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战略转变和工作重心转移,推动行业由大变强——记中国机床工具工业协会第六届五次常务理事(扩大)会议
2011-09-28Reporter汪艺WANGYi
本刊记者/Reporter 汪艺/WANG Yi
在全行业积极落实“十二五”发展规划重点任务的形势下,中国机床工具工业协会第六届五次常务理事(扩大)会议于2011年10月20日在北京成功召开。来自全国各地的协会轮值理事长、副理事长、副理事长单位代表、常务理事单位代表、特邀代表及媒体等共180多人出席会议。会议分别由当值理事长龙兴元和轮值理事长黄照主持。
为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加快经济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战略部署和《机床工具行业“十二五”发展规划》,本次会议确定的主题是:实施战略转变和工作重心转移,推动行业由大变强。
政府主管部门和协会领导讲话
加快战略转型,大力促进机床工具行业由大变强——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司张相木司长
我认为这次会议的主题非常好。既符合国家“十二五”规划的要求,也符合机床工具行业的实际。“十二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也是装备制造业加快转型升级,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的攻坚时期。综合判断国际、国内的形势,各种有利的、不利的因素都交织在一起,我国装备制造业仍然处于大有作为的战略机遇期。既面临难得的历史机遇,也面对诸多风险和挑战。
在“十二五”和今后的时期,推动装备制造业科学发展,必须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型升级为主线,以全面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为根本任务。
在这样的指导思想下,我国装备制造业在“十二五”和今后一个时期发展的一些目标趋向:(1)发展的质量和效益要稳步提高;(2)自主创新能力必须要有显著的提高;(3)产业结构要优化升级;(4)发展的协调性要显著增强。
根据这样的目标趋向和发展指导思想,“十二五”装备制造业重点的任务有以下几个方面:(1)大力推进科技创新,增强自主创新能力;(2)加快重点产业优化升级;(3)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4)推进基础零部件、基础技术和基础工艺发展,增强产业发展的协调性;(5)发展装备工业现代制造服务业;(6)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的深度融合。
对于整个机床工具行业,“十二五”和今后的一段时期应该怎么发展?我认为:(1)机床工具行业在过去的这些年的发展,取得了非常大的成就,行业下一步要转型升级,我认为机床工具行业的战略转变对整个装备制造业转型升级有一个很大的支撑作用,希望机床工具行业在这个方面能够率先走出来,这是一个长期而艰难的过程,全行业要有清醒的认识,坚定信心不断努力。(2)要利用好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这并不是所有行业都有的,希望全行业借这个机会,把核心竞争力提上去,在做强方面为装备制造业做出表率。每一个企业在争取专项课题的过程中,应深入考虑如何能结合自身的发展优势,这样才有利于加快我们的产业发展。(3)要坚持以企业为主,用户参与,突出企业的创新主体地位,促进科研成果的转化。(4)要切实加强人才培养,要加快实现由生产主导型人才结构向创新主导型的转变。进一步强化人才与知识产权在专项实施中的战略地位,加速产业关键共性技术方面的研究,从而为实现数控机床基础制造装备的产业结构调整提供更大的支撑。(5)机床工具工业协会要积极协助做好专项的实施工作,同时还要建立和完善行业的准入标准,规范企业竞争行为,培养支撑行业发展的人才队伍。
装备工业司将一如既往地关注和支持机床工具行业的发展,让我们共同努力,一起推进机床工具行业实施战略转变,使机床工具行业能够由大变强。
产业结构升级的政策思路——原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陈清泰主任
机床协会提出的《机床工具行业“十二五”期间工作要点》是在“十二五”攻坚时期机床工具行业的重要指导意见。“十二五”规划的主线是转变发展方式。其中以科技进步和自主创新为支撑的产业结构升级是一出“重头戏”。机床行业把“十二五”规划的要点放到转方式、调结构,实现“由大变强”,切中要害。
目前我们拥有综合国力增强、科技水平明显提高、企业经济技术实力增强、企业家队伍逐渐成熟、巨大并多样化的市场需求、国民教育程度提高及产业工人培训程度和整体素质提升等优势。相应地,我国产业的比较优势已经由低成本一般制造,转化为低成本研发和低成本复杂制造的综合优势。
产业跟踪在特定的历史阶段有着提供学习过程,为技术跨越创造条件的意义,但由此导致的“依附性”决定了,如果不能实现跨越,将永远不能自立、并成为领先者。
如果说制造业是工业化的引擎,那么装备制造业就是制造业的根基。没有强大的装备制造业支持的制造业是无根工业。中国工业化,谁来装备中国?这是一个沉重的话题,也是提高国际竞争力的一个难题。国家实施“重大专项”,目的就是力图突破核心技术,提高自我装备能力。这是振兴中国装备制造业的一项战略措施。
受体制和发展阶段的影响,中国企业历来重硬件、轻软件;重生产能力投资、轻创新能力建设,不少企业陷入了规模扩张的“陷阱”。造成的结果是企业的“大而不强”。实际上,厂区的大小、生产能力的多少只是企业规模的一部分,往往还不是最重要的部分。其他还包括技术创新能力、营销能力、品牌影响力、管理能力、融资能力、系统集成能力以及公司治理等软实力。经验表明,没有技术能力和品牌影响力支持的庞大生产能力,是建立在沙滩上的楼阁,规模越大,风险越大。中国企业必须改变一门心思扩大生产规模的发展方式,加快补上软实力这一课。
到2020年或更长时期,是中国工业化、城市化和信息化发展的重要时期。快速的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巨大的市场机会和工程实践机会。但是在经济全球化的形势下,全球各大装备制造企业都虎视眈眈地盯住这块蛋糕,特别是高层次的需求。中国的装备制造企业能在多大程度上分享这一市场,还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关键要靠企业,特别是骨干企业,对大势的理解和判断,以及正确的决策。对技术装备如此大规模的需求,是不会永远继续下去的。机遇比金钱更可贵。
机会已经来临,未来几年中国应当出现一批机床行业的华为。谁能脱颖而出成为机床行业的华为,只能由市场做出评价。
实施战略转变,为推动行业由大变强而努力奋斗——中国机床工具工业协会吴柏林常务副理事长
“十一五”期间的发展成就是巨大的,但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问题:(1)技术进步相对滞后,前十年行业快速发展的主要拉动因素,是持续强劲的国内市场需求、企业体制机制变革激发的发展动力,和国家产业政策的有力支持。核心制造领域的关键设备主要依赖进口,中高档数控系统和主要功能部件对进口的依赖程度更高。(2)发展方式偏重于规模扩张。由于市场需求的强劲和考核上的规模导向,行业企业在“十一五”期间普遍扩大了产能。产品大型、重型化,品种多样化,规格齐全化的现象十分普遍。有些生产小型通用机床的企业也纷纷上马大型落地镗铣床、龙门加工中心等大型、重型机床。在规模扩张中,企业的生产条件和工艺水平确有不同程度的改善,但产品技术升级并不显著。产品结构的雷同化、低档大型和重型机床产能过剩等问题相当严重。因此,就行业总体来看,我们仍然没有根本摆脱以规模扩张为主要特征的发展模式。我们的产业规模虽然很大,但产品结构水平偏低,仍然处于全球产业链的中低端。
综合分析行业现阶段基本特征、主要矛盾和近期国内市场的显著变化,我们不难判断,机床工具行业正处于实现重大战略转变的关键转折期。
《机床工具行业“十二五”期间工作要点(试行)》(以下简称工作要点)提出了十二五”期间行业由大变强的3大标志性阶段目标:(1)在为重点行业核心制造领域提供装备和服务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2)中高档数控机床国内市场占有率显著提高,中高档数控系统和功能部件国内市场占有率显著提高;(3)形成若干世界知名品牌和优势企业。上述3个目标的实现,将为中国机床工具行业的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为实现“十二五”期间的3个标志性目标,机床工具行业在“十二五”期间要着力完成以下重点任务,提高以下3项能力:(1)着力提升中高档数控机床的市场竞争力;(2)着力提升中高档数控系统和功能部件的配套能力;(3)着力提升面向中高端市场的综合服务能力。
思路明确之后,关键是政府、行业企业和协会采取协同行动,加以贯彻落实。企业是构成行业的主体,同样也是贯彻落实“十二五”发展思路的主体。工作要点向行业企业提出了行动倡议,总结了协会在推动行业由大变强中可以发挥的作用,并提出了希望政府主管部门加强对行业的指导等建议。
各位常务理事、各位代表,回顾“十一五”,我们既不能妄自菲薄,也不能妄自尊大。成就空前,但离机床强国相差还远。面向“十二五”,我们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由大变强的共同目标和历史使命激励着我们继续奋勇前进。让我们携起手来,为之共同努力奋斗!
2011年1-8月份机床工具行业经济运行情况分析——中国机床工具工业协会王黎明执行副理事长兼秘书长
根据今年前8个月行业经济运行形势,要关注行业存在的问题,并要采取积极应对措施,尽快调整产品结构,着力转型升级。同时,尽管下半年行业产值增速呈缓慢下行趋势,但对全年经济预测仍持谨慎乐观态度,预计2011年行业工业总产值同比增幅将达到18%。2012年全行业将面临更大挑战,任务更加艰巨,经济运行速度将有所回落。但同时,机床工具行业技术创新和产品结构调整将有望进一步加快,产业结构将逐步升级。
会议中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司王建宇处长向代表们介绍了重大专项实施的情况和“十二五”期间将采取的新举措及着力点,鼓励企业根据国家总体要求,结合企业自身特点,积极参与并做好专项实施工作。
企业交流
在领导做完战略性讲话后,会议安排了7家企业的负责人进行了经验交流(其中济南二机床集团有限公司张志刚董事长作的是书面交流)。
技术领先 模式取胜 实现弯道超越——陕西秦川机床工具集团有限公司龙兴元董事长
秦川集团主要从事各类复杂型面加工的高端装备制造,这几年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一些自己的方法,一是持续改进,保持技术领先,二是借力提升,三是抓住核心人才,储备智力资源。
紧盯主业,持续改进是秦川集团持续了半个世纪的技术进步思路。以磨齿机为例,YK7242到YK7250以及集成了自动驱动、自动对刀、自动上下料等先进技术的YK7230,各种型号的磨齿机在技术水准上分别在各个时期保持了领先。由于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国外数控系统一直对我国实行禁运,包括现在电子传动链的数控系统还是对我国封锁,所以秦川集团一直使用自己的数控系统。
秦川公司大,产品多。齿轮磨床、螺纹磨、圆锥齿轮磨床、叶片磨床等加工对象共同之处都有复杂型面,有着共同的技术基础,形成了横跨各企业的产业链条和产业集群。我们坚持效益优先,做精做强,技术领先、模式取胜。“十二五”期间我们将采取这样的产业布局:三大产业链,一个产业群和现代制造服务业。希望建成世界水平的高端装备领域的系统集成服务商和关键功能部件的供应商,2015年收入超过200亿元人民币。
加快产业结构调整 打造世界一流公司——沈阳机床(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关锡友董事长
协会这个会议很重要,规划和研究了“十二五”期间机床行业的工作,我对“十二五”规划有3点体会:(1)目标和主题非常明确,特别是行业由大变强,这是企业竞争的需要,行业发展的需要,国家未来发展的需要。(2)重点特别突出,能够带动全局的发展,从过去的注重产品到注重市场,从注重技术到注重产业化,从注重个体到注重整个产业链的发展,对机床工具行业的全局发展起到带动作用。(3)瞄准了我国装备业的4大核心领域,以振兴行业的发展。
2011年下半年中国市场乃至全球市场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基于对国内外总体形势的判断,沈阳机床从2010年开始进行了以产品结构调整为核心的一系列调整:(1)产品结构的调整与升级。从2010年南京展推出完全自主设计的新五类产品为标志开始了征程,一半的产能转化为生产数控机床,率先转移和淘汰了普通机床中的大部分产品。(2)结构调整推动生产方式的转变。过去企业的流程按照普通机床的流程设计,整个产业链都在企业内部。而数控机床的生产在任何一家企业都不可能实现完全的产业链。欧洲宝马公司的高层管理人员说公司的产业链几十年没有变化,同合作伙伴一起深入、协同地开发同一个产品。但目前,我们面临的整个产业链可以说是一盘散沙,主机厂经常是孤军奋战,导致企业面临的市场竞争非常残酷,我们希望探索出协同开发的战略。(3)重新规划技术体系。沈阳机床规模大,产品多,软实力不强,人才成长不够是组织培养的力度不够。今后不再重点投入厂房等硬件设施的建设,主要把投入放在人才培养上。(4)改变经营结构。从单独卖机床到提供综合解决方案和相关服务,已申请金融租赁,给客户提供金融服务。(5)通过这个产业化的过程,下决心大幅攻克核心技术。(6)通过结构调整解决营销问题。摆脱大而不强的局面,树立和打造自己的品牌。面临“十二五”,我们有很好的机遇,我个人认为,挑战更大。
提升核心技术优势 推动企业做精做强——四川普什宁江姜华总经理
一个企业特别是从事传统制造业的企业应该从分析自身特点、资源状况,特别是资源沉淀、市场环境等方面系统地思考,进行企业技术、产品等发展目标的定位。这个定位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在不同时期不同背景条件下,思路会调整,但调整是在原来的发展战略基础上延伸和扩展,即万变不离其宗。希望立竿见影、处事急功近利,心态浮躁,没有考虑到企业的成长是长跑而不是短跑,这样做不利于经营决策。回顾“十一五”,机床行业可谓是发展迅猛,但是大而不强。低档机床产品数量大,中高档机床产品和国外比还有很大差距。市场形势好的时候,什么人都敢做机床。宁江也不例外,进行了生产大机床的尝试,“十一五”期间还专门成立了大机床研究所和生产公司,生产落地镗、龙门铣等产品。结果可想而知,所幸时间不长、陷得不深。企业进行了反思,虽然付出了成本,但是“十一五”期间宁江的主流产品还是坚持了下来。在40多年的发展中,宁江一直重视产品技术的积累,有很多科研成果,为企业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十一五”发展期间产品发展从小型、精密、高效、自动化调整为精密、高效、成套、智能化,取得了显著的成果。主流产品经过了4次更新换代,产品发展方向定位的正确使宁江技术和产品发展稳步积累。“十二五”期间将继续明确的产品定位发展方向,进一步巩固优化宁江的传统产品,发展延伸宁江的优势产品,全面提升产品的可靠性。我们的体会是不能简单地跟随市场需求走,应该通过思考企业应该做什么来定位,真正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虽然很难,但这是企业良性发展所必需的。我认为“十二五”规划提出的提升数控机床占有率、创国际品牌、成为强势企业等目标是根据我国企业和市场实际情况等综合考虑制定的,是比较实事求是的发展定位,是企业规划的发展方向。
我国机床性能跟国外比有很大的差距,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我们对产品的真正内涵掌握得还比较少。形似神不似,我们做过很多比较,测试,一般我们的机床精度静态指标与国外同类产品差别不大,但是动态指标还是相差很大的。宁江的计划就是不断完善,专心专注完善技术。以技术支持产品发展,保持“专、精、特”的技术水平。用技术形成优势,在重点领域形成宁江的优势产品。应用重大专项成果在整机、三维定位精度等方面取得突破。使宁江品牌真正成为国际品牌,推动企业做精做强。
重大专项引领未来,自主创新做强做大——山东博特精工股份有限公司李保民总经理
随着行业发展,企业得到快速增长。一些体会和大家分享:
(1)专项建平台。这是很难得的机遇,可以建立自己的研发体系,培养人才并逐渐形成自己的一套机制,为专项的实施和下一步新产品的研发打下很好的基础。
(2)转变观念上档次。专项实施过程中,改变对高端产品重研发、轻使用的观念,把可靠性的验证作为首要条件,把达到客户要求作为产品出厂的条件。改变盲目重视规模不重视质量的问题。从更长远的目标看,要开发高端产品,适应主机发展需要。我们目前和主机厂的要求差距很大,我们会加大与主机厂家的沟通,从用户角度形成一个产业联盟,共同面对最终的客户。同时也希望主机厂能给我们提更多具体的要求,而不是简单的用或者不用,这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双方合作促进共同进步。
加快技术升级步伐 提升产业化技术水平——烟台环球机床附件集团有限公司张万谋董事长
烟台环球主要产品是数控转台、数控分度头、数控刀架、机械转台、万能铣头、数控机床等,产品的数控化率达70%以上,给国内100多家主机厂提供配套产品,同时部分产品出口国外。承担了5个“高档数控机床与基础制造装备”项目。
我们在“十二五”期间的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产品结构调整提升产业化水平为主线,以“专、精、特”为目标。规划目标:(1)突出重点产品,加大产品的数控化比例,往中高档发展,主导产品基本满足国内主机厂的需要,“十二五”末实现销售收入5亿元人民币;(2)依靠“04专项”实施关键技术突破,建立完善产学研联盟体系,提升关键部件加工精度,提升制造工艺和技术水平,提升检验手段和检验方法,提升产品可靠性和精度保持性。具体措施:(1)建设创新研发平台,增强创新研发能力。(2)加大科技投入,并且根据发展趋势,做好产品升级换代。(3)加强工艺研究,提高产品质量。采取一些在企业内招标等方式解决技术问题。(4)做好产品整合。我们厂由于历史问题产品种类非常多,仅数控功能部件就有几百种,制约了产业化发展,通过产品整合实现批量化生产。(5)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创造学习技术的良好氛围,让员工在自己的岗位上发挥最大的作用。(6)抓住机遇,改变营销策略,和主流企业发展战略联盟。(7)提高对主机厂和最终用户的服务意识,根据他们的需要推动技术改造和产品的研发。
在“十二五”规划和“04专项”等一系列政策的支持下,烟台环球为改变功能部件发展滞后的现状会作出积极的努力。
打造创新平台 提升数控加工水平——株洲钻石切削刀具股份有限公司王社权副总经理
公司创立于2002年,创立之初就建立了创新平台——研发中心。通过这个创新平台的研发工作,公司获得了多项专利。今后,公司还会通过强化管理体系,进一步实现公司产品的标准化、模块化,从而最终提升数控加工水平。
各个企业的特点、情况和环境不同,经营思路也不同,每个人的讲话可谓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是我们都能从中体会到他们不断进取的精神、积极思考、踏实实干的作风。企业家的讲话让与会者备受鼓舞,看到了机床行业发展的希望,他们的经验也给了每一位与会者启迪。
结语
吴柏林常务副理事长在会议总结时进一步指出,经过行业企业长期不懈的努力,机床行业已经实现了由小变大的历史性转变,现在提出由大变强的目标,适逢其时,是必然选择。企业是行业的主体,要积极主动争取,当仁不让地进入主体角色,找准定位,长期坚持,加强技术创新和人才培养机制,实现由大变强。
本次会议是进入“十二五”之后,首次召开的常务理事(扩大)会议,会议提出转变发展战略、转移工作重心、实现行业由大变强的目标,标志着行业发展进入了新的历史阶段,经过全行业“十二五”期间的共同努力,必将在由大变强的道路上迈出坚实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