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测绘工程专业2006—2010届毕业设计(论文)题目统计分析与思考

2011-09-19谢宏全高祥伟

测绘通报 2011年3期
关键词:毕业设计测绘比例

谢宏全,高祥伟

(淮海工学院测绘工程学院,江苏连云港222005)

测绘工程专业2006—2010届毕业设计(论文)题目统计分析与思考

谢宏全,高祥伟

(淮海工学院测绘工程学院,江苏连云港222005)

结合本校关于毕业设计的管理规定,针对测绘工程专业2006—2010届毕业生的题目性质和题目来源进行统计计算,简要分析其原因。同时依据题目内容分成11大类分别进行统计计算,并对每类题目的研究内容与原因进行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围绕毕业设计题目相关内容存在较大变化,对未来确定毕业设计题目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测绘工程专业;毕业设计(论文)题目;统计分析

一、引 言

毕业设计(论文)是高等院校本科教育人才培养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本科教学过程中最后一个综合性教学环节,是完成测绘工程专业培养目标所必需的教学环节,是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掌握科学的工作方法的重要过程。毕业设计(论文)题目是核心内容,是学生毕业设计(论文)水平的综合反映,是值得关注的重要问题,目前已经引起一些学者的关注,近几年许多学者就毕业设计相关问题进行了研究。例如,张小红等[1]对武汉大学测绘工程专业2001—2004届本科毕业设计(论文)进行了归纳统计分析;高雅萍等[2]以成都理工大学为例分析了毕业实习(设计)的现状及出现的问题,提出将毕业实习与毕业设计相结合的思想;徐宇飞等[3]借鉴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测绘工程技术专业实践教学改革取得的成效,对毕业实习与毕业设计教学形式和质量控制等方面进行了探索;唐诗华等[4]讨论了毕业设计的组织安排、选题和要求,并简要介绍了桂林工学院在本专业毕业设计方面的一些尝试;王福亮[5]探索了结合科研课题选择本科生毕业设计题目的一些原则。针对目前毕业设计题目研究的现状,笔者结合本校关于毕业设计的管理规定,以2006—2010届题目为依据,对学校规定的统计数据进行分析,同时将题目划分成十一个类别进行专题分析。

二、基本情况统计分析

按照学校毕业设计(论文)管理规定,在毕业设计开始前学生要选择题目,题目确定后进行统计上报。理工类专业统计内容主要包括总课题数、设计与论文数量、结合实际课题比例、课题性质、课题来源、预计难度、预计工作量。从填写内容来看,结合实际课题的比例是100%,预计难度和预计工作量参考意义不大,在此仅对课题性质和课题来源内容作统计分析。

1.题目性质统计分析

我校测绘工程专业是从2000年开始招收本科生的,2006—2010届毕业生总人数统计如表1所示,人数变化较大,2007—2009届毕业生有三个班,2006届与2010届是两个班,目前每年保持两个班的招生规模,毕业人数一般是70人左右。

依据题目类别分成设计与论文两个大类,从表1可知设计类题目比例呈逐年下降趋势,2010年稍有提升;相反,论文类题目比例则呈逐年上升趋势,2010年稍有下降。出现此现象的原因主要在于毕业生受就业压力、重视程度等方面的影响,投入毕业设计的时间无保障,并且大多数学生时间较少。另外,从近几年完成论文的质量来看,论文类题目的工作量和难度要比设计类题目容易一些。

表1 毕业设计题目性质统计表

按照毕业设计题目的性质将题目详细划分为五种类型,即工程设计、理论研究、试验研究、计算机软件、综合论文,2006—2010年题目性质的数量和比例统计结果如表1所示。针对不同类型分析如下:

1)工程设计题目。每年此题目所占比例呈逐年下降趋势,从2006年的91.7%下降到2010年的50.8%,下降速度快,但目前占比例仍较高。

2)理论研究题目。近五年总体比例平均值在10%左右,波动幅度较小。我校是江苏省普通二本学校,目前还主要是以教学为主。学生理论研究方面的创新能力较弱,积极性不高。

3)试验研究题目。每年此题目所占比例呈逐年上升趋势,从2006年的1.7%上升到2010年的24.6%,上升速度快,目前占到总题目的 1/4。2006—2008年比例较低,2009年和2010年比例上升较快,原因是2009年与2010年添置了高端的测量仪器,如RTK接收机、CORS系统、图像全站仪、测量机器人、GIS采集器等。

4)计算机软件题目。总体上所占比例非常小,每年此题目所占比例呈逐年缓慢上升趋势,2006年与2008年为空白,2009年与2010年开始增加,从2009年的3.7%上升到2010年的6.6%。原因是个别学生对计算机编程开始感兴趣,另外,2008年10月江苏省测绘学会新技术应用专业委员会举办了首届江苏省高校测绘仪器操作技能与软件开发创新大赛,受此影响,我校的指导教师鼓励学生选择开发与测绘相关的计算机软件,题目主要是利用Matlab解决传统网平差、静态GPS与变形测监等方面的计算问题,基于VC开发GPS单点定位程序等。

5)综合论文题目。总体上所占比例非常小,每年此题目所占比例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2006年比例最小为1.7%,而2008年最大达27.5%。原因是2008年毕业生最多(102人),个别学生对综合论文题目感兴趣,毕业设计领导小组对题目审查不严。从2009年开始毕业生人数开始下降,毕业设计领导小组对此类题目审查严格,数量上严格控制,质量上严格把关,无一定的创新内容禁止开题。

2.题目来源统计分析

毕业设计题目来源是学校教师科研水平的间接反映,同时也是学生参与实践收集资料的综合反映。按照毕业设计题目来源将题目划分为四种类型,即指导教师的科研课题、指导教师收集的科研和生产实际中的课题、学生在科学活动和工程实践中自立的课题、自拟课题,2006—2010年题目来源的数量和比例统计结果如表2所示。针对不同类型分析如下:

1)指导教师的科研课题。每年此题目所占比例呈逐年上升趋势,从2006年的5.0%上升到2010年的19.7%,上升速度快,目前比例占到总题目的1/5,而2007—2009年此比例基本维持在9.0%左右。原因主要是近几年学校科研环境的改善及本系教师队伍的完善,科研项目逐渐增多,项目层次包括学校、市级、省级、国家级,另外学校在2007年出台了学生创新学分政策,鼓励学生参与教师的科研课题研究,将研究的内容作为毕业设计题目来完成。

2)指导教师收集的科研和生产实际中的课题。每年此题目所占比例呈现波动式变化,从2006年的10.0%呈现上升、下降、再上升、再下降的发展趋势,2010年比例占到总题目的1/5,基本与指导教师的科研课题比例持平。原因主要是近几年教师对科研方面的投入不断加大,平时重视对申报科研项目的积累,为申请各层次项目提前作好相关准备。同时也重视收集生产实际中的课题,有选择性地将研究内容作为毕业设计题目来完成。

3)学生在科学活动和工程实践中自立的课题。每年此题目所占比例呈逐年下降趋势,从2006年的83.3%下降到2010年的50.8%。此类题目多数年份都保持在一半以上,学生的题目主要来自毕业实习或者将要就业的单位,收集与实际工程相关的资料,在导师的指导下确定毕业设计题目。逐渐下降的原因主要是来自教师直接命题的比例在不断增加,学生能搜集到的资料质量不断下降,另外学校要求题目不能与上一届的题目重复等造成的。

4)自拟课题。每年此题目所占比例呈逐年上升趋势,从2006年的1.7%上升到2010年的9.8%,目前比例占到总题目的1/10,2007年此比例是23.3%,波动比较大。原因主要是近几年学校设立了大学生实验室创新项目,鼓励学生从事创新研究,个别学生将研究的成果作为毕业设计的题目。另外,随着就业难度的加大,特别是女生在就业中处于劣势,国家硕士研究生的招生在不断扩大,出现了考研热现象,2006年实现了零的突破,到了2010年考取人数达到11人,占毕业生总数的18.03%。被录取的个别学生想利用毕业设计做与录取专业或者研究生导师研究方向有关的课题,通过自拟,在导师的指导下确定题目。

表2 毕业设计题目来源统计表

三、毕业设计题目内容统计分析

按照学校毕业设计(论文)管理规定对题目来源与性质作统计上报,通过表1与表2作了2006—2010年的统计,并结合多种因素作了简要分析,但是分析的项目具有普遍性,而无特别性。利用2006—2010年所有毕业生的题目,通过详细分析研究内容将题目的类别归纳成11类,并将每年的题目归类处理,统计数量并计算所占比例,统计结果如表3所示。

表3 毕业设计题目内容统计

针对表3统计结果,按照类别作如下简要分析:

1)教学改革类题目。此类题目所占比例总体上非常小,最多不超过5.0%,2009年为零,2010年最大为5.0%。题目内容主要包括某课程的多媒体课件设计与制作、精品课程网站设计、学科竞赛试题库建设等。此类题目总体上难度较小、工作量适当、与毕业设计的目标有一定差距,是毕业设计领导小组审查时严格控制的题目,无特殊原因不能作为题目。

2)数字测图设计类题目。此类题目所占比例总体上呈下降趋势,从2006年的36.7%下降到2010年的13.1%,下降速度较快。题目内容主要包括对某一地区作大比例尺数字化测图技术设计,结合当时测图仪器技术应用情况完成控制测量、图根控制测量、碎步测量、内业成图、工作组织、工程经费预算、提交成果资料等方面的内容。此类题目多数内容相似,学生独立完成内容较少,主要工作包括布设二套平面与高程控制网,利用相关软件或者估算公式完成精度估算,并作比较分析确定可实施方案,另外对图根控制测量的方案进行设计。此类题目下降的主要原因在于搜集设计资料有一定难度、创新性较小、工作量不太大、对题目的控制较严格等。

3)土地调查设计类题目。此类题目所占比例总体上比较小,基本稳定在6.0%左右,2010年最大为10.8%,2009年最小为4.9%。题目内容主要包括对某一地区完成地籍调查设计和土地利用更新调查等,特别是2007年7月国家开始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此类题目所占比例总体上比较小的原因在于学生毕业实习与工作的相关度较小、开设课程学时较少等。

4)变形监测设计类题目。此类题目所占比例总体上呈缓慢上升趋势,从2006年的11.7%上升到2010年的16.4%,只是2008年下降到10.8%。题目内容主要包括建筑物基坑监测设计、变形预测方法研究、地面沉降观测与预警、变形监测系统设计、煤矿地表及建筑物移动变形、公路沉降观测设计等。此类题目所占比例总体上呈缓慢上升趋势,原因在于近几年变形监测方面的工程较多,学生毕业实习时接触到此类工程并能搜集与设计相关的资料,变形监测新技术应用与发展较快等。

5)房产测绘技术设计类题目。此类题目所占比例总体上非常小,最多不超过3.9%,2010年最小为1.6%,2008年最大为3.9%,原因是毕业生人数最多,达到102人。题目内容主要包括房产测量设计、相关问题研究等。此类题目所占比例总体上非常小的原因在于房产测绘业务本身业务量较小,学生毕业实习时参与少。

6)工程测量技术设计类题目。此类题目所占比例总体上前四年快速下降,2010年有快速上升趋势,从2006年的26.7%下降到2009年的6.2%,2010年上升到13.1%。题目内容包括的工程类别较多,主要涉及铁路、公路、桥梁等控制测量设计,土方量计算,航道、海岸线、码头、船闸测量设计,隧道工程测量设计,竣工测量设计,矿山测量设计,管线测量设计,设备安装测量设计,测量监理设计,断面测量设计等。在教学内容安排上与工程测量相关的讲授较少,而学生的题目涉及面非常广泛,但是总体上比例呈现下降趋势,说明学生在毕业实习时接触到基层的工程测量项目在减少。

7)GPS技术应用研究类题目。此类题目所占比例总体上前四年快速上升,2010年有快速下降趋势,从2006年的10.0%上升到2009年的24.7%,2010年下降到4.9%。题目内容包括重大工程GPS变形监测设计、GPS高程拟合、GPS控制网设计、GPS在精细农业中的应用、GPS连续运行参考站网、车载GPS导航系统等。原因在于近几年GPS技术应用得到了快速发展,与测绘相关企业应用领域得到了拓展。在教学安排上非常重视理论与实践环节,也是教师科研的主要方向,个别学生的资料来自于毕业实习单位。

8)测量程序设计类题目。此类题目所占比例总体上前四年缓慢上升趋势,从2006年的3.3%上升到2009年的6.2%,2010年快速上升到13.1%。题目内容主要以Matlab、VB、VC等为开发语言,主要用于平差计算和施工放样数据的计算等。前四年总体上比例较小的原因在于学生对程序开发的积极性不高,在测绘企业中相关软件已经得到了广泛使用,增加了学生选题的难度。2010年发生了较大变化,题目数量增加到了8人,原因是在教学中加强了测量数据处理方面的课程,教师拟题目的数量比以前多,个别考取研究生的学生选择此类题目的兴趣增加。

9)RS技术应用研究类题目。此类题目所占比例总体上较小,2006年最小为零,2007年与2010年在4.0%左右,2008年最大为6.9%,原因是毕业生人数最多,达到102人。题目内容主要包括道路绿地调查、海水温度反演等。此类题目所占比例总体上较小的原因是教学安排上只开设一门“遥感概论”课程(32学时),相关知识与软件使用技能薄弱,学生对此类题目的兴趣不高。另外学生在毕业实习时接触较少,教师的科研方向是遥感应用的也较少。

10)GIS技术应用与研究类题目。此类题目所占比例总体上较小,2006年与2010年为零,2007年至2009年在8.0%左右,2008年下降为6.9%。题目内容主要包括校园地理信息系统设计、旅游信息系统设计、海洋信息系统设计、房产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等方面。此类题目所占比例总体上较小的原因是教学安排上只开设一门“地理信息系统及应用”课程(64学时),相关知识学习较少,学生对此类题目的兴趣不太高。另外学生在毕业实习时接触较少,教师的科研方向是GIS应用的也较少。

11)测绘新仪器与技术应用研究类题目。此类题目所占比例总体上呈上升趋势,从2006年的1.7%上升到2010年21.3%,2007—2009年基本在10.0%。题目内容主要包括城市空间数据、3S集成技术应用、混沌时间序列、数字农业空间信息服务、ActiveX技术、神经网络应用、地面三维激光扫描测量技术等。原因是近几年测绘新技术的迅速发展,学校新购置高端测绘仪器设备增多,考取研究生的数量在逐年增加,教师的纵向科研项目批准取得了突破,层次多并且数量上急剧增加。

四、结束语

本文依据本校毕业设计(论文)管理规定,针对2006—2010届毕业生的题目性质和题目来源进行了统计计算,并对其原因作了简要分析。同时依据题目内容分成11大类分别进行了统计计算,并且对每类题目的研究内容与原因进行了分析。通过分析,可以了解毕业设计题目表面的变化情况,同时通过毕业设计题目内容统计说明各类别的比例及变化趋势。目前学校对毕业设计工作要求严格,特别是关注毕业设计(论文)的质量,但是在学生就业压力的影响下,制约因素较多,提高毕业设计(论文)的质量是一项系统工程,并且任重道远。

[1]张小红,黄劲松,薛岳良.近五年测绘工程本科毕业设计(论文)的调查与分析[J].理工高教研究,2007,26(2):79—81.

[2]高雅萍,余代俊.测绘工程专业毕业实习(设计)实践教学模式的改革与研究[J].测绘,2009,32(6):284-286.

[3]徐宇飞,李晓桓,欧阳慧,等.测绘工程专业毕业实习与设计教学改革探索[J].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24(5):88-91.

[4]唐诗华,任超,刘立龙.对测绘工程专业本科毕业设计(论文)若干问题的探讨[J].地矿测绘,2006,22(4):46-48.

[5]王福亮.结合科研课题选择本科生毕业设计题目的探索[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0(1):92-94.

Statistical Analysis and Consideration of Graduation Project(Thesis)Title from 2006 to 2010 for Geomatics Engineering

XIE Hongquan,GAO Xiangwei

0494-0911(2011)03-0090-05

G4

B

2010-12-23

谢宏全(1964—),男,辽宁葫芦岛人,博士,教授,主要从事测绘工程专业的教学与管理工作。

猜你喜欢

毕业设计测绘比例
高校毕业设计展吸引业内眼球
人体比例知多少
浙江省第一测绘院
工程测绘中GNSS测绘技术的应用
毕业设计优秀作品选登
基于FPGA的毕业设计实践平台实现
04 无人机测绘应用创新受青睐
无人机在地形测绘中的应用
按事故责任比例赔付
限制支付比例只是治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