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明清徽州闺媛及其诗词创作

2011-09-19

巢湖学院学报 2011年1期
关键词:闺秀名媛诗作

王 燕

(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安徽 芜湖 241000)

明清徽州闺媛及其诗词创作

王 燕

(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安徽 芜湖 241000)

明清徽州文学发展到鼎盛,徽州女性文学更是蓬勃发展。明清之际徽州闺媛数量达到140余人,这些女性或是名父之女、或是名士之妻、或是令子之母,抑或多种身份兼而有之。创作的诗词数量颇丰,题材丰富多样。其中的弃妇诗更能代表徽州女性的价值取向和情感世界。徽州闺媛诗人作为一个整体的文学存在,她们的作品不仅具有女性诗作共有的特征,也体现了“程朱阙里”闺媛诗人的地域特色。

明清;徽州;闺媛诗人;诗词创作

“徽州”不止是一个地理概念,更是一个文化概念,古徽州地区是著名的“程朱阙里”,理学思想对该地区的文化内质形成了巨大的影响,渗透到徽州文化的各个层面。在这样一个文化背景中成长或浸润的女性,自然成为文学研究中独一无二的“这一个”。明清女性文学构成了古代女性文学的强大中轴,成为女性文学研究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明清徽州名媛才女也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中国女性文学,自《诗经》中许穆夫人起,经汉之徐小季、班婕妤;后汉之徐淑、班昭、蔡琰,又至左芬、鱼玄机、薛涛,直至宋朝李清照、朱淑真,可谓代不乏人。尤其到了明清之际,女性文学,渐趋佳境。据胡文楷先生的《历代妇女著作考》一书统计,明清时期的女作家约有3885人,收录各种体裁的作品集约4741部,另外还有合刻的集子54部,总集129部。这一系列数据表明,明清之际的女性文学达到了空前的繁荣。

徽州女性文学作为中国女性文学的缩影,明清徽州闺媛文学的主要书写形式是诗词,在明之前,中国古代女性诗人数不过百,徽州闺媛诗人更是在女性文学史中缺席。如果说明代徽州闺媛诗人崭露头角,那么清代徽州才媛的数量则远远超过了前代,谓以蔚为大观毫不为过。笔者通过查阅《众香词》、《国朝闺秀正始集》、《名媛诗话》、《国朝闺阁诗钞》、《国朝杭郡诗辑》、《闺秀词钞十六卷》、《晚晴簃诗汇》、《皖雅初集》、《清代闺阁诗人征略》、《安徽名媛诗词征略》、《徽州女子诗选》、《历代妇女著作考》等文献资料搜集了明清徽州闺媛的数量。

本文在统计徽州闺媛数量遵循以下原则:

第一,关于区域划分以明清时的区域划分为准,徽州的范围为“一府六县”,据韩结根的《明代文学研究》载,“徽州地区领有歙、黟、休宁、祁门、绩溪、婺源六县之境,这一行政区的划分大约是在唐开元至永泰(713—765)之际被最终定下来的,延至元明清四朝未改。”[1]所以将现在划入江西省的婺源归入徽州府,将现划入宣城的绩溪县划入徽州府。

第二,将寄籍在外地但深受徽文化影响的和嫁入徽州的女性也归入计算范围之内,力求呈现徽州女性文学的原始状貌。尤其嫁入徽州的女性,她们深受徽州文化的影响,她们的作品相当部分都是在其出阁后完成的,在与丈夫或当地友人的唱和之间,必然会受到徽州文化的浸润,甚至是深刻的影响。以詹振甲的妻妾为例,张绣珠所存作品中,就有一首描述当地新安江的诗作。又如张喜珠,歙县詹振甲侧室。著有《莲香阁草》。[2]在《国朝闺秀正始集》中,收录了莲香和詹应甲的联句《白莲随声山夫子联句》。从这个意义上说,她们同样是徽州女性文化的创造者,是不应该被排除在徽州女性文学之外的。

基于以上两点原则,笔者将明清徽州闺媛数量统计如下:

区域分区歙县休宁婺源黟县绩溪祁门泛称新安或徽州总计明代 2 0 0 0 0 0 3 5清前期 8 14 0 1 0 0 1 24清中叶 23 8 4 3 0 0 1 39晚清 10 3 5 0 3 0 2 23年代不考 32 10 1 2 0 1 4 50总计 75 35 10 6 3 1 11 141

在这些著录徽州闺媛的典籍中,《众香词》选徽州女词家11名,录词作37首,而且这些词作大多是休宁籍的名媛所作。《国朝闺秀正始集》及《国朝闺秀正始续集》,两集共收明清徽州闺秀诗人66名,录诗词作品128篇。沈善宝《名媛诗话》收录了徽州女诗人13名。《国朝闺阁诗钞》录徽州女诗人5名,存诗47首。南陵人徐乃昌编辑的《闺秀词钞十六卷》收录23位徽州闺媛诗人的66篇词作。民国年间徐世昌《晚晴簃诗汇》收录了徽州女诗人10名,录作品20篇。1922年,施淑仪所编《清代闺阁诗人征略》收录徽州女诗人30名。1929年,安徽庐江陈诗编辑《皖雅初集》刊行,收录清代安徽各地82位名人诗作192首,其中徽州女诗人8名。1936年,桐城光铁夫所辑《安徽名媛诗词征略》行世,该书辑录安徽历代名媛400名诗词作品,其中徽州名媛106人,诗作209篇,占全书的四分之一。1936年胡在渭编辑油印的《徽州女子诗选》问世,收明清两朝67位徽州女作者157篇诗作。而作为女性文学著作考的集大成者,胡文楷的《历代妇女著作考》共收录了107位徽州闺媛诗人。

这些徽州女性大多具有这样的多重身份,名父之女、才士之妻、令子之母,可以说家族的熏陶对她们的文学创作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正如沈善宝在《名媛诗话》中的一段话“闺秀则既无文士之师承,又不能专习诗文,故非聪慧绝伦者,万不能诗。剩余名门巨族遇父兄师友知诗者,传扬尚易,倘生于蓬荜嫁于村俗则淹没无闻者,不知凡几。”[3]鉴于女性在封建时代的地位以及交游所限,女性作品的被传播和著录十分不易,所以家庭的因素在她们的成才乃至以后的交游中产生相当大的影响。

首先她们大多是名父之女,甚至由于良好的文化传承,一门培养出了众多才媛,一时传为佳话。如歙县何秉棠的三个女儿:何佩玉、何佩珠、何佩芬。《徽州女子诗选》称何氏三姐妹“诗才清艳,仙貌娉婷,风雅一门,有‘孝绰三妹’之目”。[4]《国朝闺秀正始集》记载:“诸女习闻庭训,各擅才名方之张氏七女,袁家三妹何多让焉。”[5]另外绩溪胡氏二姐妹,也颇被称道。姐姐胡慧珠,著有《丛笔轩遗稿》。妹妹胡瑞珠,也存有诗作《对菊》、《咏雪》。又有两淮盐运使王凤生二女:王玉芬、王瑶芬。王玉芬至孝,刲股疗母,著有《江声帆影阁诗稿》。王瑶芬至善,乐善好施。著有《写韵楼诗钞》。

其次她们大都是名士之妻。封建社会,女子始终是依附于男性的,她们生命的意义可能从出嫁那一刻,就围绕自己的丈夫。如观察江峰青继室王纫佩,她自幼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出嫁从夫后,更是将其出色的诗才在其平时的诗作中尽情展示,其夫君江峰青常年为官客居在外,夫妻聚少离多,在其遗留的《佩珊珊室诗存》中,有大量歌颂其相思之苦和伉俪情深的诗作,在《佩珊珊室诗存》为数不多的存稿中,有16处都提到“湘岚”,再如,“扬州八怪”之一罗聘,其妻方婉仪,号白莲居士,歙县人,宗伯方石村女孙,同邑罗两峰(聘)室。著有《学陆集》。亦善写梅竹兰石,两峰称其有出尘想。“聘字两峰以诗画名,白莲从两峰学画,得其指授。”[6]夫妇之间的唱和大大地提高了女性的文学素养,从而推动了女性文学的进一步发展。

最后是她们有许多人是“令子之母”。这里的“令子”不能狭义地理解为儿子。严格意义上说,男子所受的教育较为广泛,母亲可能只是他们的启蒙老师之一,而女儿则不一样,她们在出阁前是很少与闺阁外面的人打交道,所以母亲对她们的影响是相当深远的。虽然女儿不如儿子交游广阔,但是依然能够通过自己的交际圈,让母亲“侪辈所尊,有后嗣为之表扬”使母亲的才德“流寓自广”。例如歙县黄之柔,江都吴绮(湖州知府)室。著有《玉琴斋集》。其女儿吴吴,就是师承母训,以诗名,著有《香台集》。再如休宁范满珠、戴玺母女。范满珠著有《绣余草》。其女戴玺,少承母训,著有《荆山小草》。当然,由于史料的缺乏和诗集选本自身的局限,对于大多数女诗家的晚辈记载都相当贫乏,但是我们仍然可以看到,一个优秀的母亲对其儿子或女儿的影响都是相当深远的。

在徽州这样交通相对不便利、信息相对阻塞的皖南地区,家族文学对下一代的熏陶都是不可抹杀而且是至关重要。很多徽州女诗人都是集名父之女、名士之妻、令子之母多重身份于一身,故而冼玉清在《广东女子艺文考》中,对这些女性诗人有这样一个定位:“其一名父之女,少禀庭训,有父兄为之提倡,则成就自易,其二才士之妻,闺房倡和,有夫婿为之点缀,则声气相通;其三令子之母,侪辈所尊,有后嗣为之表扬,则流寓自广。”严迪昌也指出:“清代词人群体的地域和家属性特征,在妇女词领域内尤为明显。姊妹、妯娌、姑嫂、婆媳及母女构成一个个小型群体,在清代普遍存在于南北。”[7]这也从侧面道出了女性创作呈现的家族性。

明清两代徽州闺媛共有诗词集108部,其中15部可见。除这15部诗词集外,另存散杂的诗词作品共253首。明清徽州闺秀所咏之题材,大约有以下几类:

其一咏物诗,其中咏雨、雪、梅的作品较多。以《徽州女子诗选》中收录的诗作为例,有21处提到“雪”,南方常常是在春节的时候下雪,平添几分喜庆。程瑜秀的《桃花雪》“可是东皇装点巧?水晶屏外绛绡衣”,雪中写花,花中写雪,不仅写出雪的飞舞晶莹之态,也写出了梅花的嫣然妩媚之姿。胡慧珠的“远山漠漠暮烟昏,风雪阑珊正掩门”衬托了诗人雪中等人时寂寥的心情。胡瑞珠的“开门顿失远山青,六出花飞夜未停”纯写实的手法,道出了一夜雪飘的情状。写雨的诗句有24处,但是以雨为主题的诗章不多,王兆如《春雨》写到“春雨细如丝,圆葩发满枝”。关于咏梅的诗句亦很多,共有15处。其中何佩玉《梅花》“疏枝卧石知逾古,密蕊依崖依自开”,以拟人的手法写出了梅树的体态以及生长环境的严峻。汪德贞的《梅花》“梅花开过满园香,雪后犹留半面妆”,写出了雪中梅花,稀疏撒上雪花的情状,十分翘楚可爱。

其二怀古诗,女子交游有限,登高怀古之作、交游怀古之作亦不多,而更多的是通过古人物怀古,而且大多是通过古代知名女性来咏颂情怀,殷德徽的《孙夫人》歌颂刘邦夫人以死求的节孝两全的举动,言语中叶透漏着对生命的遗憾。《梁夫人》赞颂了在战争中抗敌的女英雄,其声名威震,敌闻惊悚。王纫佩的《佩珊珊诗存》中收录了《怀古二十首》,共咏怀了20位古代女性,在《徽州女子诗选》仅辑录了其中7首,而且7位都是历史上有争议的美女。 女诗家字里行间都是为这些女人争辩,主要是站在肯定和同情她们的立场上的。在这些怀古诗中,我们可以看出,女诗家更善于通过怀古时女性,来寄托自我的感慨,她们往往站在女性自身的角度,给这些在历史上被“诬蔑”的女性以拨乱反正,她们的语言和思想,更加贴切女性的口吻,更加具有人文关怀。

其三闺怨诗,这是女性诗作中最常见的题材,徽州女性大多受理学影响,她们骨子里对“夫权”的认同,往往比其他地域的女性更为深厚,即便是被抛弃,也只能饮恨吞声或诉诸笔墨,并且会一如既往地服侍公婆和小姑,从而彰显自己的价值。歙县女诗家萧氏,其丈夫柴某别娶,十年不返,萧氏孝事翁故,与小姑并处,长斋绣佛以终。辑录其诗作《落花》四首,记录后悔自己所嫁非人,然却无力回天的心路历程。 又有歙县许氏,吴繁孙室。繁孙官通判,纳妾平江曰陈绛绡。许氏作《闺怨》诗寄蘩孙,一表自己哀怨之情。据《正始集》记载,平江亦作诗回之。“陈姬见之,题其后云:贱妾空悲鸾凤俦,白头吟罢复添愁。主人不解牛衣事,风雨一蓑随处留。只影离离在水南,彼犹如此我何勘!几回枕上潜垂泪,千里含情握发三。盖蘩孙性游荡,亦不常在平江故,姬以自明云。”[5]由此可见,作为一个被抛弃的女性,她们心中有多少忧伤和怨闷,但却无处诉说,只能在漫无边际的寂寞和揪心的伤痛中了此残生。

其四其它题材,女子生活交游的范围有限,她们的心理世界又是细腻敏感的,创作题材也相对于男性而言,更加琐碎,更加偏向于生活细节。“只是自成一格的清代闺秀词毕竟有着男性词不可替代的清理格调,而闺秀词人精神世界的空灵、雅洁、其生命距离远离尘俗本身也就是优美绝伦的词章。”[8]词作如此,诗作亦然。这种心灵化的创作,使我们很难将其一一归类,不再赘述。

封建闺训有“内言不出”之教,故而闺阁女性的生活遂不为人知,有赖于相关典籍的零星收录,我们可以略微窥见她们所处的家庭环境以及一些人生经历,从她们的诗作中,我们也能探析到她们隐秘的情感生活和心灵悸动。女子既定的生活状态和对身边事物极其敏感,她们伤春悲秋,感四时之交替,伤花草之凋零,听雨增愁,对月伤怀;她们会为亲人契阔别离而伤感,为相夫教子而或喜或忧,借登临古迹而抒心中的万种情愫,借古人之事迹而发自我之忧思。因此她们的创作更加的私密化、个人化、情感化。同时,明清徽州闺媛作为女性文学的一部分,她们以诗词创作在历史的画廊中留下了美丽的倩影!

[1]韩结根.明代徽州文学研究[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

[2]胡文楷.历代妇女著作考[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

[3](清)沈善宝.名媛诗话[M].清光绪鸿雪楼刻本.

[4]胡在渭.徽州女子诗选[M].油印版,1936.

[5](清)恽珠.国朝闺秀正始续集[M].道光丙申镌.

[6]施淑仪.清代闺阁诗人征略[M].上海:上海书店,1987.

[7]严迪昌.清词史[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0.

[8]王细芝.论清代闺阁词人及其创作[J].中国韵文学刊[J],2001,(1).

[9]光铁夫编.安徽名媛诗词征略[M].黄山:黄山书社,1986.

[10]陈诗.皖雅初集[M].上海:上海美术图书公司,1929.

[11](清)徐树敏.众香词[M],上海:上海大东书局,1934.

[12](清)蔡殿齐著:国朝闺阁诗钞[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13](清)徐世昌著,晚晴簃诗汇[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THE ANALYSIS OF MING-QING HUIZHOU WOMEN AND POETRY

WANG Yan
(College of Literal Arts,Anhui Normal University, Wuhu Anhui 241000)

Huizhou literature of Ming and Qing dynasties,huizhou women ’s literary is booming.Qing dynasty Huizhou Female poet is over 140,these women had father、husband、son ordaughter of wellknow,The creation of poetry,diverse topics.The researches of huizhou women to represent more emotional and the value orientation of the world.Huizhou female poets as a whole,the existing literature works not only has the features of poems as other women,but also reflects the their own features.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Huizhou; Female poet; Poetry

I206.2

:A

:1672-2868(2011)01-0061-04

责任编辑:宏 彬

2010-10-27

王燕(1988-),女,安徽庐江人。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2008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古代文学。

猜你喜欢

闺秀名媛诗作
THE PRICE OF BEAUTY
The Price of Beauty
상경란과 서영수합의 시작(诗作)비교 연구
《闺秀》
兰铁成红楼诗作手稿
黄花闺秀,蕙质兰心——茶人曹锦旺说黄花茶
如何做一位活在诗里梅边的现代闺秀
名媛
天资聪颖,幼年诗作得赞许
简论梅尧臣写实诗作的晚唐情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