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那些“不完美” 对话
2011-09-14IsabelleYhuel
Isabelle Yhuel
每天早晨,我們都在和镜子对话。经过糟糕的一夜,镜子显得那么冷酷无情:“黑眼圈、多余的脂肪、粗糙的皮肤,还有塌鼻子……”越看越对自己没信心。
瞟见帅哥或美女,我们的视线总是会不自觉地停留一下。谁不喜欢美丽的东西呢?谁不希望自己也能拥有完美的身材与相貌呢?可是,往往越渴望,就越能发现自己的不完美。于是,健身房里人满为患,“整型美容科”遍地开花……技术的进步让我们可以改变很多身体上不满意的部分,但是,拥有怎样的身材、长相我们才会满意?也许应该搞清楚,我们是对身体不满,还是因对自己不满而迁怒于身体?
只有自己才看得见的缺陷
法国心理治疗师迪迪耶·普拉德指出:“我们根本不可能看到自己真实的样子,抓不住全貌,我们对自己的看法只能是支离破碎的。”因此,我们才会无情地审视自己,单独评判身体的每一部分:“我喜欢自己的肩膀,不喜欢大腿。小腹还行,可屁股太难看!”
我们实际的相貌同自己心里的想象通常没有任何联系。一个骨瘦如柴的厌食症女孩儿可能以为自己仍然很胖;一个追求完美的人每时每刻都会发现自己身上可怕的缺陷,而这些缺陷只有他自己才能看见。
是什么决定了我们如此严格地审视自己?弗洛伊德认为,这是“理想自我”在起作用,它处在我们的潜意识中,管理着我们的愿望,即我们想要成为什么样的人,做什么样的事情这类愿望。我们总是根据理想的目标,或者自己与理想的差距来决定是爱自己更多一点儿,还是更少一点儿。标准定得越高,就越容易贬低自己。
如果“理想自我”固执而苛刻,那我们就会认为,自己只有长得像超级模特一样才算得上“可爱”。因此,有些身材已经很苗条的女士依旧坚持节食减肥,那些长相并不差的女孩儿总想在脸上动刀,这些现象就不难理解了。
父母的目光决定着我们
“理想自我”同早期的家庭关系密切相关,是在父母的目光、父母的要求和期望中形成的。这种关系若令人满意,我们就能塑造一个灵活而宽容的“理想自我”,不会为相貌上的一点点缺陷所困扰。父母爱的力量,对孩子的重视,能让一个长相不佳的人超越相貌障碍。
假如我们小时候成长在被爱包围的环境中,那我们长大后就会一直爱自己吗?不,事情没有这么简单。比如,进入青春期的女儿不再像小时候那么可爱,也许父亲一个遗憾的目光就能动摇女儿的信念,让她对自己的身体失去信心。
除了爱与恨这类存在于意识中的情感,潜意识的欲望也有很重的分量。法国精神分析师弗朗索瓦丝·杜蓬持这样的观点:“我们与身体相处的困难往往保留着家庭冲突的痕迹。如果一个人想割断与家庭的联系,便会痛恨自己本没有缺陷的长相;相反,一个人也许会为自己的大头鼻子而自豪,因为这让其想起可敬的祖父。”
丽莎小时候因为眼睛小总被同学们嘲笑,但她说:“我从来没为此苦恼过,因为父亲常常安慰我:‘这些傻瓜,他们知道什么!小眼睛才喜庆呢!”当我们被人嘲笑或拒绝时,没有什么比充满爱意的话语更可贵的了。但是,如果从小到大都不曾听过别人对自己相貌上的赞美,那又该怎么办呢?有很多种方法可以帮助我们与身体和解。因为即便最不喜欢自己的人,在其内心深处也对自己存有少许的爱,这个爱总能慢慢变大。
弗朗索瓦丝·杜蓬说:“尽管身体让我们有些自卑情结,但我们比想象中的更珍惜自己的形象。它实际上是我们身份的保证,是我们与外界联系的一座桥梁。”任何时候,我们都可以钻进自我蔑视的牛角尖,也可以从内心挖掘出拯救自己的力量,就看我们怎么选择。
接纳自己的不完美
我们努力要展示给别人自己希望成为的样子,比如优雅、高贵,但是,如果我们在心里并不这样看待自己,那么在别人眼中,我们还是和自己内心认为的一样平凡。张曼玉说:“女人有自信的时候是最美的。有些人会晚些才找到自信心,我也是很晚才找到的。”
如何才能找到自信?要去看自己拥有的美好的东西,不要一直关注自己的缺陷。因为欣赏自己的身体而多次拍摄写真集的汤加丽也曾是个不自信的人。她说:“总忍不住拿别人的长处和自己的短处比较,于是越比就越没自信。直到看了第一批写真照片,我才知道自己的身体是什么样子,自信心也一点点地增强了。”
我们天生拥有不同的身材和面孔,有人为此苦恼,也有人由此发展出自己独特的个性。想想我们欣赏的那些人,或者最被人津津乐道的明星,哪个没有独特的个性?平胸美女凯拉·奈特莉被英国权威电影杂志评为“100位最性感影星”榜首,英国人说:“我们爱她,她竟敢专挑低V领的裙子穿。她真自信,真够味儿!”
心理专家金韵蓉从小就不是漂亮的女孩儿,在18岁时也不满意自己的长相,现在也没有人说她漂亮,但是大家都说她是一个很美的女人。因为“现在他们看到的是我完整的人,不只是我的五官”。金韵蓉说,把缺点变成优点、特色并不容易,往往需要时间积累,还需要在学习、事业等其他方面拥有一定程度的自信。
接纳自己的不完美,这个过程也许会有坎坷,不过,一旦能发自内心地接受自己的样子,我们会感觉到生命更完整、更美好。
(摘自《心理月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