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昆明 智慧城建

2011-09-21

西部大开发 2011年4期
关键词:春城城中村楼宇

◎文/ 本刊特派昆明记者 周 励

昆明 智慧城建

◎文/ 本刊特派昆明记者 周 励

在中国面向西南开放的区域性国际化城市的发展定位下,昆明城市建设就像一场接力赛,铺开了壮丽画卷——

昆明,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一月一小变三月一大变。昆明每个人每天早上起来都需要重新认识它。昆明,正以优美的环境、迷人的风姿,从二三线城市向国际化门户和桥头堡城市迈进。

这个城市已形成了一种傲慢的姿态——求“新”求“变” ……

从告别“村城”开始

多年来,城市无序发展带来的城中村问题一直困扰着昆明的形象,有“春城”美誉的昆明一度被人戏称为“村城”。

2008年初,昆明市委九届四次全会作出实施城中村改造的决策,全面启动了主城区336个城中村改造工程。

三年多来,这项最大的民生工程造福了大量参与改造的村民,也获得绝大多数民众的支持。更可喜的是,它在改善昆明人居环境、提升昆明城市品质、优化昆明城市功能、有效配置公共资源、完善公共服务设施等方面,都显现出了巨大的效果。不仅弥补了昆明城市基础设施的历史欠账,还为滇池治理特别是入滇河道整治作出贡献,同时拉动了昆明的投资。

昆明市规划局局长李亮在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介绍,现在,昆明的城中村改造已初步形成自主改造为主,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带动、产业项目带动和“四退三还”、片区改造推动等多种改造模式并进的态势。截至目前,已有86个城中村进入全面拆迁阶段,37个城中村工程建设开工;已获批准的106个城中村改造项目规划,将匹配建起相应数量和规模的公共绿地、中小学、幼儿园、垃圾转运站、公厕,以及多条城市规划道路。

而且,昆明的城市品质还体现在绿地、园林之中。为彰显春城特色,昆明市实施了创建国家园林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全国文明城市,争创联合国人居城市奖、国家生态城市的“四创两争”工作。近三年来,主城区新种的350多万株树木已成长为一把把绿色大伞,更成为净化春城空气的庞大“肺叶”。目前,昆明已成功摘得国家园林城市桂冠,国家卫生城市创建工作已经通过技术评估,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正在冲刺。

清华大学博士后出身的李亮局长自信地说,力争通过五到十年的努力,将现代新昆明建设成为以“一湖四片”、“一主四辅”为载体,集湖光山色、滇池景观、春城新姿,融人文景色和自然风光于一体的森林式、环保型、园林化、可持续发展的高原湖滨特色生态城市。

超前谋划发展城市格局

以交通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是城市建设的重要支撑。从2008年起,昆明持续展开“重大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年”活动,两年多来始终保持了固定资产投资增幅持续超过GDP增幅两倍以上。2010年,昆明市委、市政府提出要确保完成基础设施投资1100亿元以上,其中市级重点基础设施项目达到570亿元。

让昆明百姓记忆犹新的是,二环快速系统于2009年金秋在春城腾空而起,由二环建设者创造的“昆明速度”,至今仍在激励着参与城市建设的人们,而现在的二环快速系统,也承担起主城区超过50%的交通流量。

李亮局长说, 当前,昆明已初步形成“四环十七射”的城市路网格局,2011年底将实现“四环”全程闭合成环、“十七射”全部建成。

而在“十一五”期间,昆明城建还有两项重大工程不可不提,一项是国际大通道构建。昆明除了加快建设国际航空港外,还推进昆曼、昆河、昆仰公路,以及中越、中老、中缅铁路和国际水路航运大通道的规划建设。

特别是坐落在昆明国际航空港的昆明新机场,是国家“十一五”期间唯一批准的国际机场,定位面向东南亚、南亚,连接欧亚的国家门户枢纽机场。2011年底,昆明新机场将投入运营。按规划建成后,它将成为继北京首都机场、上海浦东机场、广州新白云机场后国内第四大机场,促使昆明成为连接中国与东南亚、南亚甚至更大范围的重要空中门户。

另一项则是昆明地铁交通建设。2010年也实现了零的突破,正在建设的地铁1、2号线首期工程,2012年底将全线贯通运营,2014年底将实现轨道交通十字骨干线网建成运营。

塑造现代新昆明

在塑造现代新昆明,实现区域经济城乡统筹发展,提升区域国际化城市辐射力和带动力的进程中,一个新兴产业正在蓬勃发展,它就是楼宇经济。

目前,楼宇经济发展已列入了昆明市“十二五”重点专项规划,吸引世界500强、中国500强进驻昆明楼宇办公,将是昆明今后发展楼宇经济的重点。以全面提高商务楼宇入驻率和入驻企业质量为基本发展目标,至“十二五”末,全市楼宇经济体系将基本完善。

至2012年,昆明将规划建成5个特色楼宇经济集聚区,培育税收过千万元的商务楼宇60栋、税收亿元楼10栋,楼宇税收占市区税收总额35%以上,市区主要楼宇入驻率提高到90%以上。围绕滇池,形成以主城区-北城为核心,以呈贡新城-东城为次中心,以南城和西城为两翼,特色鲜明、分片聚集的楼宇经济发展格局。

“另外,国际物流中心建设也是现代昆明建设的一项重大工程。”李亮局长告诉记者,“十一五”期间,昆明以内陆口岸型国际物流体系、大宗物资区域集散型物流体系,以及特色产业基地型物流体系等为突破口,加快了国际物流中心建设。

从2010年起,昆明国际陆港被纳入全市重点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至2013年,一期港区王家营国际陆港基本成型,届时将发挥对国际国内货物的聚散效应,实现昆明地区全社会物流总需求的近四分之一,进出口物流总量达40%以上,预计年运输、仓储集装箱由30万标箱增到100万标箱。

而在南亚东南亚市场颇具影响的昆明螺蛳湾国际商贸城,则是继义乌国际商贸城之后中国又一个大型国际性专业批发市场。该项目2009年底开业,全部建成后,将有5万余个商家进入市场经营,引进1500家以上的生产加工企业到加工园区生产,新增就业60万人。

接下来五年,昆明城建还要投多少钱?数字显示,“十二五”期间昆明计划实施重点基础施舍项目330个,总投资6713亿元,计划投资5423亿元。中央和省在昆明实施项目共36项,总投资1872亿元,“十二五”期间计划投资1498亿元,市级主导的项目共124个,计划完成投资2293亿元,接下来还有开发(度假区)和县(市)区主导重点基础设施项目170个,计划完成投资1632亿元。

“十二五”就在眼前,昆明正焕发着大都市的活力,逐渐显现国际化门户和桥头堡城市的气质。

猜你喜欢

春城城中村楼宇
基于物联网的智能楼宇顶层架构设计
通信生产楼宇建设项目造价问题分析
“城中村”改造与规划的思考
发达地区城中村改造困境与出路
商务楼宇治理中党建融入的逻辑与路径——基于广州S楼宇的观察与思考
春城之约 昆明加紧筹备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大会
存续与发展:我国城中村治理的路径探讨
高层楼宇灭火装备
你是我的家
240码/秒,飞往果岭——在春城湖畔挥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