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超越美国的三大追问
2011-09-20林跃勤
林跃勤
虽然不同预测版本确定中国经济规模超越美国的时间各不相同,但2020—2030年间居多,个别预测提早到2016—2017年,甚至2011年。国外还有舆论认为,中国目前已经超过美国,是世界最大经济体。
对长周期未来预测从来都是一种主观臆想成分居多的冒险行为,更何况对世界上两个最为复杂大国的长期比较预测,应该说,更充满风险,不可过分相信。因为,细想之下,有一些疑问值得关注。
直线式简单推理预测方法的说服力有多高
直线式简单推理预测方法的说服力和实证性不高。片面地依据过去的增长轨迹套用到未来的发展趋势,并假定超越与被超越两者均大致沿用以往的等速行进是不准确的。而实际上,未来不等于现在,现在不等于过去。虽然,在发展环境和条件不发生突变情景下,发展趋势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但毕竟未来的发展条件和环境未必会是过去的重复或翻版,所考察的两个经济体的基数、规模、水平和成熟度也迥异于过去,发展速度自然不可能简单重复过去的,尤其是追赶者与被追赶者所处发展阶段不同,其经济增长驱动力差异甚大。
按照罗斯托经济发展阶段理论,在起飞阶段通常增长速度较快,进入成熟阶段后经济增长速度将明显下降。中国是一个发展起点低、基数小、非成熟经济体,且正处于起飞阶段。过去30年中国借助于改革开放和高储蓄、高投资、高消耗、高出口等简单、粗放模式取得了高增长,但随着经济体扩大、资源剧减、环境压力加大以及经济发展逐渐进入成熟阶段,外部出口潜力与风险也相应加大。高储蓄、高投资、高污染、高出口等驱动模式的不可持续性,必然导致经济增长速度下降,正如韩国等曾经崛起的东亚四小龙一样。所以,依据过去30年的高增长率来描述未来中国经济增长率,是有一定风险的。而美国作为成熟经济体和创新能力强劲经济体,可以保持稳定的增长水平,在一些年份甚至不排斥相当高的增长率。因此,按照惯性思维将中美未来发展轨迹定格在过去的发展动态趋势上,未必妥当。
各种预测的一个共同点是依据把两大经济体过往经济增长的线性轨迹套用到未来的发展趋势得出的简单感性判断,缺乏实证检验,人类历史上也没有类似的案例。
超越的是GDP总量还是综合实力
预测超越的内涵不清,将GDP总量当做整体经济实力或者说综合实力,就会以偏概全。这里,超越的概念本身有很大模糊性,是综合经济实力超越还是单一的经济总量超越。实际上,多种预测中所指的超越,仅仅指GDP总量而已,但给人的印象却是综合经济实力、甚至是指一国整体实力。从本质上讲,超越意味着整体实力或综合实力的胜出,一国综合实力不仅包括经济还包括资源禀赋、人口、军事、外交以及文化影响力等多方面的内涵。仅从经济实力层面看,除了经济总量外,还包括经济结构、经济效率、持续能力、收入分配、人均收入水平、居民受教育程度、卫生、寿命、可持续性、竞争力、品牌、影响力等软实力元素。早在两个世纪前,清帝国GDP占世界1/3,远超任何一个欧洲列强,却败于经济总量小很多的英国、法国,后败于日本等。主要原因在于中国GDP是缺乏现代技术的农耕乡村经济,而英、法、日等国家则是基于先进技术进步的工业、城市经济。而在知识经济时代软元素对于经济发展、可持续性、竞争力等意义更为巨大,甚至是决定性的。美国正致力于打造基于创新的巧实力与竞争力经济,将使其发展活力更加强劲,不可忽略。
一些中国超越美国的预测往往片面强调GDP的作用,不无以偏概全之误。至少存在片面理解,将超越仅局限于GDP,即经济总量这一元素上。还应该看到的是,虽然美国增长率较低,但因为基数大,其一个百分点的绝对值相当于中国3个百分点的增长,加上美国的增长动力主要来源于技术创新而非投资规模扩张,其可持续性要高出很多。
此外,GDP总量也掩盖了居民福利水平这一关键性本质。不讲人均所得而奢谈饼有多大,有舍本逐末之嫌。做大蛋糕的根本目标在于使每个社会成员分得的份额相对均等地增多,否则,整个社会的福利水平没有同步提升,社会公平正义残缺,整体人力资本难以提升,富豪大量转移财富等。这些都会使这个国家的发展陷入中等收入陷阱和动乱等灾难中,最终使其一度直线式飞跃的发展态势逆转。拉美一些国家就陷在“中等收入”泥潭数十年难以自拔,无法顺利前行。殷鉴不远,值得重视。此外还要考虑经济结构、经济增长动力、经济质量效益、可持续性、人均收入与财富水平等要素。如果经济总量实现了对第一大国的超越,但百姓还处于普遍贫穷的境地,或者与被超越国家的人均收入差距数倍,社会福利水平天壤之别,则无论如何有愧于“第一大国”的身份。这样的所谓超越绝对不是货真价实的超越。
对未来的发展变数考虑如何
各种预测没有或者较少考虑到未来赶超者与被赶超者发展中的不确定性,将其十年或十年以上的长周期发展环境与条件假设为风平浪静。而这种假设往往难以得到现实的支撑。世界发展实践证明,各种大小危机层出不穷,这些对中国的经济顺利发展必然产生意料之外的冲击,类似于2007—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的冲击。尽管这次危机对中国等一些新兴经济体的影响相对较小,但也主要依靠强大的政府财政政策,过于宽松的货币政策,才化险为夷的,但较重的强刺激后遗症迄今还未痊愈。未来,面对类似甚至更为猛烈的外部冲击,中国还能如此轻松过关,率先复苏吗?
此外,美国依据其美元霸权还可以通过增发国债、货币、美元贬值等方法吸纳包括中国在内的全球财富,不能低估美国等发动货币战争来削弱中国等发展中国家和保持美国财富增长的阴谋所造成的各自力量此消彼长的效果。美国等面对中国的崛起强化封锁、围堵、打压和排挤的势头可能会愈演愈烈。如要求中国承担更多大国责任、不再给予中国发展中国家优惠地位和政府援助、要求增加中国联合国会费等。
一些预测很难说是严谨的、负责任的
或者说是经得起时间检验的结论
基于上述的分析,虽不能肯定所有预测都属于瞎子算命,但同样不必怀疑的是,一些预测很难说是严谨的、负责任的或者说是经得起时间检验的结论,很多所谓预测甚至可能是一些所谓学者或机构的信口开河,或者只是制造数字游戏,哗众取宠,甚至也不排除一些境外学者和机构捧杀中国的企图。既然这样,就应该冷静看待各类预测,包括权威机构的所谓中国超美之类的预测,更不能以很中听、经不起推敲的数据当作充饥之饼,并将其作为自然而然的必然结果,飘飘然,进而押注于中国自动超越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经济体,坐等宏伟蓝图的自动变现。夺回200年前被美国摘走的世界大国皇冠是每个中国人的梦想,但梦想要脚踏实地、一步步达成。首先,需要对“超越”验明正身,做出全面而深刻的诠释,不能只满足于GDP总量这一远非衡量和界定世界第一大国的真实含金量的标杆,这些是杜绝片面、曲解和投机取巧的前提。
追赶正在途中,超越远在山外。面对超越预测热,需要更多冷思考,尤其需要更多汗水与智慧!
(摘自《人民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