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城乡双向商贸流通下连锁经营网络体系研究

2011-09-29刚翠翠任保平

中国流通经济 2011年3期
关键词:双向连锁流通

刚翠翠,任保平

(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陕西 西安 710127)

城乡双向商贸流通下连锁经营网络体系研究

刚翠翠,任保平

(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陕西 西安 710127)

本文从城乡统筹视角,通过对现有城乡商贸网络体系不健全、城乡商业网点分布不对称的现状分析,探讨在农村商贸流通中实现连锁经营的可能性。通过国内外连锁经营模式的探究,研究城乡统筹视角下双向流动的连锁经营网络体系构建的模式以及存在的问题、解决思路,从而为打破城乡二元结构的障碍,实现真正的“大流通、大市场”提供政策建议。

城乡统筹;双向流通;连锁经营

流通是社会再生产过程的环节之一,是生产与消费之间、工农之间、城乡之间的桥梁和纽带,在国民经济运行和发展中起着对资源合理配置与资金有效周转的重要作用。但由于在发展中国家中普遍存在着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且旧的经济体制下重生产轻流通、重工业轻农业的现象严重,使得农村的流通业处于滞后的状态,农民的生产消费不足,农村问题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日益拉大的城乡差距影响着社会的长远进步以及和谐发展。鉴于此,商务部从2005年以来开展并在逐步深化一系列工程,包括“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双百市场工程”和农村商务信息服务工程等,从而为农民创造好的销售环境和流通环境,解决农产品卖难问题,通过对农民传播有效的市场信息进一步扶植农村市场,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作用。

一、实践经验

在我国,连锁经营还是一种比较新型的业态,因此我们有必要借鉴国际已有的连锁经营的模式以及国内的成功模式。

1.国际经验模式

从国际模式来讲,由于发达国家不存在严重的城乡市场分割,因此其流通模式一般仅仅是指农产品的流通模式。

(1)美国模式。[1]美国一般以直销模式为主,其果蔬类产地与大型超市、连锁经销网络间的直销比例约为80%,实现直销模式的关键在于连锁超市以及供货地规模庞大,双方处于同等议价地位,同时具备发达的交通运输以及信息网络等良好的硬件设施。

(2)欧洲模式。欧洲以公益性批发为主,在全国有较多公共批发市场,同时庞大的信息系统以及先进的冷藏技术提供了良好的硬件基础。

(3)东亚模式。东亚主要是以批发市场的形式,进行频繁小批量配送,利用完善的基础设施开展精加工深加工、小包装分解、物流配送等业务。

2.国内经验模式

目前在实践中形成的城乡商贸流通连锁经营网络体系的主要模式有:

(1)江苏模式,即第三方物流与农产品连锁经营模式。江苏省在农产品的连锁经营方面进行了积极的尝试,一些大型超市如“苏果”陆续进入农产品销售领域,涌现出三种比较成功的连锁经营模式:一是无锡的“天惠连锁超市+批发市场+基地+保险承诺”;二是镇江的“万方连锁超市+基地”;三是盐城的“放心粮油专卖连锁店+加工企业+基地”。[2]三种模式都是以超市、连锁店为销售终端,以基地为供货源,中间商或与加工企业合作,或与批发市场、配送中心合作,形成一个完整的产业链。

(2)重庆模式,即农商对接。大多数文件及学者都认为农商对接“主要是指农户通过与超市、企业的对接,减少中间环节,提高农产品流通效率,降低农产品流通成本,提高农户的收入”。[3]在农商对接模式中,重点是通过双方多次交易建立信任,形成长期稳定的关系,寻求双方的利益最大化;核心是使农户参与农产品加工等环节,增加农户收入。因此,“农商对接”不仅仅只是农产品流通环节的减少,也是功能上的重新分工与协作,更是利润的重新分配过程。

(3)四川模式,即“仓储式”+“流动式”。实力雄厚的连锁超市可以针对农村市场的特点,在城市和农村开展两线经营。在交通便利、消费水平较高、具有能辐射周边地区的集镇上开设“仓储式”超市,另以“仓储式”超市为轴心向周边零售业不发达、农民对价格较敏感的地区派送“放心便利车”。[4]便利车与整个连锁超市形象设计统一,车内装有POS机,货架齐全、商品陈列有序,可以根据不同地区的情况,合理安排派送时间。

(4)河南模式,即建设三级网络,推进供销社改造工程。河南省将用3至5年时间把现有的4万多个基层供销社经营网点,改造成现代化的农村流通服务网络。[5]主要措施有:一是由省供销合作总社所属公司牵头,打造农业生产资料、日用消费品等骨干网络。二是建设区域网。对原有经营网络资源进行整合和改造,建立商品购进、配送、运输、结算、管理的细分体系。三是建设终端网。实施超市进乡村、进社区工程,鼓励各地供销社发展农村小超市、农产品直销店。

(5)其他城乡双向连锁经营模式。一是契约合作、分享经营利润的联盟形式。零售连锁企业与供销系统的基层社、龙头加工企业、各种农村经济组织合作,通过契约的形式形成紧密的上下游关系。二是建立综合服务中心,聘用专业人员,参与农技服务和产品生产管理,该中心的主要作用是实现农副产品与日用消费品双向流通渠道的统一。三是与上游生产厂商合作,实现部分废旧物品的回收再利用。

二、中国城乡商贸流通中连锁经营发展的可行性分析

这里我们沿用高青松对双向流通的定义。“双向流通”的第一层涵义,是指物流配送上的“双向”流动。在往农村销售网点配送工业品之后的返程中把农村生产的农副产品运回城市,配送到城市的销售店。第二层涵义是指品牌共享上的“双向”渗透。大型流通企业具有完善的经营管理和物流配送体系,具有较高的社会知名度和信誉度,更重要的是可以保证商品质量体系的完整、稳定与安全。流通企业定产订购的农副产品,获得了流通企业品牌的支撑,品牌的发展对扶植地方特色农业、促进区域农业经济的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农副产品借助流通企业的品牌进入城市,而流通企业因为扶持了当地农村经济的发展而巩固了自己在乡村集镇的品牌地位。[6]因而在广大农村中实现连锁经营是可能的,具体来说:

1.连锁经营是农村商贸流通发展的需要

(1)现代农村的发展需要新形态的经营模式

首先,伴随着农村的发展,农民收入不断增加,购买力逐渐增强,农村消费质量、结构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从零售业态的变迁理论以及与人均GDP的关系来看,目前中国人均GDP2000~3000美元,正经历着超市业态普遍发展的阶段,农村也不例外。

其次,农村供销社作为传统的流通形式为连锁经营的网点分布创造了条件。第一,供销社遍布城乡,是目前现存零售业态中服务体系较完整的一种业态,供销社90%以上的网点、设施、人员分布在县市以下,拥有较为健全的机构设置,这使供销社系统本身就具有连锁的性质。第二,供销社系统存在时间长,在农村这种以关系而不是以契约形成的社会中具有较低的交易成本,可与农民形成良好的合作关系,在农村中拥有较高的信用。第三,在较为发达的农村地区,基础设施已经相当完善,为连锁经营实现的物流基础提供了良好的条件。“村村通”工程的实施使得公路运输成为可能,现代化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为农村提供了更多更快更有效的信息。

(2)连锁经营的特征必然会带来农村的新发展。连锁经营使农村发展及农民收入的提高不但能够“开源”,而且能够“节流”。

首先,在“节流”功能方面。连锁经营能够有效带来规模经济效应,从而降低商品价格,这对于广大农村消费市场来说,无疑是最强有力的吸引力。通过连锁配送体系的正常运作,实现合理的供应链管理,既可以降低工业制成品的价格,为农民带来实惠,同时又可以合理配置工业品资源,实现资源的合理利用。此外连锁经营的多店铺分散化销售符合农村居民分散的特点,可深入到农村居民相对聚集的消费区,而规模化的进货又能够维持较低的成本,使得零售有利可图,解决了农村商业网点分散和大市场大流通之间的矛盾。

其次,从农业生产角度来讲,则是“开源”的功能,连锁经营使农产品买卖呈现规模优势。第一,促销的规模优势。[7]由于连锁分店遍布在一个区域或全国,其总部可统一进行广告宣传,广告费用可分摊到多家分店,这无疑加大了农产品的竞争力。第二,研究、开发、培训的规模优势。连锁商店可聘请专家设计有关的照明、卖场布局等商业技术,开发计算机运用、商品陈列、防盗等技术,这些费用由多店承担,而开发成果在整个连锁体系内推广,能够节约成本。第三,品牌优势。连锁店可以把各分店的成功经验在整个体系中推广,实现连锁店间经营资源、管理资源、品牌资源、服务资源的综合利用和共享,将新型经营方式、先进的管理模式、高素质的员工带入农村市场流通领域中。因此,无论从硬件或软件上,连锁经营都有利于农村消费市场的培育和农村消费市场商品流通体系的长远发展。

2.城市商业连锁扩张的必然要求

伴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城市零售业竞争激烈加剧,如何开发新的市场寻求新的利润空间成为城市零售业目前思考的问题之一。对于连锁超市的发展情况国内许多学者进行了研究,夏春玉指出了我国零售业正在逐渐由城市中心部向副中心部转移,进而向郊外及农村部转移的趋势。[8]根据尼尔森(AC Nielsen)2007年的统计资料,近几年来三四线城市超市大卖场、超市的发展速度快于一线城市,县乡级乡镇大卖场销售额增长比一线城市高17~19个百分点,超市销售额增长比一线城市高6~9个百分点。详细情况如表1所示。

表1 2007年城乡超市发展速度比较

总之,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使城市的消费发展已进入了饱和状态,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的零售业开始大力发展连锁经营等先进经营模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我国对外放开了零售业的严格限制,外商零售企业可以在中国任何一座城市开设独资店铺,这些拥有着先进零售经验的巨头们对本土的连锁企业造成了巨大的压力,迫使他们考虑新的消费市场——农村地区。另外,发展乡村商店是目前经济学探讨的一个重要问题。乡村商店以人数不多的小型商业圈为目标市场,虽然市场容量有限,但由于竞争商店很少,一旦夺得市场,仍然可以取得可观业绩。国内本土超市由于对农村的了解以及渠道关系要好于外资超市,因而具有很强的竞争力。从现在的情况来看,本土超市进军农村的速度很快,而外资零售店虽然在销售收入上仍高于本土超市,但门店数量已经远远落后。

3.国家政策的大力扶植

为了缩小城乡二元结构,促进社会和谐发展,中央高度重视农村市场体系建设工作,将农村市场体系建设纳入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工作之中,为城乡双向流通创造了机遇。2004年国务院办公厅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做好农村商品流通工作的意见》,提出“鼓励有实力的零售企业运用特许经营、销售代理等方式,改造‘夫妻店’、‘代销店’,力争用五年左右的时间,初步形成以县城为重点、乡镇为骨干、村为基础的农村消费品零售网络”。2005年商务部、财政部下发的《关于对2005年“万村千乡工程”项目予以资金支持的通知》扶植农业经营。2006年商务部印发的《农村市场体系建设“十一五”规划》,提出进一步推进以解决农民买难为主的“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和解决以农产品卖难为主的“双百市场工程”,积极发展农产品零售市场等。各个省、自治区政府针对中央相关部委的精神又作了精心部署,出台了一系列加大财政扶持、实行税收减免、加强信贷支持、方便工商登记、简化项目审批、扩大经营范围、提供交通便利、给予用地优惠、优化外部环境等一系列政策措施,有力地推动了我国农村市场体系的建设,为农村零售组织的发展提供了坚强的政策保障。2008年国务院出台扩大内需十大措施,确定4万亿元的投资计划,其中大部份与促进农民增收有关。这些政策无一例外地促进了连锁业的发展,促进了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三、我国城乡双向流动的连锁经营模式选择

新时期统筹城乡的连锁经营模式应以双向流通为基础实行连锁经营,引导市内外各类大中型流通企业直接到县、乡、村投资建设直营店、合资合作店,或者鼓励各类连锁企业通过加盟的方式到乡、村建立加盟店。城乡双向流通的连锁经营,就是以零售企业中的连锁经营业态为中心,以连锁经营的物流体系、供应链管理为基础,将农民与农业生产组织、批发企业、加工企业相结合,实现互惠互利。也就是说通过加工企业、农户与供销社、批发市场以及行业协会相联系,通过连锁物流体系将农产品顺利卖出去;同时依靠这一套物流体系,与若干批发商、大型流通企业相联系顺利地将工业制成品销往农村,为农民带来实惠。具体如图1所示。

图1 城乡双向流动的连锁经营模式

在该模式下,各城乡根据自己所处的具体情况,选择其中的一两种经营模式发展。对于农产品规模化较高的地区,可以通过直销的手段直接进入连锁店而无需其他中介手段,这类似于垂直零售,由生产厂商自行投资建立及管理零售店,可以跳过代理商、批发商等中间流通环节,节约流通费用,降低商品成本,从而获得价格优势。而对于规模较小的农户来说,则秉持“小批量、个性化、准确性”的原则,通过物流节约成本,即在超市门店建立大型仓储式仓库,或者选择与连锁超市距离近的中心点设立仓库,进行物流配送工作。

四、城乡双向流动的商贸流通连锁经营模式的实现对策

目前我国城乡双向流通的障碍依然很大,城乡商贸流通渠道不畅通,要改变这种局面,不但需要对城乡双向连锁经营模式进行合理规划,而且需要从以下几方面配合进行以加速商贸流通。

1.针对不同地区建立不同的连锁经营形态

由于地域及文化因素,不同的地区应采取不同的连锁经营形态。在经济发达的地区,由于信息和基础设施条件相对完善,应该积极推行大生产加大流通形式,由生产加工主体或农民协会整合分散农户的农产品,然后配送至各仓储超市、便利店等,同时将工业品带回农村;而对于较为分散和贫穷的农村地区,由于信息不发达,基础设施不健全,应当利用农业组织保护分散农户的利益,在农村周围建立便利店,满足农民日常购物需要。

2.依托农产品电子商务平台进行信息化建设

通过建设现代化的农产品电子商务平台,建立以电子统一结算为基础的农产品批发市场信息系统,实现与银行、电子政务、生产基地(农业合作社)和下游客户(超市、进出口企业)的信息共享与联通,实现网上下单和电子结汇等功能。通过建立联合采购资讯系统,通过农业协会组织,疏通和建立下游的共同采购与配送体系,并建立无缝连接。

3.积极利用第三方物流

连锁经营的配送方式主要有自建物流、供应商直送和第三方物流。自建物流的初始投资非常大,并且存在着规模边界的限制,而供应商直送则会将成本转嫁给供应商。因此,对于地广人稀的农村来说,运用第三方健全的物流体系,可以减轻双向负担,提高流通效率。

4.建立健全科学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由于农村连锁网点地域分散,门店经营情况参差不齐,信息的收集和传递渠道较长,管理和配送难度较大,这就要求连锁企业必须实现信息化管理,提升管理手段,加强对终端网点的监督管理,统一管理规范,保证不出售假冒伪劣商品,货真价实,诚信经营。此外虽然第三方物流能够有效地节约连锁成本,但是却对连锁经营的信息化水平提出了很高的要求,需要建立电子数据交换系统(EDI)、自动订货系统(EOS)、销售及库存的统计管理系统等。

[1]邹雪丁,王转.基于国际经验的农产品流通模式研究[J].物流技术,2009(1):20-21.

[2]张希颖,冯海霞.第三方物流与农产品连锁经营模式创新——河北省农产品营销模式分析[J].价格理论与实践,2007(7):79-80.

[3]孟波,高诣,范磊.农商对接:农产品流通模式创新问题研究——基于重庆城口县和开县的调研 [J].重庆大学学报,2009(12):38-39.

[4]潘旭明,郭冰冰.农村连锁经营的创新模式:“仓储式”+“流动式”[J].农村经济,2007(3):99-101.

[5]郑秀峰,新供销合作经济发展模式探讨——基于河南淇县“万村千乡”市场工程的案例研究[J].当代经济,2007(8):96-97.

[6]高青松.连锁零售企业城乡市场“双向流通”模式构建[J].商场现代化,2009(2):1-22.

[7]李薇薇.连锁经营原理与实务[M].北京: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2000:32.

[8]夏春玉.关于我国零售业态与立地发展趋势的研究[J].中国流通经济,2000(5):23-25.

责任编辑:孙志伟

Abstract:From the angle of the balanced arrangement of urban and rural areas,and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imperfect commercial networks in the urban and rural areas and the asymmetric arrangement of commercial points in urban and rural areas,the authors explore the possibility of business chains in rural areas.And with the help of analysis on the patterns of chain operation within and outside China,from the angle of the balanced arrangement of urban and rural areas,the authors also analyze the pattern of chain operation network system construction in the light of two-way commercial flow,the existing problems and the countermeasures on how to solve these problems to provide policy suggestions on how to eliminate the barriers of the dual economic structure of urban and rural areas and realize the real“great circulation,large market”.

Keywords:urban and rural arrangement;flows between urban and rural areas;business chain

On the Chain Operation Network System in the Light of the Two-Way Commercial Flow between Urban and Rural Areas

GANG Cui-cui and REN Bao-ping
(Northwest University,Xi’an,Shaanxi710127,China)

F724.3

A

1007-8266(2011)03-0021-05

刚翠翠(1987-),女,陕西省西安市人,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西方经济学;任保平(1968-),男,陕西省凤县人,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发展经济学和区域经济学。

*本文系2009年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大招标攻关项目“城乡统筹视角下的我国城乡商贸流通体系研究”(项目编号:09JZD0029)的部分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

双向连锁流通
双向度的成长与自我实现
富“鳜”逼人!标鳜最高38元/斤,订单去到39元/斤,流通商疯狂抢订!这条鱼成“抢手货”
降低寄递成本需双向发力
用“双向宫排除法”解四宫数独
专注零售连锁空间打造
圣物的流通——蕃尼古道上的尼泊尔鎏金铜佛流通考察
库里受伤的连锁效应
“流通空间”的中西方比较
一种软开关的交错并联Buck/Boost双向DC/DC变换器
有壹手——重新定义快修连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