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足不出户的新视界

2011-09-06樊鹏迪

市场周刊 2011年6期
关键词:眼镜消费者

樊鹏迪

一部《阿凡达》,带领人们走进全新的视觉领域,由其打造的3D世界如梦如幻,近在眼前。阿凡达的革命性视觉体验,简直一石激起千层浪,步其后尘的3D电视如雨后春笋般涌向家电市场,成为一个后起之秀。

如果说,电视是使平行空问相交的不二门径,与3D联盟则是将彼时空与此时空完美融合的绝高境界。在今后的电视市场上,3D电视势必大行其道,引领市场,为3D产业的发展开疆辟土。

生活新伴侣

足不出户,感受立体视觉冲击,让你的生活平添新的兴奋点,于平淡之中多了些许激情。大尺寸,超薄边框,极简设计,震撼的3D视觉效果,冲破2D束缚,视界无限宽广。

自电视1925年问世以来,它一直是大众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从最原始的尼普柯夫圆盘、机械电视、电子电视到液晶电视,等离子电视,从黑白到彩色,电视的一次次华丽蜕变,无不给人带来惊喜。而3D电视的粉墨登场,十足一副兴奋剂,强烈地刺激着你的视觉神经。

3D是三维立体图形英文名称three-dimenslonal的缩写。3D电视利用人眼能辨别物体远近产生立体效果这一原理,把左右眼所看到的影像分离,通过液晶屏轮流播放左右眼的信号,同时借助配套使用的立体眼镜,将经过编码处理的3D视频影像独立送八左右眼,体验与众不同的立体世界。

目前,3D技术分为裸眼式和眼镜式两大种类。3D电视采用的正是眼镜式3D技术。这种技术主要集中于消费级市场,而裸眼式3D技术则主要应用于商用显示方面(仍处于研发阶段)。现阶段市场上的3D电视主要采用眼镜式3D技术中的快门式3D技术和偏光式3D技术。快门式3D技术是依据人眼对影像频率的刷新时间来实现的,通过提高画面至少高达120Hz的快速刷新率来刷新图像,不会让图像产生抖动感,并且保持与2D相同的帧数,以快速切换的画面达到立体成像。偏光式3D技术对刷新率的要求更高,至少需要240Hz或者480Hz,但对输出设备要求更高,烧钱指数自是居高不下。

自去年美国CES展(消费电子展)开始,夏普、松下,索尼,三星等公司陆续推出3D电视。时至今日,各大电视制造商的3D电视又有了些许更新与改进。

夏普的Quattron(四色技术)3D,在技术革新的同时,又创造了非凡视觉效果。传统的三原色面板每个像素由3个次像素组成,四色技术的液晶面板每个像索由4个次像素组成。晶睿画质技术对影像信号进行细节补正,并能独立控制每个次像素,画质比传统面板更加清晰细腻,还原失真色彩,带来的是不同凡响的色彩享受。为了实现3D显示,传统方式是使用两条信号线驱动液晶。夏普却采用x超晶面板,搭载特有的光传递技术”UV·A”,快速的技术响应,仅使用一条信号线就能告诉驱动液晶。另外,这种液晶面板的配线及零部件变少,有效提高光利用效率。在低电力消耗的情况下便可得到明亮的图像。高效节能,相当符合现今的绿色环保理念。为了减少动态图像拖尾以及3D显示串扰现象,除原有的倍速和动画鲜锐化技术,还采用了LED背光源扫描技术。通过背光源的高速点亮熄灭和分割驱动,降低视像上的残像感,抑制干扰产生。佩戴上夏普主动快门式立体眼镜,生动鲜活的立体影像层层展现,贯穿到另一道全然陌生的视觉新世界。那清楚的单纯感,简单爽朗,每一环节都绽放出丰足绵长的独特风姿,是一场从来不曾经历过的视觉震撼。

3D风行家电市场,国内各大企业自然不甘示弱。长虹,康佳、创维等也纷纷向3D进军,紧赶潮流。

长虹,以成为消费者的影像专家为目标,推出600Hz全高清智能3D电视。基于3D欧宝丽发光原理,每秒60帧画面保证运动影像的流畅清晰。动态节能有效解决影像拖尾,润目清晰,护眼有方。3D专用液晶屏,开启惊艳视觉之旅。智能化,则又是一大亮点。凡是采用安卓系统的电脑,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均可以和电视无线相连,延伸感官,畅享互联网。看似懒人化的方式却提供了极大便利,或许不出数年,一台智能3D电视就能解决所有问题,无论是个人家庭立体影院,还是一站式办公。

乘势而上

3D呼声甚嚣尘上,新一轮电视革新如期上演。

调研机构数据显示,2010年全球3D出货量达到340万台,市场渗透率为5%,预计到2014年出货率将达到9000万台,出货量比例将上升至41%。2010年3-6月市场上3D电视型号不到10款,并且集中分布在上海,北京、广州等一线城市。12月,3D电视型号已经超过30款,不仅批量生产,而且销售版图进一步扩大,在二线三线城市同样也可人手。一份针对去年3D电视消费需求调研报告显示,75%的消费者听说过3D电视其中34.4%的消费者谙熟3D门道。调查数据还进一步显示提到3D电视消费者最先想到的品牌是三星、索尼,海信长虹松下,相比较而言,洋品牌受到的关注度较高。以三星,索尼等为首外资品牌扮演着龙头老大的角色,稳稳占领市场份额,这是不争的事实。但国内品牌异军突起,从去年15%的市场份额到今年的50%,与外资品牌平分秋色,直至凭借五一促销旺季的市场推动,国内品牌以65.1%的市场份额远远超过外资品牌,至此中外品牌的“剪刀差”已经形成。今年五黄金周期间3D电视市场渗透率已达10.8%。

3D电视上市以来,一直保持几万元昂贵身价对于敢于尝新的消费者来说的确有些心有余而力不足。市场预热过后,紧随其后的价格大战一触即发。仅仅过了半年时间3D电视疯狂降价。多款3D电视价格只比同尺寸LED液晶电视高两千至三千元。不少名牌3D电视维持在近万元水平,接近于普通家庭消费水平,与之前的高价相比,降幅达到三成之多。卸下高傲面具,走亲民路线,赢得的是市场。4500-6000元价位的3D电视最为受到消费者青睐。三番四次的降价,最终降幅达到五成,这让追逐智能型3D电视的年轻人、数码潮人连声称爽,低价品玩尖端产品真是hIgh到不能自已。今年五六月份3D电视销售比去年激增5倍有余。从专业机构的统计数据来看,国内外品牌3D产品市场份额比重已从去年的17:83提升到42:58,逐渐显现并驾齐驱之势。创维集团总裁杨东文称其为“1.5倍定律”,彩电行业中,如果新技术产品的价格能控制在旧产品的1 5倍以内,市场就会爆发式增长,超速度向前发展。3D电视位列彩电行业增长速度排行榜榜首不容置疑,势必是彩电业的一个新制胜点,同时也是国内平板电视市场由寒冬走向暖春的良机。

得力于政府早前为拉动内需推出的家电补贴,以旧换新良策,3D电视着实为自己赚足吸引力。市面上贩卖的绝大多数3D电视旁都标有“家电下乡”、“以旧换新”、“补贴10%,最高补贴金额400元”等字样。如此既能解决旧电视回收问题,又能优惠消费者,一举两得。捆绑式优惠,恩泽大众,消费不乏废物循环处理的环保理念。绿色消费,环保消费,绿色生活亦可源于家电补贴。

去年是中国3D产业元年,今年是中国3D产业启动年。3D产业链的完整,才能保证3D产业长足发展。3D数码设备,3D软件,3D内容提供商,各方面合作终将促成3D繁荣。

以专门为三星生产3D眼镜的歌尔声学为例,畅销3D眼镜价格在100-150元之间。三星3D电视全球200万台销售,为歌尔声学可带来越5亿元订单。富士FinePix REAL 3D W3数码相机,不仅能拍出立体影像还支持电视传输,届时消费者也能客串一把3D摄影师,美滋滋的享受个中乐趣。更有日本创意公司利用棱镜成像原理制成由三张镜片组成的透明盒子,只要将它按在iPhone或是iTouch的屏幕上,就能裸眼看3D,小巧又方便。如此富有创意的产品怎能不让果粉们蠢蠢欲动。3D电影作为影院票房纪录保持者,长久以来在消费者心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源着一份迷恋与执着,把3D影院搬回家,足不出户的视听享受刺激着影视创作团队的进一步创新。松下与美国最大的卫星电视服务商DirecTV Group联手,推出3个3D电视频道,其中之一提供体育,音乐节目的视频点播服务,志在让3D走进更多普通家庭。国内方面,天津已有公司准备与三星合作,创办3D电视频道,除3D电影、电视剧外,3D新闻播报也囊括在内。从国外的3D频道到国内的3D节目试水,一次次印证3D节目的发展空间无限宽广。

漫漫长路

作为后起之秀,想要赢得各方肯定,漫长的道路才迈出几步而已。

不少用户反馈说戴着3D眼镜看电视容易造成眼睛疲劳,影响健康,严重时还会出现眼睛抽搐、头晕等现象。医学上还特地取名为“阿凡达综合症”。况且不同品牌的眼镜不可兼容,简言之,一台电视只能配套使用一款眼镜,这的确是件费心的事。由于业界缺乏统一标准,想要看3D只好长期佩戴一款眼镜,数码发烧友怕是要犯愁了。能否避免戴眼镜,真正裸眼看3D的时代什么时候才能到来。研究人员却表示说,裸眼看3D,还要等十年。裸眼3D对技术要求十分苛刻,裸眼方式看高画质的3D影像,至少要有比现在高四倍分辨率的显示器,并且对于制作公司而言,需要每部摄影机配备至少八只镜头,才能摄取精准画面。其次,观看电视还耍挑选最好角度,如果不是正对电视平视看,就会出现些许重影现象,影响观看效果。

各大电器大卖场里看3D电视的人很多,真正买的人还有待商榷。一部分消费者反映,3D只是普通2D电视多一个3D播放功能,价格却比同类2D产品高出几千元。有必要为一项附加功能花大价钱买单吗?一些理性消费者仍持保守态度。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缺少3D片源,3D电视又怎能向人呈现别样立体感官?3D节目源主要依靠电视播出,蓝光光盘及互联网下载。虽然有电视自带的2D转3D技术,但这一技术并不成熟,转换而来的30视觉效果差强人意。甚至有一些厂商打着2D转3D的旗号,实际为2D电视显示与3D电视显示的切换键,根本算不上实质转换影像,反倒增添几分冷笑话的意味。许是消费者的口味反映欲望,制造商对大众的需求了如指掌,为了不让人有种回到原点的感觉,干脆以糖衣包装“转”字,殊不知“转”早已失去最原始而纯粹的共识。一个3D频道需要投入数亿元资金,回报周期却长达数十年。快消费时代,资金不能短期回笼,无形中增加潜在风险,不得不让人慎重思量是否值得。环环相扣下,片源倒也显得紧俏起来。仅将影院上映的3D电影搬回家仍非长远之计。不少网友呼吁加强产业链的完整性建设,壮大3D根基,有根才有树,有树才会枝繁叶茂。

3D电视的挑逗与诱惑,想不为之倾倒都难。期待技术与产业的完美结合,平衡这场人与3D的邂逅。

猜你喜欢

眼镜消费者
面对分期付款,你心动吗?
知识付费消费者
从天而降的眼镜
神奇的眼镜
3.15打假
二则
眼镜仔
青蛙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