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为什么创新不起来?
2011-09-25肖知兴
□肖知兴
中国人为什么创新不起来?
□肖知兴
中国人创新不起来,这绝不仅仅是一个技术问题。我将中国文化中妨碍创新的主要因素总结为三个方面:权力文化、关系文化与现世文化。
创新障碍一:权力文化
权力文化从不同角度也可叫做官本位文化、等级文化、面子文化、专制文化、奴才文化。教育、科研等行业,本质上是一种非营利的社会性事业,应该向捐赠、举办该事业的人或捐赠人的代理人负责,而不应该向公权负责。但逻辑上,大路朝天,各走一边,有选择不依附权力的,自然有选择依附权力的,但更可怕的是这种权力还是垄断的权力,各种行政管制完全堵死了依靠社会力量、民间力量发展独立的教育和科研事业的空间。
创新障碍二:关系文化
中国企业创新的第二个障碍是关系文化。与个体主义文化相比,关系文化的特点是:1.秉持相互依赖的自我观;2.个体是完成集体目标的手段;3.注重外在行为规范而不是内在的价值观;4.注重关系和谐而不是任务完成。
创新本质上是一种个体行为,是一种沉浸在对客观规律的敬畏、热爱、痴迷之情中的探索状态。所以,真正的创新者本质上其实并不在乎旁人对他们行为的评价。但包括关系文化在内的集体主义文化因为过于强调他人对自我的评价,容易使大家陷入从众心理,很难产生创新所需要的特立独行、笑骂由人的个体主义精神。
创新其实就是一种低社会化、非社会化的行为。所以,需要社会努力塑造一种相对单纯的环境。而关系文化本质上属于一种社会化程度极强的制度环境,需要一种很强的社会化性格才能在其中生存。在这方面,一般的技术性人才不可能是那种八面玲珑、两头通吃的混混学者的对手。
创新障碍三:现世文化
权力文化与关系文化,一个是庙堂,一个是江湖。它们相辅相成,形成中国社会、中国文化的两极主轴。比权力文化、关系文化更内在的一个创新障碍,是中国文化注重现世、注重功利、注重物质、缺乏超越性、缺乏对抽象原则的坚守、缺乏从抽象原则坚守中汲取生命价值的倾向。
如果说权力文化是与上司打交道,关系文化是与朋友打交道,出世文化看起来则是与上帝打交道,目的是探寻生命的本质、意义与价值,其本质是与自我打交道。反躬而思,自己与自己对话,孜孜以求的是“无权者的权力、无产者的财产、无家可归者的家园”,一种澄彻清明、烛照通透的境界。这种形而上学的求索精神是每行每业达到最高境界的孤独求败者共同的精神内核。而在我们的现世文化的熏陶下,大多数人根本意识不到这个心灵层面的存在。
创新突围之路
中国企业、中国文化的创新突围之路,可以用9个字归纳——“不唯上、不唯人、只唯我”。“不唯上”是打破权力文化的窠臼,把教育还给教育家,把科学还给科学家,把创新还给创新者。在企业层面,重要的是努力建设一种平等、宽松、充满信任感的企业文化,让研究工作者能够充分把潜力发挥出来。
“不唯人”是努力建设一种高自由度、高容忍度的环境,创造充分的、有安全感的个人空间,鼓励特立独行、我行我素的个体主义价值观,从而真正做到百花齐放,百家齐鸣。在企业层面,最重要的是通过创业投资机制(中小企业)和绩效考核机制(大企业),保障对创新者和冒险者的超额回报。
“只唯我”,不是妄自尊大,以自我为中心和利己主义,而是对内心的原则、底线和信仰的坚守。在企业层面,是努力把企业的命运与国家的命运联系起来,让员工在企业文化中感受到国家实现文化突破和文化新生所带来的那种深沉的、持久的成就感。
(摘自《北大商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