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五”创辉煌“十二五”求突破
——福建建筑业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促进产业结构调整纪实
2011-09-07
福建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厅长翁玉耀在座谈会上发言
产业迅速扩张 产值高速增长
已经过去的“十一五”,福建省建筑业一年一个台阶,取得了辉煌的业绩——
一是支柱地位进一步凸显。在福建省全行业广大干部职工奋力拼搏、持续作为下,“十一五”期间建筑行业产值累计突破万亿元,年均增长25.2%;建筑业增加值约占全省GDP7%,年均增长18.3%,比“十五”时期提高8.3个百分点;上缴税收418亿元,居全省各行业地方税收收入第二位。同时,还带动相关的上下游产业及各类新型产业的发展。
二是产业规模进一步发展。全省新增特级施工企业1家、一级施工企业140家,二级及以上总承包和专业承包企业数量比例从“十五”末的48%提高到50%。重点企业发挥着主力军作用,2010年产值超10亿元的建筑企业68家,占全省建筑业产值47%;营业额超亿元的勘察设计单位13家;营业额超2000万元的监理企业19家。重点区域发挥主要支撑作用,福、厦、泉完成产值占全省72%,其中福州地区完成产值突破千亿元。八个“建筑之乡”县市完成产值占全省25%,惠安、上杭、平潭县完成产值超百亿元。
三是“走出去”战略成效显著。企业对外拓展市场能力进一步增强,2010年全省完成省外产值1193亿元,比2005年翻了两番,占建筑业总产值41%,外向度居全国第三位。以中国武夷、中国水利水电十六局为龙头的施工企业积极开拓境外市场,“十一五”累计完成营业额13.2亿美元。
四是质量安全总体受控。全省共有10项工程获中国建筑工程“鲁班奖”,10项获国家优秀勘察设计奖、71项获建设部级优秀工程勘察设计奖,460项获“闽江杯”省优质工程奖,619项获“省级文明工地”称号、386项获省级优秀工程勘察设计奖。安全生产工作总体平稳有序,建筑施工百亿元产值死亡率从“十五”末的5.7逐年下降至1.1。
五是行业对社会贡献大。建筑业从业人员从2005年的80万,发展到2010年180多万人,约占全省社会劳动力的7%,位列19个行业第二位,其中120多万农民工,为增加就业尤其是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增加农民收入等方面发挥不可替代作用。企业和企业家热心社会公益事业,参与抢险救灾,捐资助学、投资家乡回报社会、建立慈善基金,彰显社会责任,不同层面展示了福建省建设行业的风采。特别是2008年四川彭州地震灾区灾后重建和2010年闽西北特大洪水灾后重建,福建省建筑业企业、勘察设计单位发挥了重要作用,受到社会广泛好评。
六是人才队伍建设和科技应用水平明显提升。全省现有27万人工程专业技术人员,其中高级工程师7000多人。各类注册执业人员7.5万人,是2005年末的6倍,其中建造师6万多人。科技创新能力明显增强,“十一五”期间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奖52项;主编国家、行业标准7部、国家级工法12部以及工程建设地方标准72部;建立1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5个省级企业技术中心。
加快结构调整 转变发展方式
“更高起点”、“科学发展”、“跨越发展”!
“十二五”,福建的建筑业如何更好地发挥支柱产业、基础性产业和富民产业的作用?那就要按照省委、省政府的战略部署,在更高的起点,加快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发展方式。全力开创发展新局面,为福建经济社会发展再立新功。
“十二五”建筑业发展目标是:到2015年,全省建筑行业产值要比2010年翻一番,力争超过7500亿元。主要任务是:以工程质量安全为核心,夯实行业发展基础;以抓产业结构调整为主线,加快行业转型升级步伐;以标准化、信息化建设为手段,推动企业管理水平升级;以诚信品牌建设为抓手,营造有序竞争的市场秩序;以人才队伍、科技创新为重点,增强企业整体竞争力;加强质量安全监管,规范建设各方主体行为;寓监管于服务中,加强建筑市场监管,促进建筑业持续健康发展。其中,以抓产业结构调整为主线,加快行业转型升级步伐是重中之重。
目前,福建省建筑业企业数量已基本满足市场要求,今后的行业工作重点将转向调整结构、扶优扶强,促进企业从量的扩张向质的提升转变。
重点从三个方向寻求突破:
一是从优化产业结构方向寻求突破。优化调整企业资质结构,鼓励企业做大做强、做专做精,扶持有实力、有业绩、诚信好的企业调增资质、晋升等级。引导企业从单纯施工向由项目开发带动施工的方式转变,加快形成从设计、施工、安装以及相关专业等一条龙服务的工程总承包能力,发展和提高铁路、交通、能源、环保等方面的基础设施项目咨询、设计、建造能力;引导企业顺应国家重点投资方向,向建材业、服务业以及钢结构、建筑节能等新兴产业领域发展,向建筑工业化方向发展,真正做到一业为主,多元经营,尤其是大力扶持福建省具有产业基础如石材、水暖建材等行业,延伸产业链,提高附加值,实现生产、施工一条龙,从材料供应商到建筑产品制造商转变。
二是从提升企业管理水平方向寻求突破。引导企业树立“自主经营、规范联营、杜绝挂靠、消灭亏损”的经营理念,完善法人治理结构,构建扁平化组织形式,推进实施精益化管理,利用现代化管理手段改变传统内部管理模式,大力推进企业标准化管理。推进人才队伍建设,多渠道搭建学习交流平台,改进培训教育模式和职称评审方法,突出业绩和能力考核,促进从业人员整体素质提升。培育发展高素质专业劳务队伍,推进大型机械设备租赁、安装、维护、使用一体化,外脚手架、模板等周转材料租赁、安装一体化,全面推行一线操作人员持证上岗制度,打造专业劳务分包企业品牌,为总包企业选择好的劳务队伍搭建劳务交易平台。引导企业推进科技创新,发挥总工程师等技术骨干的带头作用,发展自主知识产权的专有技术,加快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在施工现场推广应用,倡导绿色设计和绿色施工,加快推进建筑业集约化、工业化生产,提高劳动生产率,减少劳务用工依赖。
三是从创造良好市场环境方向寻求突破。加强企业资质动态监管,强化市场和现场“两场”联动,推进合同备案管理,督促企业认真履行合同承诺,坚决抵制挂靠、转包、违法分包等违法违规行为,使企业真正成为受社会尊重的法人实体。构建建设领域诚信体系,健全以企业及从业人员为主的信用档案,规范不良行为记录,将信用成果与招投标制度、各类保证金等挂钩,扶持诚信品牌企业发展,坚决清出不讲诚信、严重扰乱建筑市场的企业,营造守信激励、失信惩戒的市场氛围。创新完善招投标制度,推进实施网上远程评标,从源头上防止腐败。鼓励企业创建优质工程,督促建设单位落实优质优价政策,对诚信好和创建优质工程的企业在预选承包商、评先评优等方面予以倾斜。健全防欠长效机制,完善工资保证金制度,减轻企业负担,完善建筑意外伤害保险和工伤保险制度,维护广大农民工和企业合法权益。
福建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厅长翁玉耀指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全国经济建设的主旋律。在新形势下,作为传统的劳动密集型行业,建筑业面临着发展的瓶颈,必须加快从量的扩张向质的提升转变,从粗放型发展向集约型发展转变,从资源消耗型向质量效益型发展方式转变。企业要适应市场发展的变化,加紧结构调整步伐,推进精细化、集约化、标准化和信息化管理,重视人才队伍建设,强化科技创新能力,提升科技应用水平,进一步延伸产业链,拓展市场领域,抓住机遇,实现建筑业调结构、转方式,持续较快发展的目标。为加快海西建设建功立业,福建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厅长翁玉耀在会上强调几点要求:一是以工程质量安全为核心,夯实行业发展基础。企业始终要以工程质量安全为核心,健全完善保证体系,为进一步做大做强、做专做精奠定坚实基础;二是以抓产业结构调整为主线,加快行业转型升级步伐。企业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加快结构调整步伐,提升核心竞争力,适应新形势下建筑市场发展变化;三是以诚信品牌建设为抓手,营造有序竞争的市场秩序。品牌是企业整体实力的综合反映,体现于优良的社会信誉、过硬的施工质量、科学的管理手段等方面,是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取胜的根本、持续发展的重要依托,更是保障工程质量安全的基础。企业应构建企业优秀文化、要诚实守信经营、打造精品工程、积极参与公益事业;四是以人才队伍、科技创新为重点,增强企业整体竞争力。企业要紧紧依靠人才,通过管理技术创新和科技进步,提升劳动生产效率,降低资源消耗,以最小的投入获得最大的效益。企业要加快人才队伍建设、创新科技机制、切实提升生产效率、推进建筑业可持续发展;五是构建“业主监督、社会监督、政府监督”立体式监督体系,规范建设各方主体行为。加快形成立体式质量安全监督体系,多层面督促各方主体责任落实,将有利促进各方主体做好质量安全工作。企业要强化业主(建设单位)责任落实、发挥政府部门监督作用,同时发挥社会监督力量;六是寓监管于服务中,促进建筑业持续健康发展。各级建设主管部门要做好下列服务监管工作:增强服务意识、大力扶持行业发展、完善诚信体系、加强市场监管力度、强化招投标监管、加强干部队伍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