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价值显影与偏颇隐喻
——儿童电影折射出的成人世界

2011-09-30

天府新论 2011年2期
关键词:成人儿童孩子

刘 倩

价值显影与偏颇隐喻
——儿童电影折射出的成人世界

刘 倩

并非所有的儿童电影都真正以儿童为视点拍摄,而是以儿童为载体从成人的视角来叙事,本文借以典型儿童电影中的电影要素为例,分析当代儿童电影的价值体现以及偏颇之处。

价值显影;偏颇隐喻;儿童电影

现代社会发展的速度和时代的变迁已经无法估量现代儿童的能力和潜力,儿童心理与行为发展的性质、任务、内容和结构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这使得与儿童发展密切相关的重要事物成为研究者关注的对象。但“儿童虽然存在,可是人们却视而不见。所谓视而不见,指不把他们当作儿童看待。”忽视是一种行为的疏忽或不作为,即父母或照护人缺少适当的行为而导致对儿童的忽视。反复、持续、长期地漠视、忽略孩子的身体和情感需求,放弃、淡化对儿童身心发育的关爱,必然对儿童造成严重而且不可逆转的永久性伤害。

电影作为最能直接表现出儿童心态的影像产物,以最明显的方式向每个人描述着儿童的内心世界。通过研究发现,越来越多的儿童电影并没有真正从儿童的角度出发,而是用成人的眼光借以儿童作为载体赢得票房号召力。大部分儿童电影以成人的绝对领导权控制了孩子们的思维,他们被充当了符号人物更被道具化。

一、儿童电影的叙事结构分析

儿童虽然智力发育并没有成人完善,可是他们对于美的追求和艺术的领悟已经超乎成人的想象。有研究表明,儿童的思维和艺术模式往往更接近原始审美,他们对任何事物的理解都是以自我为中心的方式,事物反射到了大脑,经过左半脑的指令和控制,发射到右半脑进行组织和领悟,因为儿童的大脑发育还不完善,所以最后反应到动作上时往往都是朴素的。

儿童和原始人一样,内心深处有着共同的原始意象,在共同的原始意象背后,又有着赖以产生的共同的心理土壤,正如精神病患者的梦揭示了他们个人童年的经验一样。〔1〕既然儿童的思维是简单的,那么更接近于“通过现象而揭示本质”,本质的内容往往没有繁琐的构架,也没有复杂的过程,只是一个单纯的内核。如果按照这个思维进行分析,不难看出,儿童世界中的一切事物都不能将其复杂化,而应该尽可能的精简和单一化,达到一目了然的效果。

将这样的精神贯彻到儿童电影中去,不难发现,深受儿童欢迎的电影往往是以单线叙事为基准,简单描写一个故事,并且是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来进行叙述,人物的命运走向往往是按照从一而终或者是定向思维的模式进行的。实验表明,儿童在一堆各种形状的玩具中,最终大部分会挑选圆形的玩具,这也说明在儿童看来最简单的形状也是最好的,那么在电影中圆形人物也会得到孩子们的认可,命运得到回归或重获自由等等,同时叙事结构更应该是以单条线索为宜。

电影中的叙事除了单线叙事外还有“群像电影”、“多线电影”以及“三段式叙事结构”,但是这些叙事的模式往往会将儿童折磨得不知道电影所说,因为他们不具备成人对事物的理解,而导演没有了解到儿童所想,拍摄出的电影具有多条线索叙述,并且有繁杂的人物关系,往往得到失败的效果。如伊朗电影《小鞋子》极少使用蒙太奇段落,多数是运用长镜头叙述,利用兄妹俩穿一双鞋子为叙述主线,简单地描述了兄妹情,〔2〕而正是这样的简单才让亿万观众为之感动。

以上可以看出,孩子的思维能力不及成人,导演不能按照成人对艺术的感悟而强加在儿童艺术上,应将自身处于儿童的位置思考。

二、儿童在电影中出现的人物数量以及所占时间长短分析

笔者根据儿童喜爱的几部典型的电影进行一个表格分析,以此来判断出儿童电影中儿童所占的比例大小,并说明优秀儿童电影应该如何放置儿童角色。

从表1中很明显地看出,在儿童电影中儿童所占有的比例是不容忽视的,主要人物往往是 1-2个,而且其出现的时间长短比例也是在 80%以上,成人在片中只起到了一个陪衬作用,关键还是儿童在电影中发挥了自我能动性,演绎出孩子们喜爱的故事。因为儿童有自我独立的人格,也有独特的思维能力,可以通过影片的开始去猜测结尾,电影人如站在尊重儿童的立场上制作出来的电影往往会是优秀的,儿童也能在电影中得到自我满足,价值观也得到了很好的彰显。

三、从儿童表演来看儿童电影

每个儿童都是天生的表演家,有充分的自我展示的心理存在,而且儿童的模仿力、记忆力以及反应力都比成人要强。历史上有很多深受观众喜爱的童星们,比如秀兰邓波儿、丹尼尔·雷德克利弗、石小满、金铭、蒋小涵、释小龙等。

儿童表演的心理过程和成人表演的心理过程基本上是相同的,而且都有反应、内心独白、理解等心理特征。但二者的心理特征又有显著不同。这就是儿童的表演中有童心的流露,富于儿童的情趣,并通过儿童特有的那种天真、淳朴、幽默、任性、淘气、聪明活泼、愣头愣脑等语言和形体动作表现出来。〔3〕

在电影中儿童往往会根据导演的要求来完成角色的表演,但是儿童对剧本和角色的理解力往往没有成人强,需要导演给孩子形象且生动地讲述角色需要以及表演的方法。但是有时导演会按照成人的思维来掌控孩子,有些小演员在临时演戏的过程中会对角色添加进自己的理解,自然地进行即兴表演,观众看来极其自然可爱。在《出走的孩子》中乔伊扮演者瑞乔·安德鲁斯科,这个长着满脸雀斑的七岁小男孩对角色的把握十分精准,看完影片后可能对剧情有所淡忘,但每个人对小男孩的表演都记忆犹新。

下意识的随机性表演虽然不是剧情所规定的,但又是符合规定情境的,符合人物特点的,因此完全是允许也是应该得到重视的。和成人演员的下意识表演一样,儿童演员的下意识表演也是一种创造,一种带有灵感和直觉成分的创造,而且后者的创造比前者创造显得更自然而然,更富于生活,更具有真实感。因此,儿童的下意识表演往往是童心充分流露的表演,也是最为成功的表演,所以,儿童的下意识表演是值得研究和扶植的,任何抑制这种表演的行为和态度都是不对的,认为这种表演是神秘的和不可知的观点,更是错误的。〔4〕儿童应有的天性和气质应该在不经意间流露出来,而不是将艺术商业化,想着赚取票房或者想着如果不把孩子包装成熟就没有人来电影院看,这样的想法会顾此失彼。

四、儿童电影的一般结局分析

儿童电影中的过程会让小观众们的心情跌宕起伏,但一般说来儿童电影的结局都是尽量以美好封闭的结尾来满足儿童天生的美好愿望的,孩子们的好奇心往往在电影的中段会得不到满足,他们会一个劲地问:“到底他最后怎么样了呢?”“他会不会死呢?”“他会不会成功呢?”主人公的命运被孩子们猜测着,也一直勾起他们的好奇心,但是如果结尾是以主人公失败或死亡而告终,会使孩子们失望。心理学认为,幼年时的经历会给长大成人的孩子一直蒙上阴影,变得不自信。幼年时期的电影形象往往会给孩子们造成巨大的影响,那么结尾也不能就成人的心理去总结,而是要考虑到儿童的情绪。

纵观国内外的儿童电影,大致可以分为奋发进取励志图强主题、农村儿童主题、留守儿童主题、孤儿主题、成长主题、动画神话科幻主题等。绝大部分都是以儿童找寻到自己梦想的东西,包括亲情、真理、期待已久的事物等等结束影片的。

儿童是善于讲故事的,自己也有塑造故事形象和结尾的能力,电影本身就是讲述一个有意义的故事给儿童看,让其能够在电影中获得知识和感悟,孩子们希望他们喜爱的角色最终能获得胜利或者找到自己希望得到的东西。如果电影在结尾时可以给儿童一个明朗且充满希望的结局会和儿童的梦想更接近,和孩子们想法一致的电影则是优秀的儿童电影。

〔1〕姚全兴.儿童文艺心理学 〔M〕.重庆出版社,1990.84.

〔2〕[英]鲁道夫·谢弗.儿童心理学 〔M〕.王莉译.电子工业出版社,2005.124.

〔3〕薛晓路.少年儿童电影剧作研究 〔A〕.北京电影学院硕士学位论文集 〔C〕.中国电影出版社,1998.87,165.

〔4〕张之路.中国少年儿童电影史论 〔M〕.中国电影出版社,2005.96.

(本文责任编辑 田府)

J90

A

1004—0633(2011)02—160—02

本文为成都大学校基金项目《价值显影与偏颇隐喻——儿童电影折射出的成人世界》(2010XJR29)

2010—12—07

刘倩,成都大学艺术学院。 四川成都 610000

猜你喜欢

成人儿童孩子
成人不自在
留守儿童
六一儿童
孩子的画
孩子的画
孩子的画
孩子的画
Un rite de passage
成人正畸治疗新进展
成人:道德教育的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