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专利集中战略:一种新的战略类型

2011-09-29袁晓东孟奇勋

中国科技论坛 2011年3期
关键词:专利知识产权经营

袁晓东,孟奇勋

(华中科技大学管理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4)

专利集中战略:一种新的战略类型

袁晓东,孟奇勋

(华中科技大学管理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4)

传统的专利战略理论难以有效解释专利交易市场上出现的新兴战略模式。通过考察国外专利经营公司采取的进攻型和防御型专利集聚两种战略类型,本文提出了“专利集中战略”的概念框架并对其内涵予以界定。专利集中战略是开放式创新和专业化分工共同作用的必然选择,也反映出公司对专利价值认识的逐渐深化过程。其演化特质体现在:一是从单项专利到专利组合;二是从单个企业到专利联盟;三是从专利产品到专利经营。面对专利集中战略带来的机遇和风险,我国有必要在政策层面加以有效应对。

开放式创新;专业分工;专利经营公司;专利集中战略;专利组合

1 专利战略的文献回顾

国外学者对专利战略的理论研究主要涉及专利战略的定义、基本功能、战略目标、类型化、专利战略与创新的关系、专利战略在公司战略中的定位等领域。在实证研究方面,国外学者们侧重于研究公司如何通过制定和实施专利战略来获取竞争优势,特别是利用专利诉讼战略来抑制对手并控制相关市场。其中,较为典型的研究工作包括如下方面:Rabino和Enayudi将知识产权比喻为一把“双刃剑”,权利人在使用专利资产时可以采取两种基本的专利战略——进攻型专利战略和防守型专利战略[1]。Rivette和Kline认为竞争的重心已从早期对市场和原材料的争夺,逐渐转移到对新创意和发明的专有权利之控制,知识产权管理已经成为一个新的公司战略问题[2]。Kollmer和Dowling也注意到新技术公司逐渐将知识产权许可纳入企业的商业化战略之中[3]。Macdonald则认为专利的战略性运用和价值挖掘,使得专利与创新的关系正在日益分离,这有可能使专利系统丧失正当性的基础[4]。Ziedonis还预言:随着技术市场高度分裂(外部技术所有权极为分散),技术公司获取专利将更加具有进攻性,并且运用了破碎度指数(Fragmentation Index)对 1980—1994年美国67家半导体公司的专利行为进行分析[5]。Geary和Bawden表示知识产权既是一种战略资产,同时也是一种战略威胁。因此,必须将技术因素、法律因素以及商业因素加以综合考虑,才能真正创造出知识产权的战略价值[6]。

国内学者的研究工作主要包括:王文江较早将专利战略界定为“企业所采取的重大专利措施和政策”,认为专利战略体系可以分为情报、法律和技术三个部分[7]。戚昌文,邵洋认为专利战略是指“从本单位的发展出发,运用专利这一武器,在技术竞争和市场竞争中谋求最佳经济效益,并能保持自己技术优势的谋略”[8]。冯晓青将专利战略定义为“为获得与保持市场竞争优势,运用专利制度提供的专利保护手段和专利信息,谋求获取最佳经济效益的总体性谋划”,他认为企业专利战略包括企业专利战略思想、企业专利战略目标、企业专利战略方案、企业专利动态调节机制、专利政策法律等内容[9]。任声策、安艳、宣国良结合专利战略包含的专利获取、许可及诉讼三类主要战略活动,构建了一个专利战略的PLL框架模型,用于指导企业的专利战略制定实践[10]。朱国军、徐永其、张宏远以战略资源论及价值链为基础,将专利运营管理界定为企业专利资产运营过程中管理辅助活动的总称,并探索了专利运营管理的四大职能模块[11]。

综合考虑国内外的研究工作,可以将传统的专利战略理论归纳为如下5个方面的特征:①从战略层次来看,学者们倾向于将专利战略定位为公司的一种职能战略,并据此将专利战略划分为专利申请战略、专利组合战略、专利许可战略、专利诉讼战略、专利购买战略、专利营销战略等多个层面。②从战略过程来看,传统的专利战略理论强调企业独立实施“一体化战略”,即从研发到专利申请,再到专利运用,直至专利保护全部由专利权人单独完成,专利权人的管理行为贯穿专利创造、运用与保护的全过程。③从专利管理模式来看,传统的专利战略理论主要是分散管理模式,专利权结构的集中度偏低。④传统的专利战略理论通常将专利权人与使用者的关系定位于一种非合作、对抗的关系,专利权的作用主要体现为一种市场进入壁垒。⑤传统的专利战略理论一般将专利战略与产品的研发、销售策略配套使用,最后还是以专利产品的生产、销售活动来获取利润。实际上,随着新兴专利交易市场的演进,国外专利经营公司的战略运营正在逐渐突破传统专利战略理论的研究范畴。

2 专利经营公司的战略模式

近年来,一些新兴企业不断探索专利运营的有效模式,集中表现为各种专利经营公司的不断涌现。严格意义上而言,“专利经营公司”并非一个正式的学术概念,它包括如下称谓:专利控股(持有)公司(Patent Holding Company)、 非 运 营 实 体 (Nonpracticing Entities,简称为NPE)、专利授权和执行公司(Patent Licensing and Executing Company,简称PLEC)、专利许可公司、专利流氓(Patent Trolls)等等。这类公司并不从事实际产品的生产制造,而是将专利权经营作为公司的总体商业战略,在创新价值链中选择自己所专注的某些环节,并将“汇集分散专利集中管理以获取竞争收益”确定为自己的战略目标,它们在专利交易市场成功创造出各种崭新的商业运营模式。其基本的运作模式包括以下两种。

2.1 进攻型专利集聚模式

进攻型专利集聚(Offensive Patent Aggregation)一般是指积极购买专利构建专利资产池,一旦发现有其他公司使用了在这些专利权保护范围之内的发明创造时,就对其提起诉讼或者以诉讼威胁的方式来主张权利,并且通过将专利权授权许可给这些自营公司以收取授权费用及权利金。由于这类公司常以诉讼或者诉讼威胁的方式开展业务,因此落下了“好讼”的恶名,产业界通常称之为“专利流氓”,用以形容那些奔忙于提起专利诉讼的专利经营公司。一些高科技公司为了打击竞争对手,通常还会设立“空壳公司”来实施进攻型专利集聚战略。专利流氓的商业模式如图1所示。

目前,学者们对专利流氓的界定尚未达成一致,但这类公司一般具有以下特点:①通常从破产的公司购买专利,然后起诉另一家公司的产品侵犯了他们所购买的这件专利的专利权;②自身不从事任何实际产品的生产,也没有自己实施专利的意图;③专利已经被实施,但是他们自己没有制造该项专利或研发该项专利的记录,或者只是忙于将这些专利授权给其他公司;④起诉大肥羊公司。根据Patent Freedom数据库统计,在1998—2008年的10年间,专利流氓提起的专利诉讼占全部专利诉讼案件的比例已经从2.0%攀升至17%左右[12]。不难看出,以专利流氓为典型代表的非运营实体在诉讼活动日益显现,这就可能会给生产性公司的技术创新活动造成极大的威胁。为了更好地应对和化解这种外部风险,各种不同类型的防御型专利集聚就应运而生了。

2.2 防御性专利集聚模式

防御型专利集聚(Defensive Patent Aggregation)是指通过购买大量的专利来构筑安全防线,并且集中授权给联盟内的成员使用,从而避免企业可能面临的高额诉讼以及专利使用费。防御型专利集聚的典型例子即为美国高智发明公司(Intellectual Ventures,简称IV),它最初正是为了防范专利流氓的威胁推出“专利防御基金”(Patent Defense Fund),后来又发展为三种不同的发明投资基金,即 “发明科学基金”(Intellectual Science Fund)、 “ 发 明 投 资 基 金 ” (Intellectual Investment Fund)以及“发明开发基金”(Intellectual Development Fund)。目前,高智公司已成长为全球最大的专业性发明投资公司,公司募集到的投资基金总额约50亿美元,同时管理着超过3万项的知识产权资产。2008年,另外两家防御性专利集聚组织——“安全信托联盟”(Allied Security Trust,简称 AST)、“合理专利交易公司”(Rational Patent Exchange,简称RPX)也宣告成立。RPX大量购买专利以确保其成员不受专利流氓的骚扰,并将收集到的专利全部授权给成员并收取年度使用费,目前已经拥有57名会员。与RPX不同的是,AST购买专利的目的是授权给会员使用(非专属授权)以预防专利侵权诉讼,并且在经过一段期间后将授权后的专利再在市场上重新出售,而自己本身并不负责维护专利。这种战略模式相当于建立了一种共同防御的保险机制,因此,被称之为“购买—销售”(Catch and Release)模式。但产业界同时也表示担忧,认为防御型专利集聚与专利流氓不过是硬币的两面,一旦这些公司获得足够强大的专利资产,它们同样也可能像专利流氓一样来抑制创新,唯一不同的就是后者不通过诉讼来主张权利。

2.3 战略模式的分析框架

通过上述两种类型的分析不难看出,运用传统的专利战略理论难以有效解释专利经营公司的战略运营模式。基于此,我们将这种新的战略类型解释为“专利集中战略”,并对其含义做出明确界定:“选择一个特定的并具有竞争优势的细分技术领域,尽可能地将该技术领域的专利集中以获得收益的一种市场行为。”它通常包括“选择”与“集中”两个阶段。“选择”是指从众多的技术领域中,选择适合专业分工管理的专利或专利组合。“集中”则是通过合同、收购、信托等方式将特定领域分散在各个专利权人手中的专利汇集起来,集中进行管理[13]。从某种意义上而言,专利集中战略是传统的企业竞争战略(聚焦战略)在专利领域的深化与发展,同时也是新兴企业在开放式创新和专业化分工背景下的一种必然选择。与传统的专利战略理论相比,专利集中战略具有自身的独特性,两者的差异如表1所示。

3 专利集中战略的产生动因

3.1 基于开放式创新的解释

开放式创新的核心理念旨在强调企业要把内部研发与外部创新有效结合,这一方面极大地提升了专利资产的市场价值和流动性,但同时也导致了专利流氓在专利丛林中“敲竹杠”(Hold-up Problem)等问题的产生。专利池曾经被视为是克服“专利丛林”的一种有效方法,但由于池内合作谈判和协调实施的成本过高,各方在博弈过程中容易产生“囚徒困境”。因此,如何从分散的专利权人那里有效率地获取互补性专利(Complementary Patent),是企业在从事复杂产品系统研发时所面临的一个突出难题。特别是在开放式创新的条件下,企业的竞争优势通常来源于高效地使用别人的发明创造。只有在有一种切实可行的商业模式能够成功地把创新商业化的情况下,创新的价值才能得以体现[14]。这种开放式创新模式改变了技术创新的生态系统,它要求企业在创新理念上完成如下转变:一是从“专利产品”到“专利经营”的转变,在专利管理工作进一步转换思路,充分认识专利经营在生产价值链中的重要地位,并积极开展专利布局和战略规划。二是从“专利一体化”到“专利许可”的转变,企业应该根据自身条件,在缺乏互补性资产的情况下放弃“专利一体化”模式,从而选择“专利许可”战略。三是从“分散管理”向“集中管理”的转变,为了快速有效并低成本地获取互补性专利,企业需要将具有互补性专利集中管理与使用,通过构建专利组合从而获得市场竞争优势。伴随着这种创新理念的转变,新兴企业逐渐将专利权经营作为主营业务,并设计了各种不同的商业运作模式,这也预示着专利集中战略的出现成为一种必然趋势。

3.2 基于专业化分工的解释

开放式创新在促进专利交易的同时,也加速了创新专业化分工。具体就知识产权经营而言,专利资产作为企业战略决策工具的重要地位日益凸显,专利管理流程也在逐步细化。伴随着创新价值链不断拉长、细分和开放,各环节之间的利益联动关系也更加密切。在创新专业化分工的影响下,企业将主营业务集中于专利权经营就成为一种可能。近年来,一些国外专利经营公司开始从创新价值链中选择自己所专注的某些环节,并将“汇集分散专利集中管理以获取收益”确定为自身的战略目标,它们在专利交易市场成功创造出各种崭新的商业运营模式。例如,美国高智发明公司正是基于专业化分工理念来从事自己的发明开发活动,它始终将发明视为是商业价值链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并坚信只要自己专注于发明环节就一定能比其他非专业公司做得更好。除自身研发外,高智发明还在全球范围内扩展了自己的外部发明网络,主要包括专利购买和创意开发。正如高智发明的CEO米沃尔德所言:“公司在过去10年来取得的事业成功使我坚信,如同软件一样,在提供资金和促使发明创造转化为货币价值的强大的资本市场的支持下,发明创造产业如果能脱离制造业获得自身发展,将能更好地运行。[15]”在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下,创新专业化分工还在全球范围内得以进一步扩展。随着跨国公司研究开发的国际化发展,使得它必须进行“世界性技术管理”以协调“各研究机构之间在研究和开发目标、项目及课题方面进行分工,使各附属机构的研究开发能力得到充分发挥。”进而,跨国公司必然要求对“专利进行国际性的集中管理”[16]。

3.3 基于专利价值论的解释

传统理论认为专利价值是可以预见的,通常将专利视为市场进入壁垒或者自由生产的法律保障。伴随着专利资产流动性的增强和交易市场的完善,企业对专利价值的认识也在日益深化。专利价值的实现方式不再局限于传统意义的技术商品化流程,而是进一步拓展到作价投资、标准联盟、授权转让、侵权诉讼、资产证券化等多种利用途径,专利资产的收益能力现已成为企业利用全部资源寻求收益最大化的一种有效途径。以朗科公司为例,传统产品销售业务仍然构成公司收入的主要来源,但随着公司收入结构的多元化,产品销售收入占公司收入的比例下降,专利授权许可收入占公司收入的比例逐步上升。从国际市场来看,“正是由于知识产权在产业中的力量不断加强,欧美各大公司的专利许可收入不断上升,1980年全球市场专利许可的收入还只有30亿美元,而到2005年,这个数字已经增长到1400亿美元。[17]”特别是在开放式创新的环境下,专利更是成为公司之间取代现金的筹码。专利许可收益的大幅增加对公司战略的选择产生了极为重要的影响,其中最直接的效应就是西方专利行业迎来了一批以专利权集中经营为主要业务的非运营实体(NPE)的快速崛起。正是意识到专利交易市场是一个充满无限商机的新兴市场,一些法律工作者、投资人员和企业高管纷纷成立专利经营公司,向外界购置发明、专利或接受权利人委托,进而组建进攻型或者防御型的专利集聚。这些类型的专利经营公司并不从事任何实际产品的生产,而是集中于专利权经营的环节,从而在最大程度上释放出知识经济的巨大潜能。

4 专利集中战略的演化特质

如前所述,专利集中战略是新兴专利交易市场发展演变的一种必然选择。通过考察国外公司专利经营的商业模式与成功经验,我们可以从竞争态势、组织结构和经营模式三个层面对专利集中战略的演化特质做出如下归纳。

4.1 从单项专利到专利组合

从早期的专利竞争态势来看,主要体现为单项专利之间的竞争。但是过分依赖于单项专利的竞争模式,可能会使企业发展存在着极大的不确定性风险。一般而言,预测某项创新将会获得成功充满着风险,而降低这种风险的唯一办法就是在广阔的范围内开展创新。特别是伴随着技术发展、知识积累及人们认识的深入,发明创造活动将向更深更广的领域拓展,发明成果也更加多样和复杂。基于此,为了弥补单个专利专有权有限性的缺陷,应对“专利丛林”问题,避免侵权诉讼,确保专利设计自由,越来越多的企业将目光关注的焦点从单个专利转移到专利组合上[18]。与股票投资组合追求多元化有所不同的是,专利组合强调建立不同专利之间的关联性。因此,它所带来的竞争优势是单项专利所无法比拟的,这种竞争优势主要包括规模特性和多样化特性两个方面。实际上,对专利组合的高度重视反映了当今专利世界正经历一个重要的转变,即以单个专利竞赛为特征的战术竞争转向以专利组合为特征的战略竞争。[19]”Wagner通过系统的研究后认为,以单项专利为主导的时代已经过去,在新的专利世界中整体(专利组合)的价值将远远大于局部(单项专利)价值之和,不断扩张的专利申请活动正是企业普遍实施专利组合战略的必然结果[20]。现代企业间之的专利竞争已经从传统的自然竞争升级到战略竞争,这也促使企业将关注的焦点从单个专利转移到专利群上,并且积极部署实施专利组合战略,这一阶段主要限于企业内部的专利权集中。

4.2 从单个企业到专利联盟

专利联盟的集中授权许可不再是一种简单的数量汇集,它更多地体现为企业所采取的一种战略联合行为。专利联盟的形成可以用“囚徒困境”理论来加以解释:在静态博弈中,成员都有动机背离合作充当池外授权人,从而导致专利池难以形成。除非在动态重复博弈中出现可置信的严厉惩罚,如面临残酷的技术标准竞争或反垄断诉讼的威胁,专利权人才可能达成合作而组建专利池[21]。由于社会分工越来越细,产业价值链不断延伸,上下游企业间的技术关联度也越来越高。如果不成立专利联盟而由企业自己进行专利许可,其交易成本将十分惊人,而专利联盟的一站式许可方式无疑是一种更为高效的选择。目前,国外企业的战略运用不仅得心应手,而且其实施主体已经由单个企业发展成为了专利联盟的形式。从企业战略的视角来看,其知识产权竞争无疑已经达到了一个较高级的层次[22]。许多跨国公司争相通过组建专利联盟的方式,进而制定包含着各自专利技术的行业标准,收取可观的专利使用费,并且借此构筑技术壁垒并控制相关产业的市场格局。2007年4月,国内十家彩电企业共同投资组建了“中彩联公司”,负责组织相关人员就ATSC专利问题和国外公司进行谈判,随后,中彩联的“专利联盟”也开始正式运营。但这种组织还有别于真正的专利联盟,目前尚处于尝试和探索阶段。专利联盟的授权许可模式,揭示了专利权集中的组织结构已经突破了企业的内部边界,并且开始强调企业之间的组织协同和资源互补。

4.3 从专利产品到专利经营

企业传统经营模式遵循的是“一体化”,即包含从基础研究到产品营销、赚取利润的全部环节。由于整个流程存在着投入大、多风险等不确定性因素,大量创新成果最终难以跨越“死亡之谷”。此外,传统专利战略理论强调专利在商品化后才能创造价值,而在开放式创新条件下则可以直接利用专利制度所赋予的独占排他权去创造价值。因此,有学者指出我国企业需要跨越知识产权的发展模式,从知识产权保护的传统观念转向知识产权经营的现代理念;从知识产权的侵权防御阶段提升到知识产权的战略规划层次;将知识产权从法律资产的桎梏中释放出商业资产的活力,进而发展到策略资产的境界[23]。目前,专利经营公司已成为专利权集中管理的一种主要形式,其运营特征包括:首先,它们并不从事传统意义的专利产品生产制造,因此,可以充分发挥自己在发明价值链中的比较优势,将资源聚焦于某些细分的价值链环节;其次,公司的主营业务就是专利权的经营管理,围绕它设计出适合自身发展的商业模式从而实现专利的增值;其三,从专利经营的成本收益来看,与传统的产品投入和产出关系相比,该类经营公司的收益往往具有不确定性,一般需要通过构建专利组合来分散经营风险;最后,专利经营公司在业务开展过程中经常以控股 (或空壳)公司(ShellCompany)和保密协定为掩护,其战略行为往往令竞争对手防不胜防。专利经营公司这种全新的汇集和管理专利经营的模式,无疑改变了传统专利联盟的合同治理结构。

5 结论与建议

5.1 研究结论

本研究在回顾专利战略的研究文献基础上,从战略层次、是否希望一体化、专利管理模式、与专利权人关系、以及盈利模式5个层面总结了传统专利战略理论研究的主要特征。近年来,国外专利经营公司纷纷采取进攻型或者防御型专利集聚模式,这绝非一种偶然的现象,而传统的专利战略理论对此难以做出有效的解释。因此,我们提出了“专利集中战略”的分析框架,并将它界定为“选择一个特定的并具有竞争优势的细分技术领域,尽可能地将该技术领域的专利集中以获得收益的一种市场行为”。与传统专利战略的最大区别在于,专利集中战略可以独立成为企业的总体商业战略,而不仅仅是企业整体商业战略的一部分。

专利集中战略的产生动因,存在着多个维度的理论解释:主要包括开放式创新理论、创新的专业化分工理论以及专利价值论。专利集中战略的演化特质主要体现在3个方面:①竞争态势从追求单项专利的效用发展到寻求专利组合的整体竞争优势;②组织结构从企业内部的专利权集中成长为专利联盟的集中授权模式;③经营模式从专利产品“一体化”流程提升到专利资产经营的新境界。面对这种全新的专利战略类型,我国企业不应消极、被动地接受,而应积极地转变观念促进专利交易,尝试专利资产的集中管理,引导企业实施专利集中战略,并及时出台应对专利集中战略风险的政策措施。

5.2 政策建议

(1)借鉴专利集中战略,探索组建专利经营公司。这不仅可以提高专利资产的管理效率,同时还可以有效规避专利流氓的侵扰。2010年10月,韩国宣布成立知识产权管理公司“Intellectual Discovery”,政府和民间企业共同向该公司投入5000亿韩元作为发展资金,目的是购买到必需的专利、创意和技术以提高韩国企业与国家的竞争力。日本政府和著名企业联合投资的“产业创新机构”也宣布,将于2010年秋设立专用于生化医药的知识财产基金,首期投入6亿日元,未来3年内总投资额将达10亿日元。具体就我国而言,政府宜通过政策激励和市场竞争相结合的方式,引导民间资本成立类似于高智发明的专利经营投资公司,对某些特定技术领域的专利实施专利集中战略。例如,有条件的私营部门可以在政府的倡导下共同成立专利经营公司,政府则通过税收、金融等优惠政策来进行激励和引导,同时不断拓宽风险资本与创意研发的联姻渠道。

(2)多管齐下,应对专利集中战略的风险。国外公司专利集中战略的运营模式,一方面可以增强市场竞争优势,但同时对发展中国家的自主创新存在着极大威胁,我国应注意加强对专利集中战略运营的风险防范。首先,国内高校在与外国公司开展专利合作时,要注意保留自己未来实施的权利;对于政府投资(例如课题基金项目)形成的知识产权,还要在合同中约定国家保留转化使用的权利。其次,政府要从国家经济技术安全的高度重视战略风险的预防措施,尽快规范国内高校与外国专利经营公司之间的转让、许可等交易行为,进一步完善重大技术、知识产权对外许可的审查和登记制度,加强对专利集中的反垄断审查,并尽早建立大规模专利收购或者许可的严格审查机制[24]。最后,企业在对外贸易过程中要严密注意“专利流氓”的战略动向,联合组建防御性专利集聚机构来应对潜在的诉讼风险。

[1]Samuel Rabino,Elizaberth Enayudi.Intellectual property:the double edged sword [J].Long Range Planning,1995,28(5):22-31.

[2]Kevin G.Rivette,David Kline.Rembrandts in the Attic:Unlocking the Hidden Value of Patents [M].Boston:Harvard Business School Press,2000:9.

[3]Holger Kollmer,Michael Dowling.Licensing as a commercialization strategy for new technology-based firms[J].Research Policy,2004,(33):1141-1151.

[4]Stuart Macdonald.When means become ends:considering the impact of patent strategy on innovation [J].Information Economics and Policy,2004,(16):135-158.

[5]Rosemarie H.Ziedonis.Don’t fence me in:Fragmented markets for technology and the patent acquisition strategies of firms[J].Management Science,2004.

[6]Stephen Geary,Peter Bawden.From Innovation to Commercialization[J].Intellectual Asset Management,2007,(2):14-18.

[7]王文江.专利战略与技术竞争[J].企业管理,1986,(6):31-32.

[8]戚昌文,邵洋.市场竞争与专利战略[M].武汉: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1995.

[9]冯晓青.企业专利战略若干问题研究[J].南京社会科学,2001,(1):53-58.

[10]任声策,安艳,宣国良.公司专利战略的 PLL 框架模型[J].研究与发展管理,2007,(10):73.

[11]朱国军,徐永其,张宏远.企业专利运营管理内涵及职能模块研究[J].中国科技论坛,2010,(8):81.

[12]Andrei Hagiu,David Yoffie,Alison Berkley Wagonfeld.Intellectual Ventures [R].Harvard Business School Strategy Unit:Working Paper Series,2009-09-14.

[13]袁晓东,孟奇勋.开放式创新条件下的专利集中战略研究[J].科研管理,2010,31(5):158.

[14]Henry Chesbrough.Open Innovation:The New Imperative for Creating and Profiting from Technology [M].Boston:Harvard Business School Press,2003.

[15]Nathan Myhrvold.Funding Eureka[J].Harvard Business Review,2010,88(3):1-10.

[16]张志成.跨国公司知识产权战略与评析[J].北大知识产权评论,2004,(6):61-66.

[17]顾建兵.专利许可收入不断上升 飞利浦专利的中国对策[N].21世纪经济报道,2006-12-25.

[18]刘林青.专利竞争优势的理论探源[J].中国工业经济,2005,(11):92.

[19]Bronwyn H.Hall,Rosemarie Ham Ziedonis.The Patent Paradox Revisited:An Empirical Study of Patenting in the Semiconductor Industry 1979-1995[J].RAND Journal of Economics,2001,(1).

[20]刘林青.专利丛林、专利组合和专利联盟——从专利战略到专利群战略[J].研究与发展管理,2006,(8).

[21]詹映,朱雪忠,长平彰夫.专利池的形成之困:基于博弈分析的一种新解释[J].中国软科学,2009,(11):42.

[22]李玉剑,宣国良.专利联盟:战略联盟研究的新领域[J].中国工业经济,2004,(2):48.

[23]袁真富.企业知识产权的发展模式——从保护到经营之知识产权观念的改造[J].知识产权,2006,(4):34.

[24]刘彬,粟源.Intellectual Ventures是机会还是威胁[J].中国科技产业,2009,(5):58-60.

(责任编辑 胡琼静)

Patent Aggregation Strategy:A new strategic type

Yuan Xiaodong,Meng Qixun
(School of Management,Huazh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Wuhan 430074,China)

It is hard for traditional patent strategy theory to explain why the emerging strategy model appears in the patent exchange market.After analyzing the offensive aggregation and defensive aggregation strategy taken by foreign patent holding companies,the author put forward the conception of patent aggregation strategy and defined it.Patent aggregation strategy is the inevitable choice of the combined action of open innovation and specialization,which shows the process in which the companies gradually recognize the value of patent.The main characteristics of its evolution are:from individual patents to patent portfolio;from a single company to a patent pool,and from patent production to patent business.Confronted both the opportunities and risks brought by patent aggregation strategy,the government has to make effective decision at the policy level in China.

open innovation;specialty division;patent holding company;patent aggregation strategy;patent portfolio

F270

A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70633003)。

2010-10-09

袁晓东(1973-),男,湖北襄樊人,管理学博士,华中科技大学管理学院副教授,博士生副导师;研究方向:技术创新与知识产权管理。

猜你喜欢

专利知识产权经营
专利
园林一角与位置经营
Mesenchymal stromal cells as potential immunomodulatory players in 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 induced by SARS-CoV-2 infection
这样经营让人羡慕的婚姻
专利文摘
重庆五大举措打造知识产权强市
变争夺战为经营战
关于知识产权损害赔偿的几点思考
“特许经营”将走向何方?
知识产权侵权归责原则之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