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警惕新十年东西部新差距
——对话程安东

2011-09-21卫思宇

西部大开发 2011年4期
关键词:差距转型发展

◎文/本刊记者 卫思宇

警惕新十年东西部新差距
——对话程安东

◎文/本刊记者 卫思宇

王非/摄

从东、中、西发展预期看,我国东部省区主动调低增速,加快转型,特别是“京、沪、广”地域,广东更是提出“幸福广东”考量目标。中西部省区市GDP增长预期仍然是两位数,现阶段看来是可以理解的。但我们担心的是其忽视转型经济发展,重总量而轻经济运行质量,会导致东西部新十年发展差距,而且将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深层次差距。为此,我们采访了陕西省原省长程安东——

《西部大开发》:如何正确认识中西部经济总量增速反超其潜在问题?

程安东:国家西部大开发、中部崛起战略推动了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提速,总量快速提升。一些省区GDP过万亿是震撼人心的喜事,也说明缩短东西部发展差距是可以实现的。

由于改革开放滞后,中西部地区经济外向依存度较低,2008年以来受国际金融危机冲击较弱,全局快速发展,资源性矛盾凸显,原材料价格攀升,推动了资源产业的高速发展,使部分中、西部省区受益,如内蒙古、黑龙江、陕西等。去年三省经济总量破万亿,显示了强劲的发展势头;还有经济总量基数较小,增量提高后增速相对高也是很自然的;中央对中西部地区投资倾斜,特别是加大了交通运输、通信、电力、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极大地改善了长期制约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基础设施状况,使其资源性优势明显的释放出来,近期投资拉动也十分明显。再则,“十一五”时期全国高速发展推动了能源、原材料价格上升,中、西部地区资源性产业提速,工业化进程加快,价格效应使企业和政府双双受益。政府的财力增强,办事能力提高,社会事业、民生工程全面推进。同时,城乡人民收入增幅也明显提高。

还要指出的是发展增速超东部或者说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并不等于综合发展水平在同步赶超。去年全国人均GDP达到29678元(折合4482美元)。中、西部省区市也只有不多的几个能达到全国平均发展水平,更不用说与东部省市比较了,所以说我们对此应有一个客观的分析和正确的认识。

我们必须看到,多年来高速增长所积累的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不仅表现在东部地区,中、西部地区也程度不同的存在,如房价问题、城乡人民收入与经济增长同步问题、产业结构和创新机制以及资源环境高消耗等问题。特别是社会保障水平低,尚不能全民覆盖,制约了内需的增长等,都会影响经济持续健康发展,进而牵制和谐社会建设。

中、西部地区不能再把发展目标侧重在速度和数量的追赶上。要看到全国大趋势,针对自身条件,在保增长的同时,把着力点适时的转移到科学转型发展、重在提高经济运行质量上来,特别是要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现代产业优势,充分体现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

《西部大开发》:怎样正确认识实践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提高经济运行质量,实现包容性增长?

程安东:最近国外热议中国超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这当然是我们改革开放取得重大成就的一个重要标志,说明我国国力增强,人民生活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足以标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一个里程碑。

但我们不能背上经济总量超日赶美的包袱。必须把精力集中到科学发展这个主题上来,面向国内,着力办好自己的事情,不要被国际评论家“忽悠”。这样,任何国际风云都吹不倒我们。

缩小东西部发展差距,“量”固然重要,但当前要特别警惕追赶GDP,而弱化转型发展形成“质”的新差距。经济总量可以说明地区经济规模,但并不能完全说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更不能代表经济运行质量。粗放型、劳动密集型、资源型发展也可以实现GDP的扩张,但却缺乏市场竞争力,随着科技的发展,必将被淘汰。再则,在一定时间内靠投资拉动和资源环境消耗是可以加快发展的,而我国现已进入工业化后期,东部地区已率先把着力点转移到结构调整、优化升级转型发展上来了。把各省区2011年与2010年的政府工作报告相比,12个省调高了GDP增长目标,其中8个为西部地区。西部地区若不适时地把注意力集中到经济运行质量上来,必将形成新一轮的发展差距。对此,我们必须有一个清醒的认识。

国家“十二五”规划所传递的信息,特别值得中、西部地区警示。这个中长期发展规划具有重要的宏观指导意义。把GDP预期目标定位7%,突出调整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鼓励创新。优化社会分配,促进国内消费,把经济可持续增长建立在主要依靠内需上来,形成外贸、投资、内需三套马车联动。特别是把二次分配极大地向民生倾斜,促进社会和谐,为深化改革、扩大开放,长期持续发展创造条件。

中国特色市场经济主要是纵向调控,区域经济发展可以发挥自己的优势,但必须放在全国大局中谋思路。只有找准自己的位置、扬长避短才能长期持续科学发展。不深入研究中央宏观调控取向、不观察国内国际市场走势,埋头拉车,必然导致盲目发展。特别是大规划,盲目投资,将增加政府的债务危机。多年来实施的“项目带动”战略,依靠投资拉动已经积累了不少问题,如大学累计银行债务每所院校高达数亿元不等;项目建设资金不按时到位拖欠农民工资;高速公路建设企业负债率高达80%以上,以及房地产泡沫等。这些都需要通过转型升级、科学发展来解决。

我们的指导思想必须确立在以人为本、执政为民上来,改革发展的目标不仅是求增长,更主要的是为民谋幸福。蛋糕做得很大,但老百姓只能吃一角,那还有什么意义呢?民富才能国强,才能安定团结,才能举国一致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各国经济发展经验说明单纯市场机制驱动的经济增长,在很大程度上会导致贫富差距拉大。在某种意义上讲市场的本性是“嫌贫爱富”的。一段时间我国为改变国有企业吃大锅饭问题,提出效益优先的分配原则,尽管又相应提出兼顾公平,现在看来仍形成了地区间、行业间、企业内岗位的分配不公问题。可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分配制度还需要在深化改革中完善。当前我们必须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进程中扩展平等发展机会,使增长利益向民生倾斜,以惠民利民为目标,而不是逐年扩大投资率,谋求经济总量的高速增长。

要深刻理解科学发展、包容增长的意义,中、西部地区应该像“京、沪、广”那样,适时转型,从注重“量”的扩张转到注意“质”的提高上来。特别是要把资源性产业从注重上游开发,转到注重转化、升级开发系列终端产品上来。最大限度地注入资源的科技含量,提高资源利用效率,这样才能少走粗放型发展的弯路,从真正意义上缩小东、西部发展差距。

《西部大开发》:在经济运营中,西部省区如何做好产业转型升级这篇大文章?在今后的转型发展中我们应该注重哪些方面?

程安东:首先,我们要充分认识到我国资源短缺的客观条件,石油、天然气人均储量不足世界人均水平的1/10,主要金属人均储量不足世界人均水平的1/4,还有水资源、土地资源严重不足。2009年我国人均谷物产量相当于美国的26.5%,我们发展到今天这样的规模实在来之不易,然而,我们应该感受到粗放发展、浪费资源的可怕后果。根据权威统计,2009年我国GDP占世界的8.6%,却消耗了世界46.9%的煤炭和10.4%的石油。同年美国GDP占世界24.3%,只消耗了世界15.2%的煤炭和21.7%的石油。相对于日本的差距就更为明显,2009年日本GDP占世界8.7%,煤炭和石油消耗量只占世界的3.3%和5.1%。这成倍的差距还能继续下去吗?因此,转型发展势在必行。

侯宗斌/摄

转型发展首先是各级决策者的思维转型、观念创新。一是正确处理加快发展与持续稳定发展的关系。拼资源、拼环境可以取得短期快速发展,但与“两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大趋势是背道而驰的,因此,也是难以持续的,而且不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则,更谈不上科学发展。我们制定政策、安排规划,着手于近期是对的,但必须有利于长期持续稳定发展。放眼未来才能经受起市场动荡的考验,克服“陷阱”健康发展。二是转型要着力于产业升级。以发展新兴产业带动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扩大新兴产业是提升经济运行质量的基本动力。高新技术产业化是扩大新兴产业的基本途径。同一产品也要加速更新换代,缩短生命周期,不断研制开发科技含量更高的新产品。这样,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产业升级,而产业升级是转型发展的主要标志。三是提高研发投入支持创新。就全国而言,2010年我国研究与试验经费支出(R&D)占GDP的比重为1.75%,发达国家一般都高于2%;教育支出尚未达到占GDP4%的要求,而世界平均教育支出水平已达4.5%。中、西部地区的投入水平还要更低一些。创新是未来经济增长的主推力,而人才是创新之本,投入是创新的物质基础。中、西部地区必须把超世界水平的资本形成率转向超世界水平的教育和研究投入上来,这样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转型发展。

其次是必须抓住结构调整这条主线。解决结构性矛盾,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中、西部地区经济结构性矛盾主要表现在:现代化服务发展滞后、第三产业比重偏低;资源型产业比重偏高、科技型产业相对偏小;产业集群未完全形成,大集团带动力不足;非公有经济发展水平有待提升;县域经济发展缓慢,制约了西部城镇化的发展和农业现代化的发展。近年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提速,多数走的是工业振兴模式,使第二产业比例升高,第三产业发展滞后,第一产业比例仍然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这种趋势发展下去,一是经济运行质量受到产业布局的制约;二是能源、材料消耗居高,减排难度较大;三是劳动就业格局不合理,工业转型升级提高劳动生产率必然要优化用工结构,削减人员,而最能吸纳劳动力的第三产业,它的发展才是扩大就业的主渠道,也是实现第一产业富余劳动力转移的稳定载体。优化产业结构必须在转型发展中稳步推进。纵观国际上,中等收入国家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都超过50%,高收入国家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则高于70%,可见我们第三产业发展差距之大。

再就是消费结构问题。全国2009年消费率为48%,西部省区多数未超过45%,地处内陆外贸额很小、外贸依存度低。不可能长期依靠高投资率来保增长。低收入、低消费、低依存率、高投资率的状况令人担忧。一旦国家压缩基建规模,GDP高增长如何能实现?西部省区应多在提高城乡人民收入、扩大内需方面下力气才是。

第四个问题就是环境建设。应对气候变化、节能减排,发展低碳产业已成为人类的共同目标。我国已经自主宣布减排目标,能否实现将关系到国家形象。“十二五”把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降低(16%)、二氧化碳排放降低(17%)列为约束性指标。这关乎我国的未来,不可小视。科技创新转型发展之路谁迈步早谁就会主动,宁肯牺牲一点速度,也不能放松经济运行的总体质量。

《西部大开发》:如何强化以人为本思想,真正把发展追求的标准定位在人民幸福至上的理念上来?

程安东:繁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目的就是为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我们不能只追求把财富蛋糕做大,让老百姓忍耐低收入分配,以求高投资率把蛋糕再做大。GDP高了固然是好事,但人民群众感受不到发展的阳光,幸福指数跟不上GDP,那如何能让群众理解党和国家的民生战略。我们不仅能让先富的人们更有发展的激情,又能让中等收入的家庭尽快进入有产阶级,更要让低收入家庭没有后顾之忧,贫困家庭有基本生活保障并逐步脱离低保群体。如果能把这些事情真正做实,我想老百姓的幸福指数一定能随GDP的增长而攀升,和谐社会建设会迈出一大步。面向未来五年,我们不仅要实现经济转型发展,同时要创新社会管理,让各阶层人群都感到自由幸福。

猜你喜欢

差距转型发展
人口转型为何在加速 精读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转型发展开新局 乘风破浪向未来
航天器在轨管理模式转型与实践
多去“扳手腕”——实际是跟差距较劲
聚焦转型发展 实现“四个转变”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课桌和电脑的差距好大
“会”与“展”引导再制造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