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型颅脑外伤患者术后的观察与护理体会
2011-09-19徐飞
徐 飞
(吉林省人民医院脑外科,吉林 长春 130021)
世界医学界的广泛认为,不利于颅脑外伤患者的治疗与恢复的主要因素是伤情和年龄两大问题[1]。患有该病的患者的通常情况下有着极高的病死率,所以,无论是从患者还是从医生方面来说,对于对该病的救治的成功率都不持乐观态度[2]。为了对重型颅脑外伤患者在手术后的表现进行观察,并总结护理体会,为今后临床对该类患者进行更有效的治疗和护理进行总结,以便在今后的临床实践中为患者提供更有针对性的护理服务,提供可靠的依据和方法,我们进行了本次研究。在整个研究过程中,我们随机抽取在2005年1月至2009年1月这四年时间里,在我院就诊的重型论脑外伤确诊患者病例104例,采用手术治疗的方法对其进行治疗,对患者的术后情况进行观察,并总结护理体会。现将总结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抽取在2005年1月至2009年1月这四年时间里,在我院就诊的重型论脑外伤确诊患者病例104例,其中包括男性患者58例,女性患者46例;患者年龄在48~92岁,平均年龄72.5岁;患者的所有自然资料,没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可以进行比较分析。所有患者均在受伤后的2h内到院就诊,所有患者在接受治疗前均经相关临床护理体会确诊,并由其监护人在同意书上签字。
1.2 方 法
随机抽取在2005年1月至2009年1月这四年时间里,在我院就诊的重型论脑外伤确诊患者病例104例,采用手术治疗的方法对其进行治疗,对患者的术后情况进行观察,并总结护理体会。
1.3 数据处理
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4.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分析,差异性显著(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研究结果显示,该类患者在手术后容易出现,呼吸道系统、泌尿系统、消化道系统等方面的并发症。进过我们对患者进行的细致周到且有针对性的护理,患者的恢复情况良好,术后并发症和不良反应现象明显减少。并发肺部感染者28例,并发左心衰竭者21例,并发消化道出血者34例(有的患者具有多种并发症),出院前都已治愈,进行气管切开的患者在意识恢复进而能够自主排痰后后拔除(平均时间为3个月)。但104例没有术后死亡病例。具体见表1。
表1 患者术前术后GCS值比较
3 护 理
3.1 呼吸道护理
在患者入院后应及时对其呼吸道的分泌物进行彻底清理,分别经口腔、鼻腔用吸引器将分泌物和呕吐物吸净。对于有舌后坠的患者,应将其下颌托起,必要的时候可以置咽导管。对于同时患有颅底骨折脑脊液鼻漏的患者,切不可经鼻腔进行吸痰。重型颅脑损伤手术后,大多数患者会带着气管插管回到病房,在对其进行吸痰时,吸痰管的深度要超过气管插管,以便吸净气管插管下端及气管内分泌物。若患者的昏迷时间在两天以上,应及时将气管插管拔出后对气管进行切开处理,切开后按气管切开护理常规进行相关护理[3]。
3.2 消化道护理
对重型颅脑损伤导致昏迷的患者,在伤后或术后的4d内不能进食也不能饮水,给予适量的静脉营养液以维持机体代谢所需的能量是十分必要的,4d以后要依据肠蠕动能力的恢复情况,应安放胃管,给予鼻饲流质饮食,对接受鼻饲的患者应按照鼻饲护理的常规要求进行护理。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出现神经原性胃肠出血的可能性很大,在长期或大量使用激素类药物和有溃疡病史的患者来说发生的几率更大。还应该引起重视的是患者是否出现呕血及黑便现象,与此同时,对患者的血压、脉搏等情况进行观察[4]。
3.3 泌尿系统护理
由于重型颅脑损伤导致昏迷患者,大多数会出现尿失禁或尿潴留的现象[5]。所以在患者入院后需要立即留置导尿,开始时可以持续放尿,在1周以后改为间断性放尿,以对膀胱的收缩功能进行有效训练。在尿管留置期间,每日对膀胱冲洗7次,通常采用250mL生理盐水加16万U的庆大霉素,同时还要对会阴部做好护理,每日用新洁尔灭棉球擦洗尿道口周围7次,以保持清洁减少泌尿繁育感染的机会。
3.4 心理护理
在手术结束后对思维意识清晰的患者,可以酌情将疾病的治疗和预防方面的一些知识向患者做以介绍,向其耐心讲解放疗对于该病治疗的重要性,使其对放疗中可能会出现的一系列不良反应有充分的了解和心理准备,并介绍顺利完成放疗计划的患者的案例,谈体会和经验,使患者的思想准备足够充分,信心足够充足,打消一切顾虑,将心理状态调整到最佳,以便积极配合下一步的治疗[6]。
3.5 饮食护理
患者在手术结束后,应多食用高蛋白、高纤维素、高能量、低脂肪、低糖且利于消化的食物,对于无法进行自主进食的患者,可以采用静脉注射营养液的方法,以保证患者机体代谢所必须的能量。
4 讨 论
颅脑损伤的特点有很多,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①由器官功能的减退甚至丧失所致,且由于该原因患病的患者占绝大多数;②由于生理性萎缩,加之脑血管硬化程度加重,容易造成颅内出血,并形成血肿,且止血极为困难;③血肿程度大或水肿特别明显,但患者没有出现脑疝症状;④生理功能显著减退、抵抗力差、并发症的发生,这一特点在高龄患者中最为常见,且使病证不易恢复。
手术过程中必须注意以下几点:①该病患者脑组织比较脆弱,不易进行止血,手术时医生必须有耐心,需做到小心谨慎,技术娴熟并对出血现象能够进行妥善处置;②减压必须充分,将病患组织进行彻底清除;③当血脓的位置在额叶底部的时候,可以对颅底进行开放处理,利用液体的漂浮性,使脑疝得以回位;④手术结束缝合硬脑膜时,采用减张的方式,可降低伤口的感染率。在对高龄脑损伤患者进行救治时,要注意并发症的预防和治疗。
对患有重型颅脑外伤的患者在手术后提供一系列的个性化护理服务,对患者迅速恢复,缩短住院时间,减少并发症和不良反应的出现概率,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值得在今后的临床治疗中予以使用和推广。
[1]谢光天,张三希.颅内血肿非手术治疗[J].宁波:宁波出版社,2008:168-170.
[2]黎沾良.现代危重病学[M].合肥: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9:397.
[3]王忠诚.神经外科学[M].武汉: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8:334-335.
[4]孙杰,郭浩瀚,胡勤乐,等.重型颅脑损伤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的治疗[J].浙江创伤外科,2004,9(6):371.
[5]景炳文.急症急救学[M].上海:上海科技普及出版社,2007:482-483.
[6]蔺锡侯.交通事故伤致成人呼吸窘迫综合症发病因素探讨[J].中华外伤杂志,2008,9(2):75-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