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老当益壮 甘做人梯 飘过白云 留下蓝天”:中国铝加工工业资深专家王自焘印象

2011-09-28李平

资源再生 2011年4期
关键词:铝加工铝型材工业

“老当益壮 甘做人梯 飘过白云 留下蓝天”:中国铝加工工业资深专家王自焘印象

Impression of Mr. Wang Zitao, A Senior Experts in the Chinese Aluminum Industry

四月的广州,人潮涌动。《资源再生》杂志社主办的2011年中国再生铝产业链发展论坛如期举办,整个会场一片肃静,大家都在仔细聆听中国铝工业资深专家,Lw铝型材技术(国际)论坛的创办人、广东有色金属加工技术委员会主席王自焘的演讲。他的演讲题目是《中国铝加工业提升与再生铝的发展动向》。在报告中他条辨缕析地把整个铝工业的发展脉络娓娓道来;对铝工业技术和装备的前沿动向和国际先进技术分析的十分透彻,望着这位腰杆笔直、面庞和善的学者,谁又能想到他已是年过古稀?而就是他帮助《资源再生》杂志社策划了这次在广州举办的中国再生铝产业链发展论坛,也正是他,在广州为丰富研修班的课程内容而聘请了一批知识渊博、经验丰富的专家学者,听说他不久将率团赴意大利参加铝2000第七届国际研讨会,在课间休息的时间,《资源再生》杂志社记者与他做了一次零距离的接触。(本刊记者/李平)

《资源再生》 :王老师,刚刚听到您的报告,既有谨严详实的数据,又有幽默诙谐的故事,旁征博引,非常生动,让我们知道铝的出现在材料科学史上的重要意义,而且您对国际铝工业发展的前沿动向非常熟悉,对中国铝工业发展急需解决的问题也说得如此之透彻,与您同样年龄的老人大多数都很悠闲,这里面是不是有一种使命感在催促着您呢?

王自焘:说起年龄来,我觉得你们这些青年一代可能不了解。我们也曾经年轻过,我们的青年时代与今天的社会环境是不同的。那个时候我们国家的铝工业刚刚起步,困难重重,要发展我们自己的铝工业,就得自力更生,就得有一种拼搏的精神。记得1962年我从中南大学(当时叫中南矿冶学院)毕业以后来到了当时的101厂,现在叫东北轻合金有限责任公司,这是我国铝加工业起步的摇篮,回想起自己在101厂的青春岁月,尽管那个时候生活是艰苦的,但是我认为我们的那些岁月是充实的也是快乐的。那是一个火红的年代,那也是一个激情燃烧的岁月。应当说,是101厂培养了我们这一代,如果说今天我还是精神头儿挺好,那也是过去的岁月中形成的一种生活定势。物体都有惯性,更何况人呢!你看看,转眼之间,我已经七十一岁了。人生有限,事业无穷。我现在身体尚好,精神头还是足的,所以我还得干事!只要有事,我还得忙乎。这不,国内的铝加工企业要参加在意大利博洛尼亚举行的铝2000国际研讨会,我会带大家去;过几天,北京要召开第七届有色金属产业链论坛,我还得去,这一件一件的事情催促着我,推着我往前走。我也在想,要尽全力为铝工业的技术进步,为企业朋友们的事奔走。尽管精神头还好,但毕竟是这把年纪了,我对自己的要求不高,对大家交给我的事情,我是“尽力想,认真做,尽全力把它做好。”许多业界同仁说,老王这个人:热心,诚心,事业心。其实我没有这么高的境界,但凡事得自立、自强,这一点,我心里非常清楚;我要通过自己的工作赢得大家的理解、支持和认同。说起来,自从1962年毕业进入101厂开始了我的“铝”程算起,转眼之间已经快50年了,这半个世纪的时光里,在东北轻合金加工厂一干就是20年,1982年调到广东到现在又快三十年了,这些年是我的新“铝”程,这些年中,广东的“气候”、“土壤”、“人文”这些的环境,使我的新“铝”程走得很充实,也很开心:1992年承办了全国铝型材生产技术研讨会,主办过一些技术报告研讨会,这期间,1995年受广东省有色金属学会的委托,筹备和开始了广东省有色金属加工学术委员会第三届委员会,1999年《Lw铝业加工新技术通讯》创刊,到2008年12月出版了120期,总计刊出技术论文986篇,向行业提供了大量的信息资讯,这个杂志以专业性强、内容丰富实用性强可读性好而受到业界的欢迎;从2001年开始主办”Lw 2001——第一届铝型材技术(国际)论坛暨展示起,此后每三年举办一届,到2010年12月第四届铝型材技术(国际)论坛暨展示,先后办了四届,搭建了中国铝挤压技术的政、产、学、研交流与展示的平台,成为铝挤压产业链中的一环。四届论坛共收集论文732篇,其中海外论文40篇,到会的代表分别来自十几个国家。

《资源再生》 :王老师,您一直在举办的 Lw 铝型材技术国际论坛,而且已经举办了这么多年,在国内外铝工业中都很有影响。不知道您的这个论坛的开头 Lw,是什么含义?

王自焘:嗨!这个英文的开头还真是闹了不少笑话,不少人提出了很多的猜想。其实,意思就是:Lead the Way,中文的意思就是:开个头,探个路。其实原本的意思就是:“L”中文的“铝”字的汉语拼音的字头;“w”是英文“world”(世界)一词的字头。有些朋友还给我开玩笑说是不是中文的“老王”的缩写,这个玩笑有些大了。

作为一个工程技术人员,我觉得首先我自身要站在技术发展的前沿,同时还要承担起培养后继者的职责。任何一个事业都需要这个火炬一代一代往下传。所以从1980年起先后承办了数届全国范围内的各种不同内容的培训班如铝熔炼铸造、挤压技术与模具挤压管材生产等等。说实在的,我刚刚跟你说,这把子年纪了,心里面总是在想:这一辈子就干一件事了,那就是“铝”,可以说是“从一而终”吧!尽管这样,我也觉得,人的一生其实要在一个行当里头真正干点事儿,实际上能干的时间还真不多,一个人的精力和能量都实在是太有限了。所以,我还是想通过我自己的努力向全社会、向国外同行介绍和传播中国铝加工行业的发展。如果说你经常看见我,应当大多数是在一些行业的会议和论坛上。这些年来,我先后在有关论坛上介绍中国挤压工业现状、铝材应用发展的机遇和挑战、中国房地产业的发展与铝工业。2004年在美国的奥兰多举办的第八届国际铝挤压技术研讨会,2007年在荷兰的埃德霍文举办的欧洲铝挤压研讨会以及2008年在德国埃森的第七届国际铝工业展览的中国日发表演讲,介绍中国的铝挤压工业发展;我愿意把这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办好。

《资源再生》 :从您的今天的报告里看得出,您对中国铝工业的发展前景十分看好,而且在这个报告中把一些最前沿的技术和进展都介绍给大家了,作为一位老者,在今天这样一个信息化的时代,特别是我们这样一个全球第一大铝生产和消费国,这么宽广的领域,浩如烟海的资讯和信息,您是如何掌握的如此全面而翔实的呢?

王自焘:其实人的年龄都有一个生理上的和心理上的。正所谓:有十八的老者,也有八十的青年。这其中最主要的就是一个心理的年龄。你是积极向上的还是颓废消沉的,这决定了你的心态和心理年龄。我作为一个从第二个五年计划起就涉身于有色金属工业的知识分子,特别是一直在铝工业领域里,应当说是亲身经历了我国铝工业从起步到今天的这样一个大发展的五十年岁月,经历了中国铝工业从草创时期的艰辛到今天这样一个腾飞的过程。我是其中的一个建设者同时也是发展历程各个阶段的见证者,所以,我从内心里有一种自豪感和成就感。对中国铝工业的腾飞有着深深的期盼。因此在讲课当中,我除了把我们国家铝应用的广阔领域的新成就用图片的形式介绍给大家的同时,也发出了要“携手打造,联手提升,中国铝业再加油”的倡议,我觉得这是我们这一代过来的人对继任者的一种深情的呼唤,我们对外是同一个名字——中国。正是谓:长江后浪推前浪,重整河山待后生。因为我这些年干的就是“铝”。朝夕寤寐想的还是“铝”,我们这一代要说优点最大的是什么,那就是“执着”,按照现在的时髦话叫做“一根筋”,这是没有办法的事。

《资源再生》 :如此说来,您对铝行业的发展还是持乐观态度的了。可您为什么说中国铝的应用领域的开发既是艰巨的,又是不甚艰巨的?

王自焘:其实,强调乐观以及悲观都不是我的本意。一个正常市场和一个健康的市场机制建立对于铝工业发展至关重要,我们期待建立一个供需相对平衡的市场。一方面,我国铝产能、产量一直在飞快增长,预计产能在2 300万吨左右了,产能相对过剩的态势非常明显。另一方面,我国各行各业对铝的需求很高,还有很大的上升空间。我国是个人口大国,随着近年来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人均年用铝量从1996年的2.17千克增长到了2011年的14.2千克,15年内翻了6、7倍,但与发达国家相比,这一水平仍然不高,应该说潜力还是非常巨大的。

《资源再生》 :作为耗电大户,铝行业首当其冲承受着节能减排的巨大压力,各地限产停产都非常多,您对此怎么看?

王自焘:电解铝在生产过程中耗能确实很大,但在使用过程中有助于节能,其贡献也是比较大的。当然,我不是以此为电解铝生产企业耗能开脱。我们知道铝是可以多次再生的,再生铝能耗仅相当制取电解铝能耗的5%。多年来的实践证明,再生铝的质量并不比原生铝质量差。如美铝公司1988年以来提供在航空等方面的铝材,现在仍然有70%是来自于再生铝。2010年我国再生铝的产量约在400万吨左右。铝的推广应用及回收和再生,具有储备能源、储备资源的双重价值和战略意义。有色金属行业“十二·五”规划中称,到2015年, 再生铝占当年铝产量的30%,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任重而道远。这里我要说的是,再生铝虽然是回收来废铝再生利用的,但再生铝的许多过程其实与铝合金的熔炼是有很多相通之处的。你看看在目前的许多再生铝企业中担当技术总负责人的有这么多都是从铝合金加工企业过来的。铝合金熔铸质量的“四化”,也就是合金化、纯净化、铸造组织细化、铸锭均匀化,其实在铝合金加工的过程中都是这样要求,也是这么做的。总体上看,再生铝行业还是一个年轻的行业,整个行业的技术骨干和管理人才非常缺乏,这也是你们的研修班之所以受到企业欢迎的重要原因。其实想想,再生铝熔炼中的许多技术问题都可以从铝加工工业的基本原理和工艺过程中找到出处。当然,废铝由于其来源复杂,所经历的生产流通消费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形成了它的成分更加复杂,所以我们要在分拣、分选、分级、预处理等方面更加严格。作为一直与铝打交道的人,我的观点是铝铸件与铝材的质量首先取决于铸锭的质量,而这个铸锭的质量还取决于原料的质量。铝这个材料也是要讲谱系的,废料本身就是混杂的,又怎么能得到高质量的铸锭乃至于后来的高质量铝合金铸件和铝加工材呢?所以我说:再生铝的原料在源头上就要很好地分选和预处理,只有这样才能传宗续谱。

《资源再生》 :铝的应用领域非常广泛,经历了这么多年的不断拓展之后,铝的应用的潜力和空间还是很大的吗?

王自焘:是的,铝的用途非常广泛,尽管铝应用发展史才有120年,最早铝推进了航空工业发展,航空工业的进步与进展又反过来推动铝工业发展,现代铝的应用范围却已遍达各个领域,建筑、交通运输、电力及输送、包装、机械制造、日用消费、电子通讯等等,成为人类生活中仅次于钢材的第二大金属材料。

21世纪交通运输工具轻量化,铝是首选金属材料。交通运输涵盖水、路、空所有,高速列车车身必然是铝结构,汽车轻量化已经成为一种趋势,飞机、船艇制造工业等等,也同样保持着这一趋势,铝件的数和量以及其比例都在快速增长。

铝,可以开发利用的地方还是很多的。现实的办法是在现有的领域中发挥更大的效能,我们当然还要积极努力的尝试将铝运用到更多新领域,能源技术、材料技术、空间技术、信息技术等,铝的应用前景非常广阔。

说到这里,借助你们的杂志,向大家致以诚挚的祝愿:再生铝行业大有可为,行业的兴盛与人才的发现和培养息息相关!

猜你喜欢

铝加工铝型材工业
一种嵌入式半空心铝型材分流模结构
工业人
一种新的大方管铝型材挤压模结构
一种铝型材上模整体镶嵌式分流模结构
掌握4大工业元素,一秒变工业风!
光伏铝型材檩条机械有限元分析
《铝加工》杂志简介
《铝加工》杂志简介
《铝加工》杂志简介
《铝加工》杂志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