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的思考
2011-10-09秦皇岛港股份有限公司第九港务分公司王丰
秦皇岛港股份有限公司第九港务分公司 王丰
关于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的思考
秦皇岛港股份有限公司第九港务分公司 王丰
本文从会计的产生和发展剖析了会计信息质量失真现象,并对会计信息失真的主要原因归结为主观有意和无意,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治理对策,对规范、治理会计信息失真问题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会计信息 职业道德 财务管理
早在2001年4月16日,朱镕基总理就给上海国家会计学院题词:“不做假账”,真实、完整本是会计信息的基本特征,却让惜墨如金的朱镕基总理一而再、再而三的提出来,对于整天跟会计信息打交道的财务人员来说,除了为之一震外,更清醒地认识到会计信息失真的严酷现实。
作为一名财务人员,在学习会计专业知识时,学的是如何处理会计信息,使它更合理、更真实的反映经济业务的本来面目,接受职业道德教育,立志做一名“财经战线的卫士”。如今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得到这么广泛的质疑,会计信息质量成了最热门的经济话题。作为一名财务人员,现笔者围绕会计信息质量的问题,结合工作实际作如下探讨:
一、关于会计的产生、发展变化对会计信息的要求
(一)会计的产生和发展
人类的需要是社会发展与知识进步的动力,会计的起源也是来自于人类对计量与记录的需要。人类最初的计量行为是会计产生的条件,从实物记事、绘画记事、结绳记事、刻契记事,会计作为生产职能的辅助工作,只是在做原始的计量工作。在当时的条件下,会计信息排除技术原因外,不具备信息失真的外在条件,因而是不存在信息失真的可能性。
随着社会的发展,出现了第二次、第三次社会大分工,手工业从农业中分离出来,到奴隶社会已经出现了不从事生产,专门进行商品买卖的商人,在私有制建立后,生产资料为少数人所占有,资源的集中掌握和社会分工的扩大,使得生产管理遇到了问题,即少数的资源所有者难以亲自管理各项生产活动,由于技术分工的不断扩大,各项技术的专业性日益增强,同样管理的专业性要求也越来越高,到这个时候真正意义上的会计才产生并发展起来。会计的产生条件是所有者将生产资料交给管理者经营,为了保护自身的利益,需要系统的监督管理者的记录文件,而管理者为了向经营者报告经营情况,证明自己的履约责任情况,就需要采取数量的记录和相应的实物保管手段,但是当时的会计信息主要是为了满足生产资料所有者的需要,有意识的会计信息失真现象往往是管理者出于自身的目的,实现个人利才采取的舞弊行为。
随着劳动生产力的不断提高,经济的日益发展,会计从起初单纯的实物保管和记录,发展到对经济活动进程连续、系统的记录,计算经营活动的盈亏损益情况,反映资本的增值活动。
(二)我国的会计信息
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经济实行以国营经济为主体,集体经济为辅助的模式,国营企业会计信息,通过汇总上报,发布给劳动者,会计信息失真主要反映在极个别人员营私舞弊或者为了宣传上的好大喜功上。据经历过那个时代的同行讲,在当时及其紧张的政治环境下,干会计,是战战兢兢的,如利用会计职务的便利,为自己谋取利益,将会冒很大的风险,因此很多人为此不愿意做会计。后来为了政治需要,一级一级的往上报告虚假的会计信息,最后也严重影响了国家最高领导人对宏观经济的认识,造成巨大的经济决策失误,停滞了我国经济的发展。
随着市场化和多元的经济发展,会计信息涉及的各个层面越来越广泛。笔者清楚地知道,我们在新闻中听到的各项税收,经营情况的数据,都是由我们这样的基层财务工作者提供、通过一层层地汇总分析得到的。试想:如果我们所提供的会计信息失真,那么汇总上报到财政部的数据就更加偏离真实的经济活动,从宏观的角度考虑,财政部如何能安排宏观的财政收支和结余,以及安排国家重点建设项目的资金呢:从微观的角度,一个企业的经营者,不能清楚地了解企业的财务状况和业绩,又如何进行投资和发展的决策,怎么考量一个经营者的业绩呢;作为投资者和潜在的投资者,会计信息也是外界人员了解企业经营状况的主要渠道。正是因为会计信息关系到社会各个阶层的利益,会计信息质量才成为大家关注的活题。
随着现代经济的飞速发展,会计信息的价值从90年代的幕后,转移到了21世纪的经济前沿。为了适应新的经济形势,会计准则在会计信息质量上的要求也做了频繁的变更,笔者在会计人员继续教育中深有体会,在新的经济条件下,会计准则对会计信息作了如下变更:(1)会计信息的服务对象及目的,由原来的“符合国家宏观经济管理要求,满足各方面了解企业和财务经营成果的需要,满足企业加强内部管理的需要…”变更为:“向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提供与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有关的会计信息,反映企业管理层的履约情况,有助于做出经营决策”,“这里的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包括投资者、债权人、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和社会公众等”。会计信息的服务目的由原来的对经营者的评价和了解变化到为了维护自身利益和据此做出决策上来。(2)对会计信息的质量,从原来的要求明晰性变为可理解性,真实性变为可靠性,更加直接地表现出会计信息的作用,为了方便使用者,让更多的人看得懂会计报告所反映的经济内容。会计信息的计量由原来的历史成本计量、改为允许以公允价值计量的多种计量形式;并增大了会计信息的容量,对于非货币信息,例如商誉,技术专利等无形资产,也将纳入会计信息系统,以能够更好的满足投资者了解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状况的需求。
二、出现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
会计信息失真按其形成的原因分为主观有意造成的会计信息失真和无意造成的会计信息失真。
(一)主观有意造成会计信息失真
在现代企业中,会计信息的使用者有政府、债权人、所有者、经营者和投资者以及其他与企业相关者等几大主体。企业经营者出于个人目的从自身利益出发,向政府部门夸大业绩,为自己仕途顺利增加筹码;对于债权人,虚构账面资产,粉饰单位经营状况,增加银行等金融机构的信任,以谋取更多的贷款;对税务部门,隐瞒收入,乱列成本开支项目,降低企业利润,偷逃税款;对投资者,盲目虚增利润,以套取更多的投资资金,在企业并购时,转移或少报资产,以从中获利。为了实现以上种种目的,企业经营者指使财务人员,运用各种技术手段,提供虚假的会计报表,使会计信息变得不真实、完整,误导会计信息使用者。同时经营者或相关人员为了贪图个人享受或者套取投资等目的,钻企业财务管理的漏洞,利用职务上的便利采取伪造单据,篡改数据,不入账或不及时入账等手段,谋取私利。
(二)无意的会计信息失真行为
会计作为一种技术管理工作,有时会计信息失真也有一定的主观因素 ,由于会计人员对会计准则的认识不正确、自身业务水平的限制,缺乏工作经验、在处理会计事项时判断失误,导致会计人员在信息处理过程中,容易造成所提供的会计信息不能如实反映经济事项的情况。另外,财务人员每天面对繁重、枯燥的财务工作,有的会计凭证甚至附几百张的原始单据,由于业务量大,很容易造成职业疲劳、出现“萝卜快了不洗泥”的现象,产生虚假的会计信息。
三、如何防范会计信息失真现象
(一)主观有意的会计信息失真
无论假账做得多么完美,只要认真核查它总是有漏洞的,即使在企业内部的各个勾稽关系都相当的严丝合缝,在与企业外部核对时都能露出“马脚”,作假无法改变外部如同行,关联的企业的经济环境,所以,只要加强监察力度,完善检查方法,就一定能发现假账现象。
对于假账导致会计信息失真现象,不能简单的归罪于会计人员职业道德的缺失,所以不仅要追究相关财务人员的责任,更要按《会计法》的相关规定要追究指使财务人员的作假的经营负责人的责任,充分发挥法律对会计信息造假的震慑作用,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不让“雷声大,雨点小”的现象使信息造假者有侥幸心理,对于不够违纪的造假问题等,也应该在决定造假者升迁命运时,作为一项诚信的考核指标。
出现了假账,更应该审视企业自身的相关内部控制制度,主要是相关岗位的相互牵制、相互监督机制,公司的董事会、监事会等职能机构应该制定监管的固定机制,增强内控制度的可操作性,采取切实措施确保内部控制制度有效执行,定期请外部专业人员对内部控制效果进行评价,以不断完善单位的内部控制建设,营造规范运作的氛围。
(二)无意的会计失真
对财务人员要进一步强化职业道德教育,提高专业人员的工作责任心,牢固树立爱岗敬业、依法理财的理念,抵制各种利益的诱惑,在工作中被要求制作和提供虚假会计信息时,应该加以制止并及时向相关部门汇报;同时要扩大知识面,不仅要加强专业知识的继续教育,还要经常学习新的法律、法规,深入了解企业的经济环境和经济管理目标,提高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能力。
会计信息失真与社会大环境有一定的关联,由于产品造假被温家宝总理批评的道德滑坡,也说明消除会计信息失真现象任重道远。作为一名财务人员,必须保持一个平和的心态,从我做起,为营造一个真实的会计信息氛围做出自己的贡献。
[1]何 娟.浅谈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危害以及对策,中国商界2011(3)
[2]邰玉娜.关于治理会计信息失真问题的思路,中国商界20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