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地理信息应用于旅游文化课程之教学策略研究
2011-10-09蔡美惠陈丽宇
蔡美惠,陈丽宇
(台北商业技术学院通识教育中心,台北100;台湾师范大学应用华语文系,台北10674)
一、前 言
大抵来说,语文的使用与社会、文化关系密切。语文是社会的产物,不同的社会,形成不同的文化,也产生不同的用语,其中又以旅游华语与社会、文化关系最为密切。旅游华语属专业华语(CSP)的范畴之一,专业华语乃以特殊目的为学习动机之华语。随着“二十一世纪将是太平洋盆地的世纪”的预言,及“华语是全人类四分之一人口共同语文”的事实,全球兴起一股华文热,学习华语业已蔚为世界性风尚。近年来,台湾各地更源于经济的发达、交通的便利、文化创意产业与旅游事业的兴盛,促成旅游文化的发展,旅游文化之学习需求有逐渐增温的趋势,旅游华语也逐日受到重视。
同时,因特网的蓬勃发展,全球信息网(World Wide Web)提供多媒体信息与超级链接功能,不仅收集的信息多元,且提供方便的网络检索。这些技术革新使得内容网站从一般局域网络服务扩展至全球服务,也带动各种内容网站(Internet content provider)的发展。数字数据库与多媒体传播方式,改变基本的知识表达与呈现,进而影响到学习与研究的态度与方法。信息科技与网络的发展,使得人类文明的记录与传承开始从纸上转变到数字媒体上,为因应这一数字化的趋势,世界各国特别是信息大国以及重视文化传统的国家,无不致力于发展数字典藏计划。(赖进贵、刘静怡,2009)数字地理信息的发展,对于地理文化、历史文化与旅游文化之学习,提供便捷且精确的数字地理信息及相关技术,为现今旅游文化课程重要的教学方法与资源。本文采用行动研究法,就笔者于2008年8月至2010年7月两年间,于台北商业技术学院所开设之台湾民间文学与文化课程为探讨对象,本系列课程以学校所在地台北市中正区为中心,旁及台北市十二区之常民文学与文化为教学范围,透过数字地理信息的教学及实务操作,带领学生学习数字地理信息之搜集与应用,进而研究与记录小区文化,并制作小区文化多媒体教材,架设课程网站与课程Blog,运用云端运算资源与社交网络服务的性质与功效,促进台北城旅游文化特色之学习、记录与宣传。
二、文化学习与地理信息
文化学习与地理信息关系相当密切,文化学习可以增进地理信息之相关研究、宣传与典藏,地理信息可以提供文化学习所需之资料、技术或方法,二者相辅相成,对于文化之保持、宣传与传承,具有相当效益。以下试就文化学习与地理信息之关联与地理信息对文化学习之作用二端说明。
(一)文化学习与地理信息之关联
凡属于地表人类活动之相关记录,皆属地理信息的范围,地理信息的记录、保存与宣传,与人类生活及发展息息相关。文化是人类生活的表征,文化遗产及文献记录是世界的记忆,然而这些记忆中有许多独特精彩的片段在毁损灭绝中,消失后永不复存。为了维护、保存、宣扬与传承文化,并反映人类语言与文化的多样性,地理信息之保存、宣传有其不可磨灭之重要性。
地理信息并非只限于地理之范畴,有关地景的研究可分成两大课题,一是自然地景(natural landscape),另一是文化地景。自然地景着重于对自然物质与作用的认识与探讨,属于科学的范围;文化地景着重于人类对于自然之作用与感受,属于人文的范围。文化地景是地理信息中重要的一环。何立德(2009)提出,在地景的观念中,除了外在实体的“景物”之外,还包括了观景者内在的“感受”。因为生活经验与学习背景的差异,每个人在观看相同的地景时,会聚焦在自己感兴趣的部分,并产生不同的认知与想象。因此,所谓文化地景,在于研究形塑眼前地景背后的驱动力,如社会文化结构、经济、政治、宗教信仰、价值观等,以及地景给予人们何种感受。人文与自然交互形塑地景之示意图,请参见图1。
图1 人文与自然交互形塑地景之示意图(何立德)
文化地景研究之主体,主要在人类文化,自然地景只是呈现人类文化活动的空间场域。林明璋(2009)即就地景史与文化地景之比较,提出:地景史是研究人类过去和现在改变自然环境外观方式与历程的一门学科,早期归类于地景考古学,20世纪时正式承认为独立的研究领域。地景史主要研究方向为:土地利用的物质与文化评价,以敏锐而容易理解的方式推导地景变迁过程,全面叙述史前与历史地景的价值;理解地景变迁过程如何被影响,以便管理与经营现在的地景。地景史的研究观点与文化地景不同的是,后者认为自然地景只是呈现人类文化活动的空间场域,并不是研究的主体,自然地景只是文化景观的附属品,并未以全面性或平衡的观点来探究地景的变迁历史。
文化地景研究之重心,则以人类庶民文化为主,诸如神话、传说、事迹、历史事件、社群生活或仪式行为所定着之空间及相关连的环境。李光中(2009)引用世界遗产名录中不同类型遗产的列名准则第8条,以“涵盖人类与自然交互作用下的各种呈现的多样性”说明文化地景一词,并提出:文化地景保护可以视为永续土地使用的现代技术,并维护或强化该地景区的自然价值。台湾于2005年修订“文化资产保存法”,首次把文化地景纳入文化资产的保存项目,并为其定义为:“文化景观指神话、传说、事迹、历史事件、社群生活或仪式行为所定着之空间及相关连的环境。”文化地景和其它类别文化资产的兼容性,可参见图2。
图2 文化地景和其它类别文化资产的兼容性(李光中)
可知神话、传说、事迹、历史事件、社群生活或仪式行为,是文化地景的外显表现形式,其精神与意涵,则为传统常民生活与族群生活之流传核心。因此透过有形的文化地景与数字化地理信息系统,以引导对计算机化现代生活习以为常的数字原生代学生,进行文化地景相关学习;同时透过数字素材制作项目,使语文从文化精神载体的抽象概念,进一步具象为可触摸、具实用性、可实践的具体作品,对于学习历程来说,收效将会更加显着且意义深远。大抵旅游文化所学习者,即以文化地景为重心,着重人文与自然交互形塑所形成地景,并特别重视地区或地点常民文化之考察,如神话、传说、事迹、历史事件、社群生活或仪式行为,可以增进地理信息之相关研究、宣传与典藏,有利于文化之保持、宣传与传承,具有相当效益。
(二)地理信息对文化学习之作用
从事旅游文化课程之学习,欲探讨地区或地点的历史发展或地理景观,必牵涉历史地理的范畴,诸如该地区或地区之古今地图或照片等地理信息;欲探讨地区或地点之文化特色或人文景观,必牵涉文化地景的探讨,诸如该地区或地点之地图的制作、照片拍摄、采访记录、调查分析,或多媒体录制等。凡此种种,如能妥善运用数字地理信息,将有利于地理数据之搜集与应用,与数字教材之制作与宣传,对于旅游文化之学习,得以结合实境空间与网络虚空间之交相应用,具有相当效用。随着新信息时代的来临,地理信息的记录、保存与流传,亦受到因特网兴起的影响而急速变化。其中如历史数字博物馆(THDL)、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GIS)、数字典藏地理信息,以及地理信息或旅游信息网站等,都能提供便捷且精确的数字地理信息及相关技术。
至于Blog、Google APP、Facebook等交互式社交网络服务的问世,更让虚拟与现实世界的互动界线更加模糊,大幅降低运用的经济及技术建置成本,急速扩张传播速度与普及率。数字地理信息的兴起,对于人类于地表活动的记录,更为完整、详实,也更有利于保存与应用,其不仅可以提供文化学习精确深刻的知识或信息、迅捷实用的地图或数据,学习者亦可利用相关信息、知识或技术,从事数字地理信息之制作、研究与宣传、结合实境空间与网络虚空间之应用,提高学习兴趣,促进学习的具体化、科技化与实用化。以下就数字地理信息中与旅游文化学习关系较密切者,说明如下。
1.数位地图之运用
就旅游文化的学习而言,需要历史地理、区域地理与文化地景等地理信息之搜集与应用,尤其数字图资的运用,更是不能或缺。数字图资可分为静态式与交互式两种类型,静态式网络地图比较属于单方向的图资流通,交互式的网络地图除了提供一般性的地图信息之外,也允许使用者自行查询地理信息,并且可拥有其它客制化功能,例如路径查询、视角调整、增加图征等。依照使用方式,交互式网络地图又可细分为两类:即直接使用型与下载程序型两类。直接使用型是使用者在网站上可直接使用的网络地图,例如“你的地图网”(UrMap)与“Google地图”(Google Maps)都属于这类型的网络地图。下载程序型则因软件功能较复杂,使用者需要下载软件后安装执行,也需要在网络环境中才可以使用,并且对计算机硬件有基本需求,“Google地球”(Google Earth)就属于这类型的网络地图。网络地图的兴起,对于小区文化的学习与探讨,提供相当便捷的管道与技术。(张春兰等,2009)
2.GIS地理信息系统之运用
地理信息系统之发展,李宗信(2008)有精要说明:“地理信息系统”主要用于制作地图数据,兴起于1960年代,原本用于辅助土地管理及国土规划,近年来其触角伸至各种学科领域,并逐渐在社会科学及史学界受到重视。从1990年代开始,历史研究者逐渐对这个工具发生兴趣,借助GIS以明确掌握史料中所包含的地理信息,开创了一个再现与认知、解释历史的新方法。事实上,不论是研究史料或是研究议题,都包含了相当多空间信息,透过GIS加以空间化、可视化并加以分析后,便能进行更进一步的历史解释。GIS不仅有利于地理信息之搜集与运用,更有助于数字地理信息之记录与制作,林明璋(2009)对于GIS之功能,有中肯说明:地理信息(又称空间信息)是指与空间位置有关的信息,包括直接的位置描述(如经纬度坐标、左营旧城东十里)或间接的位置连结(如IP地址、邮寄地址)。GIS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包括计算机软、硬件及绘图接口设备,用以处理地理数据,提供空间决策所需的信息,通常具有地理资料输入、处理、管理、分析及输出的功能。
康佑成(2008)对GIS的作用,也采取肯定的说法,以为:地理信息系统(GIS)是一门科技整合下的科学,它整合了地理数学、地图测量、计算机科学,而其应用领域、技术及工具的发展随着计算机软硬件的日新月异而随之改变。地图是图形数据中的一种,描述地球表面空间事物的工具,随着科技的进步、信息的交流与传递突飞猛进,人类在地球表面的活动,愈显复杂与广泛,对于地图的意义与展现则更加要求完美。使得地图上每一个点、线及面的表现都可以加以控制与操作,因此地理信息系统展现了地图的新生命。GIS在地理信息研究与应用方面深具价值。
至于GIS未来的发展有方向,赖进贵、刘静怡(2009)提出宝贵意见:GIS发展初期是以研究型大学或地理相关科系为主,逐步扩散到土地、环境等相关学系,其发展历程可透过Rogers(1995)的创新扩散理论来检视。从过去10年间,GIS的意涵逐渐从系统(system)、科学(science)、转换成服务(service),虽然学界越来越多学者重视GIS角色的转换,然而技术层面和使用层面的落差依然存在。如何衔接供应端与需求端的差距,进而让更多人得以运用GIS来满足各自需求,是另一个需要努力的工作(Sui,2005)。可知地理信息系统(GIS)不仅可提供地理知识或信息,更能援以处理地理数据或信息,制作数字地理多媒体教材,同时亦可以利用云端服务,讨论并宣传地理信息,对于旅游文化之学习具有相当作用。
3.社交网络服务之运用
社会网络服务(Social Networking Service,SNS)维基百科有精要解说,以为SNS是一种新的网络服务,是指一个社会网络服务的重点是建设和反映社会网络或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例如谁共享利益或活动。一个社会网络服务基本上由一个代表个用户(通常是一个配置文件),他(她)的社会联系,以及各种附加服务。大多数的社会网络服务是基于互联网的手段,为用户提供通过互联网进行互动,如电子邮件和实时消息。虽然网上小区服务,有时被认为是一种社会网络服务,在更广泛的意义上说,社会网络服务,通常是指以个人为中心的服务,而网上小区服务组为中心。社交网站允许用户共享的思想、活动、事件,在他们的个人利益网络。Boyd,d.&Ellison,N.(2008)则将SNS定义为:基于Web的服务,允许个人兴建公共或半公共形象的网络系统,可与其它用户连络,共享彼此之意见与心得。因此,社交网络服务(SNS)主要作用在为一群拥有相同兴趣与活动的人建立在线社群。这类服务往往是基于因特网,为使用者提供各种联系、交流的互动通路,如电子邮件、实时讯息服务等,透过朋友一传十、十传百将网络扩张展延,社交网络成为信息的交流与分享提供新的途径。
社交服务网站的发展验证了“六度分隔理论”(Six Degrees of Separation),即“人际关联脉络方面你必然可以透过不超出六位中间人间接与世上任意先生女士相识”(维基百科)。个体的社交圈会不断地扩大和重迭并在最终形成大的社交网络。在此类透过对“朋友的朋友是朋友”原则的实作而得到发展的在线社交网络中,Friendster具备一定的代表性。透过社交服务网站我们与朋友保持了更加直接的联系,建立大交际圈,其提供的寻找使用者的工具帮助使用者寻到失去了联络的朋友们。网站的通常有很多志趣相同并互相熟悉的使用者群组。相对于网络上其它广告而言商家在社交服务网站上针对特定使用者群组打广告更有针对性。故透过社交网络服务可以扩展人脉,增进人与人之间紧密联系,突破空间的距离,达到真正的网络无国界的特色。
社会网络服务(SNS)刚开始只能算是课余活动,并非正规学习。网际网络热潮席卷校园之后,SNS的教学才正式受到重视,在学校教学中,SNS成为学生与同伴透过网络相互交换学习讯息与心得的虚拟场域。(Lili Luo,2010)采用SNS的虚拟交际,可以促进大学教育师生间的互动,增进学习效果。(Lei Li and Jennifer P Pitts,2009)SNS平台的架设,鼓励更多用户参与,也拓展了SNS的作用与贡献。(Jeremy Fei Wang,etc.2009)社会网络服务的教学应用,雷罗(Lei Luo,2010)提出建议,如:学校可组织学习社群,提升学生信息能力;鼓励学生加入名单,提高SNS虚拟交际的效益;并持续经营,拓展社群的作用与价值。
因此能妥善运用社交网络服务之社群经营,可藉由网络宽广无涯的传播力,急剧扩张,使得教师、专家学者与学生所构成的社群能一起对话,讨论、沟通与心得互换同时并进,引发学习兴趣,凝聚议题,共同研究,以发挥学习效果。云端服务的问世,突破学习的时间、空间限制,架构新时代虚拟人际关系圈,对于数据之搜集与应用,相互讨论,广纳资源,集思广益,有相当效果。尤其有关地理景观、人文地景、旅游信息等数字地理信息,可谓云端服务最为常见的题材,对于地理信息之搜集与运用,广开便捷之路。
自因特网崛起,这一个影响力巨大的新媒介一出现,便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侵入人群的生活,这种超越空间的在线传播方式,突破原有平面传媒空间的限制,提供人群便利迅捷的讯息,也影响新一代学子阅读的习惯,于是以网络为主要沟通模式的“网络原生代”因而产生。1980年代末期迄今新生的一代被称为“网络原生代”或称“数字原生代”,身处于因特网、计算机、大量数字多媒体信息构成的世界,虚实交错的氛围,形塑独树一格而又求快、求新、求变的全新学习模式与学习行为。网络原生代对于企业与软件提供者,如因特网等虚拟交际,甚于真正的人际关系。(John Palfrey and Urs Gasser,2008)因此对于现今“网络原生代”而言,充分利用网络的特质,促进教学媒体的数字化、科技化,以符合学习需求,增进教学效益,是现今旅游文化学习重要的发展趋向。
三、教学策略与个案举隅
本文就台湾民间文学与文化课程为探讨对象,透过数字地理信息之教学与实务操作,以促进旅游文化特色之学习。为有效达成此一教学目标,拟定教学策略,并援个案说明如下。
(一)探讨主题之确立
旅游文化之内涵,乃指一地区或地区之庶民文化,以台湾常民文化而言,常民文化是台湾最贴近生活、最具生命力的文化,也是一切文化的根柢。所谓常民文化,意指“最贴近生活底层的一种生活型态,一般指的是实际社会中普罗大众的文化,它相对于菁英美学和精致文化,是易懂、易接近的;是通俗(庸俗)的、豪迈的。”(黄文勇,2007)常民文化,亦即庶民文化,乃当地各族群生活文化融合之后,所镕铸创生之崭新活泼的大众生活文化。台湾常民文化,因特殊的历史背景、地理环境、社会型态与族群生活等因素,逐渐镕铸成多元丰厚且独具特色的文化。
旅游文化研讨重心的拟定,虽与课程内容有关,但也需与学生专业技能相互配合,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达学用合一的效果。因台北商业技术学院是商业学校,选修学生以资管、财金、财税、商务学系为主,故在探讨重心方面,配合专题报告、活动企划及生活运用等学习重点,特别选择学校所在地的台北市作为研究地点。台北建城400年,为台湾最典型的商业城市,且台北城包含台湾各族群之文化,并涵涉世界各国之文化,文化内涵多元且富郁,是台湾文化重要之代表,颇值得探讨。且台北城是学生就业的理想地区,让学生提早接触就业环境,增加生活运用,使学用合一,对于学生、学校、小区与社会,都有所帮助。至于探讨的内容范畴,以台北市各区的常民文化,诸如商业文化、观光文化、休闲文化、古迹文化与生活文化为主,配合学生专业学习与就业需要,以提高学生的竞争力。笔者自2005年8月于台北商业技术学院开设台湾民间文学与文化系列课程,于2008年8月起,导入服务学习理论,结合人文学科与地理学科,采用服务学习与数字制作混成教学,带领学生从事台北城常民文学与文化观察与研究,经由服务学习“准备、活动、反思、发表”四大流程,采小组研究方式进行教学。并以台北市十二区的文化资产及常民文学之研究与文化记录作为探讨主题,自2008年至2010年两年来,选修人数约有600人,陆续完成台北市中正、大同、中山、北投、士林、万华、内湖、南港等八区75组的专题研究及多媒体制作,对于台北市旅游文化之研讨、记录、保存、宣传,具有相当作用。
以内湖、南港二区的文化资产及常民文学之研究为例,经由各组多次的研讨与反思,研究项目约有五大方向,包含商业文化,如“内湖科技园区商业经营文化探讨”、“南港展览馆与商展文化探讨”、“南港科学园区软件产业文化探讨”等;观光文化,如“台北美丽华商圈休旅文化探讨”、“旧庄茶山与茶叶文化探讨”、“南港老街与老街重建管理文化探讨”等;休闲文化,如“内湖金面山区山林休闲文化探讨”、“碧山露营场与户外休闲文化探讨”等;生活文化,如“内湖区捷运线饮食文化探讨”、“南港区捷运线生活文化探讨”、“南港火车站与交通文化探讨”等;古迹文化,如“台北剑潭古寺与观音信仰文化探讨”、“碧山岩圆觉禅寺与佛祖信仰文化探讨”等。
(二)学习团队之运作
数字地理信息应用于旅游文化之学习,欲藉由地理信息之教学、网络社群之运作、数字文化地景之制作,并透过师生共同研究、采访与记录,使虚境与实境结合,文化与科技合一,增进学习效果。为了能于有限时间完成教学任务,运用各方资源,成立文化学习团队,才有利于组织系统之运作。以下就学习团队之组织架构与运作模式说明。
就学习团队之组织架构而言,可以分为教师团队协同教学与学生团队分工学习两方面说明。以教师团队协同教学来说:为使课程能顺利进行,本课程规划采用核心教师与专家学者协同教学方式,经由专题讲座之设计,除原教师授课外,安排相关专题讲座,聘请专家学者专题演讲或实务演练。专题讲座范畴,包含台北城之历史、地理、文学与文化,或数字地理信息之应用,或研究方法与论文撰写,或活动企划与实际操作,或信息能力与多媒体制作技巧等,以有系统提升学生数字地理信息应用、文化研究及文化采访记录的能力。并于期末举行成果展,含动态展及静态展,邀请学者专家及业者指导,以促进学生数字地理信息之应用与文化记录技巧,提升作品质量。以学生团队分工学习来说:依据专题导向教学,透过分组活动之设计,由搜集资料、采访调查、实地勘查、论文撰写、数字教材制作,以及成果发表,皆由师生共同完成,由教师经由设计,按照流程,引导学生逐一完成,更能促进师生之互动,联络彼此的情感,发挥实务效益,为方便管理与运作,每组以6至8人为原则,每一班级约为6组。每组于活动后皆须缴交相关作业或心得,以求计日效功,增进学习效益。
就学习架构与运作模式而言,本教学方法,采用师生共同研究之模式,透过数字地理信息的搜集、研讨与制作,以制作具有学术价值与数字价值的教学媒体,达到学用合一之标的。其中师生共同研究及论文撰写教学,能对课程所学的内容,作更深入的研究及扩大学习,将有效提升教学效用。同时,引导学生从事研究及论文或报告之撰写,可以训练学生思维与自学能力,培养研究与团队精神,并能由实务操作中,锻炼学生处理事务与沟通协调之能力,达学以致用之作用。有关台北城常民文学与文化相关议题之研究所使用的方法,大抵包含历史研究、文献研究、采访调查、实地勘察等方法,能引导学生从事相关研究,让学生由搜集数据、实地采访记录,从而撰写报导之过程深入学习,并制作相关的多媒体作品,使文学与文化的学习具象化、数字化,相信学习效果将会相对增加。
旅游文化学习,可以透过数字地理信息之教学与实务操作,搜集、应用及处理相关地理信息或数据,进而制作数字文化多媒体,利用因特网虚空间特质,架构旅游文化学习之虚拟场域。然而旅游文化之研究,也需经由田野调查、实地勘察等实际活动,由实地采访记录、实地勘查等所获得之人文地景或地理数据,透过共同研究所产生之人文诠释,经由数字处理与制作,呈现新的型态与面貌,如此运用数字地理信息之教学与田野调查之研究结合,虚境与实境的交叉运用,使得文化之学习,不只是输入,更能获得丰硕之输出,并运用云端服务之特性,对于小区文化之记录、保存与宣传应具相当效用。
(三)数位社群之拓展
欲妥善将数字地理信息应用于旅游华语或旅游文化课程,架构数字社群是必要的方略,建构数字社群,利用因特网之便利与快捷,才能有效进行数字地理信息之应用。故本教学法运用数字教学理论,同步导入服务学习混成教学,透过讲师团队共同指导、数字教学之电子邮件与Facebook等在线社群交互式教学讨论、部落格(Blog)个别化记录与Google Map网络地图定点定位,协助学生享有主题式教学指导,建立社群共同讨论与解决问题的运作模式。
社交服务网络的发展,可以使个体的社交圈会不断扩大和重迭,并在最终形成大的社交网络。本课程利用社交网络服务之特性,急剧扩展社群范畴,归纳本课程之社群成员,大抵包含基本层、关系层、辐射层、边缘层等四大层次。基本层即构成此一社群的基本人员,包含教师团队、学校行政体系,以及选修学生。关系层,包含参与过相关课程或活动者,如学校学生、专家学者、家长教师,及参访或研讨的单位、商店、公司或个人等。辐射层,虽无直接参与,但由基本层、关系层辐射而成的人群,如基本层、关系层成员的师生、亲友等。边缘层即指从网络上得知相关知识或讯息者,包含专家学者、旅行者、社会人士,甚至家庭主妇等。故透过社交网络服务可以扩展人脉,增进人与人的间紧密联系,突破空间的距离,达到真正的网络无远弗届、实时联系的特色。
主题确定,社群形成,在数字地理信息之教学方面,诸如古地图、照片之搜集,现今地图、照片之绘制、小区文化专题报导,以及专题多媒体制作,都是此一教学的重要任务。以台北市各区之常民文学与文化研究而言,可以运用之数字地理信息,如历史数字博物馆、地理信息系统、数字典藏地理信息、地理信息或旅游信息网站等,提供便捷之信息及技术。就台北市各分区而言,各区公所、相关的旅游部落格或网页等,也是重要的数字地理信息的来源。以台北市各区之常民文化而言,如探讨大同区“迪化街商圈茶叶贸易与台湾茶文化探讨”,与其相关之地理信息约有数端。
首先,对于迪化街商圈之历史沿革,诸如大稻埕开埠的历史、泉州同安与三邑人之械斗争地、“顶下郊拼”之经过,与霞海城隍庙之建立等相关历史发展之探究,是本议题的重要论点,相关地图与照片之搜集,为最有利之左证,不能轻忽。地图与照片可以自行拍摄或录制,也可以从因特网中搜集,但须注意著作权或智慧财产权等相关问题,以免于触法。
其次,迪化街商圈之现况,包含地理景观、文化景观之说明,前者如地理位置图或照片、地理景观地图或照片、迪化街街景地图或相片等;后者如迪化街商圈之建筑图片或照片。迪化街商圈,亦即大稻埕商圈,是继艋舺(万华)而兴起之商圈,从开埠以来,历经清治时期、日治时期、国民政府时期,以迄于今,虽然台北城商业重心业已东移,但迪化街商圈仍是台北城重要的南北货集散中心,为台湾传统市集的代表,也最能代表台北城传统商业的形貌,因此相关街景的图像或照片等,也是该议题不可或缺的信息。尤其大稻埕商圈之建筑,包含传统闽南建筑、巴洛克建筑、洋楼建筑等建筑,为台湾建筑史最美丽的脚注,深涵文化地景历史文化之意蕴。
第三,迪化街商圈为南北货中心,茶业与蔗糖是日治时代最重要的外销产品,因此对于迪化街商圈贸易之探讨,茶叶贸易可谓其中最具特色者。因此,有关迪化街商圈茶叶贸易之发展、现况及未来发展,成为本议题重要研讨重心,因此有关迪化街商圈茶叶商店、所贩卖茶叶种类、茶叶来源,以及买卖情况,都应该有相关图片照片为证。
第四,茶业贸易为商业行为,也是重要的人文活动,且与生活息息相关,由茶叶贸易进而探索台湾茶文化,议题能够有所拓展,且有助于对台湾生活文化之了解与宣传,因此,如何辨别茶叶好坏、如何品茶,以及相关茶道文化都是值得探讨与记录。相关采访的图片或录像,亦不可或缺。
第五,其他如“细姨街”之形成,霞海城隍庙之姻缘传说,也是迪化街商圈历史文化之重要特色。“细姨街”原是社会问题,霞海城隍庙可谓迪化街商圈颇具文化特色的古迹。城隍庙本与姻缘不相关,但霞海城隍庙则专管姻缘,姻缘传说成为霞海城隍庙最大特色,形成台湾城隍信仰文化最特殊之文化地景。没结婚者求姻缘,已结婚者求幸福,有家庭者求平安,有外遇者斩桃花,有冤屈者斩小人,俨然成为民间婚姻项目之管理者。霞海城隍庙主祀城隍爷外,尚祭拜城隍妈,对于城隍夫妻之爱情传说,“幸福鞋”之传说,成为已婚妇女祈求幸福的信仰。月老的祭祀,可以祈求姻缘;义勇军的祭拜,可以斩小人,保护合家平安。凡此种种,皆形成极为特殊的文化地景。
本课程经由师生共同研究,运用数字地理信息之搜集与应用,实际采访与勘查,提出研究报告,并进而制作旅游文化课程多媒体教材,同时经由因特网扩展之效果,从课堂的学习,转换成服务(service),达成数字地理信息之制作与宣传。可知旅游文化之学习与数字地理信息之应用息息相关,能运用数字地理信息教学,才能真正达成小区文化体验学习之教学目标。
四、结 论
近一、二十年来,由于信息、通讯与网络技术快数发展,使许多事业的经营都开始e化。例如1992年全球只有一百万人使用因特网,但1995年,已有五千万人使用;到了2000年则有十亿人口使用网络。(Neef,1999,40)网络信息的发展,突破过去产品无法贮存、无法传递,生产与消费无法同时同地进行的限制。信息与商业结合,高度的信息发展,突破空间的障碍,缩点时间的耗费,促使商业营销产生巨大变化。商业e化发展,同时刺激信息的提升,随着全球资金无国界的流动、区域合作普及、信息传播无远弗届,全球社会在这一趋势的关系,渐趋紧密,虽尚未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境地,但不可否认的,国际社会的影响越来越大。(姚振黎,2003)e化风潮席卷全球,突破国际之间的壁垒,也促进台湾社会迈向国际化、全球化趋势,“网络这个带电的躯体,正发挥着超乎寻常的吸引力,由资策会ECRC-FIND所公布的调查数据显示,到2002年六月底为止,台湾上网人口已正式突破八百万大关,网络普及率为36﹪。数字科技正不断地把人潮带进这个看似虚拟,其实千真万确存在的空间中。”(须文蔚,2003)因特网的崛起,促成华语文教学数字化发展,也带动了国际化趋势。
台湾华语文数字教学的发展方向,依据2007年侨委会所举办的“第五届全球华文网络教育研讨会”,提出“开启华语文数字教学新视野”主题研讨,其中即涵盖“计算机华语文教学产学合作”、“华语文数字教学与学习之研究”、“华语文数字教材之研发”、“华语文网络学校之建立与经营”四大主轴,以作为华语文数位学习的多元面向。至于华语文数字学习模式,可区分为“数字化素材的取得与运用”、“在线资源导引学生自学或报告”、“网络辅助华语教学(异步)”、“远距教学(同步与异步)”等,(舒兆民,2007)华语文的学习者遍及全世界,因此数字教学的发展是华语文教学国际化的特色之一,也是华语文教学发展的重要门径。旅游华语是专业华语中,最需要也最适合发展数字化的一门,数字地理信息应用于旅游文化之学习,利用因特网无远弗届之特色,结合地理实境与网络虚境,有利于地理信息之搜集与应用,数字教材之制作与传播,以及文化地景之学习与研讨,对于旅游文化之学习、旅游华语师资之培育与旅游数字华语教材之建构,具有相当效用。
“学汉语游中国”编写组:《旅游汉语速成》(共二册),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
毛悦:《特殊目的汉语速成教学模式研究》,北京: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10年。
董鹏程:《台湾华语文教学的过去、现在与未来展望》,《2007多元文化与族群和谐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台北:台北教育大学华语文中心,2007年。
李光中:《文化地景与小区发展》,《科学发展月刊》2009年第439期,38-45页。
李青、张晓慧:《任务型语言教学模式在商务汉语口语课教学中的运用》,《国际汉语教学动态与研究》(第二辑)2006年,11-19页。
李宗信:〈浅谈地理信息系统(GIS)于台湾史研究上之应用〉,收录于中央图书馆台湾分馆编,《台湾史系列讲座专辑(一)》,台北:中央图书馆台湾馆,2008年,1页。
李晓琪主编:《对外汉语文化教学研究》,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年。
刘慧清等:《HSK(旅游)常用词语表选词原则及相关问题》,《对外汉语研究》2005年第1期,151-166页。
刘勇炫:《在交谈式知识管理系统中虚拟社群成员分享意愿之研究》,台南:台南大学数字学习科技学系硕士论文,2009年,4-10页。
林明璋;《地理信息与地景史》,《科学发展月刊》2009年第439期,14-21页。
林思含:《大专学校推动服务学习之成效》,硕士论文,暨南国际大学社会政策与社会工作学系,2007年。
林铭雄:《服务学习方案规划之研究-以辅仁大学服务学习课程推动为例》,2004年。
康佑成:《浅谈地理信息系统空间数据的结构——以SDTS及MapInfo数据格式为例》,http://www.landscapeweb.com.tw/k-gis.htm,2008年。
何立德:《地景多样性与地景保育》,《科学发展月刊》2009年第439期,22-29页。
胡文仲:《跨文化交际学概论》,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年。
黄文勇:《七彩电光琉璃花-台湾常民文化图像转译》,《七彩电光琉璃花-台湾当代常民文化图像转译》专辑,高雄:高雄市立美术馆出版,2007年。
教育部门:《大专校院服务学习课程与活动参考手册》,台北:教育部门,2008年。
教育部门:《补助大专校院开设具服务学习内涵课程作业要点》,台北:教育部门,2008年。
金惠淑:《观光华语导游教材设计》,台湾:台湾师范大学华语文教学研究所硕士论文,2005年,15-19页。
金惠淑:《观光华语导游教材设计——针对韩国的专门大学观光中国语系之用途》,台湾:台湾师范大学华语文教学研究所硕士论文,2005年,15-19页。
叶海烟:《台湾多元文化的生命力—传统、族群与文化再生之道》,《2007多元文化与族群和谐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台北:台北教育大学华语文中心,2007年。
叶祥洵:《服务学习融入大学劳作教育课程及其实施成效之研究—以明新科技大学为例》,台北:台湾师范大学公民教育与活动领导学系学生事务在职班硕士论文,2006年,第23页。
上海师范大学对外汉语学院旅游汉语功能大纲课题组,《旅游汉语功能大纲》,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8年。
上海师范大学对外汉语学院旅游汉语词汇大纲课题组,《旅游汉语词汇手册》(汉英对照),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8年。
曾薇慈:《任务型教学活动在华语教学上之成效研究》,台湾:台湾师范大学华语文教学研究所硕士论文,2006年,17-25页。
姚振黎:《知识管理之国文创意教学析论》,《第二届国文科教学研讨会论文集》,成功大学中国文学系、国文科数位教学博物馆编印,台北:万卷楼图书股份有限公司,2004年,123-174页。
王裕德:《应用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环境中合作学习对技职院校学生程序设计学习成效影响之研究》,硕士论文,彰化师范大学工业教育学系,2000年,194-196页。
张馨予、张慧真、谢奇明:《美国华语教学应用多媒体的教学情形、动机与满意度之研究》,《台湾华语文教学年会暨研讨会论文集》,2008年,63-73页。
张占一:《试议交际文化和知识文化》,《语言教学与研究》1990年第3期,15-32页。
张春兰、庄昀、洪芸香:《利用网络地图认识地理环境》,《科学发展月刊》2009年第439期,6-13页。
杨朝祥:《台湾高等教育的挑战、超越与卓越》,《教育资料集刊》2009年,44页,1-28页。
经济部门工业局:《我国数字学习产业发展措施具体建议报告》,2006年,1-66页。
赖进贵、刘静怡:《数字典藏地理信息——古地图新生命》,《国土信息系统通讯》2009年,49-59页。
赵贤州:《语言差异与文化导入论略》,《语言教学与研究》1989年第1期,76-83页。
郑艳群:《汉语多媒体教学课件设计》,北京: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9年,4-5页。
陈盈方:《静宜大学生参与服务学习对于质能影响之研究》,硕士论文,静宜大学青少年儿童福利学系,2007年。
Banks,James A. & Banks,Cherry A.McGee.Multicultural Education:Issues and Perspectives,《多元文化教育 - 议题与观点》,陈枝烈等译,台湾:心理出版社,2004年。
Bennett,S.;Maton,K.;Kervin,L.“The‘digital natives’debate:A critical review of the evidence”.British Journal of Educational Technology 39(5):775–786.http://www.blackwell-synergy.com/doi/abs/10.1111/j.1467-8535.2007.00793.x.2008.
Boyd,d. & Ellison,N.Social network sites:Definition,history,and scholarship.Journal of Computer- Medicated Communication,Page 211,2008.
Bromley,Karen,Irwin-De Vitis Lina& Modlo Marcia,《图像化学习—在不同课程领域使用图像组织》,李欣蓉译,台北:远流,2005 年,143 页。
Ellis,Rod.Task - based Language Learning and Teaching.U.K.: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3.
Hammerman,Donald R.Hammerman William M.,Hammerman Elizabeth L.《户外教学》,吕建政译,台北:五南,1999年,7页。
Jacoby,B Service- learning in higher education.San Francisco:Jossey- Bass,1996。
John Palfrey ,Urs Gasser Born Digital:Understanding the First Generation of Digital Natives,P.10 -11,2008.
Kivisto,Peter Multiculturalism in a Global Society,《多元文化主义与全球社会》,陈宗盈等译,台湾:韦伯文化国际,2006年。
Luo,L.Web 2.0 integration in information literacy instruction:An overview.Journal of Academic Librarianship,36(1),32-40.2010.
Nunan,David.Designing Tasks for the Communicative Classroom.U.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9.
Rossett,Allison,The ASTD E - learning Handbook,ASTD,.59 -60,2002.
Senge,Peter M.《第五项修练—学习型组织的艺术与实务》,郭进隆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8年,203页。
Watson,Conrad W.Multiculturalism,《多元文化主义》,叶兴艺译,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