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当代日本尼特族剧增现象的剖析

2011-09-26张文碧

关键词:尼特年轻人日本

张文碧



当代日本尼特族剧增现象的剖析

张文碧

(上海理工大学外语学院,上海 200093)

当今日本尼特族的剧增动摇了社会的稳定,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通过对尼特族的出现、变化趋势及多样性等特征的分析,探讨了该现象的社会成因;概述了日本政府从政策上、宣传上、实施上、教育上全方位地动员社会以帮助尼特族做好职业生涯设计、就业培训、就业模拟等卓有成效的经验;提出了解决我国“啃老族”问题的方案。

当代日本尼特族;现状;成因;对策

日本自从上世纪90年代泡沫经济破灭后,劳动雇佣状况不断恶化,年轻人的失业率居高不下,由此产生了尼特族(NEET)剧增现象,给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带来了巨大的隐患。据厚生劳动省(以下简称“厚劳省”)调查,2009年的尼特族人数已高达64万。各大新闻媒体有关尼特族的报道也与日俱增,由尼特族成员引发的家庭暴力以及各类犯罪,已经成为足以动摇日本社会根基的严重问题。我国目前也存在着“啃老族”现象。通过对日本尼特族的剖析,可以找到有利于解决“啃老族”问题的途径,有助于我国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一、当代日本尼特族的现状

(一)尼特族的定义

尼特族取自于英语NEET(Not in Education, Employment or Training)的日语发音,该词语最早出现于20世纪90年代末期的英国,后被引入日本。日本厚劳省所下的定义与内阁府的略有区别。根据厚劳省的定义,尼特族是指“在15~34岁年龄段的非劳动力人口中,在结束义务教育后,既没有从事任何工作和家务,也没有继续就学的未婚者”。内阁府在“青少年就业问题的研究调查报告”中所用的定义为“既没有就读于任何教育院校,也没有从事有收入工作的15~34岁的未婚者”。由此可见,两者的区别主要在于如何看待从事家务的那部分人员。内阁府的定义将专门从事家务的那部分也包括在NEET范围内,而厚劳省则一贯认为家庭主妇(主夫)所做的家务都应该看作是工作。因此,内阁府统计的人数要多于厚劳省。为了避免统计数字的混乱,日本政府在2006年3月22日参议院经济产业委员会的答辩中,正式采纳了厚劳省的定义,因此本论文也采用厚劳省的定义来分析。

(二)尼特族的结构及其特征

首先,根据厚劳省2005年“关于在人口减少情况下的雇佣及劳动政策的课题”与2010年“平成22年版劳动经济分析报告”的统计结果(见表1),从1993年至2001年,尼特族人数虽然在某些年份比上一年略有减少,但总体上呈现出缓慢的波浪式递增趋势。2002年的数据表明,尼特族人数从2001年的49万剧增到64万。这一方面是由于网络泡沫的破裂使得失业人数剧增,另一方面是因为政府将“逃学者”、“不做家务者”也列入了统计范围内。由于其内涵不同,不能将2002年的数据与以前的数字简单并论。2005年公布的“劳动力情况报告”中,将不做家务、不上学的已婚者、学生也统计在内。这样尼特族人数始终保持在60万以上的高位,预计以后也会有所增加。

表1 尼特族人数的变化

Tab.1 The changes of numbers of NEETs 万人

其次,根据内阁府2005年7月“关于青少年就业情况的研究调查”及2010年9月“15~39岁青年无业人员的人数及比例——2007年就业结构的基本调查”(见表2)显示的年龄结构的变化来看,1992年至2002年的10年中,各年龄层人数呈现出以下特点:15~19岁的年轻人从约18万减少到2002年的约12万,2007年基本保持在10万人前后;20~24岁的人数略有增加,从约22万增加到约24万,2007年减少至21万人前后;25~29岁的人数从约16万增加到2002年的约27万,2007年减少至23万人前后;30~34岁的人数从约12万倍增到2002年的约23万,2007年则保持在23万人前后。

表2 各年龄段的推算人口

Tab.2 The estimated numbers of NEETs at all ages 万人

第三,同样根据内阁府上述2010年9月的调查结果,2002年尼特族男女结构比例为男性约48.4%,女性约51.6%,男女几乎各占一半。这一比例在过去10年间基本上没有大的变化。2007年的调查结果则显示男性所占比例剧增,15~19岁的年轻人中男性约为6.8万,女性约为3.6万;20~24岁中男女人数分别为12.9万与7.9万;25~29岁各为13.8万与8.9万;30~34岁各为14.8万与8.6万人。在各年龄层男性几乎都增加到了女性的两倍。这一结果给社会留下了尼特族主要与男性有关的先入之见。

其实,尼特族并不是当今日本社会的特有现象,以前主要存在于富有阶层的子女间,人数较少,几乎不为社会关注,甚至被认为只是富有阶层才有的现象,因此政府没有进行调查,也没有采取任何对策。根据内阁府2005年7月“关于青少年就业情况的研究调查(家庭年收入)”结果显示,当今日本尼特族不仅存在于富有阶层,至2002年时(如表3所示),更多地存在于一般低收入家庭中。

表3 非求职型・非希望就业型的家庭年收入比例

Tab.3 The proportions of annual household incomes between the unemployed families and the unwilling to be employed families %

多数尼特族平时一般都会睡到中午时分,漫不经心地看着电视打发时间,上网、聊天、玩游戏,一直到半夜,每天几乎都重复着同样的生活。这影响了健全人格与坚强体魄的形成,由此出现了许多忧郁症患者,进而影响家庭和谐与社会稳定。这种现象与中国、美国、英国等国家报道的“啃老族”的特征极为相似。此外,日本的尼特族还有其自身的特征。在最终学历中,初中毕业者约占30%,高中毕业者约占50%,大学及研究生毕业者(包括短大、技术专科学校等)约占20%。由此可见,初中及高中毕业生成为尼特族的可能性很大,大学或研究生毕业者也有可能成为尼特族。尼特族的生活来源主要依赖家庭接济,一般可分为“逃避型”、“彷徨型”、“新型”3种类型。

“逃避型”主要包括“游手好闲型”(指无所事事、不求上进、没有追求、只希望今日有酒今日醉、以反对社会主流价值观为乐的不良少年);“彼得·潘综合症型”或“不愿长大型”(指在社会的剧烈竞争中,行事带有孩子气,渴望回归到孩提时代的不愿长大的成年人);“宅居在家型”(指不敢参与社会竞争,逃避社会的宅男宅女)。这种类型的人,丧失与命运抗争的信心和勇气,从只追求快乐到怀疑自己的能力,最终转向不敢参与社会竞争,无奈中选择逃避,躲到父母的温馨港湾中。“彷徨型”主要包括“受挫型”(指虽然教育程度和能力都不差,但一遇到挫折就退缩,失去信心的人);“徘徊不前型”(指大学毕业后,找到工作,但因缺乏参与社会竞争的信心和勇气,在人生的道路上徘徊不前的人)。这种类型的人,不仅被社会不断边缘化,而且还会使自身的生存嗅觉钝化,从而降低生存竞争力,人生的道路越走越窄,最终难免遭到被社会淘汰的命运。“新型”又称“学校依存型”(指为了寻找一份自己所谓的满意工作,以取得各种资格为借口而不愿离开教育院校,其中有些人甚至被称为“万年学生”)。这种类型的人,对就业过于挑剔,虽有创业或就业愿望,但没有明确目标,缺乏清晰的人生规划,未能成功却又不愿寄人篱下当个打工者。

二、尼特族的成因分析

从上述特点中,可以看出青壮年是尼特族的主要构成部分。青年期比任何时期都更应该富有朝气,精力充沛。他们对知识的渴求、对成功的追求和自我表现力都应该是最强烈的。他们本应该更加积极地求职求学,融入到社会中,但为什么那么多的青年已到成人年龄、有谋生能力,却主动或被动地放弃独立的意愿,依旧躲在父母怀里,不愿意就业就学呢?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首先要探讨其原因。

尼特族剧增的原因多种多样。据内阁府关于青少年就职的研究报告显示,不进行求职活动的主要理由可以分为以下几种:企业不缺人手、没有满意的职位、对自己的能力缺乏信心、因病或受伤、家务及育儿的需要、为了照顾老弱者或看护病人、没有立即就业的必要以及其他理由。上述内阁府2005年7月的“关于不进行求职活动的理由”的调查数据,显示了其具体比例(见下页表4),其理由可以归纳为社会、家庭、个人3个方面。

(一)个人因素

上述理由中,可以将对自己的能力缺乏信心、因病或受伤归纳为个人因素。当今社会是信息高度发达的社会,手机、网络的普及使得人们不出家门就能与远隔千里的他人交流。这种似乎看来唾手可得的交流方式使得部分年轻人日益依赖网络,沉溺于虚拟的网络世界,不愿走向社会与人面对面地交流,造成了“人际交往缺乏征候群”的剧增。其深层原因在于,学生时代因受欺负或个性等因素造成了不善于也不敢于与人交往,严重的甚至拒绝上学,对社会产生了不信任感,导致了拒绝就业的结果。此调查可见,这部分人约占不就业的尼特族总数的10%;因病或受伤而无法进行就业活动的人数约占总数的25%。随着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选择悠闲的生活方式,不愿意参加工作,这造成了尼特族人数的剧增。长此以往,日本将面临劳动力严重缺乏的局面。

表4 非求职型中不进行求职活动的理由及人口

Tab.4 The reasons for the unwillingness to be employed 万人

(二)家庭环境

尼特族是一个与家庭不可分割的概念。上述理由中,家务及育儿的需要、为了照顾老弱者或看护病人、没有立即就业的必要可以归纳为家庭因素。认为家境尚可,没有必要立即进行就业的尼特族约占总数的12%;为了照顾老弱者或看护病人等约占总数的3%;因家务及育儿的需要约占总数的3%。显而易见,尼特族的出现亦与家庭环境、家庭教育有一定的关联。家庭环境左右了孩子的就业。同时,父母的教育理念、教养方式以及培养方法在很大程度上塑造了子女的就业态度。人们常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在父母的教化下,孩子逐渐形成自己的个性,适应社会生活。父母的引导影响着子女的主动认知和态度行为,关系到其社会化的成败。尼特族的大量出现,折射出日本社会家庭社会化和个体社会化的严重失误。没有必要立即进行就业者认为家中有一定的经济能力,可以依靠家人接济为生,无经济能力时可以寻求国家或社会的援助,缺乏自我独立意识,缺乏家庭和社会责任感。他们在生活上不去学会谋生,在精神上始终没有“断奶”,处于家庭及社会的襁褓中,无法对勤劳、节俭、责任心等概念有清楚认识,缺乏自律的能力,养成懒惰享受的习性。

(三)社会问题

尼特族的形成与整个社会、经济形势也有很大的关联。上述理由中,认为因企业不缺人手、没有满意的职位及教育等可以归纳为社会层次的因素。因为企业不缺人手而不能顺利就业的约占13%;没有满意的职位等原因的人数约占10%;教育等其他因素约占25%。显而易见,低迷的日本经济使年轻人的就业环境变得恶劣。上世纪90年代后,泡沫经济的破灭逼迫企业不得不大量裁员,而退休人员的再就业、女性就业人员的增加造成了社会劳动力出现了短暂的供过于求现象。雇用偏见、论资排辈体制的崩溃、企业效绩管理的严格应用也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劳动压力的增加,使得那些本就陷入缺乏自信的尼特族的就业状况雪上加霜。

此外,当今日本社会一味推崇宽松式的个性化、自由化教育,使部分年轻人失去了奋发向上的动力。教育除了教授必要的知识和技能外,更重要的是要教会人们独立的意志、奋发向上的精神以及对家庭、社会、个人的责任心。在对孩子实施宽松式的个性化、自由化教育的同时,应进一步加强立人、立德、立心、求知这四大功能的教育,注重提高学生的职业意识。

如果企业能提供更多的职位,社会能提供更多的机会,教育改革更能适合时代的需求与社会的发展,那么尼特族的人数将会得以减少,从而促使日本国际经济竞争力的提高。

三、避免尼特族扩大的对策

由于日本仍存在大量的尼特族,并且形成了尼特亚文化,为了避免这一现象的恶性发展,个人、家庭及政府须承担起应有的责任。从上述对尼特族的结构、分类的分析中,可以看到它的多样性、复杂性。日本政府在避免尼特族扩大方面已经积极采取了各种对策,并逐渐生效。据第一生命经济研究所对人口推移的估计值与尼特族的比率预测,政府如不积极采取扩大就业的对策,至2015年尼特族人数将剧增至109.3万之多;如现在开始积极采取对策,以2005年的峰值为界,尼特族人数将呈现出下降趋势,至2015年将缓慢地减少到79.5万人。从内阁府2007年的调查结果来看,尼特族人数为77.5万左右,这一数据表明了近几年所采取的措施是行之有效的,值得我国借鉴。

(一)培养个人自立、自强的意识

尼特族由于长期生活在家庭或社会的庇护中,形成了一套与众不同的生活方式、行为规范和价值观。他们倾向于依赖自我意识、不愿意设计未来、缺乏实现理想的能力,对现实社会不满但又无力改变,于是选择逃避。为了摆脱这种困境,他们应该学会自强自立,掌握一定技能,现实地面对人生,明确人生规划,提高社交能力,积极参与社区活动,争取早日融入社会。

2003年6月,由内阁府牵头,文部科学省、厚劳省、经济产业省等部门召开了“年轻人自立挑战战略计划会议”。2004年12月,为了提高该计划的效率及可行性,又制定了“年轻人自立挑战的行动方案”。在该方案的基础上,产业界与教育界合作,制订了一系列提高年轻人就业意愿、就业能力的综合性政策。从2005年起,又积极采取了促进年轻人自主创业的政策。这一系列政策被统称为“年轻人综合能力强化计划”,其主要特征如下。

1. 扩大了双重教育体系。强调教育培训机关应增加就学者在企业的实习机会,使其学有所用、学能致用,培养他们的理论知识并帮助他们积累实践经验,为毕业后的就业广开门路。对没有找到合适职位者,在进一步促进他们接受其他课程训练的同时,鼓励他们参加企业承办的培训。政府还在一些大城市里专为年轻人开设了俗称“求职咖啡馆”的“职业介绍一站通”,方便他们找到合适的职业。

2. 培养并普及面向年轻人的求职商谈员。政府在职业能力开发大学里开设了面向年轻人求职的专业,使商谈员们能高效地为求职人员提供服务,还灵活运用各地现存的职业介绍中心,开设各类讲座,进行细致的个别咨询,并举办联合招聘会,取得了显著成效。

3. 完善对年轻人动手能力的评价及认证体系。对企业而言,招收新人的最大风险在于理论与实践的脱节。为了打消企业用人的顾虑,厚劳省从2004年起开始了俗称“YES”的“年轻人就业基础能力支援计划”。该计划以企业需求最大的内勤、市场营销等职位所需的基础能力为主进行强化培训,在受训者完成规定课程后,根据申请,由厚生劳动省大臣颁发“能力取得证明书”,以便受训者更好地向企业证明自己的能力。此类机构遍布日本全国,他们不但教授知识而且通过住宿等改变他们的生活习惯,使其更好地适应社会,养成自立能力。

(二)强调家庭应成为孩子自立、自强精神的 摇篮

家长对孩子不应娇生惯养,不能只提供优越的物质条件而忽视对他们的精神教育。这会使他们无法适应社会,心理承受能力较弱,养成依赖性,缺乏劳动的自觉性,同时也不易让他们学会与他人协同合作的精神,缺少竞争性及与他人进行社会交往的基本技能。这对他们将来的就业极其不利,从而沦为尼特族。日本政府呼吁举国上下都要注重年轻人全面素养的提高。作为父母应当充分认识到其弊害,意识到要从长远角度来考虑如何有利于他们的独立自强;应积极摸索有效的方法、途径去解决尼特族问题,引导他们努力走向社会,积极择业交友,勇敢承受挫折,不断拼搏进取,从根本上铲除尼特族生长的土壤。

(三)依靠社会关注与政府决策加以解决

解决尼特族问题是个系统工程,需要得到全社会的关注。日本中央政府、地方政府与民间团体在近几年里互相协助,共同研究,努力探索,积极寻找解决的对策。在2005年的年度国家预算中,针对尼特族对策拨款810亿日元,帮助年轻人提高工作积极性,方便他们找到适合的工作。这些措施包括以下几方面:强化学生就业意识的形成,支援就业活动的开展;帮助年轻人尽量避免职场上可能出现的矛盾,促进他们的稳定就业;推动制造业立国的方针,促进高科技在制造业中的应用。日本各级政府推出的一系列对策旨在帮助年轻人提高职业技术水平,着力消除尼特族给社会带来的各种负面影响。从内阁府2010年9月公布的2007年调查结果来看,效果显著。

四、结论

日本作为世界经济大国之一,近乎泛滥的物质满足,助长了部分年轻人贪图安逸、不求上进、厌恶劳动、害怕竞争、缺乏责任心和勤劳节俭的意识。他们没有正确的价值观,走向了享乐主义,认为人生的目的就在于追求和满足物质消费和情感享受。随着就业压力的增大,无法适应社会的要求,选择了拒绝工作、不愿自立、一味依赖父母或政府救济的生活方式。这种行为不仅影响自身生活能力的提高与家庭和睦,也给社会发展带来诸多负面影响。此外,激烈的社会竞争及疲软的经济给年轻人就业带来的困境、家庭社会化过程中存在的失误、“成年孩子”拒绝长大的归因偏差以及教育改革的不完善性带来的隐患及舆论压力的弱化等现象日益突出。为解决尼特族问题,政府动员全社会帮助尼特族做好职业生涯设计、就业培训并提供心理健康辅导,还进行各种就业模拟,使他们在体验中感悟到工作的社会意义。

在“啃老族”群日益庞大的中国,“啃老族”问题也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日本的成功经验,为解决我国“啃老族”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除了家庭应改变溺爱型等错误的教育理念和方式外,学校在重视“立人”、“立德”、“立心”、“求知”教育的同时,通过增加“职场体验周”、请企业人士来学校讲解职场情况、开办择业讲座、为学生免费提供实习、见习场所等活动,从小加强学生的自立意识及积极投身社会的决心,尤其在高中、大学阶段,要重视职业规划教育,开展就业心理辅导、就业评估,坚定学生就业的信念。同时,政府可以通过建“NEET”咨询中心、职业培训基地等,对“NEET”进行就业指导、就业模拟体验,在心理上帮助他们消除惰性和逃避的情绪,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及良好的择业心理,鼓励他们主动就业。政府也可成立相关机构,帮助父母对“啃老族”进行劝导。只有家庭、学校、政府、社会密切配合,促进年轻人独立自主能力的提高,才能切实解决我国的“啃老族”问题。

[1] 小杉礼子. フリーターとニート[M]. 日本东京: 勁草書房, 2005.

[2] 神山新平. こどもニート、大人ニート―タイプ別脱出プログラム[M]. 日本东京: 草思社, 2008.

[3] 李虹. 当代中国啃老族理论探析[J]. 当代青年研究, 2006, (1): 28-30.

[4] 谭丹. 我国“啃老族”现象的成因和对策分析[J]. 企业家天地, 2010, (394): 156-157.

[5] 本田由紀・内藤朝雄・後藤和智. 「ニート」って言うな! [M]. 日本东京: 光文社, 2006.

Contemporary Japanese NEETs an Analysis of Its Sharp Increase

Zhang Wenbi

(,,,)

The sharp increase in contemporary Japanese NEETs which has endangered the social stability is becoming a hot issue of society. The social factors of NEETs are probed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e appearance and the trend of NEETs along with its variety. The experiences that the Japanese government has undertaken many kinds of policies in an all-round way, such as propaganda, implementation and education by mobilizing the whole society to help NEETs get better career planning, employment training and occupation simulation are also given an overview. The solutions for the similar problems caused by NEETs in China are also suggested.

;;;

G13/17

A

1009-895X(2011)02-0159-06

2011-01-10

张文碧(1964-),女,博士。研究方向:语言文学、比较文化学。E-mail: zhang0808jp@yahoo.co.jp

猜你喜欢

尼特年轻人日本
日本元旦是新年
为什么年轻人一团建就想离职?
探寻日本
当代年轻人有多惜命
《黄金时代》日本版
年轻人如何理财
年轻人
去日本怎么玩?它告诉你
接力棒
勿回首:作为构想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