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借力黄蓝经济战略机遇 推进黄河三角洲农机化又好又快发展:访东营市农业机械管理办公室主任王武军

2011-09-05田援利张洪芹徐纯杰

山东农机化 2011年6期
关键词:东营市机收收获机

本刊记者 田援利 张洪芹 特约通讯员 徐纯杰

编者按:东营市各级农机部门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立足当地优势,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目标,开拓创新,扎实工作,农机化事业跨入了高级阶段,为发展现代农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做出了突出贡献。近日本刊记者采访了东营市农机管理办公室主任王武军。

记者:王主任您好,近年来东营市开拓创新,真抓实干,“十一五”全市农业机械化工作成效显著。请您谈谈经验和作法。

王武军:“十一五”期间,东营市农机工作主要是做了几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农机装备总量显著提升,装备结构明显优化。在农机购置补贴等各项强机惠农政策的有力推动下,全市农机装备总量迅速增长,存量结构不断优化,质量性能显著提升。截至2010年底,农机总动力达到225万千瓦,农机总值22亿元,分别比2005年增长18.6%和29.6%。大中型拖拉机1多万台,五年翻了近一番。联合收获机4352台,增加2倍多,其中玉米联合收获机达到1600多台,增加近10倍。为建设现代农业提供了强力的装备支撑。

二是农机化作业水平显著提高,为农服务能力进一步增强。五年来,我们以粮食生产机械化为重点,精心组织农机作业和跨区作业,大力引导发展订单作业、“一条龙”作业和规模作业,积极实施农机农艺融合,在不断提升小麦生产机械化质量的同时,全力突破玉米收获机械化,实现了跨越式发展。2010年,全市玉米机收率达到了83.3%,粮食生产机械化水平达到了90%。同时,着力突破经济作物机械化,积极发展林牧渔业机械化,农业机械承担了全市85%以上的农业生产劳动量,机械化生产方式在全市农业生产中已占主导地位。

图为王武军主任接受本刊记者专访

三是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逐步完善,社会和经济效益进一步提升。以发展农机合作社为重点,积极推进农机服务组织化、市场化、产业化,农机经营服务效益稳步提高。2010年实现农机服务总产值42亿元、增加值34亿元,同比增长 44.8%、37.6%;农机化在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中的贡献率保持在9%以上,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途径。

四是农机监管进一步规范。认真贯彻落实农机各项法律、法规,深入开展“平安农机”、“农机文明维修网点”、“农机化学校规范化建设”创建活动,农机管理工作进一步规范,依法行政能力逐步增强,安全生产形势稳定。

记者:请您谈谈东营市在实施玉米机械化收获,破解农机化发展瓶颈方面有哪些好的做法。

王武军:玉米是东营市的主要粮食作物,种植面积达到6.7万多hm2,玉米收获机械化严重制约了农机化水平的提高。为此,我们按照市政府和省办要求,下决心解决这一瓶颈问题。经过近几年的努力,2010年玉米联合收获机保有量达到1600多台,玉米联合收获率达到83.3%,连续多年位居全省前列。具体到工作中,东营市农机部门按照省农机办提出的玉米机收要率先发展的要求,把玉米联合收获作为三秋农机生产的重中之重,抓住农机补贴重点发展玉米联合收获机的大好机遇,通过召开玉米联合收获现场演示会、农机大户示范带动、厂家技术培训、举办专题讲座、印发技术服务明白纸、新闻媒体宣传等形式,全面提高广大农民对玉米联合收获的认识,在全市出现了争相购买、使用玉米联合收获机的可喜局面。在广饶县率先实现玉米机收的基础上,重点加强了对北部东营、河口、垦利、利津四县区玉米机收和玉米联合收获机推广工作的力度,使四县区玉米机械化联合收获有了快速发展,机收率均超过了75%。为促进农民增收,我们把玉米联合收获跨区作业作为秋季跨区作业的重点,合理组织调度玉米联合收获机,做好信息咨询服务和组织协调,积极推广玉米机收-秸秆还田-小麦免耕播种一条龙农机作业模式,推行订单作业,打造东营农机优质服务品牌。每年全市参加跨区作业的玉米联合收获机1000多台,平均单机作业面积40多hm2,单机作业收入3万多元。

记者:请你谈谈东营市在创建平安农机,为安全生产保驾护航方面都做了哪些工作。

王武军:按照省农机办、省安监局关于开展“创建平安农机,促进新农村建设”活动要求,东营市结合市委、市政府关于建设 “平安东营”的部署安排,在全市建设了全国平安农机示范县1个,省平安农机示范县1个,农机安全示范乡镇20个,示范村140个,示范户1231个,农机安全监管网络基本成型,有效促进了全市农机安全管理工作,被省、市政府授予安全生产先进单位。在平安农机创建活动中,我们坚持从基础做起,制定创建活动方案,提出创建要求和目标,争取政府重视和相关部门支持。市财政每年安排专项资金;从宣传入手,在抓好“六个一”宣传的同时,举办了农机安全广场演出,编制了创建活动宣传材料张贴发放,为示范单位订阅《山东农机化》杂志,组织农机监理员与示范单位结对子,建立了示范单位农机安全活动室、政务公开栏和征求意见栏,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工作局面;从工作抓起,结合市政府关于创建 “群众满意基层站所”活动,开展了正确行使职权,为农机手谋利益大讨论,教育农机监理员知法、懂法、规范执法,在为民服务上下功夫,提高服务质量。与公安部门联合深入开展了乡村道路安全执法检查,严厉查处各类农机安全隐患。组织开展了农机安全事故应急演练,提高了农机安全应急处置能力,最大限度地保护了广大农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记者:请您谈谈“十二五”东营市农机化工作思路。

王武军:目前,东营市农业机械化正处在加快发展、结构改善、质量提升、领域拓展的阶段。“十二五”是我市实施“黄蓝”经济战略、部省共建以东营为核心的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农业示范区的关键时期,也是在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时期。既对农机化发展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又为农机化发展提供了新的战略机遇。我们要科学分析农机化发展的新形势,准确把握农机化发展的新特征,牢牢抓住农机化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落实省政府、市政府促进农机化又好又快发展的部署要求,以转变农机化发展方式为主线,以调整优化装备布局结构、主攻薄弱环节机械化、推广先进适用农机化技术为重要任务,加快提高农机装备水平、作业水平、科技水平、服务水平和安全水平,努力推动农业机械化科学发展,率先发展、跨越发展。在工作重点上,一是认真落实各项惠农政策,重点发展大马力、高性能农业机械,优化农机装备结构,提升装备水平。围绕省千亿斤粮食生产能力建设规划,在小麦、玉米生产已实现全程机械化发展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粮食生产机械化质量与水平。

二是加强农机化示范区建设,推动农机产业化进程。东营市的农业发展面临黄蓝交汇、部省共建两大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充分发挥好这一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乘势而上、超前谋划、靠前站位、积极运作、先行先试,树立大农机理念,将我市农机资源优势与农业资源优势充分对接,发挥好两个优势的聚变效应,逐步实现特色产业优势化、优势产业品牌化的发展格局,高标准推进农机化示范园区建设。

三是创新农机化发展机制,提升公共服务能力。发展新型农机服务组织,壮大一批农机合作社。大力培育发展以农机合作社、农机专业大户等为代表的新型农机服务组织,充分发挥他们在现代农业和新农村建设中的主力军作用努力将农机服务业发展成为农村富有活力和发展后劲的优势产业。

猜你喜欢

东营市机收收获机
东营市智能信息处理实验室
东营市禾成化学科技有限公司
东营市禾成化学科技有限公司
东营市禾成化学科技有限公司
机收减损,颗粒归仓,湖南早稻机收预计减少损失1.45亿斤
甘蔗收获机提升机构的运动学与动力学分析
全国小麦机收率96%创新高
全国麦收进度过半 主产区机收率超98%
今夏山西省小麦机收率达到98.1%
拖拉机与玉米收获机的保养与维修