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系统性风险加剧锌市将震荡偏弱

2011-09-28宋书欣

资源再生 2011年4期
关键词:产量日本

□文/宋书欣

中国国际期货有限公司

系统性风险加剧锌市将震荡偏弱

Zinc Market Prices will be to Vibration Decay

□文/宋书欣

中国国际期货有限公司

编者按:近期,国际铅锌研究小组的预测报告称,2011年全球精炼锌料将过剩20万吨,略低于2010年的26.4万吨。产量的增加主要是中国、印度和秘鲁生产能力的提高。另据国家统计局数据称,今年第一季度我国累计精炼锌产量127.5万吨,同比增长11.4%。从一侧面证实了国际铅锌小组的预测是有一定依据的。长时间的供应过剩,使得一些大宗商品贸易商对未来锌市场并不看好。本文将从系统性风险角度出发,分析未来金属锌市场的变化情况。

一、日本灾难加剧市场风险

众所周知,日元在世界货币体系中的比重较大,同时日本也是世界第二大美国国债持有国,所以其一举一动无不牵动世界经济的神经。日本首相在灾难发生后表示,日本面临二战以来最严重的危机和挑战。

由于担心日本灾后重建需要大量资金,恐日元从世界各地涌入日本导致日元汇率剧烈波动引发系统性风险,日本政府在短时间内向市场注资18万亿日元,为历史上罕见。日本央行3月17日宣布,再次向金融系统注资5万亿日元,这是日本大地震后,日本央行连续第四天宣布向金融系统注资,总规模已达51.8万亿日元。如此大量的流动性虽然能缓解其资金匮乏,但从长远看,亚洲乃至世界经济,此起彼伏的流动性注入势必引发世界流动性灾难性膨胀,最终爆发恶性通胀的风险也在加剧。

作为全球大宗商品的主要进口国,日本灾后重建的经济发展需要大量原材料,长期来看将会推升全球大宗商品价格。尽管日本东北部地区经济总量占日本GDP的8%左右,但集中了大量钢铁、汽车制造、核电工业等重点支柱产业,此次地震海啸以及核泄漏,对这些沿海产业造成大范围影响。目前市场声称“日本核危机将提振中国需求”更多的是炒作成分,事件发展离灾后重建仍有相当距离。从全球股市、汇市以及期市的表现就能看出,近期欧美主要股指均持续下挫。期货市场从收紧流动性预期中短暂复苏,因为市场预期日本核危机的爆发将使各国收紧流动性动作延后。但是,我们应该注意到,目前商品价格都处于高位,灾难对于需求的拉动一方面需要时间,另一方面,这种拉动作用也是有限的。

二、美国经济乍暖还寒

据悉,1月美国自动数据处理公司发布数据显示,国内私人部门就业人数增加18.7万,高于预期的14.8万;美国1月非农就业人数增加3.6万人,远低于预期的14.6万。其中美国1月制造业就业人数增加4.9万人,政府就业人数减少1.4万人。美国1月失业率意外大幅降至9%,创2009年4月以来最低水平。一方面美国CPI上升,缓解了美联储对于通缩的担忧;另一方面失业率和城镇失业人口的下降说明美国就业情况正在逐步好转。但美国国债规模已经接近法定上限,国债规模的进一步抬升将是必然。 在美联储定量宽松货币政策没有转向的背景下,美元依旧维持弱势格局,尽管周边欧元区和日本经济遭遇重创。因为美联储持续量化宽松措施创造出的大量美元,已经和正在流入商品市场和新兴市场,进而造成通货膨胀、汇率失衡和资产泡沫化等现象。

三、欧州债务危机再度弥漫

欧盟近期公布的先行性经济指标均超出预期,暗示未来经济的增长势头良好。欧元区2月综合采购经理人指数从1月份的57.0升至58.4,达到2006年7月以来的最高水平;欧元区2月制造业PMI从57.3升至59,则是2000年6月以来的最快速度;欧元区2月服务业PMI从55.9升至57.2,是三年半以来的最高水平。 但人们对于欧债危机的担忧仍在。穆迪下调葡萄牙信用评级,导致3月16日欧元兑美元大跌,尽管美元指数当日出现大跌。当日美元指数出现大跌主要由于日元大幅升值所致。尽管日本央行大量投放资金,但短期流动性紧缺将会促使日元大幅升值。实际上,欧债危机始终只解决了短期流动性问题,始终没有解决偿付性问题。

四、中国通胀压力大增

中国2月份通胀压力持续高企,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4.9%,生产价格指数(PPI)上涨7.2%,创下2008年10月以来的最大涨幅。中国的房地产调控依旧陷入治标不治本的境地中,虽然温总理在两会中表示,物价高涨,是可以通过控制货币供应量来应对目前的通胀。食品价格和居住价格带动的通胀仍然处于上行通道,而央行已经明确表示:利率水平应当与中长期通胀持平。此外,通胀压力在上半年明显要大于下半年,因而加息也将主要集中在上半年。再次上调准备金率不仅针对通胀,也是对冲流动性的常规操作,直接推动力是大量央票到期且因市场利率上升导致新发央票对冲成本较高。

在两会报告中,中国总理温家宝将抑制通胀列为政府的首要经济任务。目前中国政府正试图使经济增长更具可持续性、更加公平合理。日本地震、海啸和核泄漏事件发生后,就短期而言,中国加息的步伐可能延后,但由于中国通货膨胀最大的因素在国内,预计未来紧缩的货币政策不会轻易放松。

五、中东、北非局势动乱

日本作为世界第三大原油消费国,其原油几乎全部依靠进口,进口依存度达到99.7%。此次地震将影响全球石油的需求量。而中东北非的局势则影响着全球的石油供给量。两种因素叠加在一起势必会加剧原油价格的波动,从而使全球大宗商品的价格大幅波动。在目前来看,这两个因素将会是未来一段时间投资者关注的最重要因素,也是影响全球资本市场的决定性因素。

六、全球金属锌市场供求面不平衡

按照中国“十二·五”规划,到2015年,锌冶炼控制在670万吨以内,2010~2015年复合增长率不超过7.3%。从数字看,未来中国的锌产能扩张将收到限制。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010年1~12月我国的精炼锌产量为526.5万吨,较去年同期增长19.7%,其中12月份锌产量47.3万吨,同比增2.4%。1~12月份,我国的锌精矿产量为392.8万吨,同比增长20.4%,其中12月份锌精矿45.6万吨,同比减少3.2%。

图1 上期所锌库存仍在攀升

图2 LME锌库存不断攀升

图3 最近3年我国精炼锌产量

2010年我国进口精锌32.3万吨,比上年下滑52%%;进口锌精矿324万吨实物量,比上年下滑15.9%,折合金属量约为160万吨,与上年下降16.2%;出口精锌4.3万吨,比上年增长47.4%;在进口锌锭中,0#锌锭约为23.5万吨,1#锌锭为5.5万吨。国内外市场锌价差明显低于上年,是锌进口量与上年相比明显萎缩的主要原因。2010年我国锌进口大部分是以融资为目的,铜材、电池、镀锌行业和金属制品等主要消费领域需求增长的带动作用有限。在当前汇率和关税条件下,我国锌产品出口的难度仍然很大。

世界金属统计局(WBMS)最新数据显示,2010年1~11月全球锌市供应过剩435 000吨,2009年同期为过剩182 000吨。所以目前锌市场仍是相对的供过于求,只是这样的局面在慢慢的改善。

2010年,在国家扩大内需政策的作用下,国内锌需求持续旺销,消费稳步上升。特别是基础设施建设、房地产、汽车、家电等锌主要消费领域保持良好发展势头,成为支撑锌消费超预期增长的主要动力。据国家统计局统计,2010年国内镀层钢板产量达到2 846.6万吨,同比增长37.6%;各类家电产量增幅大多超过了20%;汽车产量同比增长30%,从而使2010年全国锌表观消费量达到533万吨,同比增长8%;实际消费量约475万吨,同比增长10%。

但受宏观调控影响,汽车行业的热情已经降温。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公布了2011年1月中国汽车产销情况,1月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79.79万辆和189.43万辆,同比分别增长11.33%和13.81%;环比生产下降3.58%,销售增长13.67%。作为精炼锌的主要下游行业之一,汽车行业的产销量变化,预示着锌需求的前景。2011年汽车产销是否能维持旺盛局面,情况难以乐观。首先是关于汽车消费的刺激政策退出值得关注;二是企业汽车库存的高企情况未见明显改观,一旦消费不畅,则企业产量可能出现明显下降,进而对锌的需求构成不利影响。

技术上看,从20 000上方跌破19 000、18 000之后,锌明显处于弱势的状态。周K线上运行的上升通道已经被破坏。从斐波纳切周期上看,本轮开始下跌的第3周,第13周分别创下低点后反弹,因而本周也即第21周将会大致决定锌价是承压向下还是获得支撑向上运行,但上方和下方的空间都不会太大。锌价的关键支撑位在18 000及17 500一线,若跌破17 500则下方支撑位17 000、16 600;若站稳18 000一线,上方压力位在18 900附近。

图4 沪锌主力周K线图

猜你喜欢

产量日本
日本元旦是新年
今年前7个月北海道鱼糜产量同比减少37%
提高玉米产量 膜下滴灌有效
探寻日本
夏粮再获丰收 产量再创新高
世界致密油产量发展趋势
海水稻产量测评平均产量逐年递增
2018年我国主要水果产量按省(区、市)分布
《黄金时代》日本版
美哭了的日本点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