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主成分分析法的低碳城市发展综合评价
2011-09-25杨德志辽东学院经济学院辽宁丹东118001
杨德志(辽东学院经济学院,辽宁丹东118001)
基于主成分分析法的低碳城市发展综合评价
杨德志
(辽东学院经济学院,辽宁丹东118001)
研究低碳城市发展进程问题,采用主成分分析的方法.利用该方法对由经济发展、低碳技术、低碳环境以及低碳社会四大子系统、21个指标的低碳城市评价体系进行分析.根据上海市2000-2009年的统计数据对上海市低碳经济发展现状进行综合评价,得到上海市的低碳经济发展水平正处于不断上升的状态的结论.
低碳城市;层次分析法;发展进程
“发展国家经济,建设绿色家园”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之一[1].国内外许多学者纷纷研究低碳经济发展的评价体系,对低碳城市的发展显得尤为重要.在文献[2]中,利用层次分析法建立了低碳经济评价体系,该方法简单易行,但构造判别矩阵的经济评价指标的权值的取得过于主观,不够科学.上述原因,通过主成分分析法筛选主成分,并结合主成分来定量评价低碳经济对上海城市发展的影响.
1 低碳城市评价体系的构建
1.1 确定研究问题的初始分析变量
低碳经济评价系统的21个初始指标[3,4]:公众对环境保护的满意率、居民的低碳理念、人均公共绿地面积、绿化覆盖率、单位生产总值二氧化硫排放量、单位生产总值化学需氧量排放量、R&D占GDP比重、单位生产总值综合能耗、单位工业增加能耗、机动车保有量变化趋势、工业废水排放总量、工业重复用水量、污水处理率、历年环境保护投入情况、历年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人口自然增长率、人均生产总值、对外开放度、人均可支配收入、第三产业比重、外贸进出口总额.
1.2 用相关矩阵来求主成分
模型数据来源,2000~2009年上海统计年鉴.用相关矩阵求主成分.求得21个指标的特征根,如表1所示.
根据表1可以发现从指标10开始所有的指标特征根非常接近0,因此认为这21个指标存在多重共线性.删减指标最后留9个作为分析变量.这9个指标分别为:居民的低碳理念、人均公共绿地面积、绿化覆盖率、单位生产总值二氧化硫排放量、单位生产总值化学需氧量排放量、R&D占GDP比重、单位生产总值综合能耗、单位工业增加能耗、机动车保有量变化趋势.通过Matlab求得以上9个指标的特征根,如表2所示.
表1 相关矩阵的特征根
表2 筛选的9个指标的特征根
由于表2中各个指标不存在非常接近0的特征根,因此可以认为消除了多重共线性.
1.3 确定主成分及其表达式
本模型假设将特征根大于1指标作为主成分,由表2可得主成分宜取两个分别记为y1、y2.主成分y1、y2的方差和占全部方差的比例为96.66%.因此选取y1为第一主成分,y2为第二主成分,主成分基本上保留了原来指标信息,这样原来的9个指标就转化为2个新指标.通过Matlab软件得到因子载荷矩阵如下表3所示.
表3 因子载荷矩阵
其中x1、x2、x4、x5、x6、x7、x8、x9分别代表居民的低碳理念、人均公共绿地面积、绿化覆盖率、单位生产总值二氧化硫排放量、单位生产总值化学需氧量排放量、R&D占GDP比重、单位生产总值综合能耗、单位工业增加能耗、机动车保有量.第i个主成分的系数,结果如表4所示.
表4 主成分系数
表5 2000~2009年的主成分得分
从表3中可以看出第一主成分的线性组合中正系数的大小基本相当,所以可以看作x1、x2、x3、x6、x8的综合变量,即低碳理念、人均公共绿地面积、绿化覆盖率、R&D占GDP比重、单位工业增加能耗的综合效果.低碳理念展现低碳生活在社会中的普及度,人均公共绿地面积和绿化覆盖率则体现了低碳环境指标,R&D占GDP比重和单位工业增加能耗两种体现了政府和企业在低碳技术上的“投入—产出”,因为5个指标系数基本相同,因此可以认为第一主成分体现的是一个较为综合的低碳经济指标.第一主成分的得分越高则说明低碳经济的综合效益越显著[6].
第二主成分中,正系数的指标有低碳理念、单位生产总值二氧化硫排放量、单位生产总值化学需氧量排放量、单位生产总值综合能耗、单位工业增加能耗.以上指标体现的是低碳认识普及度以及企业实际“低碳”措施效果,同时低碳理念和单位生产总值综合能耗是两个系数比较大的,因此可以认为第二主成分是低碳经济的“成果”指标.第二主成分的得分越小,则说明低碳经济的实施效果越好.两个主成分包含的原始数据的信息总量达到了96.66%.这说明这2个主成分代表原来9个指标评价社会的低碳经济效益已经有足够的把握.
根据上表4得到的主成分得分可以发现,第一主成分的得分是逐年递增,第二主成分的得分基本上逐年递减.即低碳经济在这10年当中的效益是逐年递增显现.本模型利用主成分y1、y2的线性组合,以主成分yk的方差贡献率αk作为权数构造一个综合评价函数为:F=0.85y1-0.11y2.将表4中2000~2009年的主成分y1,y2得分代入上述表达式,得到低碳城市发展的综合得分的排名,如表6所示.
表6 2000~2009年上海低碳城市发展的综合得分
图1 2000~2009年上海低碳城市发展的综合得分
2000~2009年上海低碳城市发展的综合得分如图1所示,可以更明显的发现近10年低碳城市发展的趋势基本处于快速的增长,特别是在2002年到2003年和2008年到2009年的发展速度更大.
2 结论
通过主成分分析法建立了上海低碳城市发展进程的评价体系和综合评价函数,利用该评价函数对上海城市发展进程进行评价,得到上海近10年的低碳城市发展的趋势基本处于快速的增长.
[1]李俊峰,马玲娟.低碳经济是规制世界发展格局的新规则[J].世界环境,2008(2):17-20.
[2]李晓燕.基于模糊层次分析法的省区低碳经济评价探索[J].华东经济管理,2010,24(2):24-28.
[3]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组.2009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报告[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199-230.
[4]上海世博会事务协调局上海市环境保护局.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环境报告[R].上海:上海市环境保护局,2009:8-46.
[5]上海统计局.上海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9.
[6]何晓群.多元统计分析[M].第二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责任编辑:王宏志)
O242.1
A
1008-7974(2011)04-0007-03
辽宁省高等教育学会基金项目(GZYB09024)
2010-12-27
杨德志(1976-),满族,辽宁丹东人,硕士,辽东学院经济学院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