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重庆市创意产业的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2011-09-25柯善军
柯善军
(重庆理工大学 重庆汽车学院工业设计系,重庆 400054)
面向重庆市创意产业的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柯善军
(重庆理工大学 重庆汽车学院工业设计系,重庆 400054)
分析重庆地区创意产业的发展状况、特色与定位,并据此提出重庆市创意产业发展对所需人才的规格与要求。结合创意人才成长基本规律,提出了“项目驱动式的创意人才培养模式”,即以创意项目需求来构建教学内容,以创意项目过程驱动教学实施,以创意项目实现整合教学资源,实行教师指导下的,以学生及其团队为主体,以创意课题实践为主线的探究式创意人才培养模式。
创意产业;人才培养模式;项目驱动;探究式
创意产业是依靠个人创意、技能和天才,通过挖掘和开发智力财产以创造财富和就业机会的活动。而创意是人的创造力和智慧的体现,它的产生有赖于人脑的创造劳动,这是资金、设备等非人力资源无法替代的。因此与其他产业相比较,创意产业更依赖于人才,创意人才资源就是创意产业最根本,也是最核心的要素。因此,如何培养创意人才,也就成为当前发展创意产业所面临的重要问题。
一、地区创意人才的需求
(一)重庆创意产业的定位与特色
广义的创意产业实指文化创意产业,狭义的创意产业指运用创造性智慧进行研究、开发、生产、交易的各种行业和环节的总和。实际上,各个国家和地区的创意产业的发展主要是由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决定的。创意产业分类上的差异主要表现在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上,即经济发展的不同水平决定创意产业的内涵。英国等发达国家的创意产业是在工业化和城市化完成之后,进入后工业时期发展起来的。欧美等国的创意产业是以文化为主体;日韩等亚太国家已进入工业化的高级阶段,创意产业发展兼顾了产业和文化两个方面;我国上海虽然是中国的经济中心之一,但是还未完成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所以上海发展创意产业是为“优先发展现代服务业”和“优先发展先进制造业”的产业发展方针服务,为产业结构升级服务。
重庆目前处于工业化的中期,工业兴市是重庆市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创意产业发展走的是与上海相似的路径,注重创意产业和传统优势产业的结合,通过创意产业对产业结构的升级服务功能,来提升传统优势产业的产业结构与产业升级。《重庆市政府关于加快创意产业发展的意见》明确提出:“根据目前产业基础和优势,我市主要围绕做大做强支柱产业,重点扶持以研发创意为首的六大类创意产业。”因此,重庆地区创意产业的定位就是现代服务业,即为传统优势产业,尤其是汽摩产业和装备制造业提供创意性智力支持,提高传统优势产品的附加值,提升产业结构,助推产业升级。
(二)重庆创意产业所需人才要求
重庆目前处于工业化的中期,相关产业处于结构调整、升级的关键时刻,因此对创意性智力支持的需求也就比较迫切。这一结论与笔者对重庆地区相关产业企业走访调研的结论相一致。
另外,由于重庆老工业基地的地位及其以汽摩、装备产品为主的工业格局特点,对于创意人才的要求带有明显的地域特性。对相关创意人才除要求具备自身专业知识结构外,还需要有一定的机械学科专业的知识背景;另外,基于支柱产业的产品集成度高的特性,对相关创意人才的综合素质能力和交流协作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希望创意人员能够适应工程人员的交流语言;此外,从企业反馈的情况来看,需要创意人才具备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上手快,包括创意表达能力及合理使用相关设备软件完成设计创意的能力。
概括起来,重庆地区创意产业对相关人才有六大要求:创新思维与意识,很好的创意语言和工程语言表达与交流沟通能力,一定的创意能力和工程创造力,较强的综合创造能力,面向汽摩及装备产业的专项产品创意设计能力。
二、地区创意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根据地区创意产业对人才的要求,结合创意人才成长基本规律以及地区创意产业的特色,确立人才培养的目标、方向及总体思路。
(一)培养目标
培养具备一定的创意设计思维能力、创意与工程知识与应用能力,熟练使用创意及工程语言进行交流、协作的能力,综合素质高、实践能力强,能在相关产业企业从事创意产品设计及相关视觉传达设计和环境设计的创意设计师。
(二)培养方向
注重科学技术与人文艺术的结合,以产品设计为核心,主要面向汽摩、装备等机电产品的设计。针对学生个性特点,兼顾视觉传达设计和环境艺术设计。
(三)培养思路
在教师指导下的,以学生及其团队为主体,以创意课题实践为主线的探究式创意人才培养模式。在教学内容的组织上突破学科的划分体系,以创意设计项目的需求来构建课程体系;在教学实施上以“完成创意设计项目”为创意教学的主线,融合理论讲授和实践教学,驱动教学实施。如图1所示。
图1 教学方案设计
三、地区创意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
(一)按照创意设计项目的需求构建教学内容体系
传统的课程体系与课程教学内容,一般以相关学科理论体系来建立。这种形式由于课程内容自身的系统性较强,便于理论研究的开展和深入,对于知识传授也具有便捷性,但对于面向创意应用的教学需要,则并不合适。其结果往往是学生毕业后“什么都懂,什么都不会”。
创意应用一般以项目的形式,因此我们以完成创意设计项目的需求构建教学内容体系。按照地区创意产业对人才在思维、语言、能力、综合素质、地区特色5个方面的要求,把教学内容分成创意理念、基础技能、基础知识、核心综合、地区面向五大模块。此外,重庆地区创意产业是面向以汽摩、装备制造产业为主要服务对象的,所需的专业基础知识与技能包括艺术学、机械学、计算机信息科学、市场经济科学等。
以完成创意设计项目的需求构建教学内容体系,就是以创意设计项目为中心,通过一系列精心“设计的”创意设计课题,把艺术的、工程的、经济的、信息的等各方面的知识有机地编排起来,从思维、语言、能力、综合素质、地区特色5个方面培养学生适应地区创意产业发展的需求。
当然,在设计“设计课题”时,还必须充分考虑不同年级的学生的差别,所以在课题的设计上最好能够做到由浅入深、由简到繁。比如针对一、二年级的学生设计的“设计课题”可以是针对单一基础知识与技能在创意设计上的应用;针对三、四年级的学生设计的“设计课题”则是较为全面的多个基础知识综合运用于创意设计项目。为避免教学环节与实际生产脱节,还可以选择社会实际需要的项目为课题作为补充。
(二)以创意项目工作过程驱动教学实施
按完成创意项目对人才的要求组织教学内容,以创意项目工作过程来驱动教学实施。即突破理论课程与实践环节的界限,学生以个体和团队的形式,在教师的指导下开展特定的创意项目的设计工作,学生在完成项目的过程中获得预定的知识、技能和能力。
例如:在“车身和内饰造型设计”课程中,以设计小组的形式,承接教师给出的项目选题,按照“造型方向和技术限制的确定-草图方案创意-效果图制作-油泥模型制作-方案评审与筛选-反求三维数据-参数化模型建立”等过程,在项目推动过程中,获得车身和内饰造型设计工作所需的汽车结构、汽车人机工程、汽车空气动力学、车身造型、汽车油泥模型制作、逆向工程、CAD软件等方面的知识、技能和能力。
此外,创新能力培养的关键就是如何将新知识新方法有效构建在已有的知识能力构架上。因此,在创意项目实施过程的各个环节,实行“一做二评三修正的探究式教学”。一做就是在教师提出项目目标要求并加以简单提示后,学生根据现有知识和当前能力,尝试完成该环节设计任务。二评分为老师评和学生评,老师先阐述本环节工作所需的知识、技能技巧与方法;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对自己的设计成果进行评议。三修正就是学生根据评议和提示,结合新知识、新方法的学习,对之前的工作进行修正和完善。
这种模式,能够明显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有效地引导、刺激学生对自己的知识能力构架进扩充和完善。
(三)以项目团队模拟培养创意人才的沟通协作能力
以创意项目工作过程驱动教学实施,意味着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教师则是引导者。学生是主体,一切教学都就以学生的需求为指导,以学生对创意设计项目的工作过程为主线,这实际上也说明了学生在教学实施中的主体地位。然而,由于学生能力及教学时间等因素,单个学生往往无法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完成大型复杂创意设计项目,因此我们提出“以教师为导师、学生为主体的设计团队教学”。即根据设计课题的需要,由学生根据自己的特点,自由组合一个由教师指导的设计小组,共同完成创意设计课题。根据创意设计课题的复杂程度,一个班组合成若干个团队,每个学生在设计团队中扮演一个角色,负责该课题某一个方面的工作内容并共同参与所有的侧面的讨论。
对于非课堂教学环节,鼓励跨专业同学组成联合团队。在项目设计过程中,以不同的专业背景及各自的理解对项目进行全方位的考虑,通过这样的合作,在相互取长补短,完善各自知识结构的同时,加深了对项目开发过程的理解。通过这种团队合作的方式,学生能够了解自己的工作在项目实施中的地位与作用,也能够了解他人的工作。这样,培养了学生在真实职业中的交流沟通能力,使之能更好地融入到现代企业的团队中去,在团队协作基础上发挥自身的价值。
(四)以工作场景模拟加快由学生到创意人员的角色转变进程
对于知识集成度较高的复杂创意项目,将构建真实的工作情景(包括真实的工作任务、工作条件和工作模式),来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创意应用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促使学生尽快完成学生到专业技术人员的角色转变,尽可能地缩短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后的调整期。其形式有3种:
(1)在课程教学环节,构建与相关产业企业实际工作条件一样的创意工作室式的创意教学环境。对于面向以汽摩、装备制造为主要服务对象的创意设计项目,该工作室应涵括多媒体教学、PC、设计台、模型制作等功能模块。学生以不同的角色身份进人工作室,参与、完成创意设计项目。
(2)对于非课程教学环节,如创意设计竞赛、参与教师课题等,则由指导教师根据具体创意项目的工作需要,根据现有设备与教学环境组建相应的工作场景,在教师的指导下由学生来完成相应的竞赛项目或教师科研课题。
(3)学生到相关企业见习工作、顶岗实习,由此实施专业实习和毕业设计。参照企业对学生实际工作业绩的认定来考核相关成绩。
四、结束语
重庆目前处于工业化的中期,以汽摩、装备制造业为主导的产业正处在结构调整与升级的关键阶段,因此创意发展应该走与传统支柱产业结合的道路。这就要求创意人才的培养必须与地方支柱产业相结合,以支柱产业的产品项目开发需要,实行项目驱动的人才培养模式,即以创意项目需求来构建教学内容,以创意项目过程驱动教学实施,以创意项目实现整合教学资源,实行教师指导下的,以学生及其团队为主体,以创意课题实践为主线的探究式创意人才培养模式。
[1] 柯善军.基于CAID的工业设计专业教学模式探讨[J].焦作大学学报,2009(2):96-98.
[2] 张燕,王晖,蔡娟娟.文化创意人才素质测评指标体系的构建研究[J].传媒教育,2009(4):115-121.
[3] 厉无畏,于雪梅.培育创意人才,完善创意产业链[J].戏剧艺术,2007(1):23-29.
[4] 殷宝良.文化创意人才培养模式的探讨[J].教育新探索,2009(10):126-128.
[5] 戴卫明.论高校创意人才培养的问题及对策[J].当代教育论坛(下半月刊),2009(7):51-53.
[6] 王文捷,颜冰.广东创意产业发展及人才培养战略研究[J].科技创新导报,2010(17):240-241,243.
[7] 应金萍.宁波创意产业发展与人才培养模式探讨[J].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8):1-5.
(责任编辑张佑法)
G642.0
A
1007-7111(2011)02-0008-03
2011-01-06
重庆市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0834117)。
柯善军(1975—),男,硕士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产品设计、CA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