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更美好——四川彭州小鱼洞镇灾后重建规划
2011-09-13毛林强李心怡
毛林强,李心怡
(四川大学建筑与环境学院,四川成都610064)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所有的中国人都被那一刻震撼了,那撕心裂肺的哭喊纠结了所有人的心。我们将永远记住那一刻……
地震已经过去两年之后,没有了那时的悲伤与彷徨,人们在痛苦中学会坚强,在灾难面前体现出中华民族的伟大。在社会各界的帮助下,灾区重建工作有条不紊的进行着,在《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条例》的指导下,各级政府认真落实中央的指导精神。现在,已经看不到地震时那种令人心痛的残垣断壁,各式体现当地风情的建筑纷纷矗立在原来的地震区域,人们在缅怀过去的同时,对未来充满了信心。
彭州市小鱼洞镇太子村是四川大学建筑与环境学院罗谦教授主持重建的一个项目,笔者有幸跟随来到小鱼洞镇太子村四组进行《灾后重建房屋建设回访调查问卷》,跟当地的居民进行面对面的交流,了解他们对重建房屋的看法,对以后的设计工作做一个借鉴。
1 震前情况调查
1.1 震前生活
地震以前,在这片自然优美的土地上,人们过着自然和谐的农耕生活。传统的生活方式中,人们一般都早睡早起,早上一般六七点钟起床,早的不到五点,晚的也不会过八点。喂猪,简单吃点早饭,打点一下东西,便扛着锄头往自家田地里劳作去了。中午的时候,妇女回家做饭,男子继续田地间的劳作,等着媳妇送饭到地里,抽上一袋烟,抑或聚在一起聊一会儿。晚上回到家,一般是下午七点左右吃晚饭,吃完饭收拾打扫一下,或者准备一下第二天早上的猪食。如果还养得有鸡鸭,便会在这个时候喂一喂。如果还有闲暇的时间,人们喜欢往邻居家串串门,在坝子里或者在灶膛前闲聊,时间差不多了,便回家看看电视,然后早早的睡下,一般最晚十点钟就睡觉。
调查数据:
受访者年龄:48 性别:女 学历:初中。
家庭人口:3人。
主要收入来源:外出打工,饲养家禽,家畜,农作物出售。
震前人均年收入:4000~5000元(总)。
邻里关系:融洽,和谐。
交往场所:空地,大树下,茶馆,聊天。娱乐方式:打麻将,聊天,串门。
1.2 震前建筑
多少年来,人们祖祖辈辈在这生活,虽然有一些农民建起了和传统民居不太一样的民房,但民房之间的格局和传统方式是一样的,剩下的大多数仍然是传统的农村院落。传统的民居样式多是平房坡屋顶、四和头、大出檐。
调查数据:
建筑结构:砖结构。
建筑面积:90~180m2。
格局:厨房,堂屋,卧室,客房。
朝向、采光:基本上是南北朝向,采光不是很好。保温、隔热:夏天比较热,冬天有点冷。
环境:满足居住需要,同时可以饲养家禽,家畜。
2 震后调查
2.1 震后生活
由于住房条件的改善,农民失去了养殖家禽和晾晒谷物粮食的地点,家庭副业的收入减少。很多农民都闲在家中,这时外出打工成为了大多数年轻人的选择,而老年人和小孩则留守家中。调查问卷显示,大多数的受访者都为长者,或是妇女,他们表示虽然住房及经济条件有很大改善,但是由于新的住所面积限制,他们无法像以前那样自己养殖家禽、牲畜、种植蔬果,也就是说日常生活开支也有所增加。震后农村没有大量工作提供给农民,这也是农民赋闲在家的一个原因。
调查数据:
家庭人口:3人 年龄:48 学历:初中。
主要收入来源:外出打工。
震后人均年收入:1~2万元(总)。
邻里关系:基本上是和原来的邻居住在一起,大家都比较熟悉,和谐,融洽,互相帮助。
交往方式:串门。
房前空地用途:种菜。
2.2 震后建筑
在充分考虑了传统的建筑风格之后响应世界低碳建筑的号召,充分应用新材料,创造了下层砖结构,上层木结构的建筑结构。
据调查,地震之前每户大约有八九间房屋;地震后,每家有八间(包括卫生间),共两层,与地震前基本相同。楼上楼下均有一间堂屋,卧室,卫生间和储物室,还空出一间。不同的是现在的设计中没有考虑农民养猪养家禽的问题。据当地居民介绍,以前的房子都有空出一间是养猪的,现在没有了,有些不习惯,这对他们的生活与收入有一定的影响。以L型房屋为基本元素,四个围合成一个内向型的院落组团成小组共有三个这样的组团,呈┌式半围合布局缺乏村民集会的公共场所(坝子等),对开展村民集体活动及经营农家乐有一定不利影响。
调查数据:
房屋结构:砖木结构。
房屋层数:两层。
房屋面积:90~120m2。
房屋朝向:面向公路,视野开阔。
资金来源:国家补贴6万元,其余自己找亲戚朋友借。
房间数量:8~12间。
房前布局:有小菜园,可以种植蔬菜,花卉等。
图1 太子村选址地形模型
3 选址规划
3.1 村民原居住房屋的位置是主要的选址依据
大多数的居住区位置都会尽量选在原居住较集中的聚集地或附近。原居住聚集地一般都处于村民生活和生产活动的重要且方便的地带,不仅有较好的地势地质条件,还能更好的配合村民的生活、生产活动,例如该地段一般离村民所拥有的土地的距离不会太远方便村民的劳作与管理等;而且,通常这些地带都位于交通干道的周围,交通十分便利。
3.2 选址地形,位置
位于道路与山体之间的一缕平地上。交通便捷,一面靠山,另一方面则考虑了安全性,交通便捷性,结合平地适建面积,选择了最佳的布局方式:沿路连排式,并置两列,强调建筑风格特色。
重建选址于平原地带的情况较为常见,通常是背山面水,或者背山面田园;景观视野开阔,安全性高;交通便利,方便村民的生产生活;建筑布局方式,规整,多呈排状;村落机理线行感强(图1)。
4 建筑及生活配套设施规划
4.1 建筑特色
房屋采用的新型墙体材料质轻而坚固,即使房屋倾倒,新型墙体也不易粉碎,可留下许多生存空间,不会像混凝土梁、混凝土板、混凝土水泥块等重物对居住者造成伤害。聚居点交通配套完善:选址均靠近村级道路,聚落区间道路与公路连接,大大缩短了城镇与乡村之间的距离。
4.2 引入健康卫生的饮用水
根据不同的自然条件,灵活配置。如距中心镇较近或居民相对集中且具有一定的规模的,可考虑建自来水厂:高山与丘陵地区。还可以收集山泉水,进行集中处理后统一供水,这样既保障饮水卫生安全,又节省投资。
4.3 生活污水及废气
生活污水统一收集处理;无污水处理厂的可采用如沼气化粪池、消毒池处理或采用湿地生物吸收降解后达标排放;生活垃圾统一收集处理;生活垃圾集中收集清运进行无害化处理。尽量采用清洁燃料;有条件的村可以使用天然气。
4.4 低碳建筑
低碳建筑是指在建筑材料与设备制造、施工建造和建筑物使用的整个生命周期内,减少化石能源的使用,提高能效,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量。目前低碳建筑已逐渐成为国际建筑界的主流趋势。一个经常被忽略的事实是:建筑在二氧化碳排放总量中,几乎占到了50%,这一比例远远高于运输和工业领域。在发展低碳经济的道路上,建筑的“节能”和“低碳”注定成为绕不开的话题。
小鱼洞镇太子村的建筑二层均为木结构,不仅有良好的抗震功能,而且属于低碳建筑,符合未来建筑节能方面的发展趋势(图2)。
图2 低碳建筑
5 重建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5.1 失去土地,另谋出路
在调查过程中发现,留在家里的大部分都是老人,妇女,小孩,也就是传统说法中的“386199部队”(38指妇女节,代表妇女;61指儿童节,代表儿童;99指重阳节,代表老人)。是什么导致这种情况的出现呢?前面已经提到,灾后重建主要是征用当地的农业用地作为房屋建设的宅基地,这就不可避免的导致土地的流失,以往以种地为生的当地农民失去了赖以生存的土地,只能另谋出路,出门打工成了他们唯一的选择。希望设计者更多的考虑一下,当地居民怎么样生存的问题。
5.2 环境污染严重
某些区域公路两旁都是白色的石灰烧制加工厂,导致整个空气环境质量下降。因为灾后重建需要大量的建筑材料,所以,为了取材方便,可以在灾后重建过程中发挥巨大的作用,但是,一定要注意环境保护。灾区重建过后,一定要严加管理,甚至关闭。
5.3 生活开支加大
在与村民的交谈中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和以前的生活状态相比,住房环境愈来愈好,但是用于生产的土地减少,或是用于生产的土地离居所很远,有的宅前绿地由于土地不肥沃等原因很难满足生活需要。对水、电、气的需求增大,生活开支也相应增大。
5.4 房屋与公路之间的距离太近
通过实地勘察得知,村民每天有一项任务就是擦洗窗台,因为过往的车太多,激起的灰尘一天就可以把窗台铺满。这是由于房屋建筑与公路距离太近的缘故。因此,在以后的设计中,一定要避免这种情况的出现,建筑与主要公路之间的距离保持50m以上。且在房屋与公路之间种植隔离带,降低灰尘,噪音污染。
5.5 建筑本身的缺陷
通过与居民的调查发现,建筑的外形和布局他们都满意,就是有个问题,窗户一遇到下雨天就会飘雨进来,房屋的隔音效果不是很好。
6 总结分析
灾后重建是一项长期的、造福灾区人民的伟大工程。在这项工程中,许许多多的人付出了他们的聪明才智。从已有的情况来看,灾区人民的生活水平有了明显的改善,居住条件、卫生条件有了大幅度提高,在改变当地居民生活方式的同时,为他们以后的生活同样做了相应的规划。可以预见,在全国各族人民的帮助支持下,灾区的明天一定会更美好。
笔者这次的调查只是走了一个地方,但的确是整个灾后重建战场上的一个缩影,许许多多的援建人员在工地上为灾区人民早日有一个幸福的家而日夜奋斗,聪明睿智的设计师,勤劳朴实的建筑工人,还有热爱故土的灾区人民,大家都相信一个希望:在所有关心支持灾区重建人的帮助下,灾区人民一定会过上幸福美好的生活!
[1] 樊杰.国家汶川地震灾后重建规划: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评价[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
[2] 李德华.城市规划原理[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
[3] 谭纵波.城市规划[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4] 胡纹.居住区规划与设计方法[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