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黑箱方法建立二维心理结构理论初探
2011-10-09刘洋湖南广播电视大学湖南长沙410004
刘洋 湖南广播电视大学,湖南 长沙 410004
应用黑箱方法建立二维心理结构理论初探
刘洋 湖南广播电视大学,湖南 长沙 410004
心理学流派众多,指导思想和方法论各异。系统学的产生和发展深刻影响了心理学的研究思想和研究方法。本文在弗洛伊德和杨春时的心理结构理论的基础上,尝试采用系统学中的黑箱法建立二维心理结构理论,并从动物、幼儿、成人的心理发展史的角度进一步论证二维心理结构理论的合理性。
心理学;黑箱方法;二维心理结构理论
1 黑箱法简述
还原论的方法在自然科学领域中取得巨大成功,但还原论的不足正日益显现,较早意识到这一点的贝塔朗菲提出了一般系统论。系统论主张把定量描述与定性描述、确定论描述与非确定论描述、精确方法与模糊或近似方法、硬方法与软方法结合,大大扩展了系统方法的有效性。人的心理具有明显的系统性,心理活动的重要物质承担者大脑就是一个黑箱。现代控制论的一个重要分支——神经控制论的研究就是使用黑箱法研究大脑。
黑箱方法是系统学中经典控制论使用的方法。黑箱是指其内部构造和机理还不清楚,但可以通过外部观测和试验,去认识其功能和特性的事物。黑箱法就是不打开黑箱,而利用外部观测、试验,通过输入、输出信息,来研究黑箱的功能和特性,探索其构造和机理的科学方法。黑箱方法即输入—输出方法,其基本思想可采用图1所示的方框图表示。
图1 系统的输入-输出-反馈示意图
图2 二维心理结构示意图
2 应用黑箱法建立二维心理结构理论
控制论与思维科学密切相关,运用黑箱方法,完全可以通过输入和输出的分析,建立模型,了解认识大脑思维的功能。比如巴普洛夫的膝跳反射实验,就是给人的膝盖一个敲击的输入,人就有小腿立即跳起的输出。照此,将观察对象视为系统,研究者就承担反馈环节,将已有的各类心理现象中什么样的输入得到什么样的输出进行记录和分析,尝试建立了二维心理结构理论。
二维心理结构理论见图2。心理结构有两个维度,一维是心理层次,一维是心理强度。其中心理层次分为无意识、元意识和遣动意识三个部分。心理状态都可以用心理层次和心理强度来描述。无意识纯粹是本能,无意识层次的心理活动伴随着人的整个生命周期,基本不存在休眠状态。元意识层次只要不处于深度睡眠状态即无梦睡眠状态就能一直活动,不受人本身的意志所控制。遣动意识是受人本身意志控制的意识,需要主体主动赋予心理能量才能进入运行状态。心理强度是描述广义化的力比多的大小,弗洛伊德所提的力比多主要指性心理能量,广义的力比多,除了来自性的本能,还有食、生、死、温、光等本能和其他欲望等。
(1)心理层次
三个心理层次在解决问题时心理机制和工作状态不同,三者之间有相互作用。
给熟睡的人一个输入——把床倾斜,他就输出一个自动往里滚的动作调整以保持平衡。给一个人的眼睛一束较强的光的输入,人没有经过复杂的思考过程,就会立即有闭眼的输出。人身体各个器官的运行自如,如呼吸不必刻意。给处于青春期的人一个“妙龄异性”的输入,他就会输出性欲;给饥饿的人一个美食的输入,他就会输出食欲,这就反映出无意识具有诸如性、食等“动物的人”的功能。由此推断心理结构中无意识是一种刺激—反应的程式化反应,其刺激—反应的先天结构是生命在长期进化过程中形成的。人的新陈代谢系统平时正常的运行就是无意识的作用,无意识是人生理的控制中心。在“逻辑”方面按照先天和后天程序遵循“刺激—反应”规则。
桌上放着一套数学习题,给一个“考试”的输入,人会输出一个主动做题答卷的行为;而如果给的是一个“周末休息”的输入,则可能对数学题视而不见,得到一个玩的输出。由此推断前者是主体调动遣动意识去解题,后者则没有。比如,在思考物理习题时,需要主动地赋予心理能量,按照形式逻辑来进行心理活动。遣动意识在逻辑方面遵循形式逻辑,即同一律、矛盾律和排中律。
给处于青春期的人一个“妙龄异性”的输入,输出无意识性本能产生的性欲以及伴随的脸红心跳;无意识的性欲会反馈到元意识输出相关的“梦”;元意识的性动机反馈到遣动意识会输出一个令你和异性接触、交往的性心理。三者可以相互作用。给一个学生“做题”的输入,元意识输出解题的突破口,然后反馈到遣动意识会输出遣动意识的分析证明。给一个初学者“语言学习”的输入,输出遣动意识的学习,极大数量的重复可以使得遣动意识范畴的记忆印象等压入元意识,学习语言文字反馈到元意识最终输出语感,“不假思索”就可以熟练掌握语言文字。遣动意识通过只有对无意识和元意识的反思才能察觉后两者的存在。
(2)心理强度
一切心理活动都具备心理强度。比如晚上看恐怖电影跟半夜在路上真的遇到歹徒两者受到惊吓的心理强度是不同的,人的反应也不同,看恐怖电影被吓得惊叫,半夜歹徒偷袭则可能使人吓晕;在宁静的山村,一个人走夜路和一群人结伴走夜路,产生的恐惧心理的心理强度有差别;为了一个不相干的人工作跟为了一个深爱的人工作,二者的勤奋程度是不同的;这些就是心理强度不同导致的行为不同。
二维心理结构理论对一切心理现象都从心理层次和心理强度两个维度来描述,同时初步概括出不同心理层次所遵循的规律。下面从心理历史演化过程分析的角度进一步探讨二维心理结构理论的合理性。
3 从心理的演化历史探究二维心理结构理论
二维心理结构理论是采用黑箱法结合人类各种常见心理现象建立的。从动物到人的心理进化历史以及幼儿到成人的成长历史可以进一步论证该二维心理结构理论的科学性。
(1)动物到人的心理进化历史
生物进化,最开始是神经细胞和一般细胞没有分化的阶段;然后进化到有神经索的阶段。伴随着生物的进化,心理的发展是和一种特殊机构不可分的。这种机构起初是一种非常初级的前神经机构,而后是一种复杂的神经机构。动物心理是神经系统的机能,但它们依赖感受器官直接地接受具体刺激物的影响,这种刺激—反应是受无意识控制。由于脊椎动物“把整个身体都聚集在神经系统周围,因此便有了发展到自我意识等等的可能性。”神经系统的发展使得大脑皮质进化。大脑皮质是思维的器官。脑进一步进化到古皮质,元意识和古皮质发生是同时的过程;接着发生新皮质,只有人、大猩猩这类高等动物才具有新皮质;新皮质发展之后发展出遣动意识,目前只有人类进化出这一心理层次。从这段进化历史可以看出人类的心理存在无意识、元意识和遣动意识三个心理层次的合理性。
(2)幼儿到成人的心理成长过程
小孩刚出生时,都具备无意识。婴儿饥饿时不假思索的哭,主动去吮吸母乳并会自动保持被母亲抱时身体的平衡,整个生理机能的正常运行是无意识在起作用。当到两三岁时,幼儿就已经发展出元意识,开始学说话。大概到五六岁时,就可以达到进行分析性思维的阶段,这个时候的小孩已经会打自己的小算盘看怎么决策和行动对自己最有利,这时遣动意识已经形成。可见即便在一个人的成长周期里也蕴含着人类整个进化史中出现的从无意识到元意识再到遣动意识的发展历程,类似生物学里的重演律。
根据皮亚杰认为,“每一个结构都是心理发生的结果,而心理发生就是从一个较初级的结构转化为一个不那么初级的(或较复杂的)结构”。幼儿心理也是遵循诱导发生—发生诱导的过程。狼孩的案例是很好的证明。因为狼孩虽然具备产生遣动意识的生理部分,但让他分析问题、做几何题等却无从下手。狼孩具有产生遣动意识的生理基础,但缺乏外界条件的诱导,最终没能产生遣动意识,使得成长在狼群中的狼孩在与社会隔离十几年后,其大多数行为都与狼相像,其心理结构发展仍停留在幼儿阶段。该案例也进一步说明了心理结构理论中三个心理层次的合理性。
结语
心理结构的研究对心理学的发展有重大意义。本文将人类心理的主要物质承担者大脑视为一个黑箱,通过研究人脑对不同的输入产生的输出情况,尝试建立二维心理结构理论。该心理结构有心理层次和心理强度两个维度:在弗洛伊德和杨春时的心理层次理论基础上,本文提出了无意识、元意识和遣动意识的三个心理层次;推广了弗洛伊德得力比多概念,定义了广义力比多的概念,把它从单纯的性欲力比多扩大为泛指心理能量。本文还从动物到人类的心理进化历史和幼儿到成人的成长历史的角度进一步论证了二维心理结构理论的合理性。
初步建立的二维心理结构理论尽管能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一些基本的心理现象,但理论本身还很不完善。希望随着哲学、脑科学的进步,心理学能够得到长足发展。
10.3969/j.issn.1001-8972.2011.02.011
刘洋,80后,湖南衡阳人,曾习教育之法,为学生之师。现在一边攻读哈尔滨理工大学会计学本科学位,一边准备考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