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走近椰岛

2011-09-29周铁株

椰城 2011年2期
关键词:椰树苗家农场

□周铁株

走近椰岛

□周铁株

轻柔的、潮湿的、带碘味的海风,在纵横交错的马路浪子似的游来荡去,风姿绰约的椰树,在道旁撑起华盖满目阴翳,此刻正在海风的吹拂下任性地张狂,沙沙沙的细语应和着海韵的悠扬。

椰风海韵的意境,使我联想到不久前在大西北的千里长行。干燥得能点得着火的空气,尖利呼啸的大漠风,以及“黄沙碛里本无春”的苍凉,令人目骇神摇,与烟水云岚的椰岛悬同霄壤,不晓得是造物主的不公,还是山川形胜喜各极端?因此不由得使人感叹“哀吾生之须臾,羡宇宙之无穷”了。

不过,在走近椰岛之前,海南给我的印象并不美妙。听人说,海南岛是蛮烟瘴雨之地,原始、落后,土著人远未开化。后来海南办中国最大的经济特区,又有“十万人才下海南”之说,仿佛南国宝岛一夜之间黄金遍地。有道是“一处不到一处迷”,虚实莫辨的传闻,催动我悠然神往亲临解悟。

随当地旅行团作环岛游,真切感受到的一切,却难以印证蛮荒落后的传闻。

首府海口这个现代化的大都市自不待言,琼山、琼海、万宁、陵水、通什、屯昌也决不比大陆沿海的县市差,三亚更是闻名遐迩的旅游度假圣地。由于海南岛是海防前哨,并不着意发展工业,而海洋捕捞业、种植业和旅游业倒成了支柱产业,因为环境未受污染,再加上洁白的沙滩、湛蓝的海水、充足的阳光和独特的民族风情,吸引着游腻了杭州西湖和桂林山水的游客尤如侯鸟南飞纷纷踏浪而来,我所在的旅行团成员大多数来自上海、河南、甘肃、青海、黑龙江,而且出手阔绰,似是为一睹海南芳容在所不惜,而我这个独一无二的“老广”反而显得寒伧难耐。由此看来,椰岛已成为国际旅游热线,难怪近千年前苏轼有诗云:“九死南荒吾不恨,兹游奇绝冠平生。”

阳光雨露的充沛,椰岛无处不是丰润葱郁,椰树自然成了主角。椰树不仅是宝岛的特有标识,是海南人的骄傲,而且一年四季都可收获,树上的椰果有大有小,挨挨挤挤抱作一团,是名实相符的“公孙果”,同时又具有一种特有的灵气,我曾对海口市马路两旁的椰树观察守望,担心椰果不知什么时候会掉下来,人来车往总被砸个正着,但当地人说,从未见过椰果砸着人,都是在没有人的时候才往下掉。那就奇了,莫非椰果也长了眼睛,抑或有神灵启示?在万宁市的东山岭景区,我一杯又一杯地品尝着现榨椰子汁的香腻润滑,在其他地方凡有椰果卖的摊档,我总会买上一个,看小贩利索地一砍刀把椰壳削出个小口,接过椰果鲸吸豪饮把椰水一喝而尽,还不忘把白白嫩嫩的椰肉挖吃干净,然后咂着嘴腆着肚子选购一两件椰雕工艺品。

如果说椰岛有海风润物花开四季,是大自然的厚赠,那么,高速公路的建成,旅游区和度假区的星罗棋布,则是建省办特区以后的祥瑞之象了。

大江南北我几乎走了个遍,但从未见过有如海南一样密集的度假区,在青翠的山麓,在凉风习习的海滨,无不布满大片大片的别墅群。当导游小姐宣布夜宿兴隆农场,我内心直嘀咕,住农场,莫非是让游客在渔村樵舍领略荒疏之美吧!其实不然,这个全国最大的华侨农场据说有16万亩,其中12万亩种植橡胶、咖啡等热带经济作物,余下的4万亩兴建了度假酒店群,规模之大已形成旅游度假城的格局,区内荟萃着各种风格的建筑群,洋溢着欧陆情调,徜徉其间恍如置身童话世界。我们入住的绿都假日酒店,是一座座分散性的小别墅,周围花木环绕,时正深秋却未染一点秋意,叫不上名字的热带植物向游客展露出万种风情,或含苞吐萼,或嫣红照眼,我下榻的“柴扉院”背后就有一池睡莲,灿然开放着红的白的花。饭后在游泳池玩够了,再泡上个温泉浴,浑身通泰舒坦地躺在床上,耳听着窗外凤尾森森龙吟细细,不觉酣然进入了梦乡。

这就是90年代国营农场的经济结构么?是否能成为其他农场借鉴的一个模式?在椰岛,花样翻新搞活经济的又何止一个农场,黎苗风情旅游村寨就是一例。

海南是一个多民族的聚居地,黎、苗族人口众多,至今仍保留着许多质朴淳厚的民风民俗和生活习惯,其筒裙、船形屋、山兰米竹筒饭、民族舞蹈,都有着独特的旅游观光价值。从保亭县至通什市一带约十多公里路段的两侧,就有十几处黎苗风情旅游村寨,形成了颇具规模的民族歌舞长廊,这是依靠全社会共办大旅游的新景象。

我们首先游览的是一座名为“篱笆庄园”的苗寨,观看完苗族歌舞,见一家竹楼里有苗家人娶新娘的习俗表演,门口上方挂一个用纸板剪成的牛头,仅有的一条单联是“有心无心情来定”,进门时先喝一小杯酒,但见竹楼里悬挂着五彩灯珠,后墙布帐贴大红喜字,四周张贴有“合家欢乐”、“我家交好运”和“春”等年画,游客充当新郎穿上结婚礼服斜挂红花,与苗家小妹共结“连理”。一声锣响后,程序是一拜天地二拜祖先和夫妻互拜,抱起新娘摸绣球、碰蛋、吃糖、过独木桥、喝交颈酒(唱:喝过交颈酒,活到九十九。)吻新娘脸颊、背新娘进洞房(不兴闹洞房)。参与表演的是一群活泼可爱的苗家小妹,她们表演完后都围着我叽叽喳喳问这问那,跟我学粤语,然后在门外列队夹道欢送,还不忘调皮地在我耳朵拧一把。哎哟哟!莫拧了,我怎会忘记呢?那些多情的苗家小妹!

一个远离大陆孤悬南海的椰岛,一个长夏无冬步移景换的美丽宝岛,封闭落后不应该是命定的归宿,改革开放的春风使天之涯海之角发生了地覆天翻的变化。走近椰岛!也只有走近椰岛才体察到海南人在不断更新观念,在商品经济的大海中弄潮,一个新的海南决非心造的幻影。此刻我才真正理解,为什么天涯海角的“南天一柱”有如此强烈的视角冲击力,为什么亚龙湾的图腾柱如此富于阳刚之气……

问水一方,大海湛蓝悠远;听海涛荡石,一如法国作曲家德彪西的交响诗《大海》的音色与力度,即便是“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的八百里洞庭也难以比肩。烈风雷雨锻造了海南人敢说敢干的率真性格,而且正以大海一般的襟怀接纳着八面来风、四方宾客。

走近椰岛!

猜你喜欢

椰树苗家农场
农场假期
如此招聘“创新”涉嫌违法
苗家歇饮
快乐农场
农场
苗家小阿妹
摘香蕉
椰树牌椰汁新包装
醉了雷山(敬酒歌)
夏天明美术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