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70/80计划“十二五”规划下的节能战略

2011-09-07

中国建设信息化 2011年1期
关键词:精装工厂化十二五

一年前,在哥本哈根召开的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上,中国政府向世界郑重承诺,到2020年,中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GDP)二氧化碳排放量比2005年下降40%~45%。

而在2010年下半年的中共十七届五中全会上通过建议稿、而后提交2011年3月份的全国两会上审议通过付诸实施的“十二五”规划中,中国政府再次表现了履行节能减排承诺的决心。

在“十二五”规划建议稿中,“节能”成为高频词。《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明确提出,“坚持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深入贯彻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基本国策,节约能源,降低温室气体排放强度,发展循环经济,推广低碳技术,积极应对气候变化,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中国房地产协会会长宋春华曾撰文指出,后哥本哈根时期中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和节能减排,面临着新的形势、机遇和希望,也充满着矛盾、问题和挑战。而当中国告别“十一五”规划,进入“十二五”时期时,“主要是强调好字当头,引导各方面把工作重点放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上来”,其中很重要一个方面是要“打好节能减排攻坚战和持久战”,仍然以工业、交通、建筑为重点,大力推进节能减排,发展循环经济和环保产业。

与此同时,他指出,随着一系列宏观调控政策的实施和经济结构的调整,可以预见建筑节能减排的压力越来越大,任务更加艰巨和繁重,建筑能耗很可能从目前的耗能大户之一变成第一大户。

在此背景下,如何有效降低建筑能耗,已经成为全社会,尤其是建筑行业急需思考的问题。

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博洛尼旗舰装饰装修工程(北京)有限公司总经理徐勇刚就表示,对于降低建筑能耗,加快推进低碳建筑的建设,每一个建筑行业的从业者都责无旁贷,“是时候立即采取行动了!”他说。

作为中国整体精装概念的首创者及住宅产业化的技术先锋,博洛尼整体精装在过去的几年里一直致力于推动中国住宅产业化及工厂化精装修的发展,以此实现建筑节能减排的目标。

不久前,博洛尼整体精装还发布了工业化住宅精装修战略——“70/80计划”,这不仅将成为公司发展的指导战略,还体现出其力促节能减排的决心。

“十二五”规划建筑节能受重视

早在今年5月,国家发改委就传出消息,发改委正在研究制定“十二五”规划,并将节能减排作为一项重大专项规划,研究建立节能减排的长效机制。

而后在9月29日举办的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发改委副主任解振华指出,我国在“十二五”期间继续坚持“十一五”采取的节能减排措施,有些措施还要进一步加大力度。具体措施将包括,大力研发和部署低碳技术,用低碳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在工业节能、建筑节能、交通节能等各个领域进一步实施节能减排重点工程。

12月3日,国家发改委副秘书长赵家荣也表示,“十二五节能减排规划”将突出工业、建筑、交通等领域节能减排。

专家分析,国家发改委官员的发言,无一例外都表明,“十二五节能减排规划”将突出抓好工业、建筑、交通运输等领域节能,并将对建筑提出更高的减排目标。

而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副部长仇保兴看来,建筑、交通等领域的节能减排是打造低碳生态城的基础所在,他表示,一旦交通和建筑的能耗比重很高,老百姓是无法自主地把它压下来的,低碳生态城应该是所有的建筑都是绿色建筑,所有的交通必须要着眼于绿色交通,产业着眼于低碳产业。

宋春华也指出,国家对重点耗能领域的关注将会更多地转向建筑与交通。他分析认为,我国正处在工业化、城镇化和住房商品化快速推进的时期,也是建筑物数量急剧增长的时期,我国房屋建筑面积已超过400亿平方米,目前建筑的使用能耗约占社会总能耗的28%,预计今后每年新增建筑面积约为16亿~20亿平方米,到2020年累计新增约160亿~200亿平方米,届时,建筑能耗的比例将会增加,很可能接近发达国家的建筑使用能耗水平,达到40%左右。因此,有关部门推测,到2030年左右,建筑将成为第一耗能大户或可成真。

针对宋会长的此番预言,徐勇刚认为,这正说明了采取措施降低建筑能耗的急迫性,“而要降低建筑能耗,首要的是找出建筑高能的症结所在。”

住宅产业化助力建筑节能

在撰文中,宋春华将中国建筑高碳的原因归结为十点:一是户型偏大,总量扩张;二是品质欠佳,耗量过高;三是寿命“打折”,资源浪费;四是生产粗放,转型滞后;五是高碳建材,先天不足;六是碳基能源,高碳排放;七是设计陈旧,标准缺失;八是存量建筑,高耗高排;九是拆而变废,少有回用;十是政策缺位,激励不足。

其中,他重点指出,中国住宅产业的工业化、工厂化程度低,仍未摆脱传统粗放的生产方式,以现场、人工、湿作为主,难以有效地提升品质、均好质量和降低成本,另外,最终产品的完成度没有到位,不少住宅仍是毛坯房上市,二次装修的弊端日趋明显,这些都是造成耗量高、排放多、寿命短的直接原因。

因此,在提出建筑“去高碳化”的建议时,他指出,应当提升住宅产业现代化水平,提高住宅的工厂化生产程度。

“随着劳动力成本的加大,为提高住宅生产的效率、降低消耗和提高质量,必须改变传统的以人工为主的现场湿作方式的建造方法,要提倡并逐步实施工业化程度更高的工厂化生产方式,在工厂制造组合成平面构件体系或立体空间单元,在工地现场进行组装,这样就会大大提高制造设备和施工机械的利用效率,节省原材料并能确保最终产品质量的稳定性和性能的均好性,为住宅全寿命周期的节能减排创造重要的基本条件。住宅产业化要以提供高质量的最终产品为目标,坚持精装修住宅上市,取消毛坯房,减少二次装修的浪费和污染。”他表示。

无独有偶,北京市副市长陈刚也曾表示,推进住宅产业化会大大促进节能减排,是实现低碳住宅的有效途径。

据悉,北京市已经明确提出了住宅产业化的目标:2009年至2011年3年为试点期,住宅产业化试点项目建筑面积分别为10万、50万和100万平方米。2012年至2013年为住宅产业化推广期,产业化住宅项目建设面积比例将分别提高至7%和10%。

作为国内整体精装的先导者,博洛尼整体精装一直致力于通过推进工厂化精装修以促进住宅产业化的发展。徐勇刚表示:“工厂化精装修是推进住宅产业化的重要环节,但目前的装修过程中,工厂化生产的部品系统与现场施工配比仅为30%∶70%,造成能耗过度、资源浪费等弊端。因此,工厂化精装修就成为了绿色节能减排的重要手段。”

工厂化精装修的碳减排效应

“70/80计划”正是针对中国住宅行业的现状制定并发布的。

徐勇刚解释称:“根据这一计划,未来三年之内(2011年~2013年),博洛尼整体精装将通过系统预制化工厂生产,大幅度提高装修部品的工厂化生产占比率,达到工厂化生产部品系统与现场施工70%~80%的理想配比。”

此前,博洛尼整体精装参与了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住宅产业化促进中心主持的《住宅产业应对气候变化的战略和规划研究》课题的分课题——《工厂化全装修住宅技术碳减排影响研究》。

在该课题的研究探索中,博洛尼方面发现,目前的住宅建设中,每平米住宅将造成相当于20公斤标准煤的能源消耗、0.05立方米水的消耗、3%混凝土的消耗、3%钢材的损耗及0.05立方米木材的消耗。此外,由于目前以毛坯房为主,客户在装修过程中,每户会带来2吨左右的装修垃圾消耗。

“通过住宅产业化,这些资源消耗都会大幅度地改变。假设2012年全国住宅建设量达到10亿平方米,住宅产业化比例达到10%,节约的用水将相当于10个西湖的水量,减少用电量相当于葛洲坝一个月的发电量,减少森林砍伐相当于9000公顷森林。”徐勇刚称。

“而要实现这一目标,要从贯穿整个建筑装修产业链条的四个环节入手:即建筑材料的生产阶段,建筑材料的运输阶段,现场施工阶段和后期使用阶段。”

他以住宅装修过程中的能源消耗为例,指出采用工厂化装修将大大节省产品生产和现场施工中的能源消耗。他介绍,工厂化精装修是在工厂内通过流水线作业生产室内的大部分装修项目,然后到施工现场进行组装。而根据博洛尼的生产效率估算,以用电量为例,批量生产一定数量的房屋装修所用的瓷砖、地板、木门、浴室柜等等,比相同数量的个人用户单独定做这些产品能节省30%的用电量。同时,在现场施工中,运用工厂化装修的施工作业比个人用户单独施工能减少很多材料的电锯、电焊等工艺,这样做也能节约大概30%的用电量。

“再以施工现场的电能消耗为例,”他给记者算了一笔账,普通一户装修施工中,一个工期的用电量大约为200度左右,而在工厂化装修的现场施工中,平均到每户的电能消耗大约为50度,节省150度电。“1度电的碳排放量大约为0.79公斤,一户房屋省电150度电,在整个施工期就能够减少119公斤的碳排放。那么推广到全国600万户房屋的装修中,这一项的改变就能减少711000吨的碳排放量。”

“我们作了一个测算,工厂化装修如果能够在全国全面推广开展,一年将为我国减少16,755,000吨的碳排放。”他说。

基于此,他坚定地认为,“工厂化精装修肯定是整个行业的必然发展之路。”但他也坦承,中国住宅市场仍以毛坯房为主,要改变这一现状,促进国内工厂化精装修住宅的发展,无论是政府、开发商,亦或是装修设计、施工、材料设备供应商,还有购房者都必须共同努力。

“在《工厂化全装修住宅技术碳减排影响研究》中,我们就提出,政府应当给予工厂化精装修房以税收方面的优惠政策,扶持重点企业,制定行业规范和标准,加大奖惩引导消费,完善精装修住宅的配套管理措施等。”徐勇刚说。

在“十二五”规划的节能减排方针政策下,这些建议或许有望成为现实,下一个五年,一切都将得到检验。

猜你喜欢

精装工厂化十二五
征订启事
征订启事
征订启事
趣味2021年精装合订本
工厂化循环水尾水治理系统技术
工厂化养虾到底难不难?做好肠胃管理就成功了一半
工厂化生产的钢结构桥
G0-7“工厂化”井组钻井工艺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