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胆结石68例
2011-09-06傅聿铭
傅聿铭
(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普外一科,郑州 450052)
胆结石又叫胆系结石,是胆道系统常见的疾病,胆结石又可分为胆囊结石和胆管结石,急性发作时可出现腹痛、发热、寒战等[1],胆结石一般都是预防性治疗,但出现急性发作情况下,可采用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两种。保守治疗主要是口服溶石药物、消炎利胆片等进行治疗[2],手术治疗方式包括传统的开腹手术切除含有结石的胆囊、探查胆管取石、腹腔镜微创取胆囊、腹腔镜联合胆道镜取胆管结石、体外冲击碎石等多种方法[3]。其中有效率最高的仍为手术治疗,但传统手术为开腹手术,并发症较多。本临床实验就针对微创术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胆结石的疗效进行探讨和研究。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2009年至2010年入我院的68例胆结石患者入组,所有患者术前行血常规、肝肾功电解质、心电图检查,未发现合并有其他脏器的疾病。经过B超、CT、MRI、ERCP检查确诊为胆道结石。腹腔镜联合胆道镜组36例,胆囊结石11例,胆囊并胆管结石22例,胆总管结石3例,男14例,女性22例,年龄范围为24~59岁,平均年龄为(41±4.9)岁;传统开腹手术组32例,男12例,女20例,胆囊结石8例,胆囊并胆总管结石20例,胆总管结石4例,年龄范围为27~62岁,平均年龄为(45±7.0)岁。所有患者在手术前均经过1周以内的抗炎、保肝治疗。
1.2 方法
实验组手术方式:术前禁饮、禁食,做好术前准备工作,进行胆道造影术,确定具体的位置、数量等。手术当日让患者取卧位头高脚底位,全麻建立气腹,腹压在13~15 mm Hg之间,在脐右侧5~10 mm Trocar为置镜孔,在右侧缩骨中线、腋前线、剑突下依次制3个Trocar,作为腹腔镜和胆道镜的操作孔;针对单纯胆囊结石的患者,腹腔镜经胆囊底部穿刺经胆囊内的胆汁吸净,在胆囊底部切开5~10 mm的切口,将胆道镜探入取出胆囊内的结石,确保胆囊内的结石清理干净后,将胆囊切口进行缝合,后抗生素及生理盐水冲洗腹腔,拔出各个切口的Trocar,引流管腹腔引流,缝合肌肉皮肤。针对胆管结石的患者,在分离出胆囊管口打结,根据起哈氏袋分辨出胆总管,用电刀纵行剪开胆总管前臂0.5~1 cm,将溢出的胆汁吸净,放置胆道镜,用取石网将胆管内的结石取干净,然后用可吸收线将胆管缝合,常规放置T型管进行腹腔引流。4周后进行T管造影,若无明显情况,则可拔出引流管。开腹手术方式:常规手术方式,切除胆囊,切开胆总管,取出结石,行T型管引流,4周左右行T管造影,若通畅则拔出T型管。术后当天可静滴适量的止血药,预防性的使用抗生素,若疼痛明显可给予止痛对症治疗。
1.3 观察指标
记录手术过程中出血量的多少,手术消耗时间,术后使用镇痛药的次数、肠排气的时间,切口感染的情况以及住院总时间,随访1~2年,观察复发情况。
1.4 统计学分析
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 17.0来进行统计,计量数据采用t检验,率的检验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腹腔镜和胆道镜组成功例数为31例,术后B超未见有残余结石影;开腹组术后4周,T管造影可见有2例有残余结石影,后期再行胆道镜取石。随访1~2年后,未发现有复发的患者。出血量的多少,手术消耗时间,术后使用镇痛药的次数、肠排气的时间,切口感染的情况以及住院总时间情况的比较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术中术后情况比较
3 结论
胆结石包括胆囊结石和胆管结石,目前外科的治疗方式主要有传统的开腹手术切除胆囊,切开胆管取石,后用T型管引流;腹腔镜联合胆道镜联合使用取石,后用T型管引流[4]。开腹手术创伤较大,患者术后恢复较慢,给患者的生活质量、经济上造成了一定负担。20世纪90年代出现了腹腔镜和胆道镜,经过研究者的不断试验和临床研究,现在腹腔镜和胆道镜技术已有了很大的提高[5]。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结石有严格的标准,胆总管的管径不能<6 mm,并且胆管内结石>9个,若胆管较细,术后容易引起胆管狭窄,并且适用于那些年老体弱、不能开腹手术者[6]。本实验中可以看出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术后为发现残余结石影,开腹手术3周后有2例发现有残余石影,并且两组术中出血量比较,联合组要小于开腹组,具有统计学差别(P<0.05),联合组术后使用镇痛药的例数较少,并且肠排气时间也远远小于开腹组(P<0.05),因为微创手术手术伤口较小,创可贴即可贴住,相比较开腹手术3~5 cm的手术伤口感染率明显降低(P<0.05),患者术后恢复较快,总住院时间均数为6 d左右,开腹组的为15 d左右,明显低于开腹组的住院时间(P<0.05)。从实验中可以看出,腹腔镜和胆道镜联合治疗胆结石在与传统开腹手术时间相似的基础上,有出血量少,创伤小,切口感染率小,患者术后恢复快等优点。
所以,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胆结石是切实可行的,这种方案安全性较高,减少了术中及术后发生并发症的几率,但是需要遵守手术的适应症和禁忌症。
[1] 秦明放,赵宏志,王庆勾,等.肝外胆管结石的系列化治疗方案研究[J].肝胆外科杂志,2006,12(1):24-26.
[2] 陈学敏,孙冬林,薛 卫.纤维胆道镜辅助下胆总管探查一期缝合56例临床分析[J].中国普通外科杂志,2007,16(7):710-711.
[3] 陈安平,赵 聪,肖 宏,等.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1 207例[J].中华肝胆外科杂志,2008,14:279-280.
[4] 赖智德,王耀东,何利平,等.联合腹腔镜、内镜微创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J].临床外科杂志,2005,13(12):758-760.
[5] 黄昌州,胡 海,赵中辛.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J].中国普通外科杂志,2008,17(2):114-116.
[6] 江克翔,胡国治.手术治疗肝胆管结石256例总结分析[J].浙江临床医学,2006,8(4):386-3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