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督徒的信念与体验:以甘肃省农村某教会为例

2011-09-19闫玉峰

当代教育与文化 2011年2期
关键词:基督徒信徒基督教

闫玉峰

(西北师范大学 西北少数民族教育发展研究中心,甘肃 兰州 730070)

基督徒的信念与体验:以甘肃省农村某教会为例

闫玉峰

(西北师范大学 西北少数民族教育发展研究中心,甘肃 兰州 730070)

以甘肃省农村某教会为例,对基督徒的宗教信念和宗教体验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基督徒宗教信念的四个维度中,内部宗教信念最强烈,自我谦卑和对他人的宽恕与之高相关;基督徒的日常宗教体验较频繁,且在日常生活中占有重要的位置,是日常生活的意义体系;基督徒的宗教卷入及信念与日常宗教体验之间有显著的正相关,日常宗教体验对宗教卷入与信念有一定的预测力。

基督徒;宗教信念;宗教体验

一、引言

宗教信仰是个体生活的意义系统,每个人都用不同的方式建构这个系统。在教会间走访,研究者从不同的信徒那里了解到各自不同的宗教信念和宗教体验。而宗教信念和宗教体验,是宗教心理学研究的核心课题,以此为切入点,我们对90名基督徒的日常宗教体验与宗教信念进行了研究。

宗教信念是一个久远而永恒的话题,早在基督教诞生之初,有关宗教信念合理性的话题,就在基督教与希腊哲学之间展开了论战,直到后来众多的基督教护教者,针对此问题进行了激烈讨论。从公元2-4世纪的早期教父,到后来基督教宗教哲学家安瑟尔谟、阿伯拉尔和阿奎那,及现代的普兰丁格等,都努力为基督教宗教信念的合理性极力辩解,为基督教的发展和发扬寻求空间。当注重个体体验和神秘色彩并重的宗教遇到注重理性思辨和科学主义哲学时,两者之间的不相容是显而易见的。基督教为了维持自身发展,与哲学论战的同时,如何寻求自身信念合理化、理性化的途径,一直是伴随基督教发展至今的困惑,当基督教信仰遇到实证,其信念的合理化更是一个难题。

基督教信念具有超自然的因素。在理性层面,宗教信念与知识合理性的关系一直是宗教与哲学争执的关键,对于作为基督徒的个体来说,宗教信念是其对耶稣及其创世说、三位一体的真神、复活、原罪、救赎、末日审判、永生等基督教基本教义的信仰,从而宗教信念一直被认为是个人宗教性的核心,并用来界定个体信仰的虔诚度。宗教信念是宗教信仰的表现形式,是宗教信仰的解释体系,是宗教信仰的系统化、条理化和规范化。

最初对基督徒宗教信念的研究始于国外,探讨个体的宗教性时被提及,是个体宗教性的一个维度。随着人们对宗教性认识的不断深入,有关宗教信念的单独调查与研究也相继产生,如在美国国内的一项研究发现:20%的被调查者认为信仰由“一套信念”组成;51%的被调查者认为是一种与上帝的关系;还有20%人的认为是发现了生活的意义。

在我国,针对宗教信念的研究如凤毛麟角,对基督徒的宗教信念的实证研究更是少见,对基督教信念的论述多是从哲学角度宏观的论述。

宗教信念相对应的一个重要概念就是宗教体验。姚卫群认为,宗教体验是人在宗教活动中的心态和体悟,有人认为宗教体验是宗教经验的核心及本质,有人认为宗教体验是个体在宗教活动中的心态体悟及伴随的宗教情感。事实上,基督徒的宗教性体验在生活的方方面面,宗教信仰是其身份的一部分。并非上教堂或者参加信仰活动时他们才是基督徒,才会有宗教体验。周末上教堂是信仰,八小时上班是工作,其余时间是生活的观点是不符合基督徒信仰现实的,信仰就是他们生活的一部分。在教堂拜访期间,参加信徒的周末聚会,就遇到过两位教牧人员,其中一位一直想把圣经的一段经文谱上曲子唱出来,可是好长时间没有谱出来,有一天他在公交车上突然受到感动,竟然随口唱出了那段经文,于是他就在最近的一站下车后将曲谱记录了下来。另外一位牧师,因为教堂与外界的纠纷,下午要到法庭以被告的身份出庭,就在这天早上,他有一种被圣灵充满的感觉,有一种感动要他来教堂,于是他赶快到了教堂,正在此时他听到有人在谈论对方设法破坏教堂聚会,找到了证人。在审判中,对方原告的身份成了被告的角色,审判结果是教会一方获胜。以上两例是他们在日常生活中的宗教体验,因此,笔者认为宗教体验不仅在宗教活动中,亦伴随在信徒整个日常生活中。

对于宗教体验,韩慧娟从神经生理基础的角度出发,运用脑电等仪器,测查信徒在产生宗教体验的状态下脑电的活动及其规律;魏小巍研究了道教的宗教体验;吴俊、甘满堂等考察了汉民族特有的宗教信仰与体验。最基本的对宗教体验的论述,仍在哲学层面上,如普兰丁格的宗教排他论与有保证的基督教信念。宗教信念和宗教体验密切联系的是宗教徒的宗教卷入程度,宗教卷入程度高,可以从一个方面说明信徒的虔诚度亦高。对于宗教卷入程度的界定,某种程度上可以用参加宗教活动的频率及祷告的频率来体现。目前反应基督徒的信仰状况的研究并不多见,在中国的文化背景下,外来的基督教如何影响具有儒家文化背景的个体,他们的宗教信念与体验如何,怎么看待自己的宗教信念及宗教体验,这是需要我们去进一步探明的问题。

二、研究方法

(一)被试

被试选自甘肃省某农村教会,此地经济发展缓慢,农业是主要产业。近年来随着政府对农业的重视,经济逐渐发展,人民收入逐步提高,与外界的交流和沟通亦在增多。主要民族为汉族,传统的汉族文化积淀深厚、影响广泛,佛教、道教有广泛的信众基础。基督教早在1917年传入此地,发展信徒,但是信徒人数并不多,没有建立起教堂。经历了社会的变迁,1994年才建立起教堂,信徒逐渐增多,发展到今天有四五百人。

研究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在教会参加聚会的教徒90名,分别填写问卷及回答开放式问题。其中男性33人,女性57人。年龄从13岁到70岁之间,其中13岁到20岁之间占据14.5%,21到35岁之间占据10%,31到50岁之间占据35%,50岁以上者占据40%。平均年龄46岁。身份为农民和工人居多,其中农民占55%,工人17%,学生10%,退休及其他18%。

(二)研究工具

宗教卷入与信念量表 (SIBS)宗教卷入信念量表由 Hatch等人发展而来,问卷由26个题目组成,分为四个维度,分别为:内部信念、外部实践、谦卑和宽恕他人、存在和冥想的信念。量表采用里克特式5点计分法 (5强烈同意,4同意,3一般,2不同意,1强烈不同意)。

日常宗教体验量表Underwood和 Teresa 2002年编制了日常宗教体验量表,用来测量诸如敬畏、喜乐和内心深处的平静之类的宗教体验。量表由16道题目组成,采用里克特式 6点积分法 (从“一天多次”体验到“从来没有”)。Underwood和Teresa在一系列研究基础上报告量表的重测信度分别为0.92,对应的内部一致性系数α为0.95。

(三)研究程序

1.深入访谈。为了使收集到的数据真实可靠,取得信徒的信任,深入了解他们的宗教生活,在问卷施测之前及施测过程中,来到教堂和信徒一起参加祷告、礼拜、唱诗等活动,观察了解他们的宗教崇拜,与牧师、长老及执事深入交谈,了解信徒的信仰状况及教会牧养情况。深入了解之后进行访谈,收集质性的访谈资料。为问卷施测做准备。

2.问卷施测及数据处理。与教会牧养人员及信徒建立起友好的信任关系之后,在征得信徒及教会牧师的同意基础上,实施了问卷调查,发放问卷,根据信徒的具体情况不限时作答,一般所需时间在15分钟至30分钟之间。数据的输入和处理运用SPSS17.0 For Windows软件包。

三、研究结果及分析

(一)基督教徒宗教卷入与信念的基本状况

由于原量表各维度的题项数目不等,各维度原始数据和相差较大,因此对各个维度的原始数据各自求平均后,在同一个水平上进行比较,结果相对直观。从表1可以得知,基督教徒宗教卷入与信念四个维度中,内部信念最强烈 (因为问卷的计分方式为:1强烈同意,5非常不同意,所以得分越低,表示宗教卷入与宗教信念越高)。其次为自我谦卑和对他人的宽恕,从表2可以得知,这一维度与内部信念之间的相关为四个维度中最高,而外部实践与谦卑宽恕之间的相关次之。

表1 宗教卷入与信念各维度的描述统计

表2 宗教卷入与信念各维度之间的相关

基督徒强烈的内部信念,与之高相关的自我谦卑和对他人的宽恕。内部信念越强烈,自我意识中对基督徒身份的认识越凸显。基督徒面对人、事的时候,首先想到自己的言行及这件事是否符合信徒的身份,是否符合教义教规的要求,其次才是人和事对自己的价值。这或许使得他们在内在自有的信仰指导下,自己更加谦卑;对他人的错误或者冒犯,信徒们自有一套自己的解释体系,他会解释为是神对自己的试探和考验,从而更倾向于宽恕他人。持有这种解释体系的个体,其宗教卷入程度高,参加崇拜活动、祷告、冥想的频率都高于其他信徒。

(二)基督教徒的日常宗教体验

从统计情况来看,基督徒的日常宗教体验处于偏高水平 (M=44.21,SD=10.04),即平均处于“一天一次”和“大多时候”之间。宗教体验的内容主要包括:与神的距离、感受到神对自己的爱与指引、祷告的体验等。在我们与信徒及教牧人员的交谈中,也时常感受到他们对神的依赖及其特有的归因特质。调查的初期,来到教堂联系牧师及长老,他们说感谢神,将我们带到了教堂 (很显然,我们是因为调查的需要主动与他们联系的,而他们将主动来到教堂者视为潜在的信徒)。一些信仰非常虔诚的信徒,将生活中的任何一件事都归因于神的爱和大能,而对于那些不好的事情,则认为是神的试探、考验或者惩罚。总之,神是他们生活意义系统的提供者和解释者。在这种状况下,他们有比较频繁的日常宗教体验,亦在预料之中。

(三)基督教徒的宗教卷入及信念与日常宗教体验之间的关系

结果分析发现,日常宗教体验与宗教卷入及信念之间相关显著,日常宗教体验与宗教卷入及信念的四个维度中,有三个维度的正相关显著。为了进一步深入研究二者之间的关系,对二者之间做了进一步的回归分析 (见表3-4)。

表3 宗教卷入及信念与日常宗教体验之间的相关

表4 基督徒宗教卷入及信念与日常宗教体验的回归分析

四、讨论

(一)基督徒的宗教卷入与信念状况

本研究的着眼点,不是基督徒宗教信念的合理性,而是作为一个基督徒,其宗教信念的强度与宗教卷入的程度,前人将二者放在一起,是因为有很高的一致性,或者说很大的重叠性。

从研究结果来看,宗教信仰对基督徒的内部宗教信念和自我谦卑及对他人的宽恕影响最大,从观察和访谈的结果来看,事实亦是如此:参加基督徒的礼拜活动,开始和结束时分别有站立祷告,祷告时,信徒们都是低头弯腰并且身体前倾,小声的念出祷告词。从他们的形体可以看出,在上帝面前,他们是顺服和谦卑的,因为自己的“罪”与上帝的“爱与拯救”,自我的渺小与上帝的大能。在这种强烈的对比与自我对赦免、永生渴求下,只有顺服上帝,“为上帝做工”,才是到达永恒彼岸的唯一途径。内部宗教信念高的个体,基督教的思想已经成为其思想的一部分,所以他们显示出很高的谦卑性。一位信徒在访谈中说,基督徒就是要容忍他人,即使别人对自己有误解,也要用自己的行动,向他们证明基督徒的品格,而这同时也是对自己信仰的一种考验。

内部宗教信念是一个人内化了的宗教信念,是个人行为的指导及解释体系,基督徒在其内部宗教信念的指导下,才得以表现出顺服谦卑及对他人宽恕的特质。二者是本质与表象或者内容与形式的关系,坚定的内部宗教信念造就了自我的谦卑和对他人的宽恕。

(二)基督教徒的日常宗教体验

基督徒的日常宗教体验较频繁,且这种体验在日常生活中有重要的作用。当感受到上帝对自己的爱,面对现实世界的苦难与不公时,不再为现实的困苦所苦恼,更多的顺应与接受,将希望寄托于死后在天堂的永生,或许是注意力的转移,他们的内心体验改变了,少了抱怨,多了忍耐与宽容,与人之间的相处也更加平和。这也是宗教吸引信徒的一个方面,许多信徒在皈依后的体验与往昔不同,甚至是病痛减轻,心态更加平静。

虔诚与宗教体验的频繁程度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所调查基督徒的虔诚度都比较高。所以在宗教体验也较频繁。在一次与一名大学生基督徒就关于基督徒宗教信仰的追求及皈依原因的谈话中,笔者谈到一部分人皈依基督并不是追求教义的真理,因为他们不识字或者识字很少,亦不常或者从来不读圣经。这位大学生基督徒的看法是,追求什么并不重要,关键是要有一颗虔诚的心。这对笔者理解基督徒状况及他们选择的信仰有很多的启示。

(三)基督教徒的宗教卷入及信念与日常宗教体验之间的关系

基督徒的宗教卷入及信念与日常宗教体验之间有显著的相关,且前者四个维度中有三个与后者相关显著。进一步的回归分析显示:日常宗教体验对宗教信念及卷入的解释为13.0%(p<0.05,R2=0.130),预测度虽不高,但具有一定的预测力。日常宗教体验与宗教信念及卷入之间存在着什么样的关系,本研究还只是初步的探讨,不存在定论。日常宗教体验高的个体,其宗教卷入必然高于其他基督徒个体,宗教信念是个体宗教体验的基础,对一个不信仰宗教的人来说,很少产生宗教体验。抑或是一定环境下相同的体验,信仰宗教的个体根据自己的信仰体系及解释系统,对之进行具有一定宗教性的阐释,而不具有宗教信仰的个体,则会进行另外的归因及解释。根据初步的研究,我们可以预测日常宗教体验频繁的个体,其宗教信念更强而宗教卷入程度亦更高。

根据结果我们可以初步得出二者之间的关系,但是在更大范围的研究中,是否能证实这种关系,或者发现二者之间更加深入的关系,还有待进一步的研究。

五、结论

1.基督徒宗教信念的四个维度中,内部宗教信念最强烈,自我谦卑和对他人的宽恕与之高相关。

2.基督徒的日常宗教体验较频繁,且在日常生活中占有重要的位置,是日常生活的意义体系。

3.基督徒的宗教卷入及信念与日常宗教体验之间有显著的正相关,日常宗教体验对宗教卷入与信念有一定的预测力。

[1] 翟志宏.阿奎纳的信念理性化建构与普兰丁格的知识合理性扩展 [J].世界哲学,2007,(5).

[2] 翟志宏.阿奎那立场:应对知识合理性问题的一种古典表达形式 [J].世界宗教研究,2007,(3).

[3] 栩庆文.保证知识论与基督教信念 [J].逻辑学研究,2010,(2):87-101.

[4] 普兰丁格.进化与设计 [J].科学文化评论,2005,(3):16-27.

[5] 解翼凌.理性与信仰之间的上帝知识——普兰丁格的宗教知识论研究 [D]厦门:厦门大学,2008.

[6] 齐晓东.浅析蒂里希宗教对话思想——一种“非皈依,但对话”的终极关怀 [D].济南:山东大学,2006.

[7] 翟志宏.托马斯难题:宗教信念的认知合理性是否可能[J].世界宗教研究,2010,(1).

[8] 靳凤林.中世纪二元对立型社会治理模式与基督教信念伦理 [J].伦理学研究,2007,(6).

[9] 许才义,杨玉荣.论宗教经验的神秘性与非神秘性的两个维度 [J].江汉大学学报 (人文科学版),2010,(2).

[10] 晋湘译.用仪器寻找上帝 [J].国际视窗,2008,(5).

[11] 姚卫群.宗教体验及其作用 [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2004,(2).

[12] 罗德尼·斯达克,罗杰尔·芬克.信仰的法则:解释宗教之人的方面 [M].杨凤岗,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13] 杨庆堃.中国社会中的宗教:宗教的现代社会功能与其历史因素之研究 [M].范丽珠,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14] 杨宝琰,万明钢.基督教青少年的宗教性:以甘肃农村基督教群体为例[J].心理学报,2008,(11).

[15] 万明钢,杨宝琰.儿童青少年宗教性研究述评 [J].西北师大学报 (社会科学版),2008,(2).

[16] 威廉·詹姆士.宗教经验之种种 [M].尚新建,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8.

[17] 常薇.中国基督教宗教性量表的编制及其相关研究[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08.

[18] Gallup , G , Casfelli , J . (1989) . The People'S Religion. London : Collie Macmi 1lan.

[19] 彭肜.论“宗教经验”的概念、核心和特征 [J].四川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4).

[20] 韩慧娟.从情绪的不同维度探讨宗教体验——宗教体验的情绪活动与生理活动研究 [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08.

[21] 韩慧娟,刘昌.宗教体验及其神经基础的研究 [J].宗教学研究,2008,(2).

[22] 魏小巍.道教的宗教体验——以内丹修炼为例 [J].现代哲学,2007,(5).

[23] 吴俊.体验与信仰——当代中国汉民族宗教体验研究 [J].海南大学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3).

[24] 甘满堂.灵验与感恩——汉民族宗教体验的互动模式[J].民俗研究,2010,(1).

[25] 周伟驰.普兰丁格的矛盾——普兰丁格的宗教排他论与有保证的基督教信念 [J].现代哲学,2007,(3).

[26] Elisha David Goldstein , Sacred Moment s :Implications on Well - Being and Stress. J OU RNAL OF CL IN ICAL PSYCHOLO GY , Vol. 63 (10) ,1001 - 1019 (2007) .

[27] 高师宁.当代北京的基督教与基督徒 [M].香港:道风书社,2005.

On the Spiritual Beliefs and Spiritual Experience of Christian Based on a Rural Church of Gansu Province

YAN Yu-feng
(Research Conter for the Educational Development of Minorities,Northwest Normal University,Lanzhou,Gansu,730070,PRC)

The present study employed 90 Christians to examine the spiritual beliefs and spiritual experience.It is show that(1)the Christian with stronger internal beliefs correlated personal application such as practicing humility and forgiveness toward other people;(2)the daily spiritual experience of Christian is very frequently,and then it is very important in their daily life;(3)the correlated between spiritual beliefs and of Christian is notably,the spiritual experience could predict spiritual beliefs partly.

Christian;spiritual beliefs;spiritual experience

B 978

A

1674-5779(2011)02-0056-05

(责任编辑苏二利/校对舒澍)

2011-02-01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基督教在西北农村青少年传播状况研究”(2009JJD880013)

闫玉峰 (1986—),女,甘肃渭源人,西北师范大学西北少数民族教育发展研究中心研究生,主要从事宗教心理学、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研究

猜你喜欢

基督徒信徒基督教
阳光的信徒
基督教中国化的神学思考与实践
明确路向,践行基督教中国化——以福建基督教为例
圣诞的中国往事
女性基督徒社会支持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
种类型的“基督教哲学”
做价值投资的信徒
基督教伦理与现代社会工作的发展
另一种“以俄为师”:民国基督徒苏俄观的转变(1918—1937)
劝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