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袁钢明:土地是城镇化成败的最大约数

2011-09-07

中国建设信息化 2011年1期
关键词:城镇化率农地城镇化

城镇化是中国未来发展的一个关键战略,已被视为“十二五”期间带动经济增长、抵御国际经济不稳定、改变国内不平衡发展现状的重要动力。中国社科院的《2010年城市蓝皮书》预计,“十二五”期间,我国城镇化率到2015年将超过50%,城镇人口将首次超过农村人口。从2010年到2020年,中国还将有约2亿人口从农村转移到城市。就“十二五”城镇化发展方向,本刊记者采访了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研究员、教授袁钢明先生。

《中国建设信息》:未来5年内,城镇化率将首次超过50%,你怎样看待这个目标?

袁钢明:这个目标肯定是能实现的。目前中国城镇化率已达到了46.6%,“十二五”期间,中国将进入城镇化与城市发展双重转型的新阶段。有两个原原促使这一目标实现:一是中国人口变化快,全国人口流动数量大,加之国家小城镇目标是放开的;二是中国目前正处在城乡建设热潮之时,每个城市都在以“以业兴市”、“以业兴城”,建设和发展产业集聚区,以带动城镇化。商业冲击都快达到反面了,极度需求过剩,并且每年中国城镇化率以1%的速度增长。

《中国建设信息》:很多的专家学者把城镇化称为破解经济发展难题的一剂良方。对此,您有何看法?

袁钢明:我也赞成这种观点。中国高速增长30年,经济需要大的发展,必须寻求新动力。一是农村发展,使得农村剩余劳动力大量转移;二是城市发展本身,需要可持续增长动力。城镇化无疑是城市化发展的动力。目前,许多城市是低水平小规模发展,单靠居民消费容量很小,城市化可以添补中国农民落后空间。

《中国建设信息》:“十一五”期间,有没有哪个省市的城镇化发展方式对全国都起到一个示范作用,可以在其他地区推广?

袁钢明:这方面的例子有很多。辽宁省大连市杨树房镇、江苏省吴江市七都镇、广东省鹤山市址山镇都很典型。

《中国建设信息》:在今后五年的城镇化进程中,困难有什么?您有哪些建设性的建议?

袁钢明:最大的困难就是城镇化泡沫严重。现在农民进城进展慢,伪城市化严重,没有得到市民待遇,中国原有的社会保障制度主要是针对城镇人口设计实施的,如何适应城镇化过程中数亿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需求是一个重大的理论和实践课题。目前城市房价过高,对农民进城造成了很大的障碍。现在全国性的开发建设都涌到了二三线城市。此外,大量青壮年农民进入城市后,农村老弱人群的基本保障问题更加突出,因此迫切需要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探索建立健全农村的社会保障制度。

对于“十二五”城镇化,首先要处理好城市土地需求的不断增加和农地的绝对减少问题。

目前,中国大量农地被撂荒以及低产田比例在扩大,必须把增加城市土地供应与提高农地利用率和产出率纳入城镇化规划。此外,发展中小城镇当务之急必须改革财税收入分配体制,提高地方政府负债与融资能力,以便在未来几年解决大量迁移人口的就业、上学、医疗和社保问题。

《中国建设信息》:农民进城的主要矛盾还是土地问题?

袁钢明:还是个老问题。农村人口向城镇迁移,农民作为农村集体成员的资格将消失。这种情况下的成本损失为:首先是失去了农村土地承包权;其次,则是失去了作为集体成员的集体收益分成。所以,在农民看到了巨大的农地收益以及当前条件下农地的保障功能日益显化的情况下,大多数农民都是不愿主动迁移出去的。

近些年来,我国城镇化户籍制度的改革,在降低农民进入城镇阻力的同时,也带来了城镇居民福利水平的降低,原来城镇居民在住房、就业、医疗、养老等方面的福利将逐渐取消,而这意味预期收益对于农民的吸引也降低了。

《中国建设信息》:目前城市的房价水平越来越高,城市住房的刚性需求也在增加,中小城镇化加速后农民进城住房需求如何满足?建筑行业在中小城镇化加速下面临何种机会?

袁钢明:现在方式不行,关键走另外一条路,政府是否规范房地产市场,大力推广保障房和廉租房建设。

建筑行业在中小城镇化快速发展中机会很多,不仅仅是房地产。在投资、施工、设备、人员方面都有。房地产走向正常建设,空间容量大,以后城市化不是城市内总部的建设,而是城市周边发展以及城市联系发展。

《中国建设信息》:城镇化过程中所需要的公共建设资金是庞大的,而且持续多年,这样巨额的资金如何筹集?

袁钢明:城镇化过程中资金来源目前看主要还是依靠政府的财政支出,这些支出主要用于某些医疗卫生设施、消防设施、环境治理设施、行政管理设施的建设,居民住宅中的廉租房和经济适用房的建设等。

此外,也有一些资金主要依靠市场,例如商业性的设施建设、高档住宅建设、某些文化娱乐设施建设、民办高等学校、职业技术学校等教育设施的建设以及民办医院建设等。这些公用事业建设的资金可以通过组建“公用事业投资基金”方式来解决。“公用事业投资基金”包括金融机构、社保基金以及其他机构投资者。在国际上,这方面已有成功的经验。据统计,到2008年10月,全球共有63只城市基础设施投资基金,资金规模有几百亿美元,年平均回报率在10%~14%之间。这些资金来源的解决,会使中国城镇化建设大大加快。

猜你喜欢

城镇化率农地城镇化
新一轮新型城镇化顶层设计来了
关于“十四五”新型城镇化实施方案的批复
河南省县域城镇化率影响因素分析以及空间分异性研究
农村土地流转问题及对策研究
小田变大田破解农地零碎化
家乡的城镇化
义务教育城镇化率5年升至72.55%
深化我国农地制度改革的理性思考——兼论农地分类所有制的建构
当前农地产权与流转制度改革研究
加快推进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