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科技人员给力企业 省部合作深入推进
——“省部企业科技特派员行动计划”成效显著

2011-10-09谢兰凤

中国科技产业 2011年2期
关键词:省部科技人员特派员

■ 本刊记者 谢兰凤

科技人员给力企业 省部合作深入推进
——“省部企业科技特派员行动计划”成效显著

■ 本刊记者 谢兰凤

为促进全国科技资源向广东聚集,引领、支撑广东产业转型升级,在教育部、科技部、中国科学院的大力支持和广东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广东省教育部科技部产学研结合协调领导小组办公室、广东省中国科学院全面战略合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不断深化省部、省院产学研合作,积极创新产学研结合的机制,2007年在全国率先提出并实施了“省部企业科技特派员行动计划”的试点工作,从全国高校和科研院所选派青年教师和科技人员入驻广东企业,帮助企业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三年多来,一支由多学科、高层次创新人才汇集而成的科技创新大军,浩浩荡荡融入到广东区域创新体系和现代产业体系的建设,掀起了南粤大地自主创新的新高潮,谱写了省部合作的新篇章:省部企业科技特派员行动计划,乘建设创新型国家的东风,引入全国优秀高校创新人才资源,提升广东自主创新能力,促进广东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省部企业科技特派员行动计划,响应国家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发挥科技重要支撑作用的号召,推动科技人员到企业一线去开展科技创新,突破企业发展瓶颈,为企业集聚创新资源,提升企业的市场竞争力;省部企业科技特派员行动计划,顺应高等教育为地方和社会经济发展服务的改革趋势,培养高校复合型人才,推动学科建设和提升高校服务地方经济建设的能力,深化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

多方协作 持续推进

2007年,广东在全国率先提出并实施“省部企业科技特派员行动计划”试点工作。2008年,在试点的基础上广泛征求意见,在广州、东莞、佛山等地召开省部产学研结合工作高校座谈会,召集全国40所重点建设高校科技处长、人事处长,共同商讨、推进省部企业科技特派员行动计划。

2008年6月30日,广东省政府、教育部、科技部印发了《关于组织实施省部企业科技特派员行动计划的通知》,省部产学研办相应印发了《关于成立省部企业科技特派员行动计划工作指导小组的通知》,标志着“省部企业科技特派员行动计划” 正式全面启动。面对全球金融海啸影响,省部企业科技特派员行动计划的实施正如一场及时雨,为广东企业应对金融风暴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2008年11月10日,“省部企业科技特派员行动计划”启动仪式在广州举行,来自全国近百所重点高校和科研院所157名青年教师、科研人员,作为第一批科技特派员奔赴广东产业第一线。

2009年,科技部、教育部等国家七部门出台了《关于动员广大科技人员服务企业的意见》,省部产学研办积极响应,扩大规模,提高层次,全面推进“百校千人万企省部企业科技特派员创新工程”,特派员队伍大规模、全方位地进入广东企业开展科技创新工作,在全国100所左右重点高校、科研院所中选派2000名左右的科技人员入驻广东企业,辐射带动10000家以上企业实现转型升级。

2010年7月27日,省部产学研合作五周年总结大会在广州举行,会议总结了过去五年省部产学研合作的成绩,对“十二五”期间广东省“三部两院一省”产学研合作工作进行了部署,并对“企业科技特派员工作先进单位”及“优秀企业科技特派员”进行了表彰。

深化合作 硕果累累

企业科技特派员行动计划是深化省部产学研合作的一种创新模式。通过3年多的实践,为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创造出一种行之有效的好模式、好机制,深受企业、高校欢迎,取得了丰硕成果。

截至目前,来自全国230所高校和科研机构的3451名企业科技特派员,带领10000多名特派员助理,进驻2400家广东企业开展工作。这支特派员队伍汇聚了包括多名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新世纪百千万人才等在内的一大批青年科技英才,为广东企业提升创新能力、产品竞争力和应对金融挑战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派出单位与人员方面,派出高校178所、科研院所52所,进驻企业2400家,特派员3451人,其中副高以上职称2899人(占84%),具有博士学位2485人(占72%)。特派员进驻企业后,积极开展产品研发、技术服务、人才培养、成果转化等工作。研发领域主要集中在电子信息、装备制造、新材料、新能源与节能减排等产业,与广东支柱产业的契合度非常高,有的放矢地解决了一大批制约广东企业发展的技术难题,受到了企业的广泛欢迎。

在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方面,新增产值超过250多亿元,新增利税近50亿元,创汇3亿多美元;申请专利2500多项,其中发明专利1200多项;完成新工艺2000多项,开发新产品2600多个,研发新材料600多种,研制新装备600多套,开发新软件1000多套,形成技术标准1200多项。

在承担国家和省重大专项方面,通过产学研合作,企业主导或参与承担国家级项目100多项,省部级项目600多项,有效提升了企业科研能力。

在人才培养和促进毕业生就业方面,据不完全统计,共培养本科生7447名,硕士生2295名,博士生595名;配置特派员助理10238名,推动省内2264名、省外2513名高校毕业生实现就业。

统筹协调 长远规划

宏观着眼,微观入手,立足长远,推动当下。经过反复调研、征求意见、完善方案,省部产学研办明确了企业科技特派员行动计划的目标和任务,确立了实施原则和发展方向,制定了选派标准和入驻要求。

“行动计划”总体目标和具体任务是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帮助企业技术研发,提升企业技术创新管理水平,帮助企业解决经营管理问题,构建产学研合作的有效模式和长效机制,为企业培养技术和管理人才;实施原则是政府推动、市场导向,企业主体、高校支撑,立足需求、双向选择,校企互动、合作共赢。

在企业科技特派员选派标准方面,省部产学研办提出,具有博士学位或副教授(副研究员)以上职务的优秀教师或科技人员才可作为科技特派员进入企业;驻企业工作的时间为1年,经过派出高校和科研机构、驻点企业和企业科技特派员经协商一致可延期;同时原则上要求脱产。

在驻点企业选择方面,须是在粤注册并具有独立法人资格,财务制度健全、重视研发投入、具有良好的研发和产业化条件的经济实体;并优先选择在金融危机中遇到困难,急需提升科技能力、转型升级的中小型科技型企业和有产学研合作基础的创新型企业。

与此同时,为解决科技特派员和驻点企业的后顾之忧,省部产学研办建立实施了省部企业科技特派员行动计划的协调机制,制定了具体的工作实施方案,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建立了一整套完善的支撑服务体系:

——成立组织推进机构。成立“省部企业科技特派员行动计划工作指导小组”,由教育部科技司、人事司,科技部政策法规司,广东省科技厅、省部产学研办、省委组织部、省教育厅等组成,统筹推进科技人员服务企业的各项工作。

——制定配套政策。印发广东省人民政府、教育部、科技部《关于组织实施省部企业科技特派员行动计划的通知》,发布《省部企业科技特派员行动计划实施方案》,出台《关于深化省部产学研结合工作的若干意见》,制定《省部企业科技特派员管理办 法》和《省部企业科技特派员考核验收工作指引》。

——搭建对接平台。建立省部企业科技特派员管理信息系统,实现高校、科研机构的科技人员和广东企业派、驻网上对接;同时实现对企业科技特派员和企业的统计和管理,省部企业科技特派员的对接成功率达到97.3%。

——开展任前培训。举办特派员任前培训及座谈会、交流会等,熟悉广东的产业科技发展状况和科技创新政策,已在深圳、东莞、惠州、阳江、中山、汕头、清远等地举办了十余场任前培训,培训特派员及企业负责人等3600余人次。

——设立科技专项。拨出专项财政资金设立“省部企业科技特派员行动计划专项”,2009年已安排专项经费1亿元;省级各类科技计划向企业科技特派员及其创新团队开放;实行国家、省、市联动多经费渠道共同支持省部企业科技特派员行动计划的实施。

——建立评估机制。省部企业科技特派员行动计划工作指导小组对任期届满的企业科技特派员的工作进行综合评估考核,评估考核意见送原派出单位,对优秀企业科技特派员进行表彰。

继往开来 再创佳绩

2009年,国家七部门共同倡导科技人员服务企业,对企业科技特派员行动计划提出了新的要求,也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传承精髓,开创未来。省部企业科技特派员行动计划自推出以来,即以其强大而旺盛的生命力赢得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同与媒体的关注,开局良好,前景广阔。

省部企业科技特派员行动计划的实施开局良好,成效初显,得到了各界的大力支持和广泛认同,特别是满足了广大企业的强烈需求,充分显示了这一新生事物旺盛的生命力。省部产学研办相关负责人表示,在教育部、科技部和广东省委、省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将进一步总结经验,锐意进取,寻求新的突破:

进一步扩大企业特派员规模。通过省部企业科技特派员行动计划的实施情况来看,广东企业对科技特派员的需求非常旺盛,全国高校和科研院所对通过省部企业科技特派员行动计划培养高层次创新人才的举措亦形成了共识。省部产学研办将加大组织协调力度,进一步扩大省部企业科技特派员的选派规模,吸引更多高层次创新人才入驻企业,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同时,抓住全球金融危机中蕴藏的机遇,创新机制,引进国外高校、科研机构和跨国公司的高层创新人才为我所用,壮大企业特派员队伍。

进一步整合资源发挥联动效应。鼓励和支持企业特派员放眼国内外的高校、科研机构和大型企业,在更广的范围内整合、利用各种创新资源,为企业寻找技术成果、选择最佳合作团队和解决技术难题;围绕区域支柱产业及新兴产业整个产业链的发展需求,推动企业科技特派员形成创新团队,组织实施产学研结合重大专项,形成特派员联动效应;积极引导和鼓励高校应届大学毕业生作为特派员助理,跟随企业特派员和企业开展创新工作,引导和支持驻点企业接受优秀应届大学毕业生到企业工作,拓宽高校应届大学毕业生就业渠道。

进一步加大扶持力度。及时总结经验,完善跟踪服务制度和支撑保障体系。加大省级财政资金投入力度,积极引导地市政府和企业加大配套资金投入。设立“省部企业科技特派员行动计划专项”,大力扶持企业特派员与驻点企业联合开展新产品、新技术的研发和产业化,全面提升企业的自主研发能力。创新激励机制,鼓励企业以红股或期权等奖励形式,充分调动企业科技特派员的积极性与创造性。争取在广东省科技进步奖中设立产学研合作奖,表彰奖励在广东产学研合作中取得突出成绩的机构和个人。

进一步形成长效机制。选择有一定基础的大中型企业、高新区、专业镇、产业转移园区等,建立“企业科技特派员工作站”,化短期派驻为常设性创新平台,源源不断地组织企业科技特派员入站开展创新工作,形成特派员工作的长效机制。

猜你喜欢

省部科技人员特派员
声 明
农民为什么欢迎这样的特派员
专职科技特派员进驻架起农民与产业的致富桥
重型机械装备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简介
陕西中药资源产业化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
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黑龙江省合理膳食行动省部合作项目实施方案的通知
简 讯
来自宝岛的农业科技特派员
4个涉煤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获认定
北京科技人才拥有指数全国最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