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陕南大移民

2011-09-22

西部大开发 2011年8期
关键词:陕南移民农民

◎ 文/本刊记者 王 非

陕南大移民

◎ 文/本刊记者 王 非

陕西汉中最大陕南移民搬迁安置点开建

在陕西,饱受自然灾害之威胁的地区主要在陕南。

地处秦巴腹地的安康、汉中、商洛,几乎每两三年就要经受一次洪涝地质灾害的侵袭。把身处偏远山区、饱受自然灾害侵袭、生活贫困的279万人(其中,陕南240万人)彻底搬迁出来并安置好,这是陕西“十二五”开局之年开始启动的最大民生工程,也是中国搬迁移民史上规模最为庞大的一次。

240万避灾式移民

2010年“7·18”特大暴雨泥石流灾害致使大竹园镇七堰村道路、通讯、电力、供水全部中断,该村一组发生40多万立方的泥石流,造成全组22户78间房屋全部冲毁,12人死亡、17人失踪,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全部损毁瘫痪……

在七堰村遭受灾害重创的同时,安康、汉中、商洛三市的28个县(区)中,有24个县(区)遭受强降雨侵袭,177万人受灾,因灾死亡73人、失踪121人,三市倒塌房屋13298户、42016间,损坏房屋46860户、140315间……

频发的自然灾害,严重威胁着陕南人民的生产生活和发展大计。早在七堰村一线详查灾情、指挥救灾工作时,陕西省委书记赵乐际和省长赵正永已下定决心:“要让生活在危险边缘的群众彻底摆脱自然灾害的困扰。”这才是最大的民生。

本刊记者实地采访发现,陕南地区灾害多发、频发的原因,正是由于恶劣的地质条件,致使山体稳定性脆弱,易发山洪、滑坡、泥石流。而且陕南28个县(区)中,有21个属于国家或省级贫困县,至今还有大约400多万人生活在距离公路5公里以上的山区,像七堰村这样直接受到自然灾害威胁的群众就有200多万。

“这里已经不适合原地重建,政府要在保证群众承包地等利益的基础上对受灾群众进行异地重建!”这是陕西省委书记赵乐际在七堰救灾一线的要求。“人类的活动必须遵循自然规律,不宜人类生存的地区,就应该搬离!”这是陕西省长赵正永在介绍“陕南地区移民搬迁安置”工程时的感言。

在进行科学的综合论证后,陕西省政府在2010年12月7日提出了《陕南地区移民搬迁安置总体规划》:从2011年至2020年的10年间,陕南汉中、安康和商洛的28县搬迁240万人,超过3个地区总人口的1/4,投资总规模超过1100亿。大移民,由七堰重建拉开帷幕。

陕南暴雨常年引发泥石流灾害

城乡发展 综合规划

“灾后重建不单单是盖房子的问题,除了要让受灾和危居群众住得安全的基本生存目标外,更重要的是要让他们的生活环境更优越,过得更好,日子有奔头!”安康市委常委、汉滨区委书记程勇说。实现这样宏伟的目标,需要找到一把“钥匙”。把灾后重建纳入统筹城乡发展统一规划,正是实现这个目标的最切实有效的方式。

大竹园镇党委书记邹远利向本刊记者介绍到,七堰社区项目在设计选址和规模上,社区规划面积约1平方公里,紧邻包茂高速公路,首先占了区位和交通的先天优势。社区建设的资金划分上,实行政府主导、群众主体、一次规划、分期建设。

邹远利补充说,七堰社区实施步骤总体按两期建设,Ⅰ期建房计划于2011年9月底前完成,主要解决七堰村及周边三个受灾村的三无户、倒房户等75户308人的永久性居住问题,同时启动七堰、金鸡、小沟、新铺四个村的围防护和受地质灾害威胁户等500余户2100余人的迁建工程;Ⅱ期主要靠发挥社区的辐射带动,吸纳周边群众搬入社区居住。社区功能涵盖了群众的生产生活、入学就医和长远发展等问题。最终社区建成后,将成为一个交通便捷、配套完善,环境优美,能够容纳6000-8000人居住的陕南特色居住新区。

程勇向本刊记者介绍,七堰社区的建设,只是开个好头,对整个移民大搬迁起到一个探索和尝试的作用。目前,汉滨区正按照省、市的要求,把为农民群众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纳入城乡统筹整体规划,未来5年,汉滨区将建设10个中心镇和40个各具特色的中心社区。

安置统筹 三位一体

陕西将按照“小城镇建设、发展现代农业和避灾扶贫搬迁”的思路,从根本上解决这些地区群众受地质灾害和贫困威胁的问题。用10年时间,搬迁279万人,陕西将按照“小城镇建设、发展现代农业和避灾扶贫搬迁”三位一体的思路,从根本上解决这些地区群众受地质灾害和贫困威胁的问题。

按照总体规划,陕南地区移民搬迁投资共需1109.4亿元,主要包括移民建设投资772.2亿元、基础设施投资140.9亿元、公共服务及其他投资159.4亿元,自主拆迁投资12.1亿元,以及24.8亿元的土地整治投资。

据本刊记者了解,此次搬迁将按照整村组搬迁、相对集中安置的方式进行,并鼓励有条件的居民到县城以上的城市购房居住,转换农民身份。而其他居民将在县城和城镇周边、中心村附近安置,陕西省将会给予搬迁补贴。相应的公路、饮水照明和通讯等基础设施随搬迁一并建设。

对于移民后的安置,陕西省也设计了多种方式。“村民从山上搬下来,要通过就业或者创业让移民群众致富。”陕西省省长赵正永说,政府要给农民一些公益岗位,让农民从事保洁员、社区管理等工作;政府也会发放小额贷款,鼓励农民创业。还将加强培训,争取每户至少有一个以上劳动力接受劳务输出培训或者实用技术培训。

赵正永认为,搬迁不可能一步到位,愿意搬下山的先搬,不愿意搬的不强求。如果补助标准、搬迁政策和区域能让群众满意,等到农户主动要求搬迁时,速度反而会更快。“移民搬迁户的建设面积标准确定为每户80-90平米左右,房屋结构以砖混为主。”陕西省国土资源厅厅长王登记表示,规划建设中有60、80、100平米等多个户型,群众可根据自身实际情况进行选择,选择小户型个人承担的就少。

搬迁致富 多种经营

目前,陕南避灾搬迁的思路已基本明确了四个办法,首先是“向城镇靠”,陕南地区有些年轻人已外出在城镇打工,他们的父母有的也会要求到城镇去;其次是“就近靠”,政府将创造条件,让陕南山区的民众搬到比较安全的大村,或者比较平坦的地方;第三个办法是整村迁出,建设新村或新镇,按照“三位一体”的做法,将搬迁、农业产业化和就业这三者结合起来,选择一些地方建立新城镇;第四个是自愿分散的办法,对愿意投靠亲友到其他地方的,政府也会按补助标准提供资金,帮助群众分散搬迁。

“哪个村民有搬迁意愿,打算选择哪种方式搬迁,这些我们已经在前期的摸底调查中全部登记了。”安康市紫阳县扶贫开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一旦政策出台,他们将全速推进移民搬迁工作。目前,安康市汉滨区恒口镇重点示范镇、汉中市城固县崔家山重点示范镇、商洛市商州区沙河子重点示范镇等建设项目已经集中开工建设。

“搬得下,稳得住,要致富”,赵正永强调,这是陕南移民搬迁安置所有工作的检验标准。赵正永表示,此次搬迁允许农民有自留地,满足他们的口粮供给。同时,还要提供就业岗位。集中安置后,支持农民集体创办农家乐等第三产业,“把创业、小额贷款等优惠政策都用上,支持发展。”赵正永说,要让进城农民增加通过工作得到工资性收入;要通过土地流转和林地流转,让农民增加土地收入,让企业参加建设,农民去给企业打工,增加收入。

以安康市紫阳县向阳镇址风村绿洲核桃专业合作社为例,群众以土地入股,把土地流转给合作社种植核桃,很多外出务工人员陆续回村加入核桃的种植中,由于不影响农作物生长,既好管理,效益又高,集约生产,一举多得,核桃进入丰产期后,每亩产量能达到600百斤,农户每亩纯收入在4000元以上。

猜你喜欢

陕南移民农民
移民与健康经济学
移民火星
农民增收致富 流翔高钙与您同在
饸饹面“贷”富农民
尴尬的陕南
党建地图·陕南
文化生态视角下的陕南民歌保护与创新研究
内陆移民(外二首)
Immigration移民
“五老”以“三用”关爱青年农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