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辅导员队伍建设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
2011-09-27张晓明郑永婷
牟 晖,张晓明,郑永婷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北京 100191)
研究生辅导员与学生联系最多,相处时间最长,接触最频繁,不仅是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第一线的组织者和教育者,也是学生全面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他们工作水平的高低、工作效果的好坏,将直接影响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和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2010年11月,教育部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若干意见》,明确指出要切实加强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建设,建设一支以专职为骨干、专兼结合的研究生辅导员队伍。中共北京市委教育工作委员会随之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北京高校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明确指出各高校要采取有力措施,总体按照1:200的比例设立研究生辅导员岗位,保证研究生达到一定规模的院系要配备专职研究生辅导员。
加强研究生辅导员队伍建设,是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搞好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必然要求;是高校改革、发展和稳定的迫切需要;是促进研究生成长成才的重要保证;是培养高素质领军领导人才的必然选择。近年来,研究生中频繁出现的学术造假、心理失调、行为过激等问题,使得社会更为关注研究生综合素质的培养。高校研究生辅导员队伍在思想政治教育和综合素质培养方面的作用至关重要,而高校研究生辅导员普遍存在工作压力较大、工作效能较低、流动性大等问题,还不能完全适应研究生培养和思想教育的需要。
为加强高校研究生辅导员队伍建设,解决辅导员队伍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进一步推动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本文面向北京高校研究生辅导员展开问卷调查,分析研究生辅导员队伍工作现状,探讨研究生辅导员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提出加强研究生辅导员队伍建设的对策建议。
1 研究生辅导员队伍建设现状分析
为深入了解研究生辅导员队伍工作现状及存在问题,本文首先对北京市高校研究生辅导员进行问卷调查。调查采取随机抽样的方式,面向6所北京市高校的研究生辅导员发放调查问卷。每所高校抽取的样本均需包括专职和兼职,男性和女性以及在职和已离职的研究生辅导员,每所高校的有效问卷回收不少于10份。共发出调查问卷120份,收回有效问卷88份,调查问卷分为基本信息和工作状况2部分。调查结果显示,当前研究生辅导员队伍有以下几个特点:
1.1 研究生辅导员学历层次高
在所有随机选取的被调查对象中,男性占55%,女性占45%;年龄最小22岁,最大30岁,平均年龄25岁;在读硕士生占10%,在读博士生占80%,专职辅导员9%,教师兼任1%。调查结果显示,研究生辅导员队伍男女结构均衡,以30岁以下的青年人为主,以在读博士生兼职为主。
1.2 研究生辅导员职责范围广
研究生辅导员的主要职责包括学生党建、学籍管理、学风建设、班级建设、思想教育、心理辅导、发展辅导、学生社团、文体活动、贫困生、奖学金评选和就业指导等诸多内容,基本上除教学和论文以外的事务都属于辅导员职责范围,这一点与本科生辅导员是一样的。77%的研究生辅导员承担了其中6项以上的工作。针对问卷中“辅导员认为自己最重要的岗位职责”,调查结果表明重要职责依次是帮助学生完成学业顺利就业、维护群体安全稳定、促进班集体建设。反映出研究生辅导员的自我职责定位在于完成例行工作,而非从教育的角度出发帮助学生成长成熟。
1.3 研究生辅导员面临压力大
调查显示,兼职辅导员平均工作年限为1.5年,基本不能带完一届学生,提前离职率较高。50%的研究生辅导员在工作中所面临的主要压力是学业与工作的冲突,离职的主要原因是:科研压力大分身乏术、个人发展空间小、求职压力大。自身学业与辅导员工作之间的冲突已经成为研究生辅导员队伍不稳定的“罪魁祸首”,而这种困境形成时间已久,目前也没有很好的解决方案,成为辅导员队伍建设的瓶颈。压力大导致研究生辅导员工作年限不长,流动性大,队伍不稳定,工作的继承性和积淀性较弱。
1.4 研究生辅导员对口培训少
调查显示,超过55%的辅导员负责学生跨度超过两个年级。34%的研究生辅导员负责学生人数在100~150人之间,辅导员与学生之间的交流有限,更谈不上深度辅导。辅导员感觉在工作中最缺乏的能力是工作技巧和管理经验,45%的辅导员希望通过辅导员工作锻炼工作能力和丰富工作经历,60%的辅导员毕业后计划走出校门,寻找其他合适机会,而不是继续从事辅导员工作。
2 研究生辅导员队伍建设问题分析
虽然,现阶段国家已非常重视辅导员队伍建设,高校研究生辅导员队伍体制日趋完善,在组织结构和能力素质等方面大幅优化提高,但人员构成单一、日常事务繁杂、工作科研冲突、业务能力欠缺等现状,导致研究生辅导员队伍建设还存在问题,制约了研究生辅导员队伍建设的发展和强化。
2.1 研究生辅导员队伍稳定性差
研究生辅导员以在读博士生为主,有较大的科研、论文和个人发展压力,离职率高,不利于队伍的稳定和发展。同时,74%的辅导员任职动机是锻炼工作能力和丰富工作经历,完成现任后还想留在辅导员岗位的人只占10%,绝大多数把研究生辅导员工作作为一种兼职经历,很少作为一种职业对待,这非常不利于群体的发展和整体工作水平的提高。因此,研究生辅导员队伍中迫切需要理论水平高、经验丰富的专家。
图1 研究生辅导员离职率高的原因
2.2 研究生辅导员专业技能欠缺
研究生辅导员所从事的研究生思政教育以及日常管理工作,内容极其广泛。学生的思政教育包括:思想教育、政治教育、心理辅导、就业指导等,而学生的日常管理包含了学生在校期间除教学管理之外的所有行政事务管理工作。这些对研究生辅导员的知识储备以及综合能力都提出较高要求。在“你认为自己担任辅导员最缺乏的能力是什么”一项调查中,45%的辅导员认为自己缺乏管理经验,35%的辅导员缺乏教育学、心理学等专业知识,20%的辅导员认为自己缺乏辅导员工作技巧。进一步调查显示,45%的辅导员希望提供培训计划支持。可以看出,辅导员非常迫切需要通过培训来提高和完善自身工作能力和工作方法。
2.3 研究生辅导员创新能力弱
面对相对成熟的研究生,辅导员却仍然继续本科的全面管理、全面负责的“保姆路线”;同时,27%的辅导员要负责从博士到硕士的各年级研究生;22%的辅导员负责学生人数在250人以上,个别辅导员所负责的学生人数在400人以上。面对庞大的学生队伍,面临不同年级不同类别的研究生管理问题,80%辅导员的主要精力都在处理日常行政性事务。没有时间约谈学生进行发展辅导,顾及不到工作的方式方法,无暇认真思考工作中遇到的难题,更谈不上主动创新辅导员的工作方法和工作模式了。调查还显示,除个别专职辅导员外,研究生辅导员很少进行工作研究,几乎没有论文或课题成果。长此以往,辅导员在工作中没有积累和总结,没有创新思路和方法传播,将严重制约辅导员自身的发展和整体能力提升。
2.4 研究生辅导员队伍工作投入有限
从工作时间上看,研究生辅导员平均每周工作时间是15小时,包括日常值班、召开会议和学生谈话;从工作态度上看,当被问到“当辅导员事务和导师交办的任务产生冲突时,你会怎么处理?”,25%的辅导员选择“只要不是重大紧急事件,优先处理导师交办的任务”;从工作热情上看,74%的辅导员是为了丰富工作经历和增加实际工作能力;从考核制度上看,45%的被调查对象认为对于研究生辅导员的考核与否区别不大,缺乏激励机制,另有25%的被调查者工作至今,尚未被考核过。缺乏贴合辅导员工作性质的全面、有效的考核机制与激励措施,这在一定程度上挫伤了研究生辅导员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与创造性。36%的研究生辅导员很少约谈学生,没有辅导员与所带的所有学生都进行过半小时单独交流。研究生辅导员由于面临就业和毕业的巨大压力,在工作上的投入无论是思想上和行动上都非常有限。
3 加强研究生辅导员队伍建设对策
研究生辅导员队伍,是加强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维护高校稳定和推动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重要保证。应从研究生教育和培养的战略高度,立足建设、完善制度、务求长效,加强研究生辅导员队伍建设。针对上述实际问题,主要有以下对策建议:
3.1 加大专职队伍建设
要提高辅导员队伍的整体素质,首先要加大专职辅导员力度。目前,多数辅导员是短期兼职工作,很多都没有清楚了解辅导员所面临的工作、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和压力,真正接触辅导员工作后,才发现压力过大、问题过多为时已晚。因此,培养以辅导员为职业的专门人才,保证工作投入和基本素质,做好角色定位,是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的有效途径。研究生辅导员不仅应是研究生思政教育的组织者和管理者,更应该成为研究生的知心朋友和领路人,在意识形态上指导和支持学生,帮助他们成长成熟。
3.2 拓宽职业发展路径
很多时候,研究生辅导员都被作为锻炼实践能力和丰富工作经历的跳板,而不是可以长期从事的职业。60%的辅导员选择“毕业后走出校门,寻找其它适合自己的工作”,只有14%的辅导员选择留校从事辅导员工作。而对于愿意继续从事辅导员工作的人来讲,没有职位晋升通道,也成为制约个人发展的重要因素。要让辅导员全身心投入工作,并把辅导员工作作为个人事业来追求,必须落实教育部和教工委的文件要求,切实为辅导员提供职业成长路径,实现个人可持续发展。
3.3 加强研究生辅导员培训
研究生辅导员队伍的专业背景复杂,大部分都是本专业的高年级研究生,基本没有经过思政教育专业训练,工作经验大多经由自己工作中积累或由上一届辅导员口耳相传,使得许多辅导员上手慢,工作水平难以提高,普遍感觉缺乏工作技能和管理经验。因此,建立系统的辅导员培训体系至关重要。开展岗前培训时,重点开发适合研究生辅导员的培训内容,实施辅导员持证上岗制度;对在岗辅导员,加强日常培训和定期交流,使其能够适应不断变化的时代需求,思想上不断提高自身的理论水平和业务素质;对于工作突出,并且有相应的自我提升意愿的研究生辅导员,对其进行学历提升和专业技能培训,以促进研究生辅导员队伍整体能力水平的提高。
3.4 完善考核激励制度
合理的考核可以帮助了解和评估辅导员工作,形成工作规范,提高工作积极性。通过制定科学合理的研究生辅导员考核激励机制,定期开展考评和交流,有利于促进辅导员成长,提升辅导员工作效能。考核制度既要考虑到有显示度的工作成果量化指标,也要考虑到辅导员工作的不可量化因素,结合目标管理方法,以学生的满意度评价为核心,建立包含学生打分、同事打分、下级打分、领导打分的360度评价体系。由辅导员在年初制定工作计划,年末进行述职报告,同时由学生、教师、领导、同事等进行打分,进行综合评估。对各方认可度高的辅导员给予表彰奖励,达到鼓励先进,激发工作热情的目的。
[1]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Z].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令(2006)第24号.
[2]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若干意见[Z].教思政(2010)11号.
[3]关于进一步加强北京高校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Z].北京市教育委员会,2007.
[4]张晓青.新时期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挑战与对策[J].沈阳航空工业学院学报,2009(12):88-90.
[5]刘雨芙.研究生辅导员队伍建设探析[J].实践探索,2009(3):29-32.
[6]赵睿.欧阳曙.研究生辅导员队伍建设现状调查及对策[J].思想教育研究,2007(6):30-31.
[7]李伟群.新形势下研究生辅导员队伍建设的向度与维度[J].思想教育研究,2011(6):106-108.
[8]赵丹.高校辅导员规范和引导学生行为之策略探析[J].沈阳航空工业学院学报,2009(12):150-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