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青少年女子篮球后备人才现状及对策研究
2011-09-27浦嵩,张卉,方宇
浦 嵩,张 卉,方 宇
湖北省青少年女子篮球后备人才现状及对策研究
浦 嵩1,张 卉2,方 宇3
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现场观摩法等研究方法,对湖北省青少年女子篮球运动员情况、教练员情况、竞赛状况、培养体制和运行机制、科研状况、特例现象等进行研究,剖析当前湖北省青少年女子篮球发展的现状和动向,指出湖北省青少年女子篮球竞技后备人才在选材、基本技战术、竞赛制度、人才培养政策、科学研究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并对今后的发展提出相关对策。
青少年女子篮球;后备人才;现状;对策;湖北
随着世界篮球职业化的发展,中国女子篮球甲级联赛(WCBA)已走过九个赛季,使中国女子篮球运动得到了长足的进步,而地处中部的湖北女篮却从未在WCBA的舞台上展示自己。湖北女篮曾经有过辉煌的历史,并为国家队输送过多名运动员,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女子篮球运动由于受到市场经济的冲击,正逐渐滑入低谷,其根本的因素之一是女子篮球后备人才严重缺乏。就目前湖北省而言,只有省体校和武汉、荆州、宜昌、黄石、孝感、十堰、襄樊、荆门等 8个地市在从事青少年女子篮球训练,在湖北省篮排球运动管理中心 (简称“省篮排中心”,下同)注册的人数仅 119人。
从当今篮球运动的发展来看,篮球后备人才梯队建设是保持和赶超世界先进水平的关键。辽宁女篮和八一女篮长期雄霸我国女子篮坛的秘诀就在于拥有充足的篮球后备人才资源。因此,我省女子篮球运动复兴的关键是如何培养、发掘后备人才,并保持其可持续性发展。本文在对参加 2010年全省青少年女子篮球锦标赛运动员基本情况进行分析的基础上,针对我省青少年女子篮球人才培养体制、运行机制及训练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宏观分析和微观讨论,为合理开发并充分利用我省青少年女子篮球资源,及其发展策略提供理论依据。
1 研究对象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
参加 2010年湖北省青少年女子篮球锦标赛 7个队的运动员 (每队 1994年 1月至 1995年 12月出生的 6人;1996年后出生的 6人)82人、省队教练 2人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通过查阅国内有关青少年女子篮球运动员发展、技术评定、教练员情况等文献,为本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1.2.2 问卷调查法
通过对省青年队教练及各地市基层教练的问卷调查,为本研究汇集了丰富的资料。
1.2.3 专家访谈法
通过与省青年队及地市教练、篮排中心官员及各地市青少年篮球运动管理者的访谈,了解专业队、各地市女篮队员身体条件、基本技战术的有关情况及省体育局青少处、省篮排中心、各地市体育局在青少年后备人才培养方面的相关政策。
1.2.4 现场观摩法
通过现场观摩比赛,了解我省青少年女子运动员的训练、比赛情况。为本研究收集相应的技术参数。
2 现状分析
2.1 运动员情况
2.1.1 身体条件因素
本次比赛竞赛规程规定:各队参赛运动员年龄结构为1994年 1月 1日至 1995年 12月 31日之间出生的运动员 6人,1996年 1月 1日以后出生的运动员 6人。参赛各队队员平均身高见表 1。
表 1 2010年湖北省青少年女子篮球锦标赛运动员平均身高一览表 (单位:cm)
表 1可见,我省青少年女子篮球运动员身高的不足是制约我省女子篮球运动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各队加分高个队员寥寥无几。因此,运动员选材应特别关注青少年的身高因素。
2.1.2 身体素质因素
良好的身体素质是全面掌握篮球技术的基础和前提,尤其是处在身体发育期的青少年运动员。本次比赛,身体素质测试项目为 800m跑和立定跳远,800m跑是典型的有氧和无氧运动项目,主要反映心脏和循环系统的功能水平。立定跳远主要发映下肢爆发力与弹跳力的机能水平。各参赛队测试结果见表 2。
表 2 2010年湖北省青少年女子篮球锦标赛运动员身体素质测试成绩表
表 2可见,我省青少年女篮运动员有氧无氧训练水平最好成绩仅达到《全国青少年儿童篮球教学训练大纲》的 59分,而在弹跳力方面最好的成绩也仅达到该《大纲》的 65分,这说明身体素质在全国处于下游水平,其显著性差异制约了我省女子篮球运动的发展。
2.1.3 基本战术因素
纵观本次比赛,各队中鲜有球性非常熟练的运动员,且基本技术都一般,这说明平时的训练,各队对基本技术的训练都较欠缺。访谈得知,运球中组合动作之间衔接与快速转换的训练几乎没有,以至于许多队员在进入青年队后,还进行基本技术的恶补。
在战术方面,所有参赛队除了快攻和简单的侧掩护配合之外,难以运用策应、切入、抢位等基本战术等配合。全场紧逼人盯人防守时,各队均无压迫性紧逼,几乎是消极性的紧逼防守,甚至个别参赛队在一场比赛的前两节中遭到三次因未按规程要求进行紧逼防守的判罚;各队在进攻全场紧逼人盯人防守时,均由控球较为出色的队员一对一的突破,仅个别队采用全场接应传接球。因此,大部分运动员的基本战术意识模糊,是限制我省青少年女子篮球运动基本战术水平的另一个重要因素。
2.2 教练员状况
后备人才的培养与教练员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教练员能力的高低体现在其运动经历、学历结构、职称、执教时间等方面。
表 3 从事篮球训练教练员运动经历调查表
表 3可见,各地市州女篮教练员大多从体校一级的运动队退役后从事教练员工作,缺乏从事高水平篮球运动的经历。
表 4 从事篮球训练教练员学历结构调查表
表 4可见,各地市州女篮教练员的学历均偏低。在美国,各级篮球教练员必须是全国规定的 60所大学的本科生或其它大学毕业的研究生才具备篮球教练员的资格。而我省接受过系统本科教育的教练员为数极少,绝大部分为大专程度和高中程度,而且相当部分的大专学历是运动员时或退役后通过体院五门课程学习而列为大专水平。由于教练员缺乏科学、系统的篮球运动训练理论的学习和研究,对青少年女子篮球运动员篮球意识、战术的理解显然有较大的影响。
表 5 从事篮球训练教练员职称结构表
表 6 从事篮球训练教练员执教时间
表 5、6可见,教练员的执教时间、执教经历反映了教练员的执教经验,并与职称成正比,50%的教练员执教时间在10年以下,这一执教时间段的教练员对于青少年运动员的各方面培养尚处在摸索阶段。
2.3 竞赛状况
目前,各地市女篮每年只有两项比赛 (年度锦标赛和联赛)可参加,比赛均为赛会制比赛。全年参加的正式比赛一共不超过 28场。而辽宁、江苏比赛较多,如江苏省篮管中心主办的比赛有四类:全省女篮甲级联赛、乙级联赛、全省各县女篮联赛、全省女篮传统项目学校比赛等等,地市体校一级的运动员每年最少参加 58场以上的比赛;辽宁则有县联赛、市联赛、全省甲级联赛、乙级联赛、升降级赛等等,地市体校一级每年的比赛在 55场左右。我省各地市一级的比赛只有其他省的一半,有限的比赛对处理比赛能力、提升运动员的心理素质、积累比赛经验等方面存在着制约性。
2.4 培养体制和运行机制
我省培养运动员的体制一直是“举省体制”,至今还延用地市体校培养后将优秀的苗子输送至省队,直至国家队。这种培养体制一定程度的保障了运动员的来源,但是在市场经济时代,竞技体育投入重点转向夺金项目和优势项目,对篮球项目尤其是女子篮球的投入左支右绌。另外,由于社会价值观的变化,许多家长认为自己的孩子从事专业篮球运动,只有少数、极个别优秀者才能进入专业队或职业队,今后的出路相对狭隘,耗费大量训练时间的同时在文化学习方面肯定将落后于同龄人;目前,在所有注册的青少年篮球运动员中,农村户口所占比例已经达到 52.1%,城市户口所占比例在未来几年内还将继续下滑。
2004年,湖北省体育局篮球运动管理中心成立,对篮球后备人才培养机制进行改革。首先,中心花大气力对赛风赛纪进行了治理,净化了竞赛风气,建立了公平的竞赛环境,此举有效地调动了基层竞赛部门和教练员的工作积极性。再者,在省体育局青少处大力支持下,将篮球列为省运会青少年类的必报项目,并在计分办法中将篮球项目前八名分别按照 9、7、6、5、4、3、2、1枚金牌计算 ,计分按金牌数 ×9分计算。另外,省体育局每年下拨给篮球项目 25个“新苗工程”指标,其中男子篮球 13个,女子篮球 12个,这些举措对湖北省青少年篮球运动的发展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同时也为其他项目后备人才的选拔奠定了一定的基础。为此各地市男子篮球项目队伍逐渐得到壮大,但是女子篮球参赛队目前尚仅有8支,省队可供挑选的人才也只有不到 150人。
3 结论与建议
3.1 结论
1)运动员情况。我省青少年女子篮球运动员身高与外省同年龄组相比存在较大差距,身体素质处在全国同年龄组的下游,基本技战术意识模糊,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2)教练员情况。基层教练员的执教水平参差不齐,主要与教练员的运动经历、学历水平、职称高低、执教时间长短关系密切,教练员的执教水平有待提高。3)竞赛状况。我省青少年女篮运动员每年参加的比赛场次有限,这对运动员处理比赛能力、提升运动员的心理素质及积累比赛经验均有制约。4)体制和机制。我省现行的培养体制和运行机制需要进行部分调整,以适应市场经济环境下竞技篮球运动的发展。5)科研方面。我省各级篮球队在科研方面受经费、人员的限制,一直停滞不前。6)针对特例现象给与政策倾斜和资金投入。
3.2 建议
1)在竞赛规程中加大对高个队员的加分或采用每场比赛加 0.25分的规定。2)建立良好的教练员培训机制,实行持证上岗制度。每年利用省队招收集训队员的机会开展业务培训,由省队教练授课,进行篮球理论考试,通过者颁发上岗证。3)建立科学合理的竞赛体系,增加比赛场次。例如,实行甲、乙级联赛制,进行升降级;或采用分区单循环赛与决赛阶段佩奇制相结合的赛制;积极引进社会资源举办比赛,实行各地市主客场比赛、季后赛、总决赛。在比赛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积累比赛经验,各队教练员可利用比赛的间隙演示公开课,从中进行学习、交流。4)联合省教育厅设立省级、地市级篮球传统项目学校篮球比赛,并与省青少年篮球锦标赛和青少年篮球联赛年龄进行衔接。鼓励各地市篮球运动项目管理者积极吸引社会资源,组建青少年篮球俱乐部,并建立人才交流体系,鼓励各地市篮球人才的流动,共同促进我省青少年篮球运动水平的发展和提高。5)形成良好的科研、实践体系。科学研究和训练实践相结合,形成良性的循环体系;以科研指导训练,从训练、比赛中获得科研信息。科研队伍应与球队共成长,建立新世纪篮球理论体系和科学训练模式,使训练、比赛、管理共同提高。6)从政策上要求青少年类女子篮球作为各地市的必报项目;加大对青少年女子篮球“新苗工程”的投入,增加“新苗工程”人数。作为一项规定,凡入选“新苗工程”的运动员才能授予一级运动员称号;进一步完善体教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真正使文化学习与运动训练有机结合,提升文化素养,正确培养运动员的人生观和价值观。7)在资金投入方面,建立省篮排中心青少年女子篮球专项经费。对开展女子篮球项目的单位加大训练经费的投入,且直接落实到基层球队,对于输送到专业队的单位加大奖励力度。各地市体育局设立引进人才基金和输送奖励基金,积极鼓励各地市教练员从外省引进优秀人才并在我省注册,凡引进了优秀人才并在我省注册成功的球队,给予该队在该年度篮球比赛中增加比赛积分。
[1]郑 军,王小安,朱廷刚.我国少年女子篮球竞技水平的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8(90):60-63.
[2]黄 黎,边 卫.我国少年女子篮球运动员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3(9):30-32.
[3]郭恩显.广东女篮后备人才培养的影响因素的分析研究[J].体育教学与研究,2010,15:146-148.
[4]国家体育总局篮球运动管理中心.篮球教学训练大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5]底爱芳.我国女子篮球优秀后备人才的现状调查与分析[J].科技信息,2005.
[6]朱雷亚.中国篮球竞技后备人才现状调查与培养研究[J].体育科技,2006(1):39-42.
On Current Situation and Strategy of Hubei Basketball Adolescent Female Backup Talents
PU Song1,ZHANG Hui2,FANG Yu3
(1.Physical Education Department,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neces,Wuhan Hubei,430074;2.Teaching and Research Division of P.E.,Huazh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Wuchang B ranch,Wuhan Hubei,430233;3.The Basketball and Volleyball Center of Hubei Administration of Sport,Wuhan Hubei,430205)
By using documentary,questionnaires,interviews and on-site observation methods,the author analyzes the development and trend of adolescent female basketball sports of Hubei Province based on their current situation about training as well as competing,and then points out the problems for the backup talents in selection,basic skill training and competition preparation,together with the countermeasures guiding the future developments.
adolescent female basketball sport;backup talents;current situation;counter measures;Hubei Province
G841
A
1003-983X(2011)02-0156-03
2010-12-21
(
浦 嵩 (1979-),男,湖北武汉人,在读研究生,研究方向:体育教育训练学.
1.中国地质大学体育部,湖北 武汉 430074;2.华中科技大学武昌分校体育教研室,湖北 武汉 430233;3.湖北省体育局篮排中心,湖北 武汉 430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