支出水平;teacij,t代表第 t年 i省同 j省高校教师人数的比值;engalij,t代表第 t年 i省同 j省的恩格尔系数比,用以衡量消费水平;eduij,t代表 i省高中学历以上人数同 j省高中学历以上人数的比;μij是不随时间改变的固定因素;εij,t为误差项。
本文使用 stata10.0软件对以上模型分别进行固定效应面板回归和随机效应面板回归,结果如表 3所示。
为对模型进行选择,我们使用豪斯曼检验对固定效应和随机效应模型进行检验。豪斯曼检验的原假设是固定效应模型和随机效应模型都是一致的,但随机效应模型更有效。该检验的χ2统计量的数值为-71.05,p-value为 0.0000,严格拒绝原假设,因此固定效应模型在统计上是一致的,因此本文最终选取固定效应模型进行分析。
从回归结果中我们可以看出市场分割、财政收入、高校教师数量、GDP以及高中以上受教育人口数均通过了 5%的显著性检验。这说明他们对文化产业趋同的影响是显著的。
表 3 回归结果
1.市场分割因素的影响。模型中市场分割加强了文化产业趋同,其影响系数在所有变量中也最大。也就是说市场分割程度越大,文化产业趋同越严重,这与我们理论模型中的结论相一致。
市场分割加剧了文化产业结构的趋同,体现了体制性对产业结构的影响。原有旧体制影响下的“政企不分”和“条块分割”的积弊依然存在,难以彻底消除。文化产业本身是从各地的文化事业单位分离出来的,在市场化改革的浪潮中逐步脱离政府管理。但其与地方政府的天然联系并没有完全断绝,尤其是文化产业中的出版和传媒业,作为地方政府进行宣传的喉舌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文化产业发展的初始阶段,由于要素被固化于不同的隶属关系中,所以各地现存的产业结构也有趋同的倾向。而随着文化产业的发展,增量的投资也不同程度地体现着行政干预。在地方政府自身财政权力扩大的利益驱使下,导致其从眼前利益出发,重复建设严重。
2.恩格尔系数的影响分析。从回归的结果来看,恩格尔系数对文化产业趋同的影响是负值。因为恩格尔系数越小,食物以外的支出占比越大,对文化产品的消费才有可能更大。所以恩格尔系数的影响为负。但是从检验的结果来看,没有通过 10%的 t检验。这主要是由于我国目前文化产业还没有真正实现完全市场化,各地虽然都在致力于塑造文化产业中各企业的独立市场地位,但由于文化产业天然的政府联系特性以及市场化时间较短,文化产业并没有完全实现市场化,所以恩格尔系数对其影响没有充分体现出来。
3.地方资源禀赋的影响。文化产业的地方资源禀赋主要通过两个指标来反映,一是当地高校教师的数量,二是高中以上学历人数。从回归的结果来看,这两个指标系数都为正,且都通过了 5%的显著性检验。也就是说,资源禀赋对文化产业的影响比较显著,越相近的地区其文化产业结构的趋同的趋势越明显。
4.地方财政支出的影响。从回归分析的接过来看,地方财政支出对文化产业结构趋同有着正的影响,且系数通过了 5%的显著性检验。这也说明了地方政府对文化产业的支持影响了文化产业的发展,这也强化了地方市场分割对文化产业趋同的影响。
四、克服文化产业结构趋同的路径选择
市场分割导致的地区间产业结构趋同直接导致了地区间无法充分发挥各自的比较优势,各地都无法获取规模经济带来的好处。并且趋同的产业结构也导致地区之间分工不合理,无法形成地区特色的文化产业,也无法形成地区核心竞争力。为实现文化产业的健康长远发展,各地须致力于克服由市场分割带来的负面影响。
(一)规范地方政府行为
现有的地区发展评估指标体系和地方官员的政绩考核体系是导致目前市场分割和产业结构趋同的深层次因素。因此,转变地方政府职能,规范地方政府行为成为治理我国地区间文化产业结构趋同的最重要的方面。而规范地方政府行为最根本的途径在于改变目前的地方政府评价体系,我们应该将地方政府也当作一个利益主体,因而对地方政府利益的引导非常重要。目前以产值和速度为基准的评价体系必然导致地方政府有动力低成本地模仿其他地区的成功经验。另外,自上而下的政绩考核体系也促使地方政府更多关注的不是当地居民的生活质量的改善,而仅仅是地区经济发展的情况。因此,我们必须要规范地方政府的行为,转变思路,由“办文化”向“管文化”转变,①张振鹏:《提升山东文化产业核心竞争力研究》,《山东社会科学》2009年第 2期。将“经营性”地方政府改变为“服务性”的地方政府,为文化产业的长期发展营造适宜的制度环境。
(二)塑造文化产业的市场行为主体
文化产业市场化改革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塑造文化产业的市场行为主体,如果文化产业中各行业没有彻底脱离同原主管单位的行政联系,就必然无法实现产权的清晰,也无法实现投资和决策的自主性。在这种情况下,企业的行为就会脱离本企业和本地区的实际情况,而是根据地方政府的偏好进行决策,从而导致地区间产业结构趋同,不利于产业的长期发展。
塑造文化市场主体的另一个举措就是大量引进民营资本。文化产业的产业特殊性导致了民营资本的进入壁垒较大。但是由于民营资本本身的独立性以及其经营的灵活性很容易对文化产业的发展产生“鲶鱼效应”。它可以从市场的角度,运用市场经济的规律来促使原来改制的文化企业迅速适应市场,实现文化产业的发展。目前发展最为迅速的电影和网络等文化产业部门中,民营资本所占份额已经超过了 50%。
(三)建立全国统一的大市场
文化产业的发展离不开要素的自由流动,随着文化产业内企业的成长,企业快速扩张,这时候企业从全国范围内整合和利用资源的要求加强,并且本地市场容量也已经无法完全容纳它的发展潜力。因此从长期看,只有形成全国统一的大市场才能充分发挥区域文化产业的比较优势,形成区域间合理的分工与协作,促进区域文化产业的大发展。所以要尽快建立开放、统一、有序的全国市场体系,建立商品、要素、资本、劳动力和服务充分自由流动的机制,彻底打破地区间有形和无形的限制与市场割据,形成支持文化产业的长期发展的长效机制。
(责任编辑:蒋海升)
A
1003—4145[2011]02—0028—05
2010-08-12
宋志涛,山东大学经济学院博士研究生,山东轻工业学院讲师。
①银温泉、才婉如:《我国地方市场分割的成因和治理》,《经济研究》2001年第 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