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真规划 积极探索
2011-09-06四川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信息中心主任薛学轩
◎ 四川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信息中心主任 薛学轩
四川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在工程建设领域项目信息公开和诚信体系建设中,从深化认识入手,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的决策部署上来,注重依托整合现有资源、注重制度和标准建设、注重发挥信息化的支撑作用,推进工程建设领域项目信息和信用信息的公开共享,建立了全省统一的项目信息公开共享平台、项目信息和信用信息公开共享专栏,实现了基于厅门户网站的项目和信用信息的互联互通,截至2011年7月22日,已向社会发布11267个项目信息,23103家从业企业和594099名从业人员的信用信息。日前,四川省纪律检查委员会推广了该厅的做法。
认真规划部署,确保信息公开落实
四川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积极探索项目信息公开和诚信体系建设的路子,注重建立工作协调和推进机制,坚持多措并举,确保工作落到实处。
一是深化思想认识。厅党组组织大家认真学习中央关于开展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治理以及项目信息公开和诚信体系建设的一系列指示,把项目信息公开和诚信体系建设,作为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治理的重要内容,作为达成工程建设治理阶段性目标的重要措施来抓,从整体上认识和把握工程建设领域项目信息公开和诚信体系建设工作。制定《深入开展工程建设领域项目信息公开和诚信体系建设工作实施意见》和《工程建设领域项目信息公开和诚信体系建设工作方案》;成立领导小组,明确职责分工,编制工作方案,细化工作内容,做好任务分解,研究主要任务之间的联系,细化阶段性目标,加强监督检查,形成了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上下协调抓落实的工作格局。
二是编制项目信息公开和信用信息目录。按照中央推进工程建设领域项目信息公开和诚信体系建设的总体部署,编制了《四川省住房城乡建设领域项目信息公开目录》和《四川省住房城乡建设领域信用信息目录》,明确全省建设行业工程建设项目和信用信息公开的标准和程序,信息采集、整理、报送和发布的规范,确保采集、发布的项目和信用信息有效准确及时,规范有序的推进项目信息公开和诚信体系建设。
三是建立失信惩戒制度和守信激励机制。制定了《四川省建筑业企业信用评定暂行办法》,修订完善了《四川省建筑市场责任主体不良行为记录暂行办法》,明确企业信用等级评定标准、企业良好行为加分标准、企业不良行为扣分标准;为规范信用信息管理,发布从业单位和从业人员信用信息,实现信用信息公开和共享奠定基础。制定了《加强建筑市场动态监管严格企业和人员准入清出的实施意见》,完善全省建筑市场监管体系,严格企业和人员市场准入和清出,实行市场准入清出与诚信体系建设相结合,形成各部门监管合力;实现资质资格许可、动态监管、信用管理等各环节的联动,维护统一规范公开有序的建筑市场秩序,为项目信息公开和诚信体系建设提供制度保证。
四是开展调查研究,建立公开共享专栏。四川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注重调查研究,及时研究解决项目信息公开和诚信体系建设中遇到的问题,总结推广各地的经验和做法,推进项目信息公开和诚信体系建设开展。在厅门户网站建立了“四川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工程建设领域项目信息和信用信息公开共享专栏”,开通了页面展现、信息导航、信息发布管理及公众查询服务等功能,实时向社会发布全省工程建设领域项目信息、从业企业和从业人员信用信息。
精心打造平台,提供信息技术支撑
四川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从全省建设领域信息化工作的实际出发,坚持“三项原则”,精心打造共享平台,为全省建设行业项目信息公开和诚信体系建设提供信息技术支撑。
一是坚持开放性原则。为做好项目信息公开和诚信体系建设工作,四川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制定了3个地方标准:《四川省工程建设从业人员资源信息数据标准》、《四川省工程建设从业企业资源信息数据标准》和《四川省房屋建筑和市政工程建设项目管理基础数据标准》。该厅基于门户网站,依托厅电子政务平台,按照统一的数据标准,统一规划、统一部署,开发建设省市县建设主管部门三级联动、信息共享、互联互通的项目信息公开共享平台。在实际工作中区分不同情况,采用不同技术路径,保证项目信息和信用信息公开需要。对建有项目信息公开平台的地区,通过提供标准数据接口的方式,实现数据交换;对于没有建立项目信息平台的地区,提供项目信息公开共享平台,开通相应权限,由不同单位或部门录入项目信息和从业企业、从业个人信用信息,经主管部门审核后向社会发布,避免了各自为阵、重复建设、信息孤岛问题的出现。
二是坚持功能多样性原则。四川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建立了全省统一的项目信息公开共享平台。该平台以厅电子政务平台为基础,以厅门户网站为核心,将网上办事、业务办理、行政审批、市场监管、公共服务、信息发布等功能融为一体,优化项目报建流程,形成涵盖全省各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的综合业务管理协同办公平台。各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应用该平台,或根据当地工作实际适当扩展平台,可以办理从工程建设“一书两证”(选址意见书、用地规划许可证、工程规划许可证)到竣工验收备案的全程业务,可对工程建设项目报建、施工、竣工等环节和建筑市场责任主体实施精确有效的全程动态监管,实现省、市、县三级联动,形成以工程项目为主线、以从业企业为基础、以从业人员为主体的市场监管新模式,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信息共享,传统的被动的信息上报转为了主动的网上申报,加强了企业与主管部门之间的互动,提高了办事效率,规范了建筑市场秩序,提升了全省建设行业的信息化水平。
三是坚持数据支撑原则。四川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在共享平台建设中,坚持以项目为主线,以从业企业、从业人员数据为支撑,从工程项目报建,到竣工验收备案;从项目月报动态数据的采集,到工程建设过程监管,全程在共享平台运行。其中项目基本信息(工程名称、工程地址等不随时间变化而变化的数据)由建设单位录入,项目动态信息(资金使用情况,项目进度等)根据项目建设情况由各方责任主体实时填报、各级主管部门审批备案。通过信息网络技术,运用项目信息公开共享平台,实现了工程建设项目信息的实时采集,对工程建设项目进行全程跟踪和有效监控。
充分整合资源,实现信息实时更新
在项目信息公开和诚信体系建设中,四川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充分整合信息资源,做到“三个结合”,较好的解决了项目信息、从业企业和从业人员信息数据采集难,信息核准难等问题,实现了信息的纵向汇聚和传递,实现了信息的在线实时横向交换。
首先是项目信息公开与网上办事结合。经过近几年的努力,四川省住房城乡建设行业信息化工作有了突破性进展,先后建成了涵盖行业主要业务的电子政务平台,实现了全省建筑业、工程监理、招标代理、勘察、设计、房地产开发、园林绿化、房地产评估、物业服务、规划编制、造价咨询、施工图审查机构、检测机构等企业资质申办与监管,以及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和施工许可证等业务的网上办理;实现了省外建设类企业入川备案、建筑起重机械设备备案,建设类企业和人员变更、业绩备案、在川企业在建工程项目备案等业务的网上办理;实现了执业注册人员、技术职称人员和生产操作人员培训、注册等业务的网上办理。从业企业与从业人员的基础信息由申请人在网上填报,从同一入口进入,各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和业务处(科)室对从业企业和从业人员申报的事项在网上审核审批,确认后的信息进入全省统一的从业企业和从业人员基础数据库。该厅整合厅电子政务平台与项目信息公开共享平台,把项目信息公开与从业企业、从业人员网上办事有机结合,充分运用电子政务平台的基础数据,形成全省统一的信息资源数据库,及时有效的保障了项目信息公开和诚信体系建设对基础数据的需要,解决了基础数据由于多头采集、重复录入带来的重复劳动和信息不准确的问题。
其次是项目信息公开与行政审批结合。工程项目信息和信用信息是动态信息,它随着建设工程项目的实施,从业企业资质、从业人员资格的变动而变化。四川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把项目信息公开与行政审批有机结合,实现行政审批信息和项目公开信息的无缝对接,互联互通。全省各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运用电子政务平台,对行政许可相对人申请的事项进行审核审批,予以确认。经确认的工程项目、从业企业和从业人员信息实时进入项目信息公开共享平台。实现了从业企业与从业人员网上申报,主管部门网上受理、网上审批的信息与项目信息公开共享平台运行的数据同步交互,不需重复录入和确认工程项目、从业企业和从业人员的基础数据,项目信息和信用信息实时通过项目信息公开专栏向社会公众发布。
再次是项目信息公开与市场监管结合。2007年1月,四川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基于门户网站,开发建设了四川省建筑市场责任主体不良行为信息管理系统,及时记录并向社会发布全省建筑市场责任主体的优良行为和不良行为,先后记录了448家企业的不良行为、2336家企业被核销资质、2998家企业被列入重点监督复查的信息。2010年3月,该平台与电子政务平台整合,形成了全省建设类企业和人员市场行为监督管理平台,各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应用该平台形成的基础数据,在网上办理企业和个人申报的行政许可事项。在工程建设领域项目信息公开和诚信体系建设工作中,四川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整合市场监督管理平台与项目信息公开共享平台的数据资源,细化从业单位和从业人员的信用信息,如将不良行为记录信息细化为违法信息、行政处罚信息、行政强制信息、行政裁决(定)信息、欠薪及欠缴社保金信息和一般不良行为信息等,满足了工程建设领域项目信息公开的需要。各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把工程项目信息公开与市场监管有机结合,及时记录建设类从业企业和从业人员的不良行为和良好行为信息,通过信息技术使从业企业、从业人员的市场表现及时进入项目公开共享平台,通过厅项目信息和信用信息公开共享专栏实时向社会发布,为全省住房城乡建设事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